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节能环保类 > 环境保护论文 > 正文

环境保护论文的撰写要点

来源:UC论文网2017-11-18 22:07

摘要:

  第一篇:生物课程视角下的高中环境保护教育  环境问题与人类的发展息息相关。如果环境遭到破坏,最终会反作用于经济和社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危害人类的生存。高中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通识课程,也是...

  第一篇:生物课程视角下的高中环境保护教育


  环境问题与人类的发展息息相关。如果环境遭到破坏,最终会反作用于经济和社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危害人类的生存。高中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通识课程,也是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的平台。高中生物课程应该也必须将环境教育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和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时时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一、巧用教材,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翻开高中生物课本,从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到生物的多样性与保护再到人与生物圈,处处可以发现与环境相关的内容,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培养学生分析环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高中生物教师可以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教育,引导学生理解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相辅相成的关系;懂得环境对人类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认同联合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最终达到学生心中有环保,用实际行动支持环保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讲授“稳态与环境”这一章节时,可以将“酸雨等全球性环境问题”作为教学目标,从生物圈的概念入手,让学生了解生物圈为什么可以自我维持稳态的原因,通过介绍酸雨的成因及其危害,介绍目前人类面临的全球环境问题;回顾温室效应的形成原因及其危害,介绍生物圈的保护与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让学生懂得目前人类面临的诸如雾霾、水污染、臭氧圈被破坏等全球性环境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发展策略而引发的。再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点一滴,举手投足间保护环境。学生们讨论出了以下十种力所能及的环保措施:1.在校就餐尽量自带碗筷,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2.外出购物自带购物袋或环保袋,尽力不使用商家提供的塑料袋,或者选择可降解的塑料袋;3.节约用水,将洗衣机洗衣服的水、洗澡时前面放出的冷水等收集起来拖地、浇花或者冲厕所;4.外出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乘坐次数,降低汽车尾气排放;5.尽量使用节能电池和充电电池,不乱扔废旧电池;6.外出旅游不使用宾馆提供的一次性洗漱用品,尽量自带洗漱用品;7.节约能源,夏天使用空调不低于26度,冬天空调不高于26度,家用电器不用时记得断电拔掉插头;8.节约用纸;9.在班里设置专门回收用过的纸制品和饮料瓶的回收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定期将其送到回收点;10.自觉用行动影响身边的家人和朋友。这样的教学活动从根本上触动了学生的思想,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中养成环保意识。


  二、巧用研究性学习,实施环境保护教育

  研究性学习是很好的衔接高中课程与大学课程的一个环节,它是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式学习为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选择生活和社会中的研究课题,在亲身实践中获取直接经验,进而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形成科学研究的态度,养成科学研究的精神,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中生物课程处处都有研究性学习的切入点,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切入点实施环境教育。


  例如,教师可以结合水污染专题,开展一个“保护母亲河,人人有责”的主题班会。教师可以先在课堂上通过图片和资料让学生们了解所在城市河流原有的生态环境,再让学生自行实地考察城市河流现在的状况。学生在课后实地调查了城市河流现有的污染状况,触目惊心,印象深刻,回到教室纷纷开始讨论是什么原因导致原来清澈的母亲河变成现在的臭水沟。教师再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把城市母亲河的污染状况调查做成一个研究性课题。学生通过自愿组合、合作分工,一部分同学专门负责查阅相关资料,一部分同学负责实地调查资料,一部分同学负责统计、分析、整理资料,最后群策群力制定出关于改善城市母亲河污染现状的调查研究方案。这一研究性课程,通过让学生们实地了解城市中的污染状况,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及科研能力,初步接触到了科学研究的方法。


  三、巧用活动课程,开展环境保护教育

  生物活动课是一个对学生实施环境保护教育的新阵地。一般学校的活动课是独立于学科课程教学内容之外,安排在下午课后的一堂实践性课程。高中阶段的学习压力大,学生经过了八节必修教学课程学习之后才来上活动课。若教师在再活动课中若继续讲授枯燥的理论内容,将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因此巧用活动课程对学生开展环境保护教育,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程,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废旧电池的危害这一内容作为教学切入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教师先通过课件让学生了解电池内的汞、镉、铅等重金属物质虽然含量不多,但它们却会对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污染。请学生思考废旧电池随意丢弃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让学生们学会举手之劳做环保,把废旧电池收集起来,减少环境污染。


