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教育管理论文 > 正文

浅析高校留学生教育的价值和功能

来源:UC论文网2017-01-06 09:32

摘要:

浅析高校留学生教育的价值和功能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各国间政治、科技、教育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留学生教育规模也随之不断增长。全球留学生总数从1970年的39万人增加到

     浅析高校留学生教育的价值和功能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各国间政治、科技、教育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留学生教育规模也随之不断增长。全球留学生总数从1970年的39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275万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计2025年全球留学生数量将达到720万人。在此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青年来华留学。我国从1950年开始接收了首批33名来华留学生,1978年接收了72个国家的1236名留学生。1990年,留学生总数突破了万人。1996年留学生数达到4.12万人,2002年增加到8.58万人,六年翻了一番。2004年,近180个国家共11万多名各类留学生来华学习,比2003年增加了四成以上。2005年,全国420多所高等院校和教学机构接收了各类留学人员141087人。2011年,留学生总数达292611人次,他们来自194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660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它教学机构。其中,中国政府奖学金 
  
  学生25687名,自费生266924名,非学历生173774名,学历生118837名;专科生和本科生88461人,硕士研究生23453人,博士研究生6923人。留学生规模增加的同时,留学生结构和层次也开始发生变化,从单一的语言生发展到进修生(含普通进修生和高级进修生)、本科生和研究生;高层次留学生比例不断加大。目前,我国已成为接受留学生规模增长幅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接收的留学生数量居世界前列。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强中外教育交流与合作,推动来华留学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教育部于2010年9月出台了《留学中国计划》。其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建立与我国国际地位、教育规模和水平相适应的来华留学工作与服务体系;造就出一大批来华留学教育的高水平师资;形成来华留学教育特色鲜明的大学群和高水平学科群;培养一大批知华、友华的高素质来华留学毕业生。其主要任务是:到2020年,全年在内地高校及中小学校就读的外国留学人员达到50万人次,其中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留学生达到15万人,根据国家战略和发展需要,逐步增加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来华留学人员生源国别和层次类别更加均衡合理。
  
  随着《留学中国计划》的实施,来华留学生规模将不断扩大,留学生教育和管理方面问题开始凸显,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研究和解决,就有可能影响留学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和留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甚至可能演化为新的社会矛盾和国际问题。应充分认识留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它既是跨文化交流,更是提升国际竞争实力的重要方面,其定位应符合当前教育环境和国际化趋势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要求。留学生教育的国际背景和我国的发展目标,要求我们对留学生教育的功能进行深刻反思,在此基础上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未雨绸缪,提出改革和完善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对策,促进我国留学生教育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留学生教育的价值和功能
  
  1.留学生教育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价值,在各国全球政治博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留学接受国往往将留学生政策与外交战略和国家利益紧密关联,通过留学生接受并形成特定价值观作用于留学生派遣国。留学生教育从一开始就同国际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留学生会不知不觉受接受国文化的熏啕,接受或认同新的价值观,树立新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接受国产生感情,这种倾向会表现在政治立场上。多数留学生回国后,以其学识、能力直接或间接发挥着对接受国的友好作用。他们是其所在国与接受国友谊的使者和双边交往的桥梁。留学生往往以留学接受国为榜样建立生活和工作方式,在经济和科学文化方面模仿、从属于接受国。当前,各国竞争越来越依靠知识和技术,竞争手段越来越隐蔽多样,留学教育就成为竞争的手段之一。如美国的战略是通过文化交流来影响全球,从而发挥其全球事务中的政治大国作用。基于此,美国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至今留学生人数达45万多人,占世界留学生总数的33.6%。美国的思想意识、价值观由此传向全球。我国也一直把接收和培养外国留学生工作看成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智力援外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我国《外国留学生管理办法》第一条指出,“接受和培养外国留学生是我国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也是我国增强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了解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
  
