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政治哲学类 > 政治哲学论文 > 正文

政治论文范例赏析10篇

来源:UC论文网2017-11-07 09:35

摘要:

“创新教育”是一个世纪的话题,更是当前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而政治教学实施创新教育尤为迫切,因为政治学科理论性强且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它涉及到众多学科的知识内容,对于学生...

  第一篇:浅谈政治课的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一个世纪的话题,更是当前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而政治教学实施创新教育尤为迫切,因为政治学科理论性强且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它涉及到众多学科的知识内容,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形成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政治课在实施“创新教育”过程中却困难重重,特别是怎样找准教育与创新的结合点,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点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必须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来考虑学生的发展

  創新教育强调的创新性,正是人的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创新个性是创新精神的关键因素,最具创新个性的人往往最具有创新能力。那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从学生个性出发,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平等、自由的教育氛围,强调和谐、愉悦的师生共振,只有在自由、宽松、没有压力的环境下,学生才会“异想天开”,敢于发表“奇谈怪论”,才能发挥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政治老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地创设条件使学生之间展开对话,让学生愉快地听、积极地想,大胆地说,鼓励和表扬学生发表见解,启发学生对共同的话题从不同的角度说出真实情感,而后教师在进行引导,层层设疑问,不断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新知识,变被动的听讲为主动的参与活动和实践操作,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课堂上,教师应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启发和鼓励学生用心动脑,进行扩散思考和自由想象。政治教师提出有代表性的问题,学生一般不陌生,都会利用过去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及课本中的观点、材料试着去解决。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尤其是有争议性的问题时,教师应保持中立,不让学生揣摩教师的心理来判断同学的回答是否正确,也不要立刻给予评判,用自己的想法去束缚学生,而应笑纳学生的不同意见,暂缓判断,由学生评说,各抒已见,给予学生充分自由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引导他们从畅所欲言中学习,从错误的“顿悟”中获得更深刻的认识。在这种气氛下,学生敢于陈述自己的观点,创新能力在长期的“思”与“疑问”的训练中就会得到有效的培养,不仅会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不人与亦云,而且会锻炼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能力。


  当然,教师在备课时就要预测到学生在学习讨论过程中的种种可能。教师应能顺应和调节学生的兴趣,作适当的组织与指导,把学生的研究兴趣推向高潮。有时学生因受到原有知识和经验的限制,很可能会遇上“挫折”而沉默很久,使课堂气氛陷入僵局,教师这时候应提供一些线索去引导学生,尤其是要注意多角度地启发学生去创新性地思考。


  二、挖掘教材中创新教育因素,再结合学生的特点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

  教师如何研究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并利用这些因素去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服务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思维定势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不受教材那种思维定势的束缚,不局限于课本知识的传授,而是要从传统的模式中超越出来,大胆地对现有的教学常规及教学效果评估体系进行挑战。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传统的经验型政治课教师已远远不能胜任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所以政治老师要关注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学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强政治教材的艺术感染力,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精选题目,设置灵活多样的、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多为训练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首先、要提醒的创新,如在联系中设置一些开放新题型,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也不必太规范,突出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自由发挥,为学生的独特创意和展示自己的才华提供机会。


  其次、在试题内容上也要体现创新。对学生熟悉的试题可以变命题的条件,结论或关键词,试题内容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而后引导学生适当地运用逆向思维去思考,可以跳出以往经验模式,扩展新的思路,获得新的设想,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教师在讲“货币”一节时,教师就出“纸币的数量越多越不好”让学生辨析。教师在出练习题,试题内容涉及到的材料也要体现新意,政治学科所选材料要尽量与现代科技前沿和时事热点紧密相连。因为事实材料新颖,时代感强,不拘泥于教材,信息量大,留给学生想象空间大,结合教材内容就能活学活用,有利于引导学生走出标准式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创新潜力,释放创新激情,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把握时代脉搏。


  总之,进行创新教育,即可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让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取得更大提高。创新教育的发展不仅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过程,也是教师思想、方法更新和无私奉献精神完善提高的过程,在塑造学生的同时也塑造了教师本身,从而促进政治教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然.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创新教育[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1(10):281.

  [2]徐成.浅谈创新教育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渗透[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4(11):34.

  [3]何明胜.浅谈思想政治课中的创新教育[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29):18.

  [4]曹萍.浅谈思想政治课与创新教育[J].新一代:科教版,2011(3):117.

  [5]刘伟峰.浅谈创新教育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旬刊,2012(2):278.


  来源:新一代 2017年10期

  作者:谢文祥



  第二篇:运用新媒体做好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顾名思义,是与传统媒体对应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万物皆媒体”,它包罗万象,可以涵盖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传播信息的移动终端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一种信息传播的过程,以往的传播渠道主要是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和面对面讲座等传统形式,但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逐渐成为趋势。


  1运用新媒体开展政治教育工作优势众多

  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媒介的变化而不断产生变化。其原因,归根结底是由于对比传统媒体,新媒体拥有许多独特的优势:一是新媒体传播形式多样。新媒体涵盖的范围很广,当前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新媒体是网站、微博、微信、手机APP等,因为电脑和手机的普及,人们获取这些信息的途径十分便利。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多姿多彩的信息形式,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强大的舆论辐射力和感染力,为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手段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二是新媒体传播效率迅速。新媒体可以做到即时发布,迅速传播。具有精细拍照功能的手机出现后,人人都成为了媒体发布人,可图文并茂地第一时间通过网络传递信息,并可能通过社交网络信息转发成为舆论中心。当前许多传统媒体记者都靠“蹲守”名人明星、意见领袖微博获取新闻线索,这也从另一方面证实新媒体的传播速度优于大部分传统媒体。三是新媒体传播内容丰富。人们可以通过新媒体发布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各种形式的信息。无论是内容简洁明快的新闻信息,还是信息传播量大的电视剧集,都可以通过新媒体迅速传播。四是新媒体传播成本低廉。对比传统报纸和电视媒体昂贵的价格,新媒体因不受版面、时间、空间的限制,传播成本相对低廉,且可以通过点击、互动等数据精准收费,费用收取更具合理性,能为传播者节省费用。五是新媒体互动效果良好。传统媒体的传播大多是单向不可逆的,而新媒体可以做到无缝对接、互动传播,及时收集反馈信息,为传播者调整传播内容、传播时间等提供参考。


