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文学文化类 > 古代文学论文 > 正文

中国古代文学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及其当代意义

来源:UC论文网2016-05-26 09:19

摘要: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重要的传统文化载体,包含着丰富而广泛的人文内涵,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现 实意义。人文思想的觉醒可追溯到中国远古时代,在此后各个时代不断发展。以文人作品

  —、人文意识的“觉醒”与“初现”
  
  (一)肯定人性与人文初醒
  
  人文意识作为一种以人为对象的思想意识,始终关注着人类的生存发展。在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远古时代,先民已对自然与社会有了初步认识。但是,庳始时代人们对鬼神抱有极其虔诚的原始崇拜,因此,人文意识的表现并不明显。在远古神话中,女娲开天辟地,创造人类,具有开创性的生命意识和母性光辉。
  
  《山海经•海内经》记录的神话故事鲧禹治水,则体现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智慧与勇气,表现出积极的抗争意识和拯救民生的积极意义,集中反映了原始先民尊重而不畏惧自然,顺应而又尝试征服的反抗精神和先民的智慧与坚毅;《山海经•北山经》中精卫填海的故事则体现出以微薄的力量向浩瀚大海挑战的勇气,返歌了顽强的生命力与战斗力。古代神话中表现出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如“调和阴阳风1T还要“敬授人吋’,正是对传统文化中厚生爱民思想的初步体现。
  
  但是,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长期的奴隶制封建社会未能将所有的人置于平等位置,直至人文意识的萌芽在上古神话中初步显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的思想意识逐步觉醒。直至商代出现“五行”思想体系,周初编人《易经》卦爻辞的“阴阳”观念,乃至之后以周易作为六经之首而形成的儒家思想体系,从而将眼光投向人的生存际遇。《周易》中的思想体系极具价值,对人性的肯定具有积极作用,对进取精神的宣扬成为儒家价值体系的核心精神,与儒学中的“仁爱”思想核心不谋而合。
  
  (二)厚生爱民与仁政爱物
  
  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影响深远。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其思想就具体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文意识,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同为儒家先圣的孟子以孔子的思想为依托,进一步将“仁爱”的范围扩展至国家社稷范围,提倡“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主张不实行暴力,以“仁”作为处理社会琐事与人际关系的纽带,并进一步将其推至宇宙万物的哲学高度,提出“爱物”的观点,由此发展为中国古代文化中“君子厚德载物”的重要命题,即人类应模仿大地的仁爱与广博,爱护有形与无形的自然万物,从而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使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和谐。
  
  孟子反对战争杀戮,主张君主行王道,施行仁政。
  
  《离娄上》言:“民之归仁下,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逻辑性极强的比喻论理,清晰地表明了孟子对百姓生民的态度。他时刻以百姓的利益为出发点,认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他主张薄赋税,使百姓享有一定的财富与保障,因而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的思想观点,对百姓民生的关怀较之孔子更进一步。
  
  从孔子到孟子,儒家思想的发展演进始终站在人的立场上,围绕“仁”具体展开的思想价值体系不断优化与发展关于百姓的观点,其中的一些思想充溢着丰富的人本思想与人文精神,对现代社会仍然具有很强的积极引导作用与学习价值。
  
  二、人文意识的发展与嬗变
  
  (一)忧患意识与思考人生中国古代文人自古提倡忧患意识。在历代文人作品中,此类内容屡见不鲜,并逐渐外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尤其是在古代士大夫阶层、知识分子的身上有较为清晰的体现。古代社会的动荡不安恰巧促成了这种忧患意识。作为人文意识的一种形式,忧患意识的出现与发展始终与社会发展及知识分子的心理发展联系在一起,并以此为载体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观念,包括儒家思想与孔孟之道。实P示上,这都是对时代危机与社会颓势的一种抗争,是对周代礼崩乐坏社会凋敝危机的试图改变。这一阶段的诗歌总集《诗经》对上述意识的阐述清晰可见。
  
