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素质教育论文 > 正文

推荐几篇优秀的音乐教学论文(共5篇)

来源:UC论文网2017-12-19 12:38

摘要:

  在设计音乐教学方案时,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经验和自己的教学特点,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提供的素材,设计出以音乐为主的综合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富有童趣的情景、故事与乐曲、歌曲相结合,为学生提供...

  在设计音乐教学方案时,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经验和自己的教学特点,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提供的素材,设计出以音乐为主的综合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富有童趣的情景、故事与乐曲、歌曲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感受、体验音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条件,让学生的全身感官与音乐建立多维的联系,使其不仅有听觉参与,视觉参与,还有动觉参与、语言参与、心灵参与。


  第1篇: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方面,它不仅教学生学习唱歌,还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生动的表现力;它能够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因此,音乐教育是开发学生智力的最好形式。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了音乐教学中的关键。有了學习音乐的兴趣,便会对学习音乐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入学习,不再感到学习音乐是一种负担,会积极投入到学习中。经过多年的实践,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一、用美好的师爱感染学生


  “亲其师,信其道”。一般来说,学生往往都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那一门学科,如果每个老师都具有这种魅力,那么学生的学习会是幸福和快乐的。


  那这种魅力从何而来呢?教师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那么学生也就热爱、崇敬教师,也就爱上教师所教的那门课。如果学生对某位教师没感情,师生关系不融洽,就对这门功课不发生兴趣,那么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都会受压抑。另外,教师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精湛的授课艺术来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要,使他们对学习材料充满浓厚的兴趣,去鉴赏、品味、思索,并获得各方面的启迪。教师还要热爱自己所教学科,深入挖掘教材和研究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以最简洁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教学,使所教内容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兴趣中心,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用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成功能给人自信,成功能促人奋斗,催人进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及时肯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积极的评价是一方对症的好药,几乎所有人都喜欢被人夸奖,而且学习兴趣的激发或维持往往都少不了外界的评价。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


  特别是在学生没有信心的时候,教师就应该适时鼓励并给予最大的帮助,只要学生有一丁点的进步便给以肯定,而这种鼓励不仅仅是在课堂之上,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兴趣活动上。


  三、用优秀的作品激发学生初中生有很强的模仿欲望和能力


  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与他所接触到的音乐作品有极大的关系,好的音乐作品可以激起学生的创造或表现欲望。而没有接触过好的音乐作品的学生是不可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的。所以,教师应该提供尽量多的优秀音乐作品,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音乐课本中的欣赏课选取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但这还不够,还需教师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优秀作品,用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值得学生信赖和崇拜的还是教师的音乐素质,教师通过各种演出或个人表演展示给学生欣赏,不但会让学生觉得很现实,而且也会树立教师的威信,因为教师的形象值得学生去学习和借鉴。


  四、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学生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


  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主要有多媒体设备、录像片段、微型电脑、打印机等。音乐课程中的欣赏课是以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水平,陶冶学生情操的必不可少的课型,其中所选取的音乐作品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颇为重要,作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欣赏水平,那么学生自然很容易接受。还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能否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同一作曲家的其他作品,才能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欣赏口味和水平,而大多数学校里的这方面资料根本无法满足这一需要,而网络资源可以极大地弥补这一不足。教师通过网络搜集各类作品,分类整理让学生欣赏,可以有效起到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兴趣,发展学生审美能力的作用。


  五、用分组合作的形式团结学生


  分组合作学习是指把学生根据兴趣爱好或知识水平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的优点是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发挥全体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集合所有学生的智慧,还能使学生的优缺点互补,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上课时由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不管是欣赏课,还是唱歌课,都可以放手任由他们自己讨论、取舍,然后选取最佳方案或答案。课下可由教师或音乐课代表组织音乐兴趣小组,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自由活动,探究课程要求之外的音乐创作活动,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认知面,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强的人,而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不是随便就有的,这需要在人的一生中慢慢培养。初中阶段是人生中的重要阶段,所以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和集体意识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总之,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去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强烈的探索欲望,其次要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教师必须酷爱自己所教的学科,并努力从事发现、研究、探索,使之成为自己的兴趣中心。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精神才会丰富,思维才会灵活、多变、流畅。