  2运用新媒体开展政治教育工作困难重重

  虽然新媒体拥有诸多优势,但时至今日它们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应用仍旧不太广泛,造成这种情况主要基于三大原因:一是教育工作者对新媒体的思想认识不够。很多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中老年教育工作者對新媒体存在抵触情绪,视网络、电脑、手机终端等为洪水猛兽,未能正确认识到他们在媒体传播方面的极大价值。二是教育工作者对新媒体的技术掌握不够。有的人对新媒体使用技术缺乏了解,不能很好地运用新媒体。例如在微信公众号运用方面,如何建立并维护好一个公众微信号,如何让更多人关注,如何利用微信公众号的信息发布功能宣传思想政治内容,如何处理负面评论或留言等,都是很深的学问,熟练掌握它的人寥寥无几。工作人员除了会技术操作外,还要有成熟的经营思路,才能很好地利用新媒体做好思想政治宣传。三是政治教育新媒体平台建设不够。许多单位对新媒体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认识欠缺,有的地方可能经费紧张,对新媒体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不够,没有搭建好新媒体平台或搭建后缺乏维护,信息传播效果大打折扣,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进而更加忽视新媒体平台建设。


  3运用新媒体开展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策略

  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势所趋。如何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新媒体传播得范围更广、效率更高、成效更好,笔者建议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加大对新媒体的财力投入。要整合新媒体资源,营造浓郁的新媒体应用氛围,建设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媒体平台,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给予较好的平台维护经费保障。二是要加强对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培训。要不断提高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认识,使其充分了解新媒体的历史意义与重要价值,熟练掌握新媒体使用技术,将思想教育工作通过新媒体渗透到每个人、每个角落。要多开展新媒体应用竞赛,借鉴先进经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新媒体应用能力再上新台阶。三是要鼓励被教育者积极参与信息互动。要关注被教育者学习情况与身心状况,确保其主观上愿意、客观上能够接受新媒体信息,并通过互动定期检测信息传播成效。

  目前,新媒体已成为传播效率最高、范围最广、人数最多、速度最快的手段。若能较好地运用新媒体进行信息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定能创造新的辉煌。


  来源:卷宗 2017年28期

  作者:张道贤



  第三篇:将学习党章作为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党章是党的总章程,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全体党员和党组织要将学习党章作为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要立践行权威,做学用表率。增强尊崇党章、维护党章,营造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章的良好风气,更加自觉地践行合格党员的标准。


  一、全面把握党章核心要义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制定和完善党章,现行党章是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结合党员的自身的特征而经过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对总纲和条文作了部分修改。现行党章可谓是充分符合党的发展需要和党员自身发展需要的。因此,每个党员应当静下心来研读、深读、细读党章,全面把握党章的核心要义。


  一是全面理解党的纲领。党的纲领,是指党为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而确立的行动方略,规定着党的奋斗目标,指明了党的前进方向。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总纲即是立足于不同历史时期对党的纲领的阐述。党的最高纲领是指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即实现共产主义。各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明确地认识到,共产主义理想是共产党员的力量源泉、精神支柱和立身之本。


  二是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我们党的最高价值取向,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党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从成立的那天起,就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最高原则和行动指南。回看历史,我们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最终能够战胜千难万险,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正是因为我们取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展望未来,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党担负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同样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取得事业的辉煌成就。


  三是辩证看待党员义务权利。党员是党的一切事业的践行者。明确规定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对于规范党员言论行为准则,发挥党员的积极性,保障党内正常的政治生活,保证党的组织的巩固和行动的统一,保证党的正确领导,完成党的历史任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履行义务是行使权利的前提,行使权利是履行义务的保证。党员的权利义务辩证统一,党员行使权利时,也是在为党尽义务;党员在尽义务的同时,没有一定的民主权利作保障也是行不通的。


  二、牢固树立党章意识

  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把党章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把党章各项规定落实到党员、党员领导干部、党组织的行动上、落实到各项事业中。


  一是着力解决党的观念淡薄问题。首先,强化第一身份意识。共产党员既要有党员的身份,更要有党员的身份意识。就是要在思想上明確“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三个问题。其次,严格第一身份要求。身份与责任是紧密相连的,人们在社会上因不同的社会角色而负有不同的责任。牢记自己党员的第一身份,决定了我们无论在什么地方,从事什么职业,都要在思想规范上接受组织的约束,在理想信念上要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站稳政治立场,在作风和行动上要有更高的标准,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最后,亮明第一身份牌子。党员干部要主动亮明身份,处处作表率,诚恳受监督,要树立共产党员形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着力解决党性原则不强问题。领导干部作为决策者、管理者和执行者,其在党性问题上重要性明显。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首先,培养崇高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领导干部要有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为实现党的政治纲领和奋斗目标终生苦干实干。把每项工作都往实里抓、往深里做,用实干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其次,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领导干部的权利来自于群众,要为群众谋福利、办实事,尊重群众、贴近群众、深入群众、依靠群众。最后,敬畏权力秉公用权。要牢固树立党章党规党纪意识,加强修养,做到“慎微”、“慎初”、“慎友”。


  三是着力解决软弱涣散问题。当下,一些党组织护党意识不强,存在凝聚力不强,党员队伍管理混乱等问题,使组织软弱涣散成为突出问题。首先,强化主体责任。应当牢牢抓住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的身份。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加强对党员队伍的日常管理和监督,采取项目工作法等方式,建立工作台账,明确每个项目的工作目标、推进措施、时间安排、具体责任人、考核评价的标准和方式。其次,明确整顿重点。搞好调查研究,摸清党组织和党员的底数,有针对性地做好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和理顺党员组织关系工作。最后,强化整顿工作合力。联合组织部门、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同部署、同推进、同检查,统筹社会各方力量,上下联动,合力推进整顿工作。


