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核心期刊 > 社会科学I > 军事 > 正文

列宁“一国首先胜利”论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中的新发展

来源:UC论文网2016-05-16 16:04

摘要:

列宁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一文中,重申并进一步发展了他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中提出的社 会主义“一国首先胜利”论:进一步对“一国首先胜利”论作出了肯定性的全称判

  引言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绝大多数社会民主党走上了社会沙文主义道路,背弃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和1912年第二国际巴塞尔宣言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立场,纷纷支持本国政府参加帝国主义大战。面对众多社会民主党的背叛,列宁联合各国左派社会民主党人与右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但不幸的是,其中的一部分左派社会民主党人在斗争过程中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反而错误地主张“废除武装”、“反对任何战争”。为了批驳这些错误观念,促进革命的发展,列宁于1916年8月撰写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以下简称《军事纲领》)一文,指出了革命阶级在帝国主义战争中应当坚持的正确策略。正是在这篇文章中,列宁再次明确并向前推进了他于一年前提出的“一国首先胜利”论(见《论欧洲联邦口号》,以下简称《口号》)。
  
  一、《军事纲领》对国首先胜利”论的四个发展
  
  在《军事纲领》中,列宁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
  
  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这就不仅必然引起摩擦,而且必然引起其他各国资产阶级力图打垮社会主义国家中胜利的无产阶级的直接行动。”®这段涉及到列宁的“一国首先胜利”论的阐述,一直以来被国内外思想界和理论界奉为经典论述。然而,多年来学界对它的解读却众说纷纭,以致形成了争论。
  
  笔者认为,列宁的《论欧洲联邦口号》已然标志着“一国首先胜利”理论的提出,即“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军事纲领》则在此基础上,从四个方面进一步的发展和丰富了这一理论。
  
  (一)列宁进一步对“一国首先胜利”论作出了肯定性的全称判断
  
  这里主要包含有两层意思:
  
  其一,列宁正式确立了“一国首先胜利”论。1915年,列宁对这个问题所用的表述是“可能”、“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而一年后则递进式地发展成了社会主义“必然”、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首先胜利。这虽然是简单的词意和词序的变化,然而体现出的却是列宁对这一问题的思考、认识和论证的深化,证明列宁愈发肯定了自己于一年前提出的理论。此外,列宁既然明确了“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也就等于合乎逻辑地承认了社会主义在一个国家内胜利的必然性。如果说,1915年列宁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中还仅仅是对“一国首先胜利”提出了一种或然性的推理的话,那么,到1916年撰写《军事纲领》这篇文章时,己是一种应然性的论断了。列宁连续对此问题的论述足以证明他对某个国家取得“首先胜利”的重视和期待,也说明列宁对其理论的自信和对社会主义革命新道路探索的自信。至此,现阶段理论架构的任务基本完成了,接下来要做的便是将之运用于实践当中,以指导社会主义革命。
  
  其二,列宁指出“一国首先胜利”是夺取政权的胜利。从行文上来看,列宁是在论述了国内战争后才谈及“一国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预计到会有战争(指自卫战争一笔者注)”。可见,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与“国内战争”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后者是前者的必然结果。1914年10月,列宁第一次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正如他随后阐述的那样,国内战争是“无产阶级为争取社会主义而反对资产阶级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被剥削劳动群众反对剥削者的”®战争。由此可知,国内战争的实质,就是各国无产阶级利用帝国主义战争的有利时机,在国内开展的以夺取政权为目标的战争,换言之,国内战争等于夺取政权的战争。所以,列宁口中所说的社会主义胜利的一国,就是通过国内战争,战胜反动阶级,首先夺取了政治统治权的一国。列宁正是通过对“国内战争”的阐述,明确地提出了一国无产阶级要进行首先夺取政权的“一国首先胜利”思想。
  