  作者:王炜


  第2篇:浅议校外音乐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实施


  一、校外音乐教学开展现状


  我国校外音乐教学模式是我国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及全面教育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校外音乐教育主要参照了国外的校外教学课堂,在结合我国教育教学特点以及大众特点的情况下,基于目前快速发展的多媒体互联网络建立起来的。目前我国的校外音乐教育主要针对校外的大众群体进行音乐教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为音乐乐理知识、基础音乐常识以及一些大众常见的乐器使用知识。校外音乐教学模式凭借着其受众面广、教学不受空间时间限制,迅速的被大众群体所接受,然而从我国目前的校外音乐教育上来看,校外音乐教育的成果不是很明显,大众素质培养的水平还比较低,产生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目前校外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上比较薄弱且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下面笔者就针对目前校外音乐教学中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论述。


  二、校外音乐教学中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1.重理论和应用教学,忽视素质教育课程建设


  目前从很多的校外音乐教学网站上我们可以看得出,在音乐乐理以及音乐基础知识的应用上,相对比较重视,而素质教育课程却比较少,甚至有些校外音乐教学课程中几乎没有素质教育课程内容。这一问题严重的影响到了我国校外音乐教学的目标达成,甚至使得校外音乐教学的初衷发生了偏差,将原本综合素质培养成为了技术技能培养。


  2.素质教育内容比较枯燥


  早校外音乐教学中,素质教育课程的内容建设比较枯燥,以至于很多用户会选择跳过素质教育课程进行音乐学习。由于缺乏良好的素质教育引导,使得校外音乐教学的学习者对音乐的深层认知较差,且很难坚持完成音乐教学,这也正是产生我国目前校外音乐学习者数量庞大,但完成学习的学习者却寥寥无几。


  3.素质教育考核机制缺失


  从目前校外音乐教学的考核机制上来看,偏重于对基本乐理知识和乐器运用知识方面的考核。对素质教育课程内容的考核比较欠缺,这也正是我国校外学习者选择跳过素质教育课程,但依旧能在校外音乐教学考核上取得较好成绩的原因。而因为缺乏素质教育考核机制,校外音乐教育平台虽然获取的数据十分的乐观,但就大众素质水平而言却始终得不到较好的突破和发展。


  三、校外音乐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改进措施


  1.摆正素质教育在校外音乐教学中的地位


  在进行校外音乐教学的时候,平台的建造者要积极的将素质教育课程进行建设,并将素质教育与校外音乐教学进行紧密的结合。除此之外,平台还需要就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对学习者进行宣传和讲解,从而让学习者正确的认识素质教育对其音乐学习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学习者对音乐学习中素质教育课程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为推动我国全民综合素质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2.素质教育课程多元化建设


  对于校外音乐教学而言,学习者的主要兴趣大多集中于对乐理知识和乐器应用知识的学习,本身对校外音乐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重视度就比较低。当素质教育课程过于枯燥的时候,就会更加加剧校外音乐学习者对素质教育课程的忽视,基于此类原因,平台在将素质教育与校外音乐教学的结合上,可以采取多元化的建设模式,通过将素质教育课程与校外音乐乐理以及乐器应用知识进行结合,实现素质教育课程内容的接受度提升。还可以通过在校外音乐教学课程中添加一些音乐素质教育短片,来吸引学习者们的视线,进而提高学习者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为我国校外音乐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开展做好课程模式准备。


  3.建立健全素质教育考核机制


  就目前素质教育考核机制缺失的问题,校外音乐教学需要将考核的内容与素质教育进行结合,通过采取百分比的方式来让参与学习的人群中时素质教育课程的学习。另外,校外音乐教学还可以采取“颁证”模式,对素质教育课程学习情况和音乐教学学习情况进行结合,在针对结合的成绩,分为不同的学习等级,并通过多媒体信息网络给用户颁发一个平台校外音乐学习的“等级证书”,进而实现校外音乐素质教育考核机制的丰富,推动素质教育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四、总结


  对于我国的校外音乐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而言,不管是教学平台还是学习者都需要对其高度的重视,要通过正确的认识校外音乐教学中素质教育的作用,实现素质教育的良好开展,推动全民综合素质提升的目标达成。