  四、巧用实验课,拓展环境教育

  高中生物课中,实验课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切入生态环境教育的重要平台。教师要重视高中生物教学实验课程的开发,意识到实验课程是拓展环境教育的重要手段。


  例如,“人类活动与水污染的关系”这一系列课题中,涉及到水体富营养化这一章的教学内容,直观的实验课程可以给学生带来深刻的教学体验。教师让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发现加入了洗衣粉和尿素的试管明显比什么都不加的试管颜色更绿。原因是尿素和洗衣粉中富含氮和磷元素,让学生思考富营养化的水体中,大量繁殖的藻类剥夺了其他生物的生长空间,最终导致池塘丧失生物多样性。


  环境保护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2016年冬天,全国范围内存在雾霾污染,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反思中学环保教育教学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善于利用生物教材渗透环境保护的理念,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让环境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


  (作者单位:江苏泰兴市第二高级中学)

  来源: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7年7期

  作者:张兴锋



  第二篇: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问题探讨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实力得到大幅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对周边的自然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于生态环境的建设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人们对于生态的需求已经变成对林业的首要需求。广东省作为中国第一个造林绿化的省份,是我国首个实现根除贫瘠的地区,在完成林业生态县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生态省的目标。林业生态省的目标的落实将会大大地改善省内居民的生活、工作环境。


  1林业生态建设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广东省在林业生态建设上付出了很多努力,其林业总量达1083.3万hm2,而且仍在不断地改进和提高。1991年广东省曾被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授予“全国荒山造林绿化第一省”荣誉称号。2003年广东省森林面积已经扩大到了9372万hm2,森林蓄积量已经增加到3.590亿hm2,森林覆盖率达到57.3%,已经充分实现了森林资源的创造量大于森林资源的消耗量,林业生态条件改善明显。从2005~2011年6年间,全省林业生态所发挥的作用不容乐观。对于绿色广东这一目标的落实和发展,一个良好的林业生态环境是绿色广东这一目标的基础。


  2林业生态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2.1森林的结构不合理,质量低

  目前,广东省的低效林、人工林的比例较大,树种单一、结构简单。根据已有数据,全省林分中,近熟林占10.5%,中龄林占26.1%,成熟、过熟林只占3.3%,幼龄林占60.2%。全省森林中生态功能等级较低的三类林地占林地总面积的46.7%,高达486多万hm2,而以发挥最大生态效益为经营目的的345万hm2生态公益林当中,三类林占31.2%,达106万hm2。根据表1的数据可知,广东省森林覆盖率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及邻近省份,林地面积也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及湖南和广西两省,但是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人均储藏量和天然林比例仅在第4、第5和最后1位。


  2.2争地矛盾突出,生态建设用地锐减

  數据表明,广东省城镇化进入健康、持续、快速发展阶段,城市的建设、工业的发展和林地征用较多,导致了林业生态建设的用地逐年地减少,现有植被破坏严重。尤以珠三角地区更为严重,就东莞市来说,2001~2004年征占用林地共1800余hm2,占全市林业用地的比例为2.7%。生态建设用地的急剧下降破坏了原有动植物的栖息地,生物通道被切断,野生动物栖息地破碎化、孤岛化,加剧了物种的灭绝速度。


  2.3政府的引导不到位,林业生态结构的不合理,发展的不平衡

  近些年,在广东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尤其是在广东、广西的部分地区还出现了出租林地的现象。有些地方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特色林业的发展相对缓慢,导致一些地方的传统发展项目逐渐开始萎缩。生物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也处在一个不平衡的状态,没有形成一个健康的生态链结构。


  2.4林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完善,推广经费相对欠缺

  当前,我国在林业科技推广上的相关制度以及政策还是不够完善,在林业科技推广上的资金投入不够,限制了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在推进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发展的过程当中,对各地林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有效调查还很缺乏,有时候可能存在盲目的推广。


  3林业生态建设面临问题的解决策略

  经济能否稳步发展关键取决于生态环境的发展状况,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在确保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保持林业生态环境的平稳健康发展,使绿色广东的目标得以实现。在对生态环境进行规划时,通过对林业进行合理规划和建设,保障林业发展的重要地位是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战略。


  3.1健全相关法律体系

  保证林业生态健康发展最有力的措施和手段就是法律。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人们的法律观念得到充分建立,在当今社会,采用最简便、最有效、最具说服力的手段让人们从自身开始做起,企业从自身做起,通过一些点点滴滴的进步来完善广东省林业的保护和发展。


