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数学教育类 > 数学建模论文 > 正文

数学毕业论文范例精选(共4篇)

来源:UC论文网2017-12-11 10:59

摘要:

  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而又严谨的基础性学科,不同学生对这门学科的理解程度和天赋都不同。由于不同的个体在学习数学时差异表现比较明显,所以数学教学比较适合用分层教学法来进行因材施教,减少因个体差异造成部分...

  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而又严谨的基础性学科,不同学生对这门学科的理解程度和天赋都不同。由于不同的个体在学习数学时差异表现比较明显,所以数学教学比较适合用分层教学法来进行因材施教,减少因个体差异造成部分同学失去学习动力或者跟不上课程进度的现象。规范地使用分层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科学习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


  第1篇:基于BYOD的小学数学智慧学习实践与思考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移动时代,学生自带设备(BYOD)进入校园学习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我校自2014年9月率先开展基于BYOD的智慧学习以来,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可以自己携带设备到学校进行不同学科的学习,教师也可以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和探索自带设备给各自学科所带来的改变和帮助。下面是我对基于BYOD的小学数学智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变“单一”为“多元”,让数学学习更有效


  在传统课堂上,学生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比较单一,而基于BYOD的智慧学习,能让学生自带“爱学板”(我校称学生自带的平板为“爱学板”)进入教室,并借助手中的“爱学板”进行拍照、上网搜索、APP学习、在线学习等,这样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变得多元化,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参与度,让数学学习更加有效。


  以我执教的二年级《观察物体》一课为例,在传统课堂上,教师一般都会为每个小组准备好小猴子,让学生先在小猴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观察,然后让他们用两只小手摆成拍照的样子,表示把从各个方向观察到的小猴拍成照片,最后让他们到书上把各个方向和所拍的照片连成线。其实,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从实物到视图的过渡是有一定难度的,很多学生对前后观察到的图片很容易判断,但对左右视图却经常混淆。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在看一看、说一说的基础上,用手中的“爱学板”拍一拍,就能即时生成四个方向的照片,这有助于实现从实物到视图的过渡,然后从学生拍的照片中选择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照片各一张,特别是容易混淆的左右视图,让他们进行比较分析,这样他们在拍一拍、比一比的过程中对左右视图的区别就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此外,学生还可以在家中给各自的玩具从四个方向拍照,然后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猜一猜”的环节,让他们来猜一猜分别是从哪个方向拍的,这既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又能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让数学学习更加有效。


  再如,在教授四年级《数字与信息》一课时,有了BYOD,学生在课前就可以随时上网搜集身份证每一位数字所表示的含义,拍照保存并提交。这样一方面能让教师及时了解每位学生的家庭成员信息,以便挑选出有价值的信息用于第二天的课堂教学;另一方面能将学生的拍照留存在“爱学板”中,以便课堂上交流时能够随时投屏分享,马上上网搜索各数字编码所代表的分别是什么意思,這样的数学学习既有效又高效。


  变“不可能”为“可能”,让数学学习更自主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核心。波利亚曾说:“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从长远来看,数学课堂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传统课堂上,教师一般只能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设计自主探究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太可能放手让他们自学整节课内容。虽然有时候也会让学生提前预习第二天要学习的内容,但无法即时获取他们的自学情况,即使布置了前置性作业,也需要在第二天学生到校后,批阅完他们的前置作业才能了解其自学情况,时间上比较滞后,这样的自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而BYOD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让学生轻松实现在家中自学,教师只需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学生自学的内容并制作成微课,发布在班级群中供他们自学,并设计好相关练习供他们及时巩固即可。这种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方式能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例如,在讲授《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我将角的各部分名称、如何辨认角、如何比较角的大小等内容制作成微课,发布在班级群中,同时设计好前置性作业,供学生自学。为了及时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我又将练习题上传到“作业盒子中学”这个APP上,让学生答题后拍照提交。当天,我就能批阅学生的作业,学生也能马上收到作业反馈,系统还会对全班学生每道题的答题情况做出数据统计与分析,最后教师根据数据统计与分析,即时诊断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调整第二天的教学。


