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初等教育论文 > 正文

浅析伪满初期奉天省初等教育的殖民性

来源:UC论文网2016-05-11 09:28

摘要:

从伪满初期奉天省初等教育的实际情况入手,对日本侵略者在奉天省进行的殖民奴化教育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奉天 省初等教育的破坏、教育机构的设立与教育方针的制定、教育方针的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武装占领了奉天省,不久占领了整个东北,1932年成立了伪满洲国。从九一八事变到八一五抗战胜利的十四年中,日伪摧毁了原有教育体制,实行殖民化教育。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摧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适应对东北进行殖民的需要,对伪奉天省原有的学校教育进行了疯狂的破坏与摧残。
  
  一、伪满初期日伪对奉天省初等教育的破坏
 
    在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四省中奉天省的初等教育一直居于首位,发展最为迅速。虽然比关内落后,但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的体系。特别是张学良执掌东北大权以来,更加注重对教育的投人,并采取许多有效措施力图通过强化教育振兴经济。
  
  九一八事变前,奉天省初等教育大体分为三个层次,即初级小学、高级小学、完全小学。这三个层次小学还分为省立和县立两种待遇不同的等级。据1929年统计,省立完全小学共计18所,其经费由省属支出;县立完全小学包括公立和私立共89所;省初级小学发展最快,共计9147所;省县立高级小学共计456所。奉天省各级小学校共有10115校,学生总数为600,399人。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在其占领的初期,下令关闭各级各类的学校。其目的就是为了从教育方面清除奉天少年儿童的民族意识。伪满政权建立之后,日本侵略者完成了军事占领,接下来要改变统治政策,稳定各方面的秩序,在教育方面开始对中、小学进行复课。但是进展缓慢,质量低下,以至学校教育迟迟达不到九一八事变前的水平。
  
  从1933年开始,日伪当局对中、小学教师实行“检定”,把教师是不是有反日倾向,是不是懂日本语,作为教师去留的准则。在这种“检定”下,一些具有爱国思想的教师被迫离开了学校。
  
  由此可见,九一八事变后,伪奉天省的初等教育遭到了严重的摧残和破坏。
  
  二、伪满初期奉天省教育机构的设立与教育方针的制定
  
  伪满教育行政机构是在日本人的操纵和控制下建立的。一方面,各级教育行政长官由日本指派和安插,通过汉奸代理人间接把持教育权;另一方面,日本人直接深人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在中央实行“总务司中心制”,而总务司各级官员都是由日本人担任。1933年出版的《满洲国教育关系职员录》中明确记录着伪满文教部中有150名官员,日本人有70人,占46.7%。其中总务司、学务司的一些重要职位日本人更多,占50%以上。省级以下的教育机构和学校中,正职虽然由中国人担任,但实际权力却往往掌握在担任副职的日本人手里。
  
  日伪不但牢牢把持教育行政机构,还制定了殖民化的教育方针。日本要永久控制“新国家”光靠武力是难以达到目的的,所以他们把教育摆到重要的地位上来,为伪满政权制定殖民化的教育方针,把奉天省的青少年一代的逐渐培养成为日本的劳工,为日本的大东亚共荣服务。
  
  伪满奴化教育方针写在了1932年3月伪满洲国的《建国宣言》中,“惟礼教之是崇,实行王道主义”。这一方针就是将中国的封建礼教与日本的法
  
  西斯统治相结合,以维护殖民统治秩序。这是一条典型的殖民主义教育方针,它是为日本在东北实行殖民统治,进行经济掠夺,扩大侵略战争而制定的。日伪鼓吹的“王道主义”教育方针,其实质是想要用中国传统的道德礼教影响少年儿童,阻止他们接受进步思想,减轻民族意识对他们的影响,减轻他们的反日心理,使他们逐渐成长为服从日本的统治的顺民。这就是“王道主义”教育方针的实质。
  
  三、伪满初期奉天省初等教育方针的实施
  
  根据“王道主义”教育总方针,伪满当局在1933年召开了“全国教育会议”。在这次会议中,提出各级学校教育的实施方针。其主要内容是:初等教育要根据“王道主义”方针,施以“普通知识技能”。这一具体的实施方针,是用“王道主义”来控制学生的思想,使学生忠于日伪政府,学习普通知识技能后成为日本进行经济掠夺的熟练劳动者。
  
  (一)奴化教育内容的教材编写
  
  1932年2月,伪奉天省教育事务处筹备处处长韦焕章和日本顾问坪川与吉审査小学教科书,要求.所有的课本都不能含有反日排外的内容。刚恢复的小学校没有课本,只能删改原有的课本,可是删除的整篇课文太多,使师生几乎无书可读。1932年3月,伪满国务院便下令各地学校“暂用四书孝经以.崇礼教,凡有关党义教科书等一律废止”。《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教材,宣扬的是封建“忠君”、“崇礼”、“尽孝”的思想,日伪用封建主义的伦理道德教育少年儿童,事实上就是教育他们要忠于伪满皇帝,忠于日本统治者。
  