  四是着力解决党纪不彰问题。党章意识不强,往往表现在党纪执行不严。首先,突出政治纪律,在思想和行动上与中央保持一致。守住纪律底线,首要的就是守住政治纪律底线面对改革发展的困难和挑战,不信口开河。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自觉维维护中央权威。其次,正确处理公私关系,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廉洁纪律是党组织和党员应当遵守的廉洁用权的行为规则,党员干部要严以用权,洁身自好。最后,培养良好生活作风,弘扬优良传统与美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内容是是党员在日常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基本行为规则。党员不仅要有明确的法律底线、纪律底线租政策底线,而且还必须坚守人民群众心中的道德底线。


  三、争做践行党章的楷模

  党章是全体党员同志举手宣誓为之共同奋斗的宣言,是每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和立下的军令状说到就要做到,承诺就要践行。

  一是尊崇贯彻,维护权威。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党章作为必修课,作为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作为终生学习的对象。各级党组织要创新学习方式和学习载体,要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坚持引导广大党员、党员干部自觉学习、遵守、贯彻和维护党章,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学好、用好党章。


  二是以知促行,做好表率。“知”不能仅停留在“知道”的层面,而是要上升到“思想自觉”的高度,做到“知其所以然”,要学会反观自己、直面自己,并把道理理论内化于心。只有内化于心,才能行动动自觉,即把正确的思想认识自觉转化成具体的行为实践。首先作为公民应该遵守基本行为规范,其次尊崇党章,遵守党规,履行党员义务,严守党的纪律,学会分享,学会引领,播撒善意的种子,影响身边的人。


  三是知行合一,干事创业。全面加强从严治党,党员作为党的事业的践行者,要坚持将党章内容运用到工作中去,抓住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扎扎实实办几件实事。提升境界,坚持把知行合一运用于道德建设中,使党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党章精神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把知行合一的实践智慧渗透到从严治党体系建设中去。


  来源:智富时代 2017年9期

  作者:田娇



  第四篇:多媒体辅助初中政治教学策略


  在这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现代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不容忽视,现代技术也成为高等教育课堂过程中的必要环节。因此,多媒体等高科技教学器材成为评定学校优良的重要条件。首先,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如今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升课堂效率,并使学生在等同的时间中尽量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其次,多媒体教学可以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使原本枯燥的课堂生动化、具体化……为学生营造浓烈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


  一、多媒体辅助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国有句话叫做“有得必有失”,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便是任何事物都具有双向性。科学技术也是一样的,虽然它让我们生活更加方便简洁,让教师的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活泼,使教育资源更加平均化。但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我们过度依赖科学,会使我们人类惰化最终成为科学的奴隶,而不是科学的缔造者。在教学过程中,过度依赖会使教师教学偏离原来轨道,使学生间学习的差异产生无法逾越的鸿沟。因此,如何正确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教学任重而道远。


  (一)教师自身能力不足

  对于使用多媒体辅助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首要问题便是教师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熟练操作多媒体并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制作符合教学内容的多媒体课件,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补充或删减,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时代的变迁并非每个教师都及时接受过相关培训,从而导致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部分教师基本不会使用软件,或者制作的课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不能将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充分凸显出来。


  (二)过度依赖,甚至滥用,导致影响教学过程中课堂效率的提升

  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仅处于辅助地位,而并非主导。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多数教师由于对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作用认识不充分,或是觉得多媒体教学简单方便,从而使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滥用多媒体教学的情况。教师的过度滥用,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导致学生成绩不理想。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负责不断地给学生播放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过快的上课速度导致学生不是听课,而是在观看多媒体课件或视频,学生在课堂中根本没有时间消化,教师也没有专门留时间让学生思考,只负责将自己的课程上完。这样无疑是变相的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利于初中学生学习现状,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二、多媒体辅助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对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强调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主题。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多媒体技术教学从而改进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方法。


  (一)合理利用多媒体参与教学过程,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想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全面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合理的运用,便可以达到这样的要求。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书本中的内容和教学要求,通过多媒体创造全新的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用简单适宜的方法达到理想的效果。思想政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情怀。因此,教师便要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渗透这些教学目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例如可以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给学生播放一些爱国主义歌曲、电影、短视频、时事政治等。如《义勇军进行曲》、《钱学森》,创造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环境,培养学生正确的爱国主义情怀,促进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提升。


  (二)合理利用多媒体,使课堂教学过程的直观化与生动化

  在传统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教师照教材一字不漏的读,学生在下面自己干自己的事情,到考试的时候给学生指出重点让学生死记硬背,牢记书中重要知识点。因此,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虽然成绩优异,但并没有起到开展这门学科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和时代的强烈要求下,如今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应当重视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恰当合理利用多媒体方式教学,使一些抽象的和学生难懂的知识点直观化、具体化、生动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进步。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强化时政热点学习

  时政热点是初中思想政治教学重难点,是考试的必考内容并且在考试过程中占据很大地位。这便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渗透时政热点教学,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意识。一直以来,在初中思想政治时政热点的学习过程中,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是临近考试时,给学生发放一些有时政热点的小本子,让学生死记硬背。由于是在考试前才发、时事政治中的小知识点累赘,因此,大部分学生都是直接选择放弃,因为不想因此失去其他分数。因此,在现代教育的优良条件下,教师可以在平时教学中,直接利用多媒体教学合理渗透促使学生有效、高效的学习时政热点,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在讲某年某月我国发射什么导弹、卫星等武器。由于时间不好记忆,教师可以选择合理视频如现场播报又或者有关电影,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加深学生对有关知识的记忆,同时也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对发射卫星等的意义的理解,进一步培養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综上所述,凡事有利必有弊,同样优点诸多的现代科技教学也是一把双刃剑。由于每个学生的注意力有限,学生在一节课中的有效学习时间固定,每个学生的接受力参差不齐等多种原因,多媒体辅助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教师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高效学习并达到教师理想层次,这还需要经过长时间,并结合实际情况等多方面情况进行研讨。


  来源:魅力中国 2017年44期

  作者:罗平



  第五篇:关于高中政治优设课堂问题的思考


  高中思想政治课在人们眼中是枯燥而乏味的,是理论灌输的课程,学生也认为政治是用背就可以考出高分的。因此,政治课利用新型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是必须的,这就要求有一个个贴近学生生活,有趣的情景。然而,为了使课堂不是玩闹课堂,而是有效课堂,就必须优设问题。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问题是贯穿课堂的红线,它体现了课堂思路的连贯性、层次性和逻辑性,是对重点、难点的解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优设问题有利于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兴趣,锻炼思维,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达成教学之目标,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扎实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行。然而,如何优设问题呢?


