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经济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正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范例采编(共4篇)

来源:UC论文网2017-12-25 09:08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工商管理的这类人才也是需求急切,我国工商管理系统也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得到了质的改变,系统的各个方面从单一到完整、从小到大都得到了完善和发展。但对于管理者来讲,建立一个好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工商管理的这类人才也是需求急切,我国工商管理系统也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得到了质的改变,系统的各个方面从单一到完整、从小到大都得到了完善和发展。但对于管理者来讲,建立一个好的市场,并且将市场的经济管理好和维护好是非常重要的。


  第1篇: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就业意向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研究


  一、前言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最早提出,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一个人对自我效能的判断,部分决定其对活动和社会环境的选择。而且效能判断决定着人们将付出多大的努力以及在遇到障碍或不愉快的经历时,能坚持多久。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个体对自己成功完成任务就越有信心。所以,在困难的情境中,自我效能感低的人更可能降低甚至干脆放弃他们的努力;相反,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则会加倍努力迎接挑战,面对消极反馈时更加努力,积极性也更高。


  近年来,随着普通高校大规模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由于三本院校办学历史较短、教育成本较高、就业体系不尽合理,其毕业生找工作时心理压力较大。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个人需求、情感体验、行为表现等方面处于矛盾交织状态时,容易产生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而心理压力与心理承受力相互作用会使人心理失去平衡,最终产生焦虑心理,导致心理障碍。提升自我效能感因其对职业决策、求职与就业的重要影响而成为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的重要课程。通过调查分析三本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意向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旨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就业,并推动工商管理学科教育教学培养模式的改革。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工具


  1.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参考了文献《大学生择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自我职业选择测验量表(SDS)的修订及大学生职业选择特点研究》中关于大学生就业意向的问卷。问卷包括30个项目,内容涉及大学生就业意向的相关问题,如性别、自身状况、家庭收入、社会实践经验等。问卷经检验,其信度有效,符合本研究的测试要求。


  2.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本研究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其中包含10个项目,采用4级记分,11~20分表示自信心偏低,有时候会感到信心不足,需要找出自己的优点,学会欣赏自己;21~30分表示有自信心;31~40分表示自信心非常高,但要正确看待自己的缺点,不要盲目自信。该量表的一致性信度为0.87,重测信度为0.83,折半信度为0.82。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共发放问卷200份,经过认真筛选,最后得到有效问卷182份,回收率91%,其中男生95人,比例为47.5%,女生105人,比例为52.5%。


  (三)数据处理


  1.结果与分析


  (1)工商管理类毕业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


  三本院校工商管理类毕业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学历层次方面有显著差异,本科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普遍高于专科生,男生在问题解决上的自我效能感明显高于女生,本科生在制定计划上的得分明显高于专科生。有社会实践经历或兼职经历的学生自我效能感明显高于没有参加的学生。


  (2)工商管理类学生的就业意向特点


  首先,从毕业去向上看,71.4%的学生选择“工作”,18.8%的学生选择“考研”,2%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3.6%的学生选择“出国”,4.2%的学生暂时没有任何打算。其次,从就业行业来看,仅有38.5%的学生期望毕业后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行业,有30%的学生并不清楚自己的就业意向及想要从事何种性质的工作。从就业地域来看,期望在“大中等城市”就业的学生比例达到68.7%,仅有12.2%的学生选择毕业之后回县城工作。最后,从薪酬期望来看,78%的学生期望就业后最初的月薪在2000~3000元之间,选择高薪酬在3000~4000元之间的学生占5.2%,说明工商管理类毕业生在对自己的薪酬标准方面比较理智,没有好高骛远。而在择业时最看重的因素里面,有45%的学生看重收入,更多的学生在择业时看重就业的行业、地域、社会声望,有比较成熟和理性的想法。


  2.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就业意向的关系


  工商管理类毕业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就业意向中的薪资标准、就业地域和就业渠道有较高的相关,且根据回归分析可知,一般自我效能感可以有效预测其期望的薪资标准、就业地域和就业渠道。