  3.2森林资源使用计划的合理制定

  林业企业要对森林资源的使用情况负责,林业部门应与市政府有关部门配合,根据木材加工企业所上报的森林资源使用情况,对其制定相应的法规和管理条例,为木材加工企业的发展计划提供相应的行为规范,规范加工企业的日常经营行为,限制滥砍滥伐,督促加工企业在消耗森林资源的同时重新储存资源,掌握加工企业要使用的森林资源的合法来源、储存资源的方式、年度生产利润目标,以及储存的资源与废弃森林资源之间的数量率比和时间比率。


  3.3努力提高生态林业的质量

  综合考虑广东省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方案来提高林业质量、保护生态系统物种的多样性,加大对防灾林业的建设并努力扩大林业的发展规模,使林业资源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保护,从而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一些政策和方法要学会融会贯通,努力将绿色广东从目标变为现实。


  3.4加强林业生态监测、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

  加强对林业生态的监测以及林业生态专业人员的引进和培训,对森林里的野生动植物、红树林和湿地等广东省的原生态资源进行动态监控,加强全省部分生态重点工程以及重要地区进行24小时全天候监测并做综合评价;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方面,可以在林业学院和林业研究所进行引进并培养,不断培养并吸收新型人才,保证林业生态的建设方可持续发展。


  3.5加强宣传教育,开展林业保护研究

  人们对生态保护仍存在很多误区。在很多地方都没有认识到发展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应该积极开展林业保护的宣传和教育的工作,使人们对生态建设的必要性有一个全面的、深入的认识,同时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林业保护的工作中来。


  保护林业生态环境需要对林业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有一定的了解。林业生态研究是促林业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对林业生态进行一些基本的理论和应用方面的研究,为全面地了解林业保护和合理运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4结语

  简而言之,由于目前我国多个城市的雾霾现象十分严重,改善生态环境的任务变得十分迫切,解决这种生态危机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发展我国的林业生态建设。广东省在林业生态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进步,但从长远来看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一定要将先进的林业生态建设各种技术方法和先进的生态建设理念做到相辅相成,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指导,把广东省建设为一个城乡发展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充满生机的地区。


  来源:现代园艺·综合版 2017年4期

  作者:郭业生



  第三篇:森林旅游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解析


  现代社会发展下,人们在失去了清新空气、蓝天之后,每天都生活在现代化交通与通讯网络以及繁忙的工作中。为了能够暂时摆脱这种工作、生活带来的困扰与烦恼,很多人都选择了走出户外,参加森林旅游,这不仅让人们有效缓解紧张疲惫的神经,也能够真正感受到返璞归真的体验。在森林旅游逐渐被更多人所青睐的背景下,为了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积极开发森林旅游项目的同时,森林经营者更应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1当前森林生态旅游中突出表现的问题

  1.1缺乏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与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且二者一直都难以实现平衡发展。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很多风景区都逐渐加大力度建设宾馆、餐馆等,盲目进行了一系列旅游区的修建拓展。在自然景观中强行建设一些人工硬质景观,进而导致自然、人文景观陷入极不协调的状态,给景观自然性、统一性与整体性带来了极为严重的破坏。在加上风景区产生的生活污水不断增加,垃圾废渣、废物不断增多,一些旅游自然保护区也频频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垃圾公害、水与噪音污染等。另外,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不断兴起的背景下,相应生态系统也受到了严重冲击,频频出现动植物死亡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旅游资源也随之不断退化,必须要给予重视。


  1.2粗放式开发旅游资源

  很多地区在开发生态旅游过程中都存在特点、规律认识把握不足,开发指导不合理,引用技术标准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逐渐形成较为普遍的同质性开发,再加上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以及服务方面都比较粗放,非常缺乏类似九寨沟这种具备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精品。


  另外,很多地区的相关部门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也很少会对相关内容作出全面的论证、评估与规划,往往都是较为盲目地进行粗放式开放。在实际开发中,不能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进而导致诸多不可再生的宝贵旅游资源都遭到严重破坏、浪费。比如,曾被誉为“童话世界”的九寨沟,随着周边森林被大面积砍伐,其原湖泊水位每年都在降低,且黄龙钙化堤已经逐渐出现退化、变色的现象,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岩溶湖岌岌可危,这种粗放开发,不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也会使得旅游品牌质量不断降低。