  2.留学生教育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能给接受国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留学生接受院校可从政府得到津贴,留学生学费能增加高等院校收入,提高院校资源和设施的利用率,降低生均成本;留学生消费能扩大接受国的总需求,留学生课外兼职一般报酬低廉,有助于缓解劳动力不足的矛盾。“留学生是大学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思想最开放、最活跃、最具有创造性,大多数经过本国10—15年或更长时间学习,知识结构和知识储备已达相当程度,其体力、精力、智力处于旺盛期,属于最容易出成果年龄段,因此他们对任何国家都是极为宝贵的资源。”留学生具有人力资源价值,部分留学生毕业后在接受国就业,不仅增加了其劳动力的供给数量,解决了劳动力短缺的瓶颈,而且留学生多接受的是本科及以上层次教育,一般从事专业性强的工作,促进了整个就业市场质量水平的提高。美国科技创新很大程度就依赖于吸纳各国人力资本。数据显示,美国留学生教育已成为该国高校海外获取利益的第五产业。1993年外国留学生学费对美国经济贡献了68亿美元(比1992年增加10%,是1986年的2倍),1994/1995学年度为70亿美元。2011—2012学年,美国高校就读的国际学生达764795人,比上一学年增长6%,为美国经济创收227亿美元。我国学者的研究也证明了留学生教育的经济贡献,如张民选等通过建构经济收益测算模型(包括图式模型和数学模型),以上海某大学留学生为样本的试测研究发现:留学生教育促进了教育服务贸易,增加了我国经济总量;缩减了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巨大逆差;增加了高校“预算外收入”改变了高校教育资源结构,提高了教育管理的效率。可见,从经济角度看,留学生对接受国经济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3.发展留学生教育,有利于促进高校自身发展人员构成与交流国际化已成为大学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人员构成与交流的国际化包括教师的国际化和学生构成的国际化。学生的国际化成为大学国际化水平提高的热点。加强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具有积极意义。[8]高校开展留学生教育,一是有利于扩大学校的国际影响。留学生毕业后多会“饮水思源”,成为高校的国际义务宣传员。二是有利于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留学生教育要求高校各项管理制度做到规范化、程序化、现代化、法制化,从而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三是有利于提高师资水平。师资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留学生教育质量的好坏和高校国际声誉,影响留学生生源。培养高层次留学生,能促使教师更新知识、扩大视野、活跃思想,从而提高水平。四是有利于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留学生人数增加、层次提高,对专业选择、人才培养和授课质量均会提出更高要求,对高校学科建设和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功能视角审视,留学生教育的政治、经济和促进高校自身发展功能的充分发挥,还需要解决目前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1.留学生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滞后
  
  (1)留学生教育理念陈旧。留学生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目标是什么?这些有待反思和厘清。留学生教育首先是培养人的教育活动,只不过培养对象是留学生。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传递文化,传递人类文明,传递人类劳动和智慧的一切成果和结晶。留学生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向留学生传递接受国的文化。其目标主要是四个方面:增进理解、能力建设、人力资源以及经济收益。增进理解是指留学生交流可加强国与国之间的联系,通过留学生之间的交流、理解,最终培养各国的文化认同;能力建设是通过留学生教育加强接受国教育系统、高校和师生的能力建设,提高大学的国际形象和知名度,促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促进大学课程国际化,充实研究和创新体系,提高大学的国际竞争能力;人力资源则一方面表现为为留学生来源国直接输送各类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可使本国学生不出国门就可进行国际交流和学习;经济收益是指靠留学生教育谋求经济利益。
  
  (2)留学生管理理念有待更新。当前,高校留学生管理较多强调科学管理、精细管理,偏重于事和物的管理,缺乏“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缺乏对人性认识的深化,一定程度制约了先进留学生管理理念的形成与发展,制约着留学生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和管理目标的实现。
  