  一、精心设置问题

  正所谓“备好课才可以上好课。”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对课堂上的表现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要使得课堂上问题的有效实施,课前精心设置问题是必须的。课前优设问题应该做到三方面:首先,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新课改后,强调情境教学与探究式教学,要求设置的问题具有明确的目的。比如:检验、诊断学生学习情况;吸引学生注意力,以便更好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掌握新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等等。有了明确目的后再设置一定梯度,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最好的锻炼。其次,问题应富有启发性与趣味性。在学生思维的起点处设置问题,并尽可能避免单纯的判断性提问,多用疑问性和开拓性提问,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探究。教师应该认真思考提问角度的新颖度,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从而使得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内积极探究,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再次,问题应清晰明了。一个清晰、严谨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很快找到问题的题干进而进行思考。教师精心设置出题干清晰、结构严谨的简洁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找到思考的方向,从而进行探究。


  二、讲究发问策略

  除了课前的认真备课,教师应该讲究一些发问策略,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达成。首先,把握发问时机。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就是说不到学生想求明白而不得时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想说而又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就要求教师发问应问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之时。可以在学生有一部分答案但不完整或者有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但没有答案以及虽一时不能回答,但有回答的自信心时进行发问,这会是发问的最佳时机。既不要“随意问”,也不要“惩罚问”。其次,提问后给予适当等待时间。提问后的等待时间,是指提问后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和学生回答后都给予一定等待时间。两次等待时间可以使学生回答较多的内容;可以使学生主动回答,减少卡壳现象;可以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信心,增加更多创造性思维成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可减少教师为中心的现象,增强师生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最终增强教学效果。再次,保持良好的提问心境。良好的提问心境,要求教师愉快教学,自觉确立强烈的学生主体意识和“问”为“学”服务的提问观。教师在提问时既要考虑怎样做,更要考虑学生怎样学,把为学生服务作为提出问题的出发点,使设置的问题成为实现“学”为主体的保证,让学生享受到自主探究、思考和发现的乐趣。


  三、恰当做出评价

  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应做出适当评价和点拨,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使其增强学习主动性。学生回答难免不全面,这时教师适时点评,在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性的同时使学生的发言不至于漫无边际、正误不分。因此,教师要审时度势,及时、积极地评价学生的回答,明确观点,从而优化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回答正确的,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就会得到肯定和强化;回答错误或不全面的给予及时调整、纠正,改变原有欠缺的认知结构。


  四、鼓励学生提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者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标志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问,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在态度上应给予鼓励,方法上加于引导,让学生在教师亲切、赞赏的言行中,产生强烈的思维意向,积极进行思维活动。


  优设问题是必须的,是需要教师在课前精心备课,课堂上讲究策略,课后还要注重反思。为了使学生思维连贯,除了优设问题,最好是采用一个案例贯穿整堂课。综上所述,上好政治课,需要在激发学生兴趣后,提高课堂有效性,而关键则在于案例的选取和优设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念.高中政治教学方法的探究[J].南北桥,2017(9).

  [2]林静.高中政治案例教学杂谈[J].科教导刊,2017(4).


  来源: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7年8期

  作者:赵海波



  第六篇:浅谈高中优质政治课堂的建立


  优质的政治课堂是优质政治教学的基础,教师教学与优质课堂相结合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建立优质课堂不仅能够对学生的政治学习起正向的引导,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也产生着积极有利的影响。在优质课堂下,让学生的政治学习不再成为累赘,让学生的政治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有趣,提高政治课堂的有效性。在政治课堂上,要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角,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老师在学生与学习之间起着调剂的作用,让学生与学习充分融洽。良好的同学关系也是建立起优质课堂的条件之一,高中时期的学生之间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就产生摩擦,在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教师要及时的进行调解,解决学生之间的问题。所以这就要求老师要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相处融洽,教师才能够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学习问题,并及时的进行解决。


  优质的政治课堂还需要教师拥有良好的教学素质,教师的教学能力是让学生学好政治的关键。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能够灵活的运用政治实例,将政治课堂转变成良好的具有活力讨论的活跃课堂。必须要将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的思想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挥,充分的扩展。只有让学生将他们自己的思想在课堂上充分的表达出来,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在讨论中老师与学生共同进步。教师要不断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课后反省,积极听取学生的学习反馈意见,及时的发现自己在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改进,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出真正高效,优质的政治课堂。根据以上提到的几点内容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点进行操作:


  一、简洁的教学构成

  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加上学生的“学”,目的就是通过教师的教學让学生能够学会学习甚至爱上学习。对于政治这门学科来说,政治学科的内容本身就庞大复杂,如果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还对学生要求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活动的话,教学的着重点不在政治教学上,不仅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在心态上感到疲累,久而久之的学生也渐渐地对政治这门课程产生厌恶感。过多的教学花样,学生尽管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但是依然对学习的内容一知半解,只掌握到知识的皮毛,更别提要求学生能够将知识进行灵活运用。故而教师要学会适当简化自己的教学构成,将繁多的政治知识进行系统的总结,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够取得“快、准、稳”的教学效果:快速的让学生吸收知识,准确的让学生接收知识,学习知识稳扎稳打三个方面。教师以这三个方面作为优质课堂的构建目标,在构建优质高效的高中政治课堂,需要借助教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教学方式方法的统筹、教学氛围环境的改善以及学生学习实践的指导。教师要能够将复杂的知识进行简洁化的教学,将教学模式变得更加简单精炼,让学生的学习能够直接取得明显的提升。