  1.3投入不足、规划落后

  就目前来看,我国生态旅游规划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不论是理念,还是规划深度与专业化水平上都有待提升,这也是制约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要想真正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在科研、管理、通信、装备等方面给予足够投入,资金给予有力支持,尤其是对于一些偏远且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森林生态系统较为完善,且拥有丰富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更应该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得到有力保障。因此,各级政府及相关旅游经营企业应给予足够重视与支持。


  2森林旅游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2.1规范林区中的小路

  2.1.1住宿区。这种小路应尽量采用环线、辐射相交的方式,尽可能做到相互通达但互不干涉。路面应选用鹅卵石拼凑图案,或者是沙石小路,但应避免出现高低不平的情况,小路两侧应采用花草做一些屏障,以此尽可能地避免其他场地受到踩踏。


  2.1.2游览区。其小路应尽可能选在视野较为开阔的区域,且尽可能避免采用“之”字形的设计,主要是因为一些爱走捷径的游客经常会踩踏到“之”字小路以外的场地。同时,拐弯的设计也应尽量选择一些拥有天然屏障的区域,或者是在小路两侧种植一些锦带花、杜鹃花等灌从植物,以此将其用作植物屏障,这样在有效避免植被被踩踏的同时,也能够使得环境风景价值得到有效提升。


  2.1.3雨棚区。其不仅可以在恶劣天气为游客提供一定的防护,也有助于调整游客的游玩心态。其避雨棚应沿着小路进行分间隔设计,不仅要适应林区特点,还应尽量做到自然,不应出现大兴土木的情况。可以选用藤架作为自然的遮阳避雨棚,并通过人工搭架等手段对其蔓生范围作出有效约束,便可以运用藤架自身的活枝叶遮风挡雨。


  2.2加强环境保护宣传

  2.2.1加大周边群众宣传力度。要想整合周边群众的力量一起加强对其生态环境的保护,就必须要让每个群众都正确认识到这种风调雨顺、绿水长流的生活是这片森林带来的,且其生态旅游也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不论是交通、餐饮,还是一些小商品业的发展都不应忽视这片森林带来的积极影响,杜绝各类乱砍滥伐、乱捕滥猎行为的出现,共同保护好每棵树、一片林。


  2.2.2加强游客宣传。游客不仅是破坏、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主体,也是推動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主要可以采用门票上的游客须知,沿路标牌的一系列提示以及导游的耐心讲解等途径达到宣传目的,引导游客真正认识到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性,认识到森林也是生态旅游的重要载体,心灵、行为美是真正保护环境美的重要前提。以此让游客做到不在林内吸烟,尽可能减少各类垃圾的产生,让每一位游客真正投入到生态旅游区的保护事业中。


  2.2.3重视面向广大公民的宣传。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途径来实现,通过宣传一些环境保护知识,以及一系列违法必究的案例来让游客在闲暇时能够进一步了解、掌握环保方面的相关知识。


  2.3实施生态化管理

  为了真正实现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应对其景区实施全面的生态管理。

  2.3.1保护森林植被,保持生态平衡。应注重自然优势的挖掘与利用来进一步拓展生态旅游,不断增强对森林植被的保护,严禁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行为,最大限度避免植被被破坏。同时,对于一些生态比较脆弱的地带,应结合实际情况,加大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一系列生态恢复工程的开展。


  2.3.2对于旅游设施方面也要给予严格的生态管理。在科学保护自然环境前提下,应注重区域优势特色的发挥,加强一系列旅游产品的挖掘,科学整合能够全面适应都市人需求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内容,加强对产品结构的优化,通过充分发展特色旅游和增加新业态增加经济收益。同时,还应积极鼓励当地居民投入到相应政策、规划的制定中,并让其从开发、经营生态旅游,保护生态资源等方面受益。以此全面调动当地居民、外地游客积极参与到良性互动发展中,并在此过程中构建出更完善、健康的旅游发展管理机制,为森林旅游赢得更长远的发展前景。


  2.4完善森林卫生设施

  2.4.1注重旅游区厕所的完善。旅游区厕所配置若是太多或是太近会给环境的美观带来诸多负面影响,而太少则会给游客带来许多不便。因此,一定要结合旅游区实际情况来做出科学配置,且要在外形、颜色等方面与整个旅游区相协调,突显标志。游客集中的宿营区的厕所应注重档次与建筑风格,旅游线路上的卫生设施设置要尽量减轻生态环境的承载压力。