  (1)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就业地域选择的关系


  工商管理类毕业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在就业地域上有显著差异。一般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对自己的要求比较高,相对而言他们对自己的职业期望较高,会选择去大城市发展,并对公司的性质和规模有一定的要求。而自我效能感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要求也比较低,更多的会依赖于父母或亲友,选择在家附近,或去一些中小城市发展。


  (2)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薪资标准的关系


  工商管理类毕业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在薪资标准上有显著差异,自我效能感水平低的学生对自己的薪资期望较低,反之,自我效能感水平高的学生对自己的薪资标准要求相对较高,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完成事情的能力很强,给自己设定目标也很高,因此对薪酬标准要求也较高。对工作能否满足自己对声望、地位、工资、福利、待遇、个人发展等的需要有更多的期待。


  (3)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就业渠道的关系


  工商管理类毕业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在期望的就业渠道上有比较明显的差异。有过实习、兼职工作等亲身职业经历的学生在就业时自我效能感较高,能主动出击找工作,并有创业的相关想法。这类学生通过老师、学长、媒体、就业推介会等信息来掌握就业渠道,在就业过程中往往占据主动地位。反之,自我效能感较低者就业时则倾向于家庭安排、组织推荐,主动性不强,表现出不自信,认为自己的能力欠缺,想法比较保守,在就业的渠道上面临有限的选择。


  三、工商管理类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自我效能感现状


  工商管理类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自我效能感,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职业决策时自我效能感不足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是指决策者在进行职业决策过程中对自己成功完成各项任务所必需的能力的自我评估或信心。目前,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职业决策时,职业规划目标模糊,对专业和职场欠缺了解,对自己就业的行业、岗位没有明确的定位,自我认知不清,因此,在做职业决策时缺乏主见,盲目从众。很多学生在就业前把主要精力用于考各种证书、兼职工作,在求职时不充分考虑入职的匹配,而一味追求热门单位、热门地区、高薪职业,并将其作为就业“成功”的参考标准。大部分学生偏向大城市、沿海发达地区,并以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导致理想与现实的错位,给就业设置了障碍。


  (二)求职过程中自我效能感较低


  1.就业认知悲观。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对就业形势普遍持悲观态度,自信心不足。黄一岚等人(2013)的调查显示,有75.8%的就业困难学生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困难。罗清萍(2012)的调查表明,有57.3%的大学生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选“焦虑,很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所占比例达到44.2%,有的学生则选择“考研”的方式来逃避就业压力。由此可见,一部分学生面对目前的就业形势缺乏自信,持一种逃避的态度。


  2.焦虑情绪明显。班杜拉认为,面对应激源时,自我效能感决定了个体的应激状态、焦虑抑郁的程度等身心反应。由于高校毕业生日益增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就业竞争愈演愈烈,毕业生的就业环境更加严峻。处于择业期的毕业生心理尤为敏感,在没有落实就业单位之前或就业过程中遇到挫折时,其焦虑情绪更加明显,这种情绪甚至影响周围的学生,进而使不安弥漫校园。当自尊受到伤害时,就会出现心理冲突。同时,由于毕业生社会阅历欠缺,防御机制薄弱,在求职被拒时,挫折感持续时间会很久,使得毕业生的择业焦虑情绪明显。其次,由于专业的原因,很多毕业生觉得对口工作难找,自我定位不清,对前景迷茫。当受挫时,表现为精神负担重,情绪萎靡不振、焦虑烦躁,一旦不能及时缓解,就易出现意志消沉、逃避现实等状况,严重影响顺利就业。


  3.自卑心理和依赖心理普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毕业生缺乏竞争意识,不敢积极主动地迎接挑战,而产生自卑心理,在与名校毕业生的对比中产生巨大心理落差,先打起了退堂鼓,不战而败。还有的毕业生缺乏自信,自我认知较低,认为自己知识储备不充分,缺乏熟练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不敢主动出击,消极逃避就业市场。很多毕业生开始依赖家长和亲朋好友,把自己的命运完全交给他人来决定,或听天由命。有些毕业生甚至连就业面试也要父母或同学陪伴,对于工作单位的选择,更是缺乏独立决断的勇气。