  (二)列宁肯定了首先获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国家可以生存下去,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诚然,列宁曾坚持认为,若是他国没有爆发社会主义革命,一个处在资本主义包围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要想保卫胜利果实是非常困难的。这一点在《口号》中也有所体现。列宁设想,一个国家会首先取得胜利,可对“这个国家”能否保持住政权,或者能够保持政权多长时间,没有给出答案。但是,写作《军事纲领》时,列宁已然突破了他固有的看法: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在此,列宁明确地使用了“一段时间内”的字样(第一版《列宁全集》中,这个词甚至被译为“一个相当时期内”)。列宁所要表达的是,即使“一段时间内”会是社会主义的一国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相对峙的局面,首先成功夺取政权的一国无产阶级也是可以保持政权、并且巩固政权的。不仅如此,在这“一段时间内”,社会主义的一国还要进行反抗资产阶级各国侵略的自卫战争,更要“争取社会主义,争取把其他各国人民从资产阶级压迫下解放出来”,以便由“一国”革命掀起世界革命的浪潮。显然,这不是一个短时间的任务。所以,“一段时间”绝不会太短,很可能会持续一整个“时代”气在此期间,这个“一国”不仅不会消失,反而会站稳脚跟,成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桥头堡。列宁的这个预想也自然地反映在了他对俄国革命的态度上:“俄国无产阶级一旦取得政权,完全可能保持政权,使俄国一直坚持到西欧革命的胜利。”
  
  需要注意的是,“一段时间”还暗示着:既然政权可以保持,那么取得一国胜利的无产阶级就能够利用这“一段时间”进行社会主义的建设。即,在没有其他国家无产阶级的直接援助和支持的情况下,单独一国需要并且也能够依靠自身力量发展生产,开始建设社会主义。当然,要想取得社会主义最终的、完全的胜利,就非一国的能力所及了。在这里,列宁前瞻性地回答了一国取得胜利后所要走的道路问题。
  
  (三)列宁更倾向于相对不发达的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国家会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列宁在《军事纲领》一文中指出,社会主义国家出现后,其他国家仍是“资产阶级的”国家和“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这表明,在“一国或几国”的社会主义取得胜利前,列宁把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了上述两种类型。后者其实就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等政治经济十分落后的国家,无需赘言,这类国家没有或只有极少量的资本主义因素,其本身完全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所以,在列宁看来,能够获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国家,应该只存在于前一种类型之中(更准确地说是存在于帝国主义国家中)。然而,列宁却没有再细加区分资产阶级国家概念中内在包含着的两类国家一一发达国家和相对落后国家,只是概括地讲了社会主义的“一国”将从“所有”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国家中脱颖而出。也就是说,一则,“一国首先胜利”论的对象是作为一个整体的、发展远超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资产阶级国家;二则,列宁考虑革命会在哪一国首先胜利时,即没有排除不怎么发达的资产阶级国家,也没有特指发达的资产阶级国家。那么,在列宁的心目中更倾向于哪类国家呢?对这一问题的解答,或许能够从同一时期列宁的其他著作中找到答案。
  
  我们来看列宁于同年一月至二月间完成的《帝国主义论》中是怎么说的:一方面,列宁指出,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发展速度比以往更快了,随之而来的是资本主义的各个国家、工业部门、乃至阶级之间发展的“更不平衡”®,致使“某些”国家(指资本雄厚的帝国主义国家)的腐朽程度也有很大差别;另一方面,列宁又指出,帝国主义使得发达国家呈现出一种态势,就是“在工人中间也分化出一些特权阶层,并且使他们脱离广大的无产阶级群众”,“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也渗透到工人阶级里面去了。工人阶级和其他阶级之间没有隔着一道万里长城”。而且,资本越发达的国家,这种现象就愈显著。可见,列宁已经注意到,随着不平衡规律愈加突出的表现,“一国首先胜利”的先决条件迅速步入了成熟期(“一国首先胜利”论就是建立在不平衡规律之上的)。同时,尽管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己经到来,但发达国家国内的阶级斗争却不尽如人意,无产阶级正在被不断腐蚀,革命形势并没有预期般乐观。上面的这两点发现,就为列宁论证和发展他的“一国”思想提供了新的客观材料和理论基础来源,也就不能不反映到《军事纲领》中。据此推断,帝国主义国家中的相对落后国家己然被列宁纳入到了自己的视野范围。
  
  1919年4月,列宁在《第三国际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中说道:“英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这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竟落后了几十年”,法国无产阶级经过1848和1871年两次斗争“力量好像是用尽了”,1910年以后,“领导德国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的……已是一小群十足的恶棍和卖身投靠资本家的这是列宁对最先进的三个帝国主义国家数十年来革命历程的深刻总结。不难看出,尽管在苏维埃俄国屹立于世界接近两年,且欧洲革命在俄国的“信号”作用下已然出现利好形势的情况下,列宁在分析发达国家的革命形势时,仍着重点明了其不易产生革命的深层原因。可见,不论是一战期间还是一战以后,列宁对发达国家爆发革命都存有一定的疑虑,更不用说笃定由它们当中的某个国家首先取得胜利了。
  