  作者:唐丽芬


  第3篇: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音乐教学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音乐教师为了适应现代教学需要,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开展了多样化教学方式[1],但是,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进行音乐节奏训练,造成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总找不到音乐节奏,从而造成小学音乐教学质量一直提不上去。基于此,本文就对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一、激发小学生对节奏训练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想保证小学音乐教学中顺利展开节奏训练,就需要激发小学生对节奏训练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小学生顺利参与到节奏训练学习中,提升小学音乐课程学习质量[2]。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音乐节奏训练过程中需要从现实出发,找到生活中常见的音乐节奏,然后引导学生对这些节奏进行表达,让学生通过身体的各个部分来对音乐节奏进行展现,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节奏拍打进行规范,并耐心讲解音乐节奏动作,从而调动学生对节奏训练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顺利掌握小学音乐节奏。例如,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音乐节奏教学过程中当讲解到《在祖国的怀抱里》这首音乐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音乐二拍子,当讲解到《山谷静悄悄》这首音乐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音乐四拍子,讓学生在不同的音乐曲子中学习不同的音乐节奏,激发学生想象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顺利掌握音乐节奏,从而实现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在节奏训练教学中使用游戏教学法


  游戏是小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主要方式,将节奏训练教学中融入到游戏,以游戏这种娱乐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游戏中让小学生认识事物及其规律,掌握小学音乐节奏,从而让小学生详细掌握音乐节奏,提升小学音乐课程的学习兴趣[3]。例如,教师在讲解《打花巴掌》这首歌曲时候,教师在可以在课堂上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然后在课堂上为学生设置游戏完成拍掌练习,让每一个学习小组按照一定的音乐节拍规律进行拍打,让学生在拍打过程中找到节奏训练技巧,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掌握程度,从而实现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在节奏训练教学中加入语言


  教师要想保证节奏训练质量,提升小学音乐课程教学质量,就需要在节奏训练教学中加入语言,让学生通过语言找到音乐节奏,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的理解程度,保证学生的音乐学习质量[4]。通常情况下,教师在在节奏训练教学中加入语言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学:首先,由于音乐节奏和语言节奏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充分利用此项特点,通过对短语、语句等编排,让学生对这些短语、语句在节拍的配合下融入一些舞蹈动作,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更好的掌握音乐节奏,从而实现小学音乐节奏训练教学目标。其次,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解一儿歌、诗歌,然后为学生进行演唱和朗诵,让学生进行聆听,在聆听的过程中让学生顺利找到节奏旋律,从而激发学生节奏训练学习想去,实现教学目标。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节奏拍打训练,让学生在亲自实践过程中提升学生音乐节奏掌握程度,实现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提升小学音乐课程教学质量。


  四、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节奏训练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多媒体信息行业发展迅猛,在教学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在小学音乐节奏训练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音乐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音乐具体内容,将音乐节奏知识转化成视频图片等形式,在上课时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5]。其次,音乐教师在讲课前可以根据音乐教学的内容向学生布置大合唱、舞蹈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自参与节奏拍打,从而提升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掌握程度,让学生对音乐节奏训练感兴趣,实现节奏训练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在进行音乐《黄河大合唱》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学生不超过10人,然后教师在音乐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设备将音乐《黄河大合唱》的相关节拍、节奏进行展现,并将训练内容分配到每一个小组,让小组成员在课堂上展开节奏训练,从而提升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掌握程度,实现教学目标。


  五、在节奏训练中使用打击乐


  打击乐是学生最习惯学习的一种乐器,且不同的打击乐产生的声音效果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教师要想保证小学音乐课程上顺利展开节奏训练,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打击乐,让学生通过学习打击乐掌握音乐声音中的长短、强弱,从而提升学生对音乐节奏的认识,让学生全面掌握音乐节奏,实现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在讲解《时间像小马车》这首歌曲是,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敲击三角铁、敲击沙锤、敲击响板、敲击双响筒等多种打击乐器,然后让学生自行选择自己喜欢的打击乐器对《时间像小马车》这首歌曲的音乐节奏进行反复训练,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找到音乐节奏的规律,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总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对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想提升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就需要在音乐教学加强学生的节奏训练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种新型教学方法,从而提升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让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实现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


  作者:熊鹰


  第4篇:浅议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引言:


  在音乐教学范畴中的律动概念是借助游戏的手段来使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得以提升。因为小学生的心智成熟程度还有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其领会知识的能力还不高,因此引入律动这种具有较高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具有一定的普适性的。另外,在倡导合作探究课堂的现代教学领域,体态律动的教学法还有利于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与交流,促进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的提升。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将对体态律动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实施做一下初步的探讨。


  一、体态律动的重要作用


  (一)激发学生兴趣


  众多教育名家都提到了兴趣之于教学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小学音乐教学这个领域中。使用适当的体态律动手段,能够起到集中学生听讲注意力、提升学生听课效率的作用。相比传统教学方法中知识灌输,体态律动方法就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度相比传统音乐教学中“跟唱”的方式,体态律动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加迅速地融入音乐的情境之中,学习兴趣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增强知识的形象性