  (三)入职后自我效能感欠缺


  刚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初期对角色转换心理准备不足,自我效能感降低。面对新的工作环境,由于对工作单位不熟悉,对工作性质的特殊性、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了解不足,对工作流程不适应以及实践操作能力不足,往往表现出学生心态和畏缩行为,无法以自己现有的能力、经验和知识来解决遇到的问题,造成工作效果不理想,从而招致上司的不满和同事的误解,进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完全否定自己。


  四、提升工商管理类毕业生自我效能感的途径和策略


  (一)落实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积极的自我强化


  自我强化是一种较高水平的激励方式,高校可引导大学生确定职业生涯的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根据各自基础和兴趣设定并分解职业目标,鼓励他们为实现既定目标设计多条路径,同时有计划地加以执行。教师对学生取得的进步要予以积极的反馈,为学生提供支持,帮助他们分析行为的得失,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自我实现的需求,在成功的经验中看到自己的能力与价值,形成较高的自我效能感。


  (二)引导学生悦纳自己,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容易将负面评价内化为自我概念,将自己视为没有价值的人,他们对自己的认同、对成功的渴望和对目标的执着都很缺乏。高校辅导员应鼓励这类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明确就业的具体想法和目标,客观看待自己的优缺点,摒弃完美主义,停止对自己的不满和批判,学会自我欣赏和自我激励,开发自己的潜能,帮助他们达成愿望或并形成动力,将目标或愿望灌输至潜意识中,作为一种信念来支配个人的工作和生活。


  (三)帮助学生进行归因训练


  积极的归因方式能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所以高校辅导员应通过观察、谈话或应用问卷测验,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还可以举办一些活动,比如尝试模拟招聘、团队竞赛等方式,让学生有成败体验。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保持永不退缩、追求卓越的态度,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并对就业有更合理的自我归因,最终有效提高自我效能感。教师积极强化学生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将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不足的意识;若学生将成功归于外因,将失败归因于能力缺乏或外因,教师则要对学生进行归因指导,鼓励大学毕业生学会掌握和运用积极的归因方式,以增强学生自尊、自信的积极情感和成功的期望与动机,维持努力的行为;把失败归因于身心状况、自身努力等不稳定、可控的原因,以维持较高的自我价值感,避免无助、畏难等消极情绪情感的产生,使个人不会因一时的失败而降低对自己的评价和对未来成功的期望。


  (四)重视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校应以社会需要为目标,让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增加综合和实践课程的份量,提高实验室及模拟场地的利用率,完善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扩大实践教学资源。教师作为大学生教育的主导者,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影响。应在教学教研中不断学习,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素养。作为学生,应在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上提高自己的主体意识和自主意识,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更积极的投入到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活动中。在校期间,多参加学校各个层面的社团组织,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尽可能参加勤工助学和志愿服务工作,培养自己的独立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进行科研创新,如参加“挑战杯”、“创业大赛”等活动,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充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体会到学以致用和创造价值的成就感和快乐。


  作者:李晓华


  第2篇: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三维结构体系构建


  近几年,国内各大高校都在积极推进实践教学,然而到目前为止,实践教学还是依附于理论教学,没有形成独立的教学体系。高校实践教学的实验室建设落后,严重影响实践教学效果。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薄弱,实际操作能力不足。学校的教学制度、教学奖励也往往是针对课堂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薄弱,实践教学要求的条件不完善,还尚未形成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完整的、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本文以霍尔三维结构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提出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三维结构体系。


  一、霍尔三维结构模型


  美国系统工程师A.D霍尔在1969年提出了一种系统工程方法-霍尔三维结构模型。该方法与切克兰德的调查学习法、并行工程被称为系统工程解决问题的三大方法,其中霍尔三维结构模型应用最广泛,该模型提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用的系统工程方法。