  (四)列宁理论针对性的变化,由自我批评转向对社会主义运动中“左”、右错误思想的斗争
  
  1915年列宁写作《口号》的目的之一,缘于对自己在大战爆发初期提出的欧洲联邦口号的反思。原因是:从经济方面来讲,这一口号会导致欧洲的资本家“共同镇压欧洲的社会主义运动”;而欧洲联邦口号与世界联邦口号一样,“会造成一种曲解,以为社会主义不可能在一个国家内获得胜利”。所以,列宁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大局出发,决定收回这一口号。可以说,这是一篇列宁自我批评、自我检讨、深入思索并提出替代性方案的文章。正是列宁勇于直面自己的错误,及时做出补救,创造性地提出了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新理论,才规避了旧理论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可能造成的危害。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继续,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出现了看待战争的不同态度。卢森堡和李卜克内西领导的德国激进左派集团“国际派”认为,现今只存在帝国主义战争,不存在真正的民族战争。右倾机会主义者则一如既往地反对革命,通过“保卫祖国”、“和平”等所谓“高尚”的口号,号召人民继续参加大战。同时,《青年国际》、《新生活》等一批分属左右两派的舆论阵地也纷纷涌现:倾向于国际社会主义左派的《青年国际》,在裁军、废除武装等问题上持赞同态度,否认国内战争与革命的关系;与社会主义右派沆瀣一气的瑞士社会民主党机关刊物——《新生活》,主张“国内和平”,反对国内的阶级斗争;而由列宁参与创办的左派刊物《先驱》,则支持武装人民,以反抗帝国主义战争。
  
  鉴于当时“左”的和右的倾向在革命运动中都有相当的市场,不利于革命的发展,列宁在《军事纲领》中将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这两种错误。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在前两个部分中,列宁着重批判了一些“左派”社会主义者的不当言论,指出,“废除武装”、“反对一切战争”的口号看似革命,实则罔顾实际情况,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会葬送革命前途。在第三部分,列宁重点批判了阻碍革命、向帝国主义政府投降的右倾机会主义,指出其真实目的是否认战争和阶级斗争与革命的联系,消磨人民反抗的意志,以维护资本主义的统治。同时,列宁指出,“左派”的口号是在拒绝赢得独立和尊严的民族战争,拒绝推翻本国反动统治阶级建立人民政权的国内战争,其结果就是人民群众放弃反抗,做帝国主义统治下的“顺民”。显然,“左”倾“革命者”已不自觉地迎合了右倾机会主义者取消革命的险恶用心,悲哀地陷入了右倾机会主义的泥淖,并在事实上造成了“左”与右的“合流”,这对社会主义运动所造成的危害将是致命的。
  
  因此,必须在国际范围内、在社会主义运动中坚决地清算“左”的和右的错误思潮,与之划清界限(尤其是机会主义,列宁更是深恶痛绝。他曾在不同场合、文章中多次严厉批评、驳斥机会主义及其代表者)。于是,列宁在《口号》中完成自我批评、找到正确的革命理论和道路后(指“一国首先胜利”),便开始了批判错误思想,发展和捍卫革命理论、革命道路的历程。
  
  二、《军事纲领》不代表国首先胜利”论的最终形态
  
  站在发展的角度上,从1915年的《口号》到1916年的《军事纲领》,可以说列宁的“一国首先胜利”论己经经历了一次深化和确立。但要说明的是,列宁“一国首先胜利”的理论是一个动态的理论,严格来说,《军事纲领》代表的只是“一国首先胜利”理论形态的初步确立。当然,限于当时的条件,关于它的实践暂时还无法开始。不过,列宁的这一理论毕竟是为了指导迫在眉睫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提出的,更兼有现实的、
  