  对我国来说,留学生教育是拓宽教育融资渠道的一种方式,但并不是主要目标。我国留学生管理存在体制僵化的问题。近年来,我国高校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教育体制改革,但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状况相比,在管理体制与培养模式方面仍缺乏灵活性。在开设新专业、新课程、跨学科、跨专业、跨学校学习等方面缺乏灵活、宽松的运作机制,呆板、僵化的机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留学生教育的发展。
  
  2.留学生教育管理部门之间沟通不畅
  
  目前,部分高校对留学生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未将留学生教育管理纳入学校曰常管理轨道,管理机构不完善,仅将留学生教育管理局限于外事交流。留学生常被当作特殊群体对待,新生入校手续办理、住宿安排、入学教育、日常管理、校园文化、心理咨询、学籍管理、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和中国学生区别对待,其日常管理、教育教学、课程设置都独立于学校教学管理体系,在与学校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网络中心、后勤、相关各院系等的沟通协调中问题层出不穷,同样的事情配备两套班子,相关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在很多事情上做重复性工作,导致管理的重复投入。随着留学生类型和层次的多样化,留学生教育涉及学校招生、教学、后勤、设备、学历学位等各部门,外交无小事,留学生有关的问题与纠纷具有敏感性和复杂性,各职能部门将其视为烫手的山芋,处理时存在推诿、扯皮现象,从而降低了留学生教育管理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3.留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投入不足
  
  —是留学生教育管理资金投入不足。部分高校没有正确、全面认识留学生教育的作用与意义,制定相关政策时,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忽略留学生教育可持续发展所需的投入,发展资金比例分配不科学,投入比例不合理,造成留学生的招生入学、教育管理、后勤服务等滞后,从而影响留学生入学、学习和生活,进而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二是留学生教育服务投入不足。影响留学生学习主要有语言和文化两方面的问题。目前大部分留学生的中文能力难以满足其高层次教育学习的需要,大多数高校教师难以用英文对留学生进行指导,导致留学生学习大量涉及语言障碍。另外,留学生还要经历“文化冲击”所导致的无安全感、孤独感、思乡感和无能感,亟需专业人员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三是对留学生的经济支持、精神和生活支持、社区服务支持及医疗保险支持的投入有待加强。
  
  三、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对策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留学生教育同样如此。要实现留学生教育的各项目标,保证教育质量必不可少。我国留学生规模的扩大和生源层次的多样化,实际上是加剧了全球留学教育的竞争,教育质量是保证持续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要紧紧围绕保证和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这个中心,完善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措施,加强管理队伍素质和工作技能建设,为留学生提供扎实的服务。
  
  1.以留学生为本,引入柔性管理
  
  柔性管理是把组织意志变为自觉行为的“以人为本”的管理,其本质是运用柔性管理原则,依据管理对象的身心和行为规律施加软控制。要保证留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应突出“以人为本”,即尊重人的价值、爱护人的成长、关心人的生活。柔性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研究留学生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尊重其文化传统、个性特征,采取相应的、易接受的方式对其进行教育管理。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长期是以制度为本的刚性管理。这种管理模式虽短期内奏效,根本上却违背了教育目的。柔性管理有其优点:1)适应当今高等教育环境。传统刚性管理强调按事先设计的最优方案管理,忽视个人情感。随着留学生教育的快速发展,留学生对学校有更高的要求。要以留学生为主体,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2)适应当代留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留学生来自不同国家,其文化传统、思维模式等与中国学生有较大差异。其个体意识较强,不局限于教师的教导,不满足于书本,敢于思考问题、自己观察世界,比中国学生表现欲更强,有较强的竞争意识。
  
  (3)符合留学生的心理特征,符合教育规律。柔性管理采取信任—指导—感化—自控的方式,激发人的主动性、挖掘人的内在潜力和创造精神。以人为本,以情为主,有助于人才的培养。12柔性管理要求留学生教育管理人员在具备适应留学生管理的能力和素质外,更应具备热心服务、关心学生、尊重不同文化等素质。
  