  霍尔三维结构模型从逻辑、时间、知识三个方面分析和处理系统问题。三个方面构成一个三维结构空间,每个维度都构成一类方法论。逻辑维包括明确问题、选择目标、系统综合、系统分析、方案优化、作出决策、组织实施七个步骤;时间维包括规划、方案、研制、生产、运行、更新六个阶段;知识维则是在处理对象系统时所涉及的自身知识和对象知识。后来系统工程学家对霍尔三维结构的知识维做了调整,改为条件维,主要包括人才、知识、资金、组织管理、物质保障、信息资料、技术措施七个方面。


  霍尔三维结构模型形象地描述了系统工程研究的框架,利用相关条件,每个阶段解决问题对应着七个步骤,构成了一个立体的分层次的空间体系。


  二、基于霍尔三维结构模型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本文基于霍尔三维结构模型,在划分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阶段的基础上,整合实践教学的手段,提出每个阶段的工作步骤,从系统的角度构建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三维结构体系。


  构建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三维结构体系中,逻辑维是每个阶段基于系统工程角度的工作步骤,包括明确教学阶段、建立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选择教学方法、完成教学内容、评价教学效果六个步骤;时间维是按实践教学时间顺序排列的全过程,具体分为理论教学阶段、课程实验阶段、课外实践阶段、综合训练阶段、专业实习阶段、毕业论文阶段六个阶段;条件维是实践教学所需的主要条件,包括师资队伍、教材、实验室、实习基地、校园环境、教学制度六个方面。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三维结构体系见图1。


  (一)逻辑维


  1.明确教学阶段


  明确教学阶段要求把握实践教学不同阶段的特征。理论教学阶段、课程实验阶段与课外实践阶段侧重于单一方面的能力教育;综合训练阶段侧重于各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但还停留在模拟的层面上;专业实习阶段则强调将相关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毕业论文阶段则强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工商管理实践教学要求根据每个阶段的侧重点,建立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选择教学方法、完成教学内容,并进行教学效果评价。


  2.建立教学目标


  建立教学目标,是对实践教学所处的阶段,提出应达到的目标,并制定出衡量是否达标的准则。教学目标的建立对制定教学计划、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3.制定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要对不同性质的课程做出归类,要规定实践教学各个阶段课程学习方式的要求,课程开设的顺序、课时的分配等。制定教学计划要确定该实践教学阶段一般的教学活动程序,要对教学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有明确的具体的指导作用,确保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4.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两个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实践教学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特点、学生实际特点、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环境条件来选择教学方法。教师应当根据每个阶段实践教学的具体要求,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组合。教师在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要优先选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参与性。


  5.完成教学内容


  要在实践教学目标的引导下,按照实践教学计划,选择恰当的、优化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内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工商管理专业教材编写的特点,把握教学内容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并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6.评价教学效果


  评价教学效果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过程。评价教学效果的过程包括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评定和改进四个方面。评价的具体内容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以及通过实践教学活动所取得的效果评价,其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


  (二)时间维


  1.理论教学阶段


  根据该阶段实践教学的目标,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应在基础课程,特别是专业基础课程的讲授中,实施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大量的案例,让学生们理解并掌握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将平面板书式的教学方式提升为立体视频教学方式,将多层次、国际化、多专家参与的立体教学视频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效果生动化、科学化。


  2.课程实验阶段


  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洞察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和应用理论知识,是课程实验阶段的主要目的。在该阶段实践教学的安排上,除了要保证实验的必要课时外,还要丰富实验课程的形式,增加一些设计性、创新性、自主性较强的实验课程,营造良好的实验环境,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在实践教学软件的选择上,要结合课程的特点,在考虑软件先进性的同时,还应注意软件的通用性和实用性,保证实验的开出率。应尽量保持实验室的开放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修实验课程,全方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3.课外实践阶段


  课外实践要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和教师的科研项目,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该阶段,教师要激发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鼓励学生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与大学生科研项目,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商业计划书策划等竞赛。学校要提供更多到社会上、到大自然中经受锻炼、感受生活、接受挑战的机会。要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的独特作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野外活动。


  4.综合训练阶段


  综合训练是通过模拟企业的经营环境,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综合应用工商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开展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强化实践教学。该阶段的训练中,学生要扮演总经理以及生产、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应用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对自己公司每年的经营做出一系列决策,与其它虚拟公司竞争。通过专业综合训练,能够显著地增强学生对企业运作的感性认识,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5.专业实习阶段