  二、教师素质能力的提高

  优秀的教学能力时构建优质政治课堂的前提条件,俗话说“一名好老师成就一群好学生”,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一个老师拥有良好的教学素养在良好的教学中是多么的重要。只有教师自身的教学素质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才会高,特别是政治这门学科,本身就是较为特殊的存在,需要老师有极强的思想逻辑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时教师要拥有能够良好的驾驭教材的能力,不但能够利用课本将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讲解清晰,分析透彻,还能够围绕课本知识不断地将知识进行深化以及升华,让学生体会到不同思考方式的魅力。能够利用课本将时事素材进行转化,不断的更新自我的教学思想,与时俱进,与学生学习生活有紧密的联系,将各种纷乱的知识重新归纳以及总结,帮助学生构建出他们的整个政治知识关系网图,建立起成熟的知识学习系统。


  教师在教学时还应该拥有驾驭全局的能力,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将所有学生与课堂都紧紧绑在一起。鼓励学生进行知识研究,不断的丰富课堂内容。通过建立课堂上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在教学中要不断地鼓励学生,让他们能够坚持完成这高中三年的政治学习,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之间,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在近年来的政治考题中,大量综合能力题的出现,不仅要求学生对于政治知识扎实的掌握,还要求学生能够引用一些古诗、谚语、名言警句,要求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要达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多涉猎其他课外内容,为政治学科所用。


  三、重视教学方法

  创建优质课堂,就需要教学方法包括在备课,课堂讲解以及课后作业的准备等的自然衔接。要实现优质课堂,那就要将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环节进行用心以及精心的安排,在课前要精心备课,讲课时要精心组织学生的上课纪律,课后也要进行学生作业的辅导,这样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最大化。课前认真备课,要求教师要做到将课本教材熟知以及收集实例贴切教材内容,将理论知识更加形象生动,提高学生上课的理解能力。在讲解政治内容时通常采用实例导入法、直观导入法、列举导入法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


  如在讲《生活与消费之神奇的货币》时,可以让学生围绕“听到经济时想到了什么”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再将学生的发言进行分析、归类,让学生建立起生活与课本的联系。鼓励学生提问,让学生多多提出自己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对学生学习、生活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以解决问题为切入点,剖析问题的根源,让学生自身找寻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效的建立起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思想境界。


  总之,优质课堂的建立与教师自身教学素质和学生个人学习能力密切相关。优质的政治课堂需要老师拥有良好个人教学魅力,在上课时要强调上课纪律,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在教学时要适当引入政治实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提高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能力,以此提高课堂的有效性,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建立起优质课堂,提高学生的政治成绩。


  来源:魅力中国 2017年41期

  作者:任继芳



  第七篇:探究如何提高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政治指的是对社会的治理行为,而初中政治不仅仅有对社会的治理行为,更多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以及学生的爱国思想、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与社会常识。如何才能让初中政治教学更好的进行呢?相信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下文是本人就初中教学如何有效开展提出的几点看法。


  一、利用多媒体,让教学更有趣

  在现在教学中,学生排斥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特别是政治这种概念较多、道理较复杂的课程。教师很容易在刚上课时就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吸引学生注意力,让课堂更有趣、让教学更顺利有效的进行。在所有的工具中多媒体时最优的选择,首先多媒体在大多学校都以普及,使用较为方便,其次多媒体特有的光、声的特点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多媒体想要传播的知识更容易接收,在播放一些视频时学生也容易感同身受,明白视频中要表达的意思。


  例如,在教授学生《了解祖国爱我中华》这一单元时,为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为我们的祖国而自豪。可以利用多媒体先播放我国革命先辈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奋勇杀敌流血牺牲的视频资料,像狼牙山五壮士不惧危险,奋勇杀敌,在弹药用光后用石头向敌人还击,面对敌人的步步逼近,销毁武器,不留给敌人一丝一毫,然后义无反顾的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的视频,以及黄继光用身体挡子弹的视频。让学生体会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的壮丽诗篇,以及他们无所畏惧的爱国精神。然后播放新中国成立到现在的变化视频,最后着重播放北京申奥成功那一刻所有人的兴奋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视频,当中国小朋友领着中国运动员进场的那一刻的视频,让学生体会那一刻中国人民的兴奋与自豪,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与为国家自豪的感觉。使用多媒体让学生直观的感受胜过教师枯燥的讲道理,让学生更容易感受。


  二、应用追问教学,发散学生思维

  现在教学在应试教学的大环境下,教师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教师因为想让学生多做题而只教授知识与解题技巧,学生系统的接收,根本不知道学习的东西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学习它有什么用?这种学习的方法把学生的思维固定到一个框框里,对学生来说是不利的。俗话说“饮水思源”学习知识也是一样。我么们要探寻知识的源头。追问式教学就是根据这一特点制定的,也就是在学习中向学生深究提问,俗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比如,在教授《法律护我成长》时,教师在课上可以给学生来连续追问三个问题:什么是法律?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法律?怎么使用法律?教师根据这三个问题的连续深究让学生了解到法律是指由社会认可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并强制实施的行为规则,规定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实施对象是全社会成员;法律维护了国家的稳定,保护了人民群众的权利和利益;在我们的利益或权利以及受到伤害是我们可以向相关的司法部门寻求帮助与保护维护我们的利益。这样的连续追问不仅能让学生思考问题,更深入的理解问题,更能扩展学生的思维,养成探究问题的好习惯。


  三、结合生活实例,活学活用政治知识

  学习知识的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以及应用到生活中,利用所学的知识让生活更方便,初中政治教学也不例外。根据生活实例教学,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并接收知识。例如,教师在教授《诚信做人到永远》这一单元中的《做诚信的人》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知道诚信的重要性,像:当学生从小学考入一个很好的初中时,有的父母会许诺学生一些奖励,那现在我们已经在初中了,当初父母许诺我们的奖励有没有哪位学生的父母没有做到呢?当有学生回答这一个问题时,教师询问他那时的感觉是不是很失望,觉得父母言而无信呢?然后再举例:我们和朋友经常一起相约出去玩,约定在某一地点集合,一个你到了很久另一个朋友却迟迟不到,然后你打电话询问他为什么还没有来时才知道他有其他的事情不来了,然后提问学生有没有类似的经历,询问那位学生遇到了这种事当时是什么感受,有没有愤怒、失望?然后告诉他们:现在我们换位思考,當我们是那位不守诚信的人时,别人也会对我们失望,觉得我们是一个不守诚信的人,我们就会因此失去很多的朋友,失去别人对我们的信任。如此的在教学中加入一系列的生活实例,进行探讨让学生知道诚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素质,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结语