  变“枯燥”为“灵动”,让数学学习更有趣


  众所周知,练习是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反映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第一手资料。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传统的练习多以书面作业为主,其功能和形式相对单一,内容也比较枯燥。而BYOD让数学作业不再是枯燥的计算和问题解决,它赋予了数学作业更多的形式,为其注入了新鲜血液,让它也变得灵动而有趣起来。教师还可以借助网络、APP等让学生完成更加有趣、更具挑战性的任务。


  例如,在讲授《认识千克》和《认识克》两课时,我给学生布置了在家中或者去超市拎一拎、拍一拍、称一称1千克和100克、200克、500克的物品这个作业,并让他们把拍摄的照片、视频或感想发布到班级群中。学生们兴致勃勃,积极参与,有的在家中拍了大约重1千克的五只碗的照片,有的在超市拍了一瓶重1千克的花生酱的照片,还有的错把500mL误以为是500克发到班级群中,立刻引发了学生的激烈讨论……学生们在有趣的作业中,激发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深化了对千克和克的认识。


  再如,在讲授四年级下册《认识垂线》一课时,我在指导学生用一贴、二靠、三移、四画的方法作出垂线段后,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一个一个地看他们的操作过程是否正确,所以布置了一个用“爱学板”拍摄自己过A点作三角形垂线段的视频作业,并让其用QQ将拍好的视频传给我。对于这类操作题,传统的数学作业只能呈现结果的正确与否,而对操作过程是否正确就不得而知了。用“爱学板”将学生的操作过程完整地展现出来,并让其一边说一边做,这样的作业对于学生来说很有趣,对于教师来说能让其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选择讲得好的学生的视频作为一个小微课,发布在班级群中,供其他学生观赏和学习,让学生过一把“小老师”的瘾。


  变“低效”为“高效”,让数学学习更有深度


  首先,在传统课堂上,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新知,由于受时间的限制,教师不可能马上一一批阅,所以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通常会在他们答题时在教室里巡视一番,或者在讲解完后通过他们举手来了解学习情况,但这样的了解只能是个大概,并不精确,也很低效。而有了BYOD,教师可以借助教学平台,将练习题设计成选择、填空一类的客观题发布在平台上,学生通过“爱学板”答题并提交,系统立刻就能智能批阅,并对学生个体和整体的答题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汇总。教师通过教师端既可以查看每位学生的答题情况,也可以查看针对某道题全班的答题情况。对于学生错误率较高的题目,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深度学习。可以说,基于BYOD的数学学习,能让数学学习从低效走向高效,也更有深度。


  其次,由于受课堂时间的限制,并且每位学生的数学能力也各不相同,所以教师无法在课堂上深入展开一些思维性较强的内容,并带领学生深度学习,而在基于BYOD的数学学习中,这样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将一些思维性较强的内容,如数学书上的思考题、《小学生数学报》上的每日思维操等制作成微课,并发布在学习平台上,供学生随时自学。学生们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不受时间、场地、次数的限制,选择自学一个或多个内容,选择自学一次或多次,相较于传统课堂,这样的方式更有利于学生深入学习,同时也方便他们后续复习。


  最后,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类APP让学生完成不同难度的任务,并鼓励他们挑战高难度的任务。例如,“狸米学习”这款APP,既能针对所有学生进行口算练习和达标练习,又能针对思维能力较好的学生,鼓励其挑战高难度的培优练习,让部分有能力的学生进入深度学习。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自主添加题目到题库中。如果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错题,APP会有详细的思考过程供学生学习,学生在弄懂的基础上,可以自主标记自己做错的原因,经历一个反思的过程。在此基础上,系统会给出一道类似题型的题目,供学生再次练习,直到答对为止,教师也可以随时查看每位学生的完成情况。不难看出,这样的学习更高效,能让学生在反思中发展思维、构建知识及获得能力。