  专业实习是根据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学习的要求,去实习基地或相关的企事业单位长期的定岗实习或者是短期的参观见习。专业实习的主要目的是深化理解工商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整合生产运作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等工商管理的核心课程,综合应用工商管理知识体系,分析和解决在企业实际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专业实习,可以让学生亲身参与到企业的运作过程中,切实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6.毕业论文阶段


  毕业论文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是对学生四年所学的基本理论、专业基础及专业知识的全面综合应用的考核,也是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检验。本科生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在校经历的最后一个教学阶段,对其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毕业论文阶段的教学,学生收集资料,提炼观点,论证观点,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前沿理论,从而培养其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


  (三)条件维


  1.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实现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的首要条件。学校要加强教师实践教学方面的培训,鼓励教师参加相关课程的培训;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相关实践教学的研讨会;提供一定的科研经费资助相关方面的科研研究;有计划地派实践指导教师到公司或者企业进行合作式锻炼,培养一支既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又具有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经验或者熟悉企业实际运作的师资队伍。同时,也可以选聘企业中实战经验丰富的经营管理者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


  2.教材


  教材是完成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重要依托。许多实践课程往往缺少配套的教材,很难购买到,学校可以采取一些鼓励措施,安排相应的教师进行撰写,供学生使用。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有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理论教学阶段选用的教材,要强调基础要求和专业要求,课程实验阶段、综合训练阶段选用的教材要强调专业操作基本技能的训练与创新能力的训练。


  3.实验室


  实验室的建设要从工商管理学科发展的角度统筹规划,使实验室的建设能够为学科专业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实验室功能构建、实验设备购置等方面要紧密结合工商管理专业发展的方向,在实践教学方面为学科专业的发展提供支撑。另外,还要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多功能实验室,使得一个实验室能够承担不同课程的教学任务,有效利用实验室资源,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4.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对学生提高实践工作能力有较大的作用,如果学生能在理论学习之后马上结合到实际业务中,既能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升华,又能使学生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同时也会促使学生重新认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对学生知识积累和储备起到促进作用。高校应发挥其资源优势,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建立多种类型的实践教学基地,如:生产企业、服务行业、政府以及能提供实践教学的相关单位,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实践机会。


  5.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建设要加强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要加强信息网络的建设,使学生能广泛获取学习资料与信息,使学生能随时从网上下载最新信息,了解国际国内的最新动态,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创造条件;要邀请一些国内外知名的专家、教授来学校做讲座或开展学术活动,介绍前沿的科学研究动态,激发学生学习与研究的热情;要扩大对外学术交流,与国内外相关高校进行教学、科研合作,共享信息资源,实行开放式教育。


  6.教学制度


  教学制度是实现实践教学目标的基本保障。教学制度建设应从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教学质量监控、评估和考核、教师及学生评价体系、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教学资源综合利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资金管理、基地管理和日常管理等方面考虑,建立根本的保障和激励制度,促进实践教学的规范发展,进一步调动教师搞好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结论


  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融为一体,培养的学生要掌握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综合应用工商管理方面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经营决策,解决在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应用霍尔三维结构模型系统工程分析方法,构建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合理配置,通过利用实践教学所需的六个条件,将实践教学的六个步骤,落实到实践教学的六个阶段,从而达到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作者:张瑞


