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信息科技类 > 计算机信息管理论文 > 正文

浅析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教材建设

来源:UC论文网2017-01-04 10:57

摘要:

一、引言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当前,随着国民经济信息


 
一、引言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当前,随着“国民经济信息化”这一重大战略方针的实施和国家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高,社会对信息产业的人才需求逐步增加,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规格要求不断提升。在这种形势下,作为培养信息管理技术人才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如何根据社会人才需求进行专业建设与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这是本文探讨的关键问题。
 
二、专业设置定位分析与方向改革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是21世纪初设置的高职计算机类专业之一,随着我国开始推进国家信息产业化和国家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各信息服务行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形成良好的就业环境,很多单位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剧增,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其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为既懂管理知识又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的专门技能型人才。但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社会各行业的应用普及,计算机逐渐被人们作为日常工具,计算机类专业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红火,其招生数量出现萎缩,而信息管理专业同其他计算机类专业(如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动漫设计等)相比,招生形势更是严峻。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2009年、2010年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招生比例分别为3:1和2.5:1,而河南省内高职院校该专业的招生人数近几年来也是持续走低,这足以引起人们对该专业设置进行分析思考。
 
1.社会市场需求分析。从国内一些知名的招聘网站(如中华英才网)2011年7月份发布的最新就业指数调查显示,从全国行业职位整体分布来看,计算机、信息服务行业仍以近20%份额占据着招聘热点行业首席;人事部2011年社会部分热门专业的调查报告中显示:计算机与信息类专业排在第四位。目前,信息技术人才总体需求为每年60万人,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电子信息等专业每年约培养大学生15万人,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对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如新一代移动通信、新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物联网、高端服务器和信息服务,等等。信息管理专业的设置是符合社会行业需求和市场需要的,预计该专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仍然有较强的社会需求。
 
2.专业设置定位改革。一方面是社会岗位需求增加,另一方面是招生人数减少,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发展遭遇尴尬境地。既然专业的设置符合社会市场需要,为何会出现招生瓶颈呢?为此我们走访调查了报考本校或一些外地高职院校的考生,调查结果表明,有55%以上的学生谈到该专业名称太过笼统,“信息"“管理”都是大类词语,不知道这个专业具体学些什么内容,不像“网络技术”“软件开发”等一听就清晰明了;有25%左右的学生觉得像是文科专业,怕学的东西太杂乱,不精,学不到真本领;还有30%的学生表明不喜欢计算机,不愿意从事信息类行业,对该专业没有过多考虑。
 
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结合往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笔者认为,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社会各个行业,传统的专业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岗位的需求,因此,我们必须树立与时俱进的办学思路,改革专业方向,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应行业技术发展。针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设置专业方向,我们要充分结合地域经济、人文环境等多种因素,如南方发达地区,以ERP、企事业单位信息化或软件开发技术作为专业方向;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带物流运输行业发达,设置物流信息技术为专业方向;中西部地区结合地区经济特色设置以中小型企业信息管理为专业方向等。通过专业方向的设置,进一步引领专业建设,使其能更有效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三、课程体系改革与教材建设
 
课程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建设的核心,也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市场需求,根据专业调研构建课程体系,则是课程建设的基础。
 
1.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必须坚持校企合作原则,以适应职业岗位群的需求变化为主要依据,遵循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方法来开发。具体过程是:对企业的生产任务对应的岗位(群)进行筛选和归纳,确定本专业所面对的典型岗位(群),再对典型岗位(群)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出学生需要掌握的技术和操作能力,对技术和操作能力需要的知识点、技能点和素质点进行梳理,确定本专业需要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以及支撑课程和相关课程,构成课程体系。
 
由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就业面比较广,以中小型企业信息管理专业方向为例,相关岗位群有信息技术员、信息系统开发人员、IT产品销售员、网络管理员和网站设计师等。
 