  基于BYOD的智慧学习,既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又能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它能让数学学习变“单一”为“多元”、变“不可能”为“可能”、变“枯燥”为“灵动”、变“低效”为“高效”,它连接了课堂内外,实现了非正式学习和正式学习的无缝对接,使数学学习更加有趣、有效、自主,也更有深度。


  作者:吴丹


  第2篇:几何画板在盲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尝试


  几何画板(TheGeometer’sSketchpad)是一个非常好的数学教学软件,众所周知,利用几何画板辅助数学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本文就如何在盲校课堂中使用几何画板,让低视生和全盲生都能有所得,谈谈自己的做法。


  《几何画板》在辅助盲校数学教学中的特点


  盲校数学课堂历来重视学生的计算是否正确,公式是否掌握,但对于图形的要求一向较低,只要求学生能读懂图就可以了。对于低视生而言,虽然也会提出区别于盲生的画图要求,但由于视力毕竟有限,在画图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准确地完成。于是有一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数学只是符号与公式的组合,难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而《几何画板》的精髓是:动态地保持了几何图形中内在的、恒定不变的几何关系及几何规律。它的最大特点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按给定的数学规律和关系来制作图形(或图像、表格),从中观察事物的现象,通过类比和分析提出问题,还可进行实验来验证问题的真与假,从而发现恒定不变的几何规律,低视生还能看到十分丰富的数学图像的内在美、对称美。无论是低视力学生还是全盲生都可以操作《几何画板》,这也是其它的教学媒体所办不到的。


  《几何画板》在盲校高中数学中的应用尝试


  (一)对数函数的画法


  1.用描点作图法画图象


  原理:根据研究函数图象的基本方法——描点法,先列表、再绘点、最后连线。步骤如下:


  (1)利用Excle软件计算出函数[y=log2x]点的坐标,如下表所示。表格第一列表示[x]的值,第2列表示[y=log2x]的值,可用Excle中的函数


  (2)在《几何画板》中建立直角坐标系。


  (3)在《几何画板》图表菜单下打开“绘制点”对话框。在“直角坐标”前提下输入上表中点的坐标,然后点击绘制,就可以描绘出第一个点(0.25,-2),其余点可以以此类推。


  (4)将绘制出的点从左向右顺次连接,就可以得到[y=log2x]的大致图象了(见图1)。


  2.利用函数解析式直接画图象


  原理:由于对数函数的解析式是[y=logax]([a]>0,且[a][≠]1),只需确定变量[x]和参数[a]的值即可。步骤如下:


  (1)建立直角坐标系。


  (2)依次选中原点(0,0)和(1,0),然后在作图菜单下选中“射线”,接着在作图菜单下选中“射线上的点”,绘制出[x]轴正半轴上一点A,度量其横坐标改名为[a],[a]就表示对数函数的底。用同样方式绘制[x]轴正半轴上令一点B,度量其横坐标改名为[x],[x]就表示对数函数的自变量。


  (3)计算[y]的值,通过“度量—计算”,得到[y=logax]的值,注意应输入[lgxlga],這是因为《几何画板》中默认的是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所以我们要利用换底公式来计算底数不是e也不是10的对数。


  (4)绘出[x]、[y]的坐标点C。


  (5)选择点B、C,执行“作图——轨迹”,得到[y=logax]。(见图2)由于这里的[a]是任意的,所以低视力学生可以拖动A点,然后观察[y=logax]图象的变化。


  (二)探究参数[φ]、[ω]、A对函数[y=Asin(ωx+φ)]([A]>0,[ω]>0,[φ∈0,π)])图象的影响


  传统的教学会选取一些数值,然后让学生自己作图探究图象的变化。但对于盲校的学生而言画图是他们的弱项,低视生很难画准,盲生更是难以作图。利用了几何画板后,问题变得简单多了。具体步骤如下:


  (1)探索[φ]对[y=sin][(x+φ)][(x∈R)]的影响。建立直角坐标系,在[x]轴上任取一点B并度量其横坐标,改标签为[φ]。新建函数[fx=sin][(x+φ)][(x∈R)]以及[gx=sinx][(x∈R)],并绘制出图象,将[fx]图象的曲线调整为细线,[gx]图象的曲线调整为虚线。


