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文学文化类 > 当代中国论文 > 正文

胡锦涛城镇化思想的理论渊源

来源:UC论文网2016-07-01 15:25

摘要:

胡锦涛城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城镇化思想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其思想理论主要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城镇化思想,也源于我国历代领导人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形成的城镇化

  胡锦涛城镇化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城镇化思想的指导下形成,将其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使其成为中国化了的城镇化思想。此外t胡锦涛城镇化思想是对中共历届领导集体城镇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国外发达国家城镇化所形成的有益经验和理论,也为胡锦涛城镇化思想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胡锦涛城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贯彻科学发展观于城镇化建设之中
 
  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才能有序开展。为推进城镇化建设,首先,胡锦涛继承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所强调的“人是社会的细胞,人是实践的主体,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的思想。胡锦涛着重强调城镇化建设要以人为核心,要以人为出发点,最终使广大人民受益。其次,胡锦涛曾提出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十六字”方针,即“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其中深刻地蕴含着在城镇化建设中要统筹城乡发展、协调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等统筹和协调的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城镇化建设,要特别注意其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要利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统,筹好城乡之间的发展关系,处理好不同地区的城镇化发展速度,协调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的关系,妥善处理好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再次,为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建设,要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彻其中,要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贯穿到城镇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坚持尊重自然与顺应自然的原则,因势利导地发展城镇,真正实现人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在城镇化建设中强调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城乡统筹发展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胡锦涛的城乡统筹发展思想开始形成,并在此后的几年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其中“两个趋向”的论断是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提出来的,此论断为城乡的统筹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根基。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为我国农村的发展以及促进农村城镇化,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性保障。在如何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方面,胡锦涛作了较为全面的阐释,并在2006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着重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的要求,胡锦涛的这呰思想和理念为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注重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建设
 
  胡锦涛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通过深人研究制定适合中国国情和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政策措施和体制机制,为城镇化发展创造好的环境。因此,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长远性的建议,即建立健全与城镇化健康发展相适应的财税、征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制度,完善行政区划设置和管理模式,改革城乡分割的就业管理制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口登记制度。而党的十八大报告则强调:“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胡锦涛的这些论述,为我国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开展指明了方向。
 
  二、胡锦涛城镇化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城镇化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镇和乡村必然要经过分离--对立--融合这一发展过程。城乡的分离是城乡差别的必然结果,由于城市和乡村生产方式和劳动分工的不同,使城市和乡村开始走向对立,这样的对立并不利于二者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消灭城乡对立的根本是农业和工业在对立发展基础上的联合,要打破工农业生产方式的对立,将农业和工业联合起来,最终结束城乡对立的状况,要想消灭城乡对立就必须将农业和工业相结合,最终使二者达到融合的状态。农村、农业是为城市提供一切生活必须品的最大根据地,同时也为资本得以积累和市场形成提供了可能。因此,只有在农村劳动生产力不断提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更多的农产品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农村劳动力大批地涌向城市,为城市供应了大量的劳动力,使城市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推动城市化的进程。马克思还认为工业化的发展是推动城镇化的不竭动力,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样也推进了城镇化的进程,城市工业和农业分离,导致其产品在最初就是商品,而商业是产品卖出的媒介,所以,城市的发展是商业的依靠,商业同样也是城市发展的条件,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列宁对俄国早期的城乡关系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尤其是为解决城乡对立和促进城镇化发展提出了一些理论和观点。列宁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会造成城乡的对立,但同时,他也相信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样能够为消除这一对立创造条件。列宁认为,“如果城市必然使自己处于特权地位,使乡村处于从属的、不发达的、无助的、闭塞的状态,那么,只有农村居民流人城市,只有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混合和融合起来,才能使农村居民捿脱孤立无援的地位正是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生活条件接近才创造了消灭城乡对立的条件”。也就是说,只有不断发展资本主义才能够使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减小差距。但事实证明,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城乡对立的关系并不能得到彻底的消除,列宁在肯定资本主发展能够为解决这一矛盾创造条件的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认为城乡对立的消灭只有在生产者联合起来的社会中才会得以实现,而这个联合的社会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广大劳动者的身份和地位得不到提高,资本家又以最大限度地攫取利润为目的,故而在资本主义社会是不可能彻底解决城乡对立这一现状的。
 
  (二)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的城镇化思想
 
  1毛泽东的城镇化思想毛泽东重视城乡统筹发展,他批判那种只关注农村而忽略城市的思想和行为,呼吁既要了解农村,也要了解城市。根据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城乡差距大的基本国情,毛泽东提出了“城乡互助”M4理论,认为要想使城乡同时得到发展,就得必须通过使城市工作和农村工作联合及将工人和农民、工业和农业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城市化与工业化是不可分开的,毛泽东认识到了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规律,并开始着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虽然我国在工业化建设过程中犯了一些错误,但其中的很多经验值得我们总结。在如何协调工业与农业发展、如何兼顾城市与农村发展方面,毛泽东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即我们要走一条城市支援农村,工业带动农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正因为如此,我国在“一五”期间将城镇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了工业化建设上,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工业和农业发展发面,毛泽东主张“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主张走“城市型乡村”和“乡村型城市”的发展道路。为此,毛泽东非常重视农民的思想教育,认为教育发展是建设乡村型城市的重点,他认为农民将是未来搞机械化和集体运动的主力军。在毛泽东的这一思想指导下,当年我国很多农村重视搞教育活动,也确实为后来的农村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技术力量。毛泽东为中国的城镇化建设所进行的可贵探索,为我国后来的城镇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邓小平的城镇化思想邓小平认为“三农”的稳定是城镇化的关键所在。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兴,则各行兴,农业更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因为只有粮食问题这一对国家稳定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得以'解决,才能使工业的发展得到保障,才能为农村的城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邓小平认为,农村稳定和农民富裕是整个国家和社会稳定的根本。中国多数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只有农民生活稳定才能保证城镇化的推进,因此,农村的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实现的关键所在。邓小平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认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是我国真正实现城镇化的根本。
 