  2.4.2做好旅游区垃圾收集清运。垃圾箱必须采用新型绿色环保材料,杜绝二次污染。金属垃圾箱虽然比较精致,但往往都具有较高的造价,且很难与自然风格做到协调,而人工编制类虽然价格相对较低,但是通常难以适应景观区的美观度,再加上质地较轻,经常会给游客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垃圾箱配置中应对自然景观特点做出全面了解,做到材料环保、样式美观、数量充足、设置合理。


  2.4.3及时收集清运处理。旅游区的垃圾必须要进行定期收集,并清洗好垃圾箱,在每次收集分类后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在具有一定规模的生态旅游区域应建设相适应的污水处理厂,同时,在森林旅游项目规划建设中,一定要将森林防火警鐘长鸣。设立森林防火防虫防病机构,要有专业的森林三防人员和队伍,健全应对各种灾害和突发事件的机制,确保森林生态环境安全。


  2.5强化生态旅游科技支撑

  对于正处于不断退化的森林生态系统来讲,生态旅游自身并不能使其有所缓解,且随着其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其旅游资源的脆弱性也会随之不断呈现。因此,为了真正实现生态旅游环境的良性循环,不断提高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应充分重视发挥科技支撑的作用,对其科研组织管理作出进一步优化。同时,还应积极引进更新颖、先进的技术手段,构建更完善的生态系统,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经营管理模式。另外,为了真正构建出以科技为重要基础的资源利用形式,还应注重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生物调节体系以及生态系统发展中可能受到非生物因子影响等内容的深入研究,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防护措施,也通过各种新技术、材料的积极引用,在森林生态旅游项目建设中把生产生活及经营活动等方面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3结论

  综上所述,在利益驱动,人们森林旅游欲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旅游资源粗放开发、盲目利用等一系列现象频频出现,不论是对生态环境,还是森林旅游未来的发展都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各森林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应不断增强环保意识,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制度来进行开发经营,并在开发经营管理中,积极探究更科学有效的环保策略,真正为游客营造出安全、绿色的旅游目的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森林生态旅游环境。


  来源:现代园艺·园林版 2017年5期

  作者:蒋隆林



  第四篇:城市环境保护中污水治理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


  城市建设的规模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大,城市人口的数量在近年来有着明显的提升。但人口数量的增加必然导致城市污染的加剧,其中,最严重的就是污水问题。但是目前城市污水治理问题较难解决,所以,本文也将从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如何进行有效解决,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设。


  1现阶段城市污水治理存在的问题

  1.1污水排放量大

  目前,我国的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城市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与之而来的问题就是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因为城市的发展需要劳动力的支持,所以,人口会增加,但为了满足实际的城市发展要求,又需要更多的人来进行控制和管理,循环往复,陷入了原地发展的局面,污水排放量的增加给现阶段的治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阻碍。


  1.2缺乏制度保障

  对于污水处理,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的制度和法规来进行约束和保障。虽然有现成的法律法规,但是由于难以落实到位,特别是一些地方政策的不完善,让很多企业和居民“有机可乘”,将废水随意排放,影响了城市环境保护的具体效果。


  1.3处理技术落后

  城市污水处理工作是一项长期发展、随着城市的规划和发展一直存在的工作。城市建设的规模已经向着大、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各种资金投入在建设方面,却忽视了污水治理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和提升技术水平。然而,这一工作本身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的,资金一般来源于投资和政府的款项划拨,由于来源不稳定,导致地方政府无法为污水治理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这也导致污水处理的技术水平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速度,这对于城市建设是非常不利的。


  1.4缺乏系统化的管理体系

  污水处理应该是一项规范化、有序化的工作,其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着城市环境保护的具体结果。但就目前的情况看,对污水的排放和处理工作缺乏系统化的指导。很多企业在排污过程中并没有按照原定的计划,甚至出现可排放在水源内的情况;污水处理企业为了节省生产成本,在污水处理工序上有所减少,保护意识不足,工作态度不认真,实际的污水处理效果非常差。


  2提升城市污水治理水平的措施

  2.1扩大融资渠道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需要加大资金的筹集力度,并将这些资金用到治理污水上。这些是政府长期的资金来源,因为仅仅依靠政府部门的投资划拨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污水治理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投资的有效性。比如可以通过银行借贷的方式来满足实际需要,并可以通过股票、债权等进行融资,让处理系统更加完善。