  第3篇: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改进研究


  一、引言


  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将这种理论知识应用于企业实际的能力,能够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管理问题。随着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需求的迅速增长,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如何实现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已成为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广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现状和学生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目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重新构建了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对提高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科水平,保障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广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136份,回收问卷136份,有效问卷13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调查问卷分为客观问题和主观问题两部分,问题涉及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实践教学实施现状、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满意度等方面,最后设计了关于实践教学如何改进的主观问题,请学生提出改进建议。调查结果显示,尽管83.82%的学生都认可了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频率并不高,52.21%的学生选择了很少和几乎没有,仅有10.29%的学生选择了较高和很高。对“实践教学的满意度”这一项,只有8.09%的学生选择比较满意,47.06%的学生认为一般,44.85%的学生认为不太满意。这就显示出学生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知度较高,但实际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并不高。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笔者归纳出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实施中存在如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要想适应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仅仅靠掌握书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还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较强的个人综合能力。而这些素养和能力的培养,就需要通过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来完成。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培养能胜任工商企业管理需要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应根据市场和企业对人才的能力和素质需求来制订培养目标。但从对学校的实践教学现状的调查来看,实践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师生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教师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和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参与热情不高,仅仅把它当成教学任务或学习任务去完成,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化,效果自然不太理想。


  (二)实践教学活动的时间设计不合理


  实践教学活动的时间设计不够合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整个教学实践环节的比重不够,二是实习环节的时间设置不合理。教育部在2007年发布的文件中已对列入教学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学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1]有研究者甚至提出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比重应提高到20%-25%。[2]从广州大学2012年最新修订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来看,目前工商管理专业集中性专业实践教学总学分是26分,占总学分的15.9%,虽然达到了15%的基本要求,但比重仍需要进一步提高。另外,专业实习作为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计划中从大学三年级开始每个学期的最后几周都安排有相应的认知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时间均为2-4周。学生普遍反映由于实习时间较短,无法完成预期的实习目的,有些学生希望将实习和寒暑假进行衔接,以延长实习时间。根据一项对企业的调查显示,一个工商管理专业实习生至少需要2-3月才能基本熟悉和适应企业的管理流程,因此每学期2-4周的实习时间是远远不够的。[2]


  (三)实践教学活动的形式缺乏多样化


  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类别比较丰富,开展的形式主要有案例分析、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训、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等。在调查中显示,目前学生在校期间所参加的实践教学类型,选择比例较高的是案例教学、专业实习及场景模拟,而学科竞赛、课程实训和课题研究选择比例相对较低。学生参加过的校外实践教学类型主要是校外兼职和专业实习,而以上的校外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发起人主要是学生自己,其次才是学校和老师。74.27%的学生认为所参加的这些校外实践活动与本专业关系不太密切,51.47%的学生认为自己从实践教学中得到较大收获,而48.53%的学生认为收获不大。由此可见,目前学校的教学实践活动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为校内的案例教学、课程实验和校外的专业实习,而专业实习又由于师资的不足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缺乏而采用分散实习的形式,即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老师进行不定期检查和指导,这种分散实习的方式在学生实习单位的寻找、实习内容的安排和实习过程的指导上都存在很多问题,学校对分散实习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检查措施,实习效果得不到保证。


  (四)校外实践教学内容不够明确具体


  实践教学的目标和形式确定后,还应针对不同的实践教学形式设计不同的实践教学大纲,明确实践教学内容。目前的校内教学实践活动,如课程案例讨论、课程实验、综合实训、学科竞赛等环节都有较为明确具体的实践内容来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但校外的实践活动,如认知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都没有相关的实习指导书、实习指导手册等文件帮助学生了解实习的内容。在调查中,学生反映在企业实习期间不知道应该学什么,应用所学过的什么知识点,解决什么问题,培养什么能力。没有较为明确的实习目标和具体的实习内容作为指导,也是造成实习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


  (五)专业实习成绩的评定不够科学


  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实践教学活动的实施起到监督和管理作用,确保实践教学活动能按照预期目标完成。目前,校内的实践教学活动评价方式和方法相对比较科学和完善,但校外的专业实习评价方式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的专业实习成绩主要由指导教师采用五级制给出,但评级标准由指导教师制定,缺少统一的考核标准,带有较强的主观性;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仅仅根据学生实习后提交的实习报告和实习日记作为评价依据,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实践教学效果。因此,建立标准统一、方法科学、全方位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很有必要的。


  三、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重构


  根据调查发现,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参与热情和满意度较低,在实践教学实施中存在很多问题。在此背景下,我们提出了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重构的想法,通过对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流程进行梳理,找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加以分析和解决,构建了全新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其结构如图1所示。