  作为初中教学重要一份子的初中政治教学,课堂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内容有很多需要背诵的地方,这就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不大,对政治有一定的抵抗心理。这时运用多媒体教学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的走进课堂,然后在再运用追问教学,在课堂上扩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素质,最后结合生活实例,活学活用,学会用知识保护自己,做更好的自己,让学生喜欢上政治,让初中政治教学更好、更有效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刘汉和.《如何在中学政治教育中有效运用案例教学法》[J].《时代教育》,2009(3)

  [2]韩银华.《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之我见》[J].现代教育科学,2010(11):129


  来源:文理导航 2017年28期

  作者:王克平



  第八篇:试论时事热点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在理论上,时事热点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指国内外在近期时间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另一类则是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当前阶段所发布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在初中政治教学的课堂上,引入时事政治的内容,主要就是指通过国内外重大事件与党和国家重大路线方针政策的教学,帮助学生对当前社会的热点内容进行透视,并把握住整个时代的主要特征内容。为了强化老师的教学手段,本文通过对时事热点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主要运用内容展开探究,希望能起到一些积极的参考作用。


  1.时事热点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1.1开放性原则

  在引入时事热点进行教学的时候,老师要具备一定的开放性认识,这个内容主要可以体现为两点:一是对于时事热点的选材,老师要具有开放新的认识,对那些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思想认识的新闻内容、网络事件,都可以将其引入到课堂上来,丰富老师的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二是老师对于学生的教学引导,也要具有开放性的认识,鼓励学生就自己的学习认识,进行大胆的发言,活跃课堂学习氛围。


  1.2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的内容,一方面是对时事热点的引入形式,老师既要从教材内容入手,同时也可以和学生的学习心理相融合,对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展开进一步的深化;另一方面,则是老师在对这些时事热点进行展示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同时也可以利用戏剧情境表演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进行认识和学习,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进一步将教学多样化的知识特点突显出来,完善学生的理解程度。


  1.3主题性原则

  当然,在政治内容的教学中,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效,老师也应该明确主题性的教学原则,这样才能对课堂教学效率进行提升。在利用时事热点进行政治教学引导的时候,老师要在既定的教学目标之上,为学生整理出学习的主题性内容来,这样学生在对时事热点内容进行认识的时候,能够有个较为明确化的方向,更利于学习质量的提升。


  2.时事热点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2.1创设教学情境

  在初中政治教学的课堂上,对于时事热点的运用情况,老师不妨采用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也更能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例如在对“承担责任,服务社会”这个章节的内容进行学习的时候,老师就不放利用当前社会热点——“摔倒的老人应不应该扶”的热点新闻,在课堂上创设出相应的活动情境来。通过由学生所扮演“老人”和“路人”的角色进行故事内容的推进。老师顺势在这个过程中,为学生明确“责任”内容,并对“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以及“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内容进行更为深入化的认识,弘扬主旋律内容,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生活态度。


  2.2进行小组讨论

  在政治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也应该积极调动学生对时事热点的敏感程度,鼓励他们将社会热点内容和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的拓展联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不妨让学生以座次的方式编成小组,然后就一些时事热点内容,展开有效的讨论和互动。像“如何防治孩子辍学”、“剥虾难住小学生,如何根植教育富贵病”等问题,都可以让学生联系相应的政治教育理论内容,在小组中展开有效的讨论和互动;当然,在学生完成讨论学习之后,老师可以让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学生,来对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说明和归纳。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别的小组出现了不同的学习意见,那么老师也可以组织一场简单的“辩论会”,用来听取学生彼此间的学习意见。


  2.3展开有效总结

  当然,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必要的总结手段,这一点在政治教学的课堂上也不例外。在引入时事热点内容的同时,对于教学效率,也会产生一些必然的影响,所以老师在此基础之上,应该帮助学生对时事热点内容进行更为深入的认识,总结出相应的理论内容来。这项内容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第一是老师通过教材上所提供的案例,来帮助学生对当前社会上所存在的时事热点内容进行归纳,并总结出其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第二是老师就考试情况,可以从所讲述的时事热点中,总结出相应的考试要点来,帮助学生从出题人视角方面,对这些热点内容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政治教学的课堂上,时事热点的内容,能够对老师的教学,起到有效的引导和拓展,老师应该把握住学生的学习心理,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为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认识,加入更多实际化和理想化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吴玉兰.时事热点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7,(39):163.

  [2]张金辉.巧用时事热点促进效率提升——浅议初中政治教学中时事热点的渗透[J].考试周刊,2017,(13):161.

  [3]潘彦杰.试析时事热点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OL].学周刊,2016,(26):59-60.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8期

  作者:曾海波



  第九篇:浅析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在当前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不感兴趣的情形比比皆是,大多数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与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不大,并且老师上课多集中在抽象理论的讲解上,学生觉得理解起来很是吃力。究其原因,是很大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本都是照搬课本原话,并没有自己的语言风格,更谈不上语言艺术的体现,因此,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效率地下。因此,若想要改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现状,首先就是要提升教师对语言艺术的运用能力。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1.1逻辑性和科学性

  高中思想政治课涉及到的理论、定义名称比较多,课堂中多突出理论知识的讲解,因此教师在对各种概念、定理进行表述时,一定要把握好词语的准确度,避免出现错误,否则会让学生产生混淆。这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科学性和逻辑性的体现,也是对语言严谨性的基本要求。此外,语言的严谨性要求教师在进行知识点的讲解时,要把握好度,讲解的准确。例如,假象和错觉是学生在学习中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也是高中思想政治中很重要的两个概念,因此教师在分析这两个概念是就必须要确保准确的用词。假象的对立面是真象,是通过否定的方式或者从反面歪曲地去表现事物的本质,假象是事物另一面的客观表现;而错觉是人的主观范畴,是对事物本身存在错误的认识,这种认识与客观事实相背离的。假象是客观反映,错觉是主观认识,两者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如此分析,学生才更容易对两者做出区分。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所要求的语言逻辑性,只要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要相互连贯,有层次感,逐步地达成不同的教学目标。