  (2)探索[ω(ω>0)]对[y=sin][(ωx+φ)][(x∈R)]的影响。在上一步的基础上,在[x]轴正半轴上任取一点C并度量其横坐标,改标签为[ω]。新建函数[hx=sin][(ωx+φ)][(x∈R)],并绘制出图象,将[hx]图象的曲线调整为粗线,重点与[fx]的图象进行比较。


  (3)探索[A(A>0)]对[y=Asin][(ωx+φ)][(x∈R)]的影响。在上一步的基础上,在[y]轴正半轴上任取一点D并度量其纵坐标,改标签为A。新建函数[qx=Asin][(ωx+φ)][(x∈R)],并绘制出图象,将[qx]图象的曲线调整为细线,重点和[hx]的图象进行比较。(见图3)


  我的反思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句话不但深刻地揭示了数学中数与形之间的依存关系,而且还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把数形结合的思想贯彻于数学学习过程的始终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之一。利用《几何画板》软件辅助课堂教学,使低视力学生能较好地去探寻数学图形的变化规律,也使盲生能较好地理解画图的步骤。


  作者:吴静


  第3篇:高中数学恒成立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高中数学在高考中所占的比分是非常大的,所以数学的学习必须得到我们的重视。数学中的恒成立问题更是重中之重,所以学习并且掌握一些恒成立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对我们高中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掌握好这些也可以为我们以后数学的学习打好基础,我的这篇文章主要是我自己对恒成立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并且在解题方法和思路方面进行了一些总结。


  解决恒成立问题的意义


  恒成立问题的含义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之下,无论这里面的未知数的值是怎样变化的,方程或者不等式最终的结果都是能够成立的。在高中恒成立的学习中,主要包括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函数导数等问题,这是数学高考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


  高中数学恒成立问题的一些解题方法和思路


  在高中数学中解决恒成立的方法主要有:运用变量分离、构建函数、数形结合还有就是可以根据函数的性质进行问题的解决,下面我主要通过举一些例子来说明这些方法如何使用。


  1.运用变量分离的方法解决恒成立问题


  例:“已知存在不等式a+cos2x<5-4sinx+[(5a-4)]是恒成立的,并且已知x是属于全体实数的,我们尝试一下用变量分离的方法求出实数a的取值范围”,从题目中我们知道了其中一个变量x的取值,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两个未知数进行变量分离。


  在简单的变换位置之后,我们可以得到方程:f(x)=4sinx+cos2x,只要我们将这个方程的最值解出来就能得到未知实数a的取值范围,在遇到一个不等式中有两个未知数时,我们首先就要想到分离参数法,这种方法的中心思想就是分离,然后根据函数的最值规律变换出不等式,但是这种方法中需要注意的就是当这个不等式含有一些基本函数时,我们可以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或者函数的导数进行求解。


  2.通过构建函数进行恒成立问题的求解


  例:“假设当x大于等于0时,函数f(x)=(x+1)ln(x+1)都有f(x)大于等于ax,试求未知实数a的取值范围?”,对于这道题如果我们强行套用分离参数法,那么就会加大这道题的求解难度,所以我们应该根据情况利用构造参数的方法进行求解。


  当进行题意解读之后,我們可以知道函数大于等于0,进而我们就能构造出函数g(x)=(x+1)ln(x+1)-ax,并且该函数恒等于0,进而经过变换之后我们就可以知道g(x)恒大于g(0),然后我们求出这个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经过分析即可求出a的取值范围。


  针对不同的问题,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求解,在这道题中,我们就可以构造出新的函数,然后根据函数的单调性进行求解。