  2.2提升技术水平

  我国现阶段的污水处理技术仍然是以生物处理技术为主,比如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等。虽然这些方式可以通过反应来起到治理污水的目的,但从实际效果来看,由于生效时间慢、需要耗费的时间长,所以,污水在这一过程中容易堆积,影响了实际的处理效果。随着未来污水量的不断增多,污水处理基础也需要进行同步完善和优化。比如双膜法、氧化法、添加剂处理技术等,都可以作为主要手段。虽然这些方式的成本比较高,但未来可研究成本更低的处理技术。


  2.3完善管理体系

  我国现阶段主要的发展方向仍然是发展经济,并以经济发展为基础,进行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这也说明在经济发展的环节中,环境问题并未得到高度重视。而粗放式生产方式作为我国的传统生产方式,城市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效益的情况仍然严峻。所以,我国也应该参考其他国家地区的优秀管理体系,并融合自身的特点,结合我国的实际状况,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结构,符合实际的生产和发展需要,提升污水排放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比如,各级政府了解到本地区污水处理的现状之后,编制本地区的处理计划,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治理。此外,还可以鼓励和扶持相关产业的发展。为了能让污水治理企业在市场中稳定发展,可以采取必要的政策倾斜方式,加快产业化进程。同时,在城市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我国应制订相关政策,对各地的相关政府部门进行监督管制,对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在不违背水资源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针对具体情况对污水进行全方面的处理。


  3城市污水治理的重要意义

  污水是造成城市环境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水资源污染的危害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阻碍,得到了全世界的重视,对水污染进行处理以及水资源的保护工作已经成为全世界的首要任务。同时,水污染问题也是世界环保组织的日常工作之一。污水治理的最大意义在于缓解我国现阶段水资源短缺的情况。由于水无法被创造,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又非常有限,而农业、工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其水量需求不断提升,所以,这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也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4结束语

  通过研究可以看到,污水处理对于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虽然在现阶段的工作模式下,我国在污水处理的方式和水平方面仍然有不完善的地方,但随着政府部门的重视,加大了对污水处理技术的投资和研究,辅以制度的约束和管理体系落实到位,未来的污水处理工作必然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一环,从而给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张丽君,郎文博.城市环境保护中的污水治理问题与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6(06).

  [2]刘春前,杨玉峰.论城市环境保护中的污水治理问题与对策[J].化工管理,2016(15).

  [3]曹建錄.城市环境保护中的污水治理问题与对策[J].智能城市,2016(09).

  [4]付博,蔡丽.城市环境保护中污水治理问题及应对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4(08).


  〔编辑:张思楠〕

  来源:科技与创新 2017年11期

  作者:李洁



  第五篇:对电磁辐射污染及环境保护的分析


  前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电磁场可以说是一种随时随地伴随我们存在于空气中的物质。电磁辐射,顾名思义,则是指各种来源不同的电磁波的有害辐射。不论是人为刻意的电磁过量辐射,还是在其他用途中不经意的电磁辐射,过量的电磁辐射会对人以及地球上的其他生物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是一种新的环境污染。


  1电磁辐射的特点及危害

  电磁辐射是指以电磁波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能量流,它是一种复合的电磁波,以相互垂直的电场和磁场随时间的变化而传递能量。根据发射源的不同,电磁辐射可分为天然电磁辐射和人为电磁辐射两类,人为电磁辐射是造成电磁辐射污染的主要因素。人为电磁辐射污染源具有种类分布多、应用范围广的特点,有广播电视发射设备、通信雷达及导航发射设备、工业、科研、医疗行业中的高频设备等。


  电磁辐射是无处不在的,各种家用电器、电子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等电器装置只要处于操作使用状态,其周围就会存在电磁辐射。由于人体对电磁辐射有着一定的承受能力,因此处于电磁辐射正常范围内的人们一般不会有不适的感觉,只有当电磁辐射超过一定强度后才会形成电磁污染,超量的电磁辐射会给人体的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研究表明,超量的电磁辐射会影响和破坏人体原有的生物电流和生物磁场,使人体原有的电磁波场发生异常,造成人体神经衰弱、食欲下降。