  小学生对外界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渴求都是非常强烈的,这是小学生学习知识在感性层面的优势,但是小学生对理性层面的知识却不能像成年人一样去把握,这是根源于其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力的局限,这在音乐知识的感知上尤其明显。音乐曲目中的单调众多而且彼此区分度不是特别大,因而单纯凭借听觉不能完全领会,必须經过一定的逻辑概括过程。而体态律动方法的使用就使这一问题等到较好的解决。教师可以将区分各级的单调,将dou、rui等用特定的肢体语言来表示,接下来就可以到同学们面前去演示。这样的教学过程就提升了音乐教学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同时降低了音乐教学的难度,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二、体态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一)体态律动表现节奏


  音乐不能离开节奏而存在。在具体的曲目中,作曲家往往通过或快或慢的节奏来表达或欢快或忧伤的心情、或热烈或庄重的氛围。所以老师在音乐课堂教学环节中,要能够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从这个角度来看,进行体态律动是一条适合的路径。有一个老师指导鉴赏《瑶族舞曲》的曲调,就采用了体态律动的方法。她让随着音乐的节奏来信步地走,学生能够感受到曲目中的从容流畅;而鉴赏《伏尔加纤夫曲》这样的乐曲,学生的步态就会显得比较学生,这更能让学生感受到纤夫身上沉重的负担。此外老师也可以亲自实践体态律动,如在乐曲的指挥过程中,在轻柔、平静的节奏下可以使用幅度较小的动作;而在激昂、愤激的节奏中则相反。前者如《向新世纪诉说》,而后者如《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二)体态律动体现音调


  音乐丰富的变化创除了在于多变的节奏,还在于高低起伏的音调。在表现音调的过程中,老师也可以运用体态律动。就像面对一首节拍为3/3的乐曲中,在表现弱拍时,老师可以拍一只手,在表现强拍时,可以拍两只手;面对节拍为3/4的乐曲中,表现强拍时,老师可以向上拍手,反之就向下拍手。以上这些肢体表现都能够使音乐单调的高低区分鲜明地表现出来,让学生有一个直面的印象,更容易通过理解而记住这样的曲调甚至乐曲。


  (三)体态律动引领欣赏


  音乐欣赏对于音乐爱好者来说是一种精神愉悦的享受,但学生由于鉴赏水平的局限,不能够真正领悟音乐中所蕴含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就可以采用体态律动的肢体语言对学生的音乐欣赏活动加以引领。老师可以结合单调的高低来调整身体姿势,如用身上伸展在运用体态律动表现高音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将身体稍微上倾;感觉到中音阶段,再将身体回正,并将手平放在胸前;低音在耳畔响起时,学生再在听到低音的时候,学生可以将身体向前下方倾斜,身体随着单调的高低而律动。如欣赏《梁祝》这个曲子的时候,老师可作如下指导:让学生分别代表这则乐曲中的音调,跟随乐曲中单调高低的变化,适当地变换节奏。老师这样指导学生感受体会音乐,更有助于欣赏能力的提升。


  四、结束语


  体态律动这种模式在现代音乐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因为它借助对自身身体的特点和其与音乐表现的契合点,表现了个人对音乐不同的理解,故而这种方法也进学值得我们去在更深的层次上去探讨。音乐的节奏对人的感官形成刺激,唤起人对音乐节拍的感受,继而带动人体节奏的变化,而体态律动就是要借助这种音乐对身体音乐本能的召唤,使学生从另一种角度切实利用好利用扑自身的感官,增进对音乐的理解,最终促进音乐素质的提高和身体协调性的增强。音乐的影响已经渗透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的多个方面,可以说体态律动和人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有着联系,这个联系甚至有时是十分紧密。


  作者:张红


  第5篇:浅谈学前教育音乐教学的序列性


  一、学前教学音乐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材内容的编写没有规律,没有序列。2音乐教师的教学方向不明确,随世态唱流行歌。3教师家长的指导配合无序,教师的教学和家长对儿童的引导衔接不够,或根本分裂。4对音乐课教学的评估无序。看其会唱几首歌,会跳跳舞便认可为佳。这样下去对学前教育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