  邓小平认为我们在计划经济时代没有协调好各种比例的关系,才导致了农业和工业比例的严重失衡。工业要继续支援农业,带动农业现代化,农业发展后同样要做工业的后盾,为工业提供丰富的农产品和剩余劳动力,从而促进工业的发展。同时,对于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所带来的成效,邓小平给予了肯定,认为这是实现城乡互补,是工农互援的最佳突破口。这是因为乡镇企业不仅可以就地吸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还可以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先进的技术,可以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城镇化建设。为发展农村经济,为尽快实现农业的现代化,邓小平鼓励人民发挥首创精神,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就使农民开始实现脱贫的愿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提高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也加强了城乡的互动和融合。
 
  政治体制改革是城镇化的政治保障,邓小平认为要想保证城镇化的顺利进行,必须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而改革中首当其冲的便是要对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进行深入改革,使城镇落户条件不再那么苛刻,以促进农民市民化,使城乡人口流动趋于合理化,促进城乡社会发展更加公平化,为城乡一体化的实现奠定基石。此外,邓小平还强调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协调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他认为要改变现有的工业生产方式,要摒弃以往的高投人、高消耗、低产出的恶性循环,要保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要统筹和兼顾社会发展和生态平衡。
 
  邓小平非常有预见地提出了:“在经济政策上,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从而带动其他地区、其他人,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即要以区域经济不协调发展的方式达到最终的共同富裕,从而实现城镇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为此,我国走的是逐步开放的道路,沿海和东部地区得到了全面且较快的发展,这就为带动西部、内陆地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改革开放的实践再次证明,邓小平提出的区域经济发展、先富带动后富的策略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3江泽民的城镇化思想江泽民认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对农村的建设具有革命性的深远意义,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就地吸收当地农村的富余劳动力,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保证农村生活的稳定和谐,而且可以改变农村单一的经济结构,扩大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范围,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积累更多的社会财富,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有利于打破城乡之间的界限,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奠定基础,在推进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城镇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突破口,因为小城镇的发展有利于将乡镇企业聚集在一起,从而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得到有效的转移。江泽民非常重视小城镇有序发展相关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规划。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进一步强调了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5]23小城镇作为乡镇企业重要的载体,又是城市与乡村的过渡和连接桥梁,是衡量一个国家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江泽民尤为重视小城镇的发展,对如何促进小城镇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议并做出了周密的部署,为推进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江泽民明确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要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以及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城乡巨大差距问题,我们发现可以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发展道路。走城乡统筹的发展道路,可以借助城市和工业的力量,达到城乡互动、工农互助的效果,使得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能实现城乡共同发展。江泽民认为,只有调整农村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走工业化、城市化的路子,把农村人口尽可能多地转移出来,才能使“三农”问题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也就是说,只有走城乡统筹和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的道路,才能够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象,才能推进我国的城镇化进程。
 
  (三)借鉴了一些发达国家城镇化的有益经验
 
  第一,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当初,很多发达国家对城镇化是持否定态度的,甚至要求控制城镇化的发展。但现在我们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过程来看,城镇化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虽然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城市病等问题,但只要我们釆取适当的措施和方法加以控制和解决,就可以促使城镇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第二,城市规模结构和空间模式不固定。由于城市的规模和空间是由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国情条件、历史基础等多种因素所决定的,所以,每个国家城镇化的发展规模和结构也是不一样的,不存在固定的模式,如发达国家目前形成的城镇化模式既有大陆型的,也有海岛型的。怎样才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答案是我们只有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断创新和探索出适合中国发展的城镇化模式,才能又好又快地推进我国的城镇化进程。
 
  第三,城镇化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着的过程。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经历了城乡差别较小、收入差距不大、城乡矛盾不尖锐的初期,随后便是城镇化的中期,即城镇化发展速度变快,城市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而此时的农村尚处于发展滞后期,仅仅是为城市发展提供必需品。城镇化的后期就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降低,而城市由于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的强大,开始反哺农村,帮助农村发展经济。此时,城乡差距开始逐渐缩小,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得以实现。我国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也会或正在经历这三个阶段,为此,我们就要根据城镇化的每个阶段的具体特征和出现的问题来制定具体的策略,使城乡发展得到统筹和协调。
 
  第四,以市场为主导及政府干预为辅的城镇化建设方式。发达国家在城镇化的早期,是奉行自由放任的城镇化发展方式的,这也导致了一系列城市问题的产生,如城市建筑混乱、市民居住环境恶化、基础服务设施覆盖不全面和得不到及时更新、城市犯罪多发等问题。面对这些急需解决的城市问题,发达国家的政府不得不开始通过颁布法令和制定政策来弥补市场机制控制的缺陷。所以,政府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单凭市场自由放任机制来进行城镇化建设是不科学的,必须要让政府与市场同时发挥作用,才能保证城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邹佰峰,李明圆
                                                                                                        (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