  2当前应对电磁辐射面临的主要困境

  2.1电磁辐射环境保护还没有健全的制度

  环境保护已经上升到国家的层面,有相关的制度保护环境,但是具体到电磁辐射方面的制度还不健全,因此应该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健全人们的法律意识,减少电磁辐射造成的身体危害以及环境污染。如今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社会向现代化的方向推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亲自动手的越来越少,越来于依赖智能化的设备,这些设备会释放出很強的电磁辐射,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环境的污染。在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的过程中需要法律政策的支持,否则只有拥有保护身体健康以及环境保护的意识而没有章可循,在电磁辐射的保护中就没有执行力与约束力,那么所谓的保护人的身体健康以及环境污染就会变成一纸空谈。因此只有在国家范围内建立电磁辐射相应的法律法规,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减少电磁辐射带来的污染。综观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律内容是片面的,不具体的,没有针对性的电磁辐射法规,因此还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需要引起人们的关注。


  2.2人们对电磁辐射的环境保护意识较弱

  电磁辐射的污染不仅造成环境的整体危害,近距离的更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工作中人们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电磁辐射的影响。电磁辐射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因此对人们造成的危害也是变化的。人们对电磁辐射的意识浅薄,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在睡觉之前并不关闭手机,甚至有人将手机直接放在枕头之下,造成电磁辐射;更有人在电脑前工作一整天也没有采用任何的措施防治电磁辐射,因此在工作状态中容易疲倦懈怠,这都是电磁辐射带来的影响,长此以往,将会严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电磁辐射的环境保护需要每个公民的参与,否则将会被束之高阁,起不到作用。


  2.3电磁辐射的环境保护方法需要进一步商榷

  电磁辐射从本质上分析属于一种物理污染,要从源头上遏制电磁辐射应该从其本质上进行探讨,在防治电磁污染的过程中采用正确的措施是很重要的,否则治标不治本,起不到根本的作用。防治电磁辐射可以从保持距离的方法实现,人体远离电磁辐射的根源,或者是将电磁辐射通过屏蔽仪器进行屏蔽;人体本身应该加强锻炼,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增强对电磁辐射的抵抗能力。


  3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的具体方法探讨

  3.1政府加以引导,起带头作用

  政府是国家的领头人,因此政府应该起到带头的作用。在治理电磁辐射方面政府应该带领人们一起对抗电磁辐射从而加强人们对电磁辐射的意识,发挥每个公民的力量,共同对抗电磁辐射带来的人体健康的损害以及环境的污染。我国政府在十八大中对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充分表现了国家要治理环境污染的态度以及理念,要真正实现电磁辐射环境污染的治理应该开展有序的政府与公民的互动,让每一位公民积极地参与到保护环境中来。因此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其导向的职能,制定相应的关于电磁辐射污染治理的相关政策,尤其是在具体的治理标准以及具体的治理办法上给出建议,这样才有明确的指向性,让公民主动参与进来,有机合作,各司其职,达到全方位治理的目的。


  3.2树立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的理念,提高公民的参与度

  电磁辐射环境保护不是一个阶段性的任务,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其所需时间较长,并且需要公民的参与才能完成电磁辐射的真正防治。而如今随着市场脚步的加快,电磁辐射的污染范围越来越大,治理过程中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快速的经济发展带来的就是与环境保护的直接冲突。全方位转变人们的传统环境意识,运用全新的环境保护理念,在电磁辐射的环境保护之中,严格法律程序,对环境质量进行全方面的监控,调动公民的参与热情,让他们成为防治电磁辐射的主动参与人。拥有责任意识,否则公民的轻视态度,不能起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在防治电磁辐射的过程中政府应该采用强有力的宣传,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理效果。


  3.3强化对电磁辐射环境保护工作并不断改进

  在进行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的过程中,要全面考虑问题,不能单方面地考虑电磁辐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要考虑到全面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内容,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去考虑分析。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的治理是一个完善的系统,不能从某个方面去考虑,应该统筹兼顾,在制定理念的时候要具有逻辑性和结构性,坚持从局部到整体,再从整体到局部的治理方法,从而在电磁辐射污染的治理中,能够抓住重点,同时也不会放过每一个细节问题,系统地改进,全面地防治。


  4结束语

  总而言之,人们应该关注电磁辐射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对人身体健康的损害,积极采取措施防治电磁辐射带来的损害,全面开展电磁辐射污染的治理,加强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于顺娣,崔永峰.电磁辐射污染的环境影响评价与监督管理[J].科技视界,2013,36:320+323.

  来源:环球市场 2017年4期

  作者:张静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