  1.2生动通俗

  高中思想政治课本中使用的语言一般都会表现出很强的理论性,是因为要表现思想政治的严谨和严肃,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通过自己的语言,将抽象的理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表达出来,从而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在此过程中要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理解能力等实际情况具体操作。通俗、简单的语言可以引导学生领会课堂上的知识,也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而活泼通俗的语言则能够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使其富有启发性,此种语言技能也是教师应该要掌握的。大多数高中生上政治课不愿听讲,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结于课本内容抽象、死板,因此,教师要进行课堂教学时就需要将这些抽象枯燥的内容用生动地语言表达出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例如,教师在讲解“生活中的法律常识”时,一方面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在课件中穿插图片、声音;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一些趣闻趣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使讲解内容通俗化,学生才能更加透彻的去理解知识,教学效果自然就能得到提升。


  1.3简洁明了

  课本的内容是需要通过教师的语言来传递的,在高中,一堂政治课的时间是45分钟,在这短短的45分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组织好语言,分清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内容分的主次,并安排好讲解的顺序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在讲解到每个知识点时,教师都需要对自己的语言进行精心的设计,且表述出来的语言应该是经过反复推敲的,在做到简明扼要的同时,又要做到条理清晰。如果教师的语言含糊其辞,分不清主次,学生就不能抓住学习的重点,结果会导致其在理解知识点时存在一定的偏差。例如,在讲解“政权与主权”的内容时,教师应该告诉学生“政权”主要指的是政权机关的权力,是政治上的统治权力;而“主权”作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语言,应该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后的展示,应该是极具特色的。此外,每节课后的结束语应该是富有总结性,体现对该课堂知识回顾的同时,要突出其中的重难点部分。


  2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具备的语言艺术能力

  2.1教学语言应具有互补性

  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在价值追求上存在显著的区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教材中的理论和观点为依据,其不具有灵活性。因此,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语言与其他学科也存在很大的区别,这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师面临的难点问题。如此一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面临很大的难度。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理论性和抽象性都很强,有的结论比较通俗直白,而有的结论远远超出学生的实际生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以教材中的精神为指导思想,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语言,要摆脱教材古板、枯燥的语言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适当的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理论联系实际,该详细的地方要进行详细讲解,而该简洁的地方一语带过就可以了。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体现人文性,适当地融入一些情感要素,从而使语言既能体现出专业性又能表现出兼容性,既能坚持一定的原则又要展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同时要体现教材的枯燥和教学的趣味性。因此,若想将知识全面的教给学生,互补性的教学语言是必不可少的。


  2.2教学语言应富有知识内涵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并不像人们想的那样简单,对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高中政治课所涉及的领域较多,其中必修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四个模块,除此之外还包括选修的内容,因此就要求教师的知识系统必须广博,各个领域都要有所涉及。那么,“术业有专攻”所要求的就不适用于政治教师了,如果教师专攻于某一个领域,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反而会出现“黔驴技穷”的感觉,从而阻碍教师的发展。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师应该要有丰富的知识内涵,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具有知识性的语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该主动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以此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从而使得自己能够积极地调动知识库以及更好的驾驭语言,以此丰富课堂教学。例如,“外交权”,这个词,从概念上看属于政治性事务,但是一个国家的外交事务却不仅仅和政治有关,其中还会会涉及到经济、军事、文化等多个领域。因此,当对“外交权”的相关知识进行教学时,自然会要求教师对其他领域的内容做必要的补充说明,否则容易使学生出现思维局限,认为只有政治外交这一方面,结果会影响学生对“外交”的理解。


  2.3教学语言应富有情感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不仅需要富有情感,还应该体现出其中的人文性,因为带有感情的语言能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思想政治色彩,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当对学生进行“香港回归”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的不是直接讲述香港回归,而是先对香港的历史,香港如何以及何时成为英国殖民地做一些简要的介绍,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香港作为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我国有着重要的位置。此外,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注意语言应该富有爱国主义情怀,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与此同时,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思想政治信息,也能通过教学语言中的情感信息来传递给学生。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具备挖掘素材中情感元素的能力,强化教学语言的感情色彩。此外,教师应该对教材和学生都充满感情,将学生与自己置于平等的地位,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制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提升课堂效率。


  3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运用能力的提升策略

  3.1熟悉教材,备课要因材施教

  身处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不断创新的环境下,每一名合格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都应该做到熟知教材,了解学生,钻研教法,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教学质量,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为教师只有非常熟悉教材,很好的了解学生,才能更好的驾驭语言,从而在教学中运用合适的语言,使语言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性。同时,教师只有做到熟悉教材,了解学生,才能备好课,保证教学语言的适当准确,从而让学生学到真知识。例如,“选民”这个词,从定义上来看学生很容易理解选民的具体对象,但是“选民”与“公民”之间有一定的联系,选民都是公民,但是公民却不一定是选民。所以,此时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想到首先应该是对“公民”的定义进行一番解释,然后对比分析“选民”和“公民”,最后才把重点放在“公民”上,从而避免学生混淆概念。如果教师出现对教材不熟悉、上课语言不流畅等情况,自然会影响到学生对教师所讲内容的信任度,那么语言艺术也就无法被体现出来。而教师在备课时做到因材施教,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来,制定出符合学生的教学方案,才能实现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


  3.2终身学习,提升自身的文化知识修养

  教师的文化知识修养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想展现出相应的魅力,那么强大的知识库是每个合格的高中政治教师必不可少的。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只掌握学科相关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用语文知识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用历史、地理、哲学等学科的知识来丰富课堂内容,从而使教学语言富含知识性。因此,提升自己的知识文化修养就成了高中政治教师改善课堂教学效果的首要任务。比如:“宗教”一词,从概念上看是一个政治概念,但是如果仅从政治角度来解释这个词显然是不够的,实际上宗教还会涉及到历史、地理知识。我国最大的宗教是佛教,但是道教才是本土宗教,此外基督教以及伊斯兰教在国内都有信徒,且每个宗教都有各自相应的发展历史,比如以及何时何地由何人传入中国,因此这些都是需要从历史角度来解释的。既然有各种宗教的存在,那么这些宗教必然会出现大规模的组织在某些地域开展宗教活动,这时地理学的知识就尤为重要了。倘若此时,教师对这些历史和地理知识不熟悉,课堂上也就将和宗教有关的知识扩展开来,那么宗教的相关知识就很难讲的清楚。由此可见,政治教师应该涉猎多个领域的知识,在课堂上才能做到举一反三,使自己讲解的内容更加透彻,学生也能理解得更加深刻。