  之所以说“初步确立”,是因为单独一国夺取政权,并不代表这一理论的终结,而是它的新开端。列宁在《口号》中第一次提出“一国首先胜利”论时,既包含了夺取政权的胜利,也讲到了取得胜利的国家需要“组织社会主义生产”》的意思,这等于为“一国首先胜利”论定下了基调,表明它并非是一个单纯为了夺取政权而提出的理论,还涉及到无产阶级的国家建立以后的种种行动。而在《军事纲领》中,列宁说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可以获得生存且能够较长时间的独立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同时还要同联合起来的国际资本主义反革命势力进行保卫胜利果实的战争,即“胜利了的无产阶级进行自卫以反对其他各国的资产阶级”,同时,革命不能仅仅是一个国家内的事情,这个胜利了的国家更肩负着激发他国革命、引领他国取得胜利、把社会主义革命推向世界的重任,“推翻、彻底战胜并剥夺全世界的而不只是一国的资产阶级”©(列宁在《口号》里也表达了相似的思想)。诚然,列宁提出这一理论时还没有哪个国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首先胜利,但应该承认,某个国家夺得首先胜利的苗头已然出现,列宁心中也有了腹案。细宄列宁的论述不难看出,他的社会主义“一国首先胜利”论,绝不只有无产阶级打倒资产阶级赢得国家统治权这一层含义,而是包含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社会主义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最终胜利(世界范围内)的一系列内容。基于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当无产阶级统治的俄国出现后,“一国首先胜利”论自然地拥有了新的实践场所和理论源泉,它必将随着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在占据大量的实践材料的形势下不断演进,其内涵的大大扩充是可以肯定的。特别是在俄国这样一个不十分发达的国家,“一国首先胜利”论实则就是一个关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如何在世界范围内将社会主义革命从一个国家扩展出去的理论。它己然超出了马恩早先设定的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框架,是列宁立足于新时代(帝国主义时代而非马恩时期的资本主义“和平”发展时代)、结合新问题而提出的新的理论,它的形成与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开创出了一片新的天地。
  
  理论的发展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螺旋式的、曲折前进的。同样,实践的过程也可能会出现与理论相脱节,同现实相背离的情况,其发展过程自然充斥着徘徊、失误甚至重大损失(社会主义俄国的前行轨迹就证明了这一点)。但它的目标是正确的,前途是光明的。通过“管理俄国”,列宁的“一国首先胜利”理论在不断地演进和发展,也在不断地修正、纠偏和完善,从而使这一理论以一个内涵丰富、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呈现在世人面前,不仅为俄国,而且还能够在理论和实践双重层面为继俄国之后的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提供指导。因而,“一国首先胜利”论也就拥有了超出一国范围的普遍性和适应性。
  
  三、“一国首先胜利”论的现实意义
  
  重温列宁的“一国首先胜利”理论,特别是考察其所涉及到的革命胜利后政权的保持、社会主义的建设、推动世界革命等问题,深深感到这一理论所具有的持久生命力和深刻的警示作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瓦解以及苏联的崩溃这一系列事件重创了国际社会主义事业,以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建设以及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价值观乃至生存等问题从原理到形态突然间遭到了致命的打击,整个社会主义运动更是处在了一个重要的转折关口。尽管20多年过去了,其影响的余波犹在。
  
  面对新的国际形势和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发展、推进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社会主义国家又如何展开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本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充分彰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先进性和强大的生命力,这一切都成为摆在各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学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苏联的解体是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失败,并非是列宁“一国首先胜利”论的失败。列宁呕心沥血为俄国和未来其他国家所设计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和探索出的革命道路被他的继承者们错误地理解并引上了歧途,他的既定政策遭到了不正确的修订和抛弃,对俄国和世界而言都是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重温列宁被俄国革命检验过的“一国首先胜利”论,有助于反思社会主义苏联为何由盛转衰并最终消亡。尤其是列宁关于不发达国家如何遵循本国的客观实际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其现实意义更是不可磨灭的。还有,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资本主义世界所暴露出的贫富差距、经济危机、难民危机等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严峻,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从中寻找“灵丹妙药”的呼声不断高涨。列宁的这一理论,对解答上述问题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不可否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列宁的“一国首先胜利”论有着深入的内在联系(两者都是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前者是后者在新时代的践行者和发展者。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为处于低潮时期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打上了一针强心剂,做出了极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示范和榜样,当然也就无可争议地具备了开拓价值和世界意义。同时,中国式的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胜利前行,也必将成为我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实践的重大贡献。
  
  曹鹏(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100872)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