2.制定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开发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通过专业调研,明确专业定位;根据职教理念,确定培养模式;再由行业、企业实践专家和专业任课教师组成课程开发团队,进行专业课程的开发。以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由济源市信息化办公室的权威专家、本地知名软件公司的工程师和校内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专任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牵头,教研室老师全部参加,定期组织召开课程建设方面的研讨会,制定或修订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行动为导向,以工作过程为路线,按照工作任务进行课程设计,并将课程知识体系整合为多个技能教学模块,包含多个学习情境。课程标准中给出具体教学内容安排以及实施步骤、标准及评价建议等,为教学实施提供指导。
 
高职院校通过建设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可进一步促进并带动专业建设,因为信息化技术行业发展更新速度快,专业方向依据区域经济特色,所以,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更要加大力度推进课程建设。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以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重点,构建能力模块课程体系,以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实行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参与,以项目为导向,开发课程及配套教材和教学资源。具体包括:制订课程教学大纲,考核标准,编写课程教材,制作教案和多媒体课件,制定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实施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等。
 
3.编写适合高职特色的教材体系,建设完善优质教材资源。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专门技能型人才,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因此,关于教材编写方面首先要组织优化教材内容,在内容的安排上应当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度,强化职业技能培养,突出高职教材的实践性、实用性;其次要注重教材编写形式,改革传统的“章节体”编写形式,采用诸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任务驱动型”“基于工学结合”等模式,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专业岗位知识及能力,培养其职业素养;最后要不断建设完善教材系列体系,使得本专业中的专业基础课、核心课程、实训实践课程都有特色鲜明、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系列教材,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讨论交流的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
 
四、教学模式及方法手段改革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贯彻“技能培养为主,知识够用为度”的教学思想,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合理设计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
 
1.大力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强化职业能力培养。高职院校要真正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必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或先教室后实验室的教学模式,推行“教、学、做”一体化,学生的专业课程80%以上在理实一体化实训室中完成。在教学中注重课程教学与实际项目建设相融合,在设计教学环节中,教师给定特定的用户需求,让学生在已有项目的基础上,分析该需求,提出解决方案,设计一个完整的项目解决方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技术的技能,并有效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通过完成渐次复杂的工作任务,不仅强化其专业能力,而且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等社会能力不断增强,分析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解决问题的策略等方法能力也会逐步得以提升。
 
2.建设和利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在教学和实训中采用真实企业项目案例,注重工学结合,通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充分利用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资源和国家、省、院级精品课程网站,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上述课程网站中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料,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学习相关内容,如教学课件、教学录像、实训项目、实训项目辅导视频、相关资格水平考试内容(自测系统与试题、学习技术交流论坛、企业案例、参考资料、课外读物等。通过学院提供的4A网络学习平台或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针对课程的不同特点,专业任课教师宜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研究型教学、项目案例教学、任务驱动、实战演练等等,积极指导学生学以致用,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级项目竞赛,如“青年创新软件设计大赛”“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等,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最终锻炼培训出优秀的IT科技人才。
 
专业任课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如在教学中采用动画、视频、演示、应用展示等多种形式的多媒体课件和电子教案,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中绚丽多彩的图片和生动形象的动画、视频效果;将教师上课的现场录像采集、压缩并上传至学院网络学习平台,方便学生使用,可以真实地再现教师的授课过程和课堂艺术,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采用基于WEB的网络课程,提供给学生异步点播学习使用,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新的途径。
 
五、师资队伍与实训条件建设
 
在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建设和改革中,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实训条件建设。尤其是加强专业的教学团队建设,不断提升专任教师自身的实践水平,学院要积极聘任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技术及信息管理工作的技术骨千作为兼职教师,承担实践教学指导和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梯队分明、教学经验丰富、工程实践能力强的教学团队。还要重视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优化教学资源。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是强化实践教学的重要方面,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内在要求,通过校企合作,增加合作项目,建立更密切的关系,力争学生的实习、顶岗实习和实践教学的环境全部引入到企业当中,实现“学”与“用”的零距离。
 
六、结语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培养的是既具备计算机技术又具备信息管理能力的人才,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大力推进,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会不断增加,我们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根据社会企业的岗位需求,明确专业定位,合理设计课程体系,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大力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从自然人向职业人过渡,真正实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中心”的办学模式,突出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
 
作者:王亚利,韩卫媛(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技术)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