  3.3贴近学生,从实际出发

  在高中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两者都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因此,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理性对待两个主体间的关系,尽可能地向学生靠近。比如,教师在课堂上多使用“我们”,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课堂是有自己参与的,要让学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从而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又如,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多引用名人名言,并适当地通过生活中的趣闻来(下转第101页)(上接第79页)讲述相关的思想政治知识,在愉悦的气氛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应该主动融入到学生中间,熟悉学生惯用的网络语言,并在教学中使用这些网络语言,以此来缩小师生之间的差距,让学生产生共鸣,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课堂知识。在当前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高中政治课面对越来越多的挑战,教师只有采用合适的语言进行教学,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高考给当下高中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若是能通过语言艺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这对于培养综合素质较强、学习技能较强的优秀人才有着极大作用。由于教师的语言技巧和教学效果有着直接联系,因此,教学必须对此引起高度重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计划,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质量。例如:教师讲到“树立正确消费观”这个知识点时,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引导学生把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和自身实际结合起来思考问题,如勤俭节约精神、艰苦奋斗思想品质等,这将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做到严于律己,从而促进良好的思想品质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孙艳.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语言艺术[J].高考,2015(1):53.

  [2]缪学锋.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的功能及基本要求[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12):36.

  [3]郭玉婷.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语言艺术[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5(1):70.

  [4]蓝天.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艺术[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1):126,128.

  [5]林伦学.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语言艺术[J].新课程·中学,2015(1):209.

  [6]谢仁静.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设计在新课标下的运用浅谈[J].速读(中旬),2014(7):46.

  [7]张贞.浅谈思想政治课的语言艺术[J].考试周刊,2013(A1):119.

  [8]程莉.试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4):35.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5期

  作者:侯晨



  第十篇:初中政治高效课堂的思考


  传统教育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教师们和莘莘学子们,它以“填鸭式”、“管束式”教学模式为典型,始终把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机器”,单纯强调智商的开发,忽视自主参与意识的培养,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思维僵硬,教师只是在一味注入所谓的课本理论知识,有时有完成任务的意思,无暇顾及反思课堂效果。这导致课堂效率较低,教学效果不明显;加之长期以来,无论是学校、教师、学生还是家长,都把眼睛盯在中考分值大的科目上,对政治学科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政治课在人们头脑中的印象向来就是单调、枯燥、死气沉沉、简单,再加上对开卷考试的误解,导致政治学科不被重视,因此,实现政治高效课堂势在必行;下面就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高效课堂,谈谈我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养成自主学习习惯为政治教学高效提供前提准备

  “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话道出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会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所谓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学习方法,主动探索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丰富经验、获取新知、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过程,充分體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学习可采用泛读和精读两种方式。泛读,通过泛读教材内容,了解教材大意,找到观点,完善知识结构;精读,要求探究教材知识,大到纲目、线索,小到概念、观点,都能一清二楚,使每次的阅读都有新的收获。自主学习不是简单地读教材,而是以读书为形式,以探索新知识为目的,以理解与贯通为重点的思维活动。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带着知识、经验、思考、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先看、先想、先说、先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更多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让学生成为小老师转变角色参与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如果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那么学生的素质便得不到提高。我认为,对于一些适宜学生理解的教材,可以让学生自己去琢磨,去探索原因,再让小教师把它讲出来。教师对学生在讲前从选题到组织材料到讲法精心指点,讲后认真评价、拾遗补缺、概括总结,这样的教与学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涨,使学生既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又发展思维,更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鼓励学生质疑做到赏识有度

  古人云:“学贵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这都说明了“疑”是获得真知、增长才干的起点。一切创造性思维始于“疑”,没有质疑,就没有创新。所以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启发、诱导、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与爱好质疑,要让学生养成质疑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学有所长,学有所得。逐步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怀着迫切的心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投入到对新知的探索中。老师“赏识有度”。善用激励性的语言,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多种多样的尊重或鼓励方式,营造学生愉悦轻松的心理。让学生以学为乐,以思为乐,敢于向困难挑战,卓有实效地学习、探究。教学“水乳交融”。教师不一味地显示自己的教学预案,而是真切灵活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以思想激活思想,以智慧引领智慧,以个性启发个性。注重学生自我探究,自我发现,构建知识及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全面预习环节、讲练结合提高能力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这四十五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们不能因为自己预设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对于课堂即时生成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什么是教学,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学会的基础上会学。为了达到这个朴实的目标,真正从为了教好自己的学生出发,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出发,去组织好我们的政治课堂,从而不会出现过于注重情境的创设,把课堂变成肤浅的菜场与超市,也不会为了小组合作而合作,为了动手操作而操作。


  五、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因生施教

  真正要做到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除了强化课前预习,还要加强对课堂教学行为和成果的监测,做到讲练结合。对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心不在焉、注意不集中,练习速度慢,作业完成不及时,家庭作业拖拉等学困生存在的问题,分别要施之有效的措施。


  总之,政治课堂的和谐,意味着师生关系的融洽、学习氛围的民主、学习方式的自由以及师生创造个性的积极展现。“和谐”不等于呆板,也不等于散漫,不等于循规蹈矩、随波逐流;也不等于漫无边际、热热闹闹、莫衷一是。和谐的政治课堂是唤醒学生生命活力的基础,是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沃土。一切教学都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这是教学的规则、规律。只有构建和谐课堂,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使之产生良好的兴趣,有利于师生共识的达成,提高教学效益,增强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高效”。


  来源:人生与伴侣·极品课堂 2017年5期

  作者:宋连香 周明华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