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文学文化类 > 现当代文学论文 > 正文

现当代文学文体互渗与述史模式反思

来源:UC论文网2016-07-01 13:57

摘要:

本文就对现当代的文体互渗和述史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探宄,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进行相应的反思。

  文体互渗和述史模式都是属于研究文学的一种方式,文体互渗主要是针对于不同文学中的文字体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渗透,而述史模式则是对文学的一种研究方式。在文学的发展道路上,不同文字体式之间并非都是独立存在的,在许多作品当中,出现文体互渗的情况是常见的。而针对于民间文学批评史的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其研究方式也会有所改进。在文学的写作和研究中,我们应该选择最为恰当的方式,并非是传统认为是对的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和研究水平,提高自身对文学的认识。
 
  一、现当代的文学文体互渗分析
 
  文学文体互渗,顾名思义就是各种木同的文学文体进行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进而更好地表现出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情感。文学文体互渗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例如在梁启超就提议将西方文化中的“新意境”和我们中国传统的文学文体,如诗歌进行互渗结合。在我国的文学发展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文学家也对文体互渗进行探讨和应用,如鲁迅、周作人、郭沬若等等。
 
  悖论式的现象。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有一种理不清的现象,就是人们及崇尚文学文体的独立性,但是在运用的时候却有相互渗透影响,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悖论式的现象。人们努力尝试去建立独立的文体,并对各种文体进行独立的概念分析,但是在分析的过程中,却始终有意识地和其他文体进行综合分析。用一个通俗的比喻,相爱的两个人,在生活中,既想保留自己的独立性,却又不得不被对方的生活习惯所影响,在生活中又不得不依赖对方。这就是文学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最为著名的悖论式的文学文体现象。
 
  在远古的时候,人们对于文体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许多原始的诗歌是多种文体相互存在的,如原始诗歌既和音乐进行互渗,又和舞蹈进行互渗。即使发展到古典小说时代,诗歌、小说和散文之间也会出现各种相互渗透的现象。
 
  二、现当代文学文体互渗的反思
 
  通过对文学的发展历程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对文体进行独立化处理时很难的,虽然说每一个文体都会其适用的范围,但是我们所写的文章并非全部都是处于这些文体所处的范围之内,就如同这个世界不是黑就是白这样的理论是不成立一样的道理,总会有一些灰色不明确的范围。当我们所写的文章正好处于灰色地带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何种文体呢?我们进行文章的写作就是为了情感的抒发,我们应该选择更能最贴切表达自己情感的文体,既然独立文体不能很好都抒发我们的情感,我们就可以选择多种文体互渗的方式来进行写作,抒发情感。
 
  三、现当代的述史模式分析
 
  述史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历史专家对于述史模式的认识也不同,如张荣翼认为述史的方式既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陶东风认为述史既可以从一个侧面来进行分析,也可以运用一种理论来进行历史阐述。本文就对我国的述史模式进行了以下的探讨。-(一)基本的述史模式。1、自律论。自律论和他律论是我国最为基本的述史模式,自律论与他律论最大的不同就是两种述史模式所建立的基础是不同的,自律论是建立在形式系统上的,比起他律论,自律论所可以运用的空间是比较小的。由于古人对于民间文学的形式认识存在不足,无法有效地对民间文学进行形式的分类,只有对《诗经》中的“风诗”和部分的“乐府”进行了明确的形式分类,对于其他的民间文学的形式都不能明确地进行分类。如果是使用形式系统作为基础来对民间文学进行阐述,是很难将民间文学进行详细的分析的。2、他律论。与自律论不同的是,他律论是建立在社会文化系统的基础上的,其运用空间是较大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经济决定了社会文化,而当时的文学思想则是由当时的社会文化所决定的,所以通过自律论的模式来对民间文学进行阐述和分析是能够展示大部分的民间文学的。例如,在明代中,民间文学深受社会风俗文化的影响,如在大部分的民歌集中都记录了大量的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
 
  (二)反思后的述史模式。1、原型模式。原型模式在是十九世纪出就被提出来的,所谓的原型模式是指在进行文学历史的阐述和分析中,是以文学当中的原型来作为线索来进行分析的。例如,我国在二十世纪初就引进了“神话一原型”的述史模式,对多民间文学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提高对民间文学的认识,其中较为出色的学者有闻一多,如闻一多先生对高唐神女传说进行分析,还有郑振铎对神话玄鸟进行了分析。通过借助文学当中的原型来对文学进行阐述和分析,特别是文学当中的神话原型,是具有非常大的帮助和影响的。但是原型模式所适用的范围还是有限的,只能适用于古代神话原型的批评史。2、经典模式。经典模式,顾名思义是对一些经典的民间文学进行阐述和分析,因为经典的民间文学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民间中具有较大的欢迎度和流传度。例如在民间流传度很大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牛郎织女》等等。而且这些经典文学在民间流传的时间较长,不同时代的人对此的评价是不一样的,在对民间文学进行研究的时候,就可以对这些不同时代对于经典文学的批评史中进行研究。但是经典模式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所选择的经典文学在某个时段消失了或者不再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那么在利用经典模式的述史可能会忽略了对此经典的研究,如唐宋时期的“踏歌”。
 
  综上所述,本文分别对文体互渗和述史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在进行文学的创造和研究中,我们应该要对传统的文学思想和方式进行反思和改进,进而创造出更为恰当的方式方法。
 
                                                                                                                       郭维俊
                                                                                          (青海广播电视大学,青海省西宁市810008)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