  《诗经》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立于中国诗歌之林,其在抒情言志中使深沉的忧患意识跃然纸上。其中,强烈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意识,对现实人生的关注,对人生存权利的关怀,是古代人文精神的闪光点。如《魏风•伐檀》中对不劳而获的上层阶级提出辛辣的质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里兮”,揭露其寄生与人民劳动成果中的剥削本质,从侧面反映出百姓受压迫与剥削的生存状态。而在另一类诗歌中,则表现出对物的仁爱精神,如《召南•甘棠》中百姓因为深爱召伯,便对其休息过的甘棠树保护有加,不许修剪。这种对人的膜拜转而成为对物的关爱,正是民胞物与的体现,表现出古代人民已开始自主思考人生社会,表达喜怒好恶。
  
  人文意识在此阶段得到发展,百姓开始成为思考的主体。他们对自身发展的认识变得明晰,为人文意识的发展注人了积极因素。《召南•甘棠》中,人民的思考意识正是忧患意识主体壮大的积极表现。
  
  (二)理性精神与积极意蕴
  
  中国古代长期的封建专制制度直接促使天子权威神圣不可侵犯的思想形成,所谓“君权神授”不外乎是一种看似合理的说辞。文学的发展与其所处时代的经济、政治关系密切,但并非一直受制于二者,而是表现出积极的反作用。思想开化之风俨然成为理性精神显现的催化剂。这种理性觉醒在深受中国古代文化浸染的文人身上表现极为突出,在其作品中也可以清晰洞察。例如,屈原《离骚》中表现出的明显理性精神,“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可见,屈子向往明君贤相、美政修明的理想社会,“规矩”“绳墨”也表sa出对法度的重视。相对楚国黑暗腐朽的政治而言,屈原的政治理想符合社会发展大势,对君臣关系的认识也体现出极强的理性精神。
  
  中国古代文化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体。中国文人敢于直面现实人生,强调积极入世,以自己的力量为社稷出谋划策,高蹈于世。这与古代文化中的忧患意识不无关系,但更深切的原因则是他们渴望发挥主体作用,实现人生价值。经世致用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感性命题。古代文人的命运不外乎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后者成为大多数人的追求。但是,古代政治的发展方向大多以君主的喜好为风向标,理想主义的关怀与现实主义的鞭挞清楚地体现在一代代文人身上。古人的忠君思想固然带有极不合适的主观崇拜,但在忠君的表层之下更凸显出爱民情怀。中国古代文人对百姓的关怀从未间断。屈原《离骚》中“虽九死其犹未悔”,表现出坚定的为生民立命的决心;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忽略自己冷暖,在遭受磨难时仍然关心社会大众。
  
  三、人文意识的传承及意义
  
  (一)借鉴学习与全面发展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之一,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古代文人身上所体现的爱国爱民、.博雅弘深、重视亲情、通脱重礼等优秀品质历久弥新,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对•当今社会仍具有现实意义。
  
  日常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其中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以古代文学中优秀的人物、典型事例教育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热情与信心,塑造其古代文学人文主义价值观,使其了解古代文学背后广博的文化内涵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o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孔子的仁礼,孟子的浩然正气,屈原的独立不迁、上下求索,司马迁的博学多才,坚韧刚毅等。
  
  (二)积极利用与除旧布新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终极关怀。当今社会,思想大解放带来文化的百花齐放。在不同的思想文化影响下,古代文学中的人文主义精神正在被逐渐淡忘,多元的文化呈现使大学生在人格发展方面存在不确定性,大学生在人格形成过程中可能感到冲突与迷惘。古代文学的重要意义正是在于发挥其中人文主义的优势。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以古代先贤积累留存下的精华内容为依托,对大学生进行人文主义价值观教育,为大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以培养其对事物的人文感知力,塑造理想人格。
  
  总的来说,古代文学产生于特定的社会环境,其中的一些思想观念必定带有一定时代色彩,所以在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注意结合当前社会实际,将其中体现的人文主义内涵与当代社会进行接洽,以采用恰当的观点进行现代化讲解与阐释。
  
  作者简介:王锐(1981—),女,黑龙江黑河人,黑河学院人文传媒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