  二、学前音乐课教学该怎样有序进行呢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是基础,是根本。首先音乐课教材内容的安排就应有序。对学前儿童而言是人生的起点,是成长发育初期。向他们灌输的内容应该是从易到难。无论是乐谱还是歌词都要遵循这点。乐谱上应随口唱来,歌词上应简单明了。如《生日歌》《摇篮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幸福拍手歌》等。其次应遵循由近及远,从身边的人和事入手。如《找朋友》《我爱我的幼儿园》到《学做解放军》《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等。再则应从个体到集体,因为任何个体都是在群体中生活的。如《读书郎》《妈妈的吻》《牧童》《快乐的农夫》到《四小天鹅舞曲》《四季歌》等。第四应从形象到抽象。如从《鱼儿好朋友》《小小一粒米》、到《歌唱祖国》《国家》等。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德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传知识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和鼓励”,教学内容有序了教起来也就容易了。儿童接受教育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教师音乐课教学的宗旨和教法应有序


  1音乐课教学的宗旨


  音乐课教学的宗旨是“震撼人心、鼓舞斗志、表达思想、增进交往、陶性养性、净化心灵”。


  2修炼自我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亦指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乐以治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即修炼自我,懂得人生,适应生活是教学宗旨。“一日生活的各环节都是教育的途径,生活与教育、生活与幼儿的发展就是这样缠连在一起”。


  3音乐教学离不开幼儿的生活


  (1)音乐教学要培养儿童的生活能力。如《洗手帕》《洗衣歌》的教学让儿童学会爱劳动讲卫生。(2)音乐教学要培养儿童优秀的行为习惯。如通过《春天在哪里》的教学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在眼睛里、红的花、绿的草、还有会唱歌的小黄鹂。通过《粉刷匠》的教学培养儿童的空间思维:从房顶到房墙;联想思维:小鼻子为何变了样?沾了墙粉。(3)音乐教学要培养儿童力作为人类有贡献之人。


  四、教师和家长协同配合,保证教学有序进行


  1教师和家长协同配合


  (1)配合教育是年轻父母的必修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清楚并掌握教师教学序列。由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学前教育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电气化设备,如手机、磁盘、视频摄像等教学程序传送给家长,让家长了解教学过程和目的。因为学前儿童有一半的时间是父母公婆陪伴。父母对教师的教学在监控督促的同时积极参与。(2)父母有温习巩固教学内容的责任。比如儿童回家后,父母问一问今天老师教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在学习中你感悟到了什么?甚至家长和孩子在一起重做已教游戏或合唱已学歌曲。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生活即是教育。


  让孩子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在家庭得到再一次的温习和巩固,加以深化。(3)教师和父母共同鼓励学前儿童。是他们的共性和個性均得到发展。教师的教学是集体授课,多数是发展儿童的共性。父母的教育是个体教育,在发展儿童共性的基础上更能发展儿童的个性。如在教学《幸福拍手歌》时,教师教学时,让儿童随唱随拍手、跺脚、扭腰、动眼,唱动结合,在快乐中成长。儿童回家后,当母子同唱这首歌时,有位家长将歌词最后一句变成“如果感到幸福就快快跳起来。”这样由动局部发展到动全身,深化了歌词内容,发展了儿童的舞蹈个性。“幼儿全身心的投入活动而且始终保持着积极地情绪,浓厚的兴趣和适度的兴奋,大大激发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形成了以幼儿为主体的学习状态”。


  2学前教育评估应该有序列性


  (1)学前教育评估应有阶段性。因为儿童的年龄阶段不同,存在个性差异。比如3岁和5岁的儿童相比,5岁儿童肯定超过3岁儿童(2)家长应参与教学评估。因为多数儿童的活动是在音乐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它能体现教师教会了什么。但回到家里,儿童的活动多数是脱离指导的,自发的,创造性的。家长对儿童活动能力的评估是最真实而准确的,这点可以通过问卷调查。(3)抽儿童实地考察评估。以抽签形式和点名形式均可考察儿童的说唱听跳能力,给出一定的评分。结合以上三个方面的综合考察评估音乐教师的教学效果,就更接近个性化准确化。评估是衡量教师教学的天平,准确与否直接关系着教师的教学,影响着儿童的全面发展。评估绝对不可轻视。


  3万物有序,教学如此


  我国近现代教育家陈鹤琴说:“音乐是儿童生活中的灵魂,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抒发情感的活动”。教育工作者及参与教育的父母公婆都应该理解并掌握这一序列,又特别是学前教育,为了让儿童开端就健康快乐迅速的成长,必须注重学前教育音乐课教学的序列性。让我们所有学前教育者遵循音乐课教学的序列,家长配合教师,结合评估效力,运用好这一序列,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及效率,在学前教育的起跑线上培养出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合格人才。


  作者:秦霄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