  2.创新留学生教育管理机制,采用趋同化管理
  
  留学生由于其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不同,生源参差不齐,存在国别、地域、文化及宗教习惯等诸多差异,决定了留学生教育具有区别于国民教育的特殊性。培养合格留学生人才,促进留学生教育发展,需要探索科学、高效、合理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和方法,建立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形成科学的运行机制,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
  
  趋同化管理是世界各国留学生教育的主要管理方式,是指在教育管理上,对外国留学生的管理及教育教学环节,趋向于与本国学生相同的管理及教育教学模式,是在遵循教育基本规律的基础上,针对国外留学生的特点采用的管理方式;生活服务上,实行开放式管理,充分发挥公共服务体系的作用,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给留学生提供便利,增强留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具体到我国,对留学生实施趋同化管理,就是按中国学生的培养计划与教学大纲进行培养,日常管理及日常行为规范要求与中国学生趋同。将留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纳入“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设立专职或者兼职留学生心理辅导员岗位,为留学生提供个性化沟通渠道。充分发挥班干部和留学生会的作用,为留学生创造活动平台,积极引导留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在留学生集中的城市实行开放式管理,即将留学生的居住、生活等后勤服务向社会开放。可建立留学生小区(政府对此类小区开发商给予优惠),实行公寓统一物业管理,客观上营造适合留学生居住的生活环境。还可考虑中国家庭对留学生开放。在学校周边选择家庭条件较好、家庭成员素质高、愿意接待留学生的家庭,向留学生推荐,双向选择,留学生交纳费用后即可入住。开放式管理模式,可吸引更多社会力量为留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既能拓宽留学生教育管理领域,又能提高社会的认知度。
  
  3.完善教育管理制度,畅通留学生教育管理渠道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国际交往不断扩大,留学生国别、地区、数量、层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高校留学生管理制度要与时俱进、进行改革,才能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提高留学生教育教学质量。为提高教育管理效果,高校应不断完善相应规章制度,在管理实践中做到既不脱离个体实际需求、又把握好执行制度的原则性和灵活性,使管理工作更趋人性化。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外交工作的组成部分,其管理须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管理制度应充分考虑留学生教育具有区别于国民教育的特殊性。制定曰常管理制度过程中,既要遵循政策性、科学性、规范性原则,又要遵循实用性、适应性、可行性原则。实际工作中,既应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规章制度,又应从学校和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实际出发。执行各种管理制度过程中,应循序渐进,做好宣传、解释和沟通工作,使留学生认识到制度符合中国国情且利于他们的学习成长与发展,使其自愿接受。
  
  确保留学生教育质量,要求管理队伍曰趋团队化,强调团队合作、积极配合和综合配套,实现国际交流工作与国际学生招生、教学和生活服务的一体化。要整合学校职能部门,严格管理,避免扯皮,增加活力。确立各类管理机构职能和协同工作机制,明晰各管理机构的职能界限,加强彼此的沟通和协调,避免工作脱节,减少管理的随意性和经验化。明确学校管理机构的社会职责。做好与校外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各司其职,共同做好留学生的管理与服务工作。
  
  4.加大留学生教育投入,完善留学生教育的社会环境
  
  树立留学生教育市场竞争观念,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资源投入机制,改变单一政府拨款局面,鼓励地方政府、民间团体、社会力量和企业投入留学生教育,实现留学生教育经费来源渠道的多元化。针对留学生管理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设立专项管理资金,可在政府加大教育财政投入的条件下,使用好专项发展基金,突出重点,连续投入,解决对留学生有重大影响的重点学科或重点项目的建设。适当加大投入力度,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教育管理和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留学环境。要建立和完善以学校资源为主、整合社会资源为留学生提供包括学习、经济、生活、精神、医疗、社会服务等在内的全方位教育支持体系,形成和完善有利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
  
  作者:宋卫红(武汉理工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湖北武汉430070)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