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数学教育类 > 小学数学论文 > 正文

探讨在小学数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及方法

来源:UC论文网2016-06-26 16:59

摘要:

生活化教学,是指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规划,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

  生活化教学是教师在生活中捕捉数学影子,将抽象的数学理论用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展现出来,学生按照生活经验来探究学习数学,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随着新课改的深人,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已不再盲目追求数学成绩,而是把教学重心放在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数学和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学生的整体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一、小学数学开展生活化教学的必然要求
 
  随着新课改的深人,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面临着全面改革,在小学数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让数学知识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成为了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多关注学生内心对数学的想法,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解决学生对数学的排斥和抵触问题。小学生处于一个贪玩、注意力不集中、三分钟热度的时期,他们对学习的认知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对小学生来说充满着新鲜感,而很难接受抽象的理论知识和严肃的课堂,尤其是数学这门学科需要调动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就更难以理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认真贯彻新的教育理念,通过开展生活化教育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践,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接收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在小学数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一)生活化的思维锻炼
 
  思维创造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前提,通过对学生逻辑思维、想象能力和空间感的培养,激发学生思维碰撞的创造力。在课堂提问时,教师要进行筛选,放弃脱离学生生活的问题,保留贴近生活并且具有一定逻辑思维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十以内大小比较’’一章中,教师可以灵活地就地取材,以学生的年龄为例,让学生们活跃起来,说出自己的年龄,以及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年龄。一般小学生在7、8岁左右,所以在认识数字1?10中,教师要用生活化的语言引导学生对数字进行比较,比如选择一名7岁的学生设置问题一个女孩今年5岁,那你应该管她叫姐姐还是妹妹呢?”这时学生就会运用在生活中的经验来回答,此时教师需要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继续提问:“如果老师有1个苹果,你有5个苹果,我们谁的苹果最多?”通过学生踊跃的回答问题,可以总结出“7比5大”的结论。
 
  运用生活中的常识设置问题,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所以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把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
 
  (二)生活化的教学内容管理
 
  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可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主动去学习。新课改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应用性,所以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而是要依据教材又要脱离教材,创造性地进行简化,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例如,在“100以内加减法”学习中,教师就可以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例子进行改变,如选用家长带学生出去购物为例妈妈出门带了100块钱,给你买了一件衣服用了88块钱,妈妈还剩下多少钱?”抛出问题后,让学生自由讨论,得出结果后,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巩固学过的知识:“如果妈妈把剩下的钱交给你,你会用来买什么,能买多少东西,东西的单价是多少钱?”学生会根据生活常识直接作出回答,并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计算,这样便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为了能让学生用生活化的方式学习,教师要根据生活经验设置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中体验生活。
 
  (三)生活化的课后延伸
 
  很多生活中的常识与数学知识是分不开的,两者相辅相成。在教学中,把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延伸可以更好地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通过遇到的问题弥补知识,加深记忆,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加强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
 
  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对学生教学,对课后知识的延伸也需要进行管理。例如,通过知识的巩固积累,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运用并且积极面对问题,在“认识立体图形”一章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学生常见的实物进行引导教学,教室中的电视机,学生手中的文具盒、水杯,家里的冰箱、洗衣机等常见的立体图形。让学生通过亲眼看、亲手摸、亲自观察来认识立体图形。课前准备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判断,选择常见的立体图形生活用品,目的是让学生熟悉立体图形,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放学后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立体图形?”学生会积极调动思维,对知识的新鲜感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延伸到课堂以外,回家后学生可以跟家长探讨,在家长的协助下找到含有立体图形特点的物品,通过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全方位的管理,才能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
 
  为了能够全面实行生活化教学,教师要在备课中多下功夫,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转动思维,把生活中积累的经验运用在教学中,通过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进而发散学生思维。
 
  三、在小学数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方法
 
  (一)用生活化管理模式设计数学游戏数学是一门抽象的、重视理论的学科,小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所以根据课题内容设计一些数学游戏,让学生在做游戏中学到知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游戏形式可以多样化,选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积极参与,激发学习兴致和热情。
 
  通过教师对知识的熟悉度,发散思维,善于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数学游戏。在游戏教学管理中,教师要明确学生是否能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进行学习。例如,在教学“认识时间”一章时,教师可以自己制作一个模拟时钟,可以手动改变时针、分针、秒针,让全班同学手拉手站成三个横排,设计游戏名字叫“狼来了”。首先给学生讲解游戏规则:老师作为“野狼”站在最前方,背对着学生,所有学生都是“小羊”,老师调好手中的时钟,举过头顶让“小羊”准确的说出时钟上是几点了,如果说对了,学生可以向野狼迈进一大步,如果答错了,“野狼”将转身抓“小羊”,抓到的“小羊”要回答老师设置的三个时间问题,如果全部答对可以“复活”,如果答对两个,那么在游戏中要单腿站立,只回答出一个问题要在游戏中单腿站立并将双手高举过头顶,如果对知识没有完全掌握全部答错,就要被淘汰,跟“老狼”一起判断小羊说出的时间是否准确。
 
  游戏的重点是需要教师亲自参与,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信任老师,进而更好地施行教育管理。这种游戏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参与课堂,还能给“淘汰”的学生继续学习的机会。这种生活化的游戏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掌握看时间的方法,体会时间和生活关系,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二)用生活化管理模式设置学习情境
 
  随着教学环境的完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新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管理,给学生视听上的“冲击”,激发好奇心和新鲜感,如可以借助多媒体、网络、教具等方式进行教学。
 
  教师要根据学习情境设置教学管理,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时,教师可以准备多媒体的教学图片,通过生活中常见的蜻蜓、课桌、飞机等,让学生先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通过图片、视频的观看,让学生自己总结这些图片的共同性,然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发一些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圆形的纸片,让学生自己动手对折。通过自己尝试,了解轴对称图形特点;通过动手操作,找出不同的平面图形有多少对称轴。
 
  教师应该在教育管理中帮助学生在自主分析理解下完成本堂课的教学任务,这样既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根据基础知识,教学生折“心”、“千纸鹤”、“垃圾盒”等,让学生更好地把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
 
  总而言之,数学和生活紧密相连。在生活中,数学知识无处不在,教师教学管理的途径及方法要根据小学数学特点和学生学习状态进行改变与完善,从教师做起,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简言之,开展生活化教学能让小学数学更形象、生动、实用,能使知识通俗易懂,最终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全面发展。
 
                                                                                                                           蒋东锋
                                                                                                    (浙江省诸暨市店口镇中心学校)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