  1932年4月,伪满民政部又电令各省教育厅从速编成教科书,在这期间暂用的教材要严加审核。这说明日伪当局十分害怕人民受民族意识和民主思想的影响而起来反抗他们的统治。当时稍微具有一点民族意识或民主思想的书籍均遭到查禁、焚烧。
  
  伪满文教部设立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从1933年3月着手编纂“国定教科书”,到1935年12月完成了第二期的编纂,由特设的满洲图书会社专门印刷和发行。“国定教科书”共22种39册,这些教材篡改中国历史,向中、小学生宣扬日满亲善、大东亚共荣等言论,使他们从小就被灌输殖民奴化思想。
  
  (二)日语列为小学教育课程
  
  奉天省小学校在九一八事变前并无日语课,伪满洲国建立后,当局在伪奉天省小学中增设日课,并逐渐取代了英语。1932年7月,伪奉天省就下达了指示,令省县各级学校加开日语课,小学五六年级将日语为随意科,每周学习两小时。到1936年,初级小学一般在第三学年开始上日语课,高级小学从第一学年起开设日语课,日语课时数与国文课时数大体相等。在日语课文中,介绍日本历史人物、大力宣扬日本军国思想、“王道主义”和“建国精神”,在文化上对小学生进行洗脑。
  
  当时实行日语检定考试制度,规定经考试曰语合格者可分别取得特等、一等、二等、三等的资格。允许学校的学生参加考试,合格者发给一定的“语学津贴”,毕业出校时可优先录用,以此引诱青少年使其重视日语学习。在这种强迫和利诱下,青少年学生不得不花费时间去学习日语,他们受到的殖民化教育侵害则越来越深。
  
  (三)督学视学制度的建立
  
  为了保证伪满的教育能按照日本的既定方针发展,伪满建立了自上而下的各级教育指导监督机构。伪满文教部设立了督学官,各地方大都建立了相应的机构。各级视学官把“建国精神”实施情况、曰语的普及情况和教科书的使用情况等作为视察的主要内容。伪满各省的视学机构负有重要的职责并具有很大的权威,它在推行殖民奴化教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各级视学机构大都由日本人控制。1933年伪文教部督学室有督学官3人,其中2人是日本人。1932年伪奉天省教育厅的督学科长由日本人森田良一担任,视学官也是日本人,掌握着伪奉天省的教育权。他们严格控制伪奉天省的学校,不准师生阅读有进步思想的书籍,不准师生说自己是中国人,只能说是满洲国人,更不准有任何不满日本殖民统治的言行。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处在日本机关的严密监督之下,被迫按照他们的旨意行事。如不听从轻则免职,开除学籍,重则杀头,甚至株连亲友。
  
  (四)日本式的师资培训
  
  曰本侵略者非常重视教师素质。这里所指的教师的“素质”,主要是指教师对“建国精神”、“王道主义”、“日满一德一心”等思想的理解和运用。
  
  1932年4月伪奉天省教育厅对原有的中小学教职员工进行严格审查,清除其中具有反日思想的教师。8月伪文部又从各地选教职员,在长春开办教员讲习会,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培训,“依据建国精神专为训练中小学教员,授以建国精神、王道主义、经学真谛、国际情况。”⑷1934年12月,伪奉天省选送小学教员295人到长春接受“建国精神训练”。
  
  伪奉天省教育厅自1933年至1935年举办教育讲习会30次,由教育厅的日本人科长和视学以及省立学校的日本教师到各县举办讲习会6教员讲习会主要传达日伪“建国精神”要点,指导各学校对学生进行奴化的精神训练,甚至结合具体学科进行奴化教育培训。
  
  与此同时,伪奉天省教育厅学务科长坪川与吉为培训殖民化教育骨干教员,选派小学教员和中学毕业生到满铁教育研究所接受培训,一年内先后三次派57人接受日本教育培训。这些日本式的教师培训,实际上就是为了建立一支符合日本殖民需要的教师队伍,保证奴化教育方针得到贯彻实施。
  
  总的来说,在伪满洲国建立初期,日本殖民统治者利用日本在伪奉天省人数多,满铁势力雄厚等条件,首先把奉天省教育纳人殖民奴化教育体系,通过对奉天省的中小学破坏重建,在奉天省设立殖民教育机构,颁布王道主义,日满一心的教育方针,并彻底的贯彻实施,以便培养出顺从日本统治,没有反抗精神和意识的国民。
  
  作者简介:张佳丽(1977-),女,辽宁朝阳人,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之研究。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