  3.利用函数的性质进行恒成立问题的求解


  例:“已知f(x)=sin(a+x)+cos(x-a)是偶函数,试求未知数a的值?”,从题干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恒成立问题,并且该函数是偶函数,所以我们直接可以利用函数是偶函数这个条件进行求解,由偶函数的性质可以知道“f(-x)恒等于f(x)”,所以当我们将题干代入这个性质之后,就能化简得到sina+cosa=0,到这里我们就可以顺利的求出未知数a的取值了。


  针对这一类可以直接利用函数性质的题目,不是我们看到的这么简单,我们必须熟练的掌握函数的奇偶性和一些常见函数的基本知识,然后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才可以顺利的解决这类恒成立问题。


  4.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进行恒成立问题的求解


  常常会出现一类恒成立问题,这类恒成立问题中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其中有一个未知数的取值已经知道了,常常遇到这种问题,我们就可以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进行求解。


  例:“已知1在我们高中的数学学习中,恒成立问题中涉及的知识点是非常多的,这需要我们在学完函数的基本知识之后才可以进行求解。要想解决这类问题,我们必须将所学知识熟练地串联起来,在看到一个恒成立问题后,我们应该具备立马想到它的解题思路和要考察的知识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数学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作者:任辉


  第4篇:浅谈运用微课打造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


  微课作为时代快速发展背景下所产生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因为其内容短小精悍,从而受到广大教师与学生的喜爱。通常情况下,其仅仅对于一个数学知识点进行講解,不仅能够突出教学重难点,且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加快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速度,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能够建造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


  一、打造微课高效数学课堂的要点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想要实现微课的合理运用,促进高效数学课堂的有效建立,就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对当前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与分析,进而寻求更加适应于高中阶段学生需求的教学模式,从而满足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数学教学的要求。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想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就要对数学教学的途径与方法进行分析,并根据当前已有的教学经验,对数学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把微课更好地融入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应用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得到充分的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也能得到有效发挥。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交流也更加频繁,这对于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的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重视微课的制作过程


  在高中数学课堂应用微课,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积极性,并且微课对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要对高中数学的学科特点进行充分的考虑,要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对教材内容进行细致的筛选。教师应该根据微课内容选择适合的音乐、图片以及视频,从而保证问题情境的生动性,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高度集中注意力,获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制作关于概率知识的微课时,可以制作生动形象的图签,可以制作flash动画,这样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要注意的是,微课的时间则应该保证在8分钟左右,并且语言通俗易懂、简洁明了,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促使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此外,在设计微课的过程中,还要把重难点问题呈现出来,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要充分考虑微课视频的整体性与协调性,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高效性。


  (三)要有利于学生的预习与复习


  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课前预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微课进行课前复习,能使学生大概掌握本节课的数学知识,并且自主探究重难点知识。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就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选择学习的内容,也留下充足的探究与思考时间。另外,通过微课进行预习,学生可以总结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在课上教师稍作指导,学生就能够掌握和应用。将微课应用在课后复习,只要学生拥有移动设备以及网络,就能够进行复习。在适当的时间内,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比如通过其他的颜色进行相关的标注和区分,学生更能够有效掌握。此外,学生还可以对学习过程中较易遗忘及难懂的内容进行反复性的学习。


  二、微课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具体应用


  (一)通过例题导入设置微课课题


  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例题分析是其重要的教学环节与教学内容。运用微课对例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学生就能够掌握良好的解题技巧与方法,并且可以灵活的应用相关知识,对具体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特别是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难度较大,如果学生知道死记硬背,就无法灵活运用相关知识。在这样的背景下,想要实现高效的教学,就要对微型探究课题进行有效的设置,加深对相关知识的印象,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三)应用微课要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


  生活中往往存在大量的数学知识,而学习数学知识也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所以,在进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拘泥于教材的,要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的结合,对数学知识进行拓展,并将其制作成微课,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学生能够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从而促使学生数学水平的有效提升。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还能够简化高中数学的难度,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


  总而言之,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微时代的到来,对于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来说,也正向着微时代所迈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想要有效地建造良好、高效的数学课堂,就必须要对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理念与方法进行有效的应用。制作的微课应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探究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黄汉强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