  该体系包括目标、空间、手段、时间和评价五个维度。目标维度是指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结合市场和企业需求以及学生个人对能力培养的需求,综合制订出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目标,并将此总体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地分解为各实践环节的子目标。空间维度是指为了实现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能仅仅依靠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学习,从空间上要向课堂以外延伸和拓展。实践教学体系的空间维度主要包括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和校外实践教学平台。空间维度与手段维度是密不可分的,不同的实践教学空间有不同的实践教学手段。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又分为课内实践教学和校内独立实践环节等,而校外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企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大学四年的实践教学活动是需要根据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分阶段、有序进行的。空间维度和手段维度还需要时间维度来进行整合,根据实践教学目标,在不同时间段设置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来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使整个实践教学体系更加系统化。最后的评价维度是对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各种实践教学手段进行过程控制和效果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以确保实践教学活动达到既定目标,并能在目标出现偏差时及时调整目标。


  四、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进措施分析


  (一)制订明确的实践教学目标


  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深化,是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应结合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及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制订明确的实践教学目标。通过有关调查显示,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应具备的能力排序,依次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动手能力、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能力、先进管理思想和企业实际相结合的能力、独立的思维判断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2]而在“专业实践教学应培养学生哪些能力”这一问题的调查中,选择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协调沟通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学习能力、管理能力、适应能力、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等。因此学校的实践教学应综合考虑市场或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以及学生对自身能力及素质培养的期望,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目标。同时,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应循序渐进,是分层次、分阶段来完成的。根据学生所处年级、所学专业知识制订不同的子目标,每个层次的目标依次递进,使学生的能力呈现递阶提高,最终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3]


  (二)完善实践教学知识体系的设计


  针对目前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效果不佳现象,应加强实践教学知识体系的设计及完善。可根据学生所学专业核心课程来设计实践教学的大纲,编写实习手册和实习指导书,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需要着重了解和应用的专业理论知识点以及需要培养的专业能力加以明确。如果学校有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则需要在实习指导手册中明确实习基地企业在学生实习中应扮演的角色和应提供的条件,使校企合作能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了明确具体的实习内容作为指导,再辅之以问题型实习考核方式,即在实习之前根据不同的方向设计出不同的实习问题,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项目小组,每个项目小组都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并在最后提交的实习报告中进行汇报,这样学生既是带着问题去实习,又有明确的实习内容为指导,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分散实习效果。[4]


  (三)系统安排实践教学活动时间


  在实践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上需要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采取“先理论后实践,先基础后综合”的方式,进行时间维度的设计。如课程案例教学、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可以与课程学习同步进行或在课程学习结束后进行,主要是针对课程的某些知识点或某门课程进行设计。而综合实训、模拟竞赛、毕业设计和科研活动则应该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后开展。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适当将开题时间提前,这样便于学生在专业实习中有目的地收集相关资料,为毕业论文的撰写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校外实习时间的设置,一般学校都会有认知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三种实习方式因其目标和功能不同需要在不同的时间段完成,所持续的时间也不相同。认知实习是让学生对企业增加感性认识,了解企业的基本运作模式,主要是以参观为主,时间可以安排在大学二年级结束,时间为1-2周。生产实习则是一种参与性的实践活动,应在专业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设置,让学生参与或是模拟企业的运作,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的运营情况,为后续学习和毕业就业打下基础,因此设置在大学三年级,时间为4周。而毕业实习是让学生实际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很多学生在毕业实习时已经找到工作,毕业实习期实际就是学生在新单位的试用期,这样学生一毕业就可以直接上岗,一举两得。因此毕业实习时间可从大学四年级的寒假开始,时间为2-3个月。[


  (四)采用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手段


  在实践教学手段的设计方面应改变以往较为单一的实践教学模式,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除了常用的案例教学、课程实验和专业实习等形式以外,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情境模拟、实战演练活动,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在课外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类似于挑战杯、创业大赛、ERP沙盘模拟大赛等竞赛活动,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专业实习的安排上可以采用不同的实习形式来帮助学生完成实习活动,如认知实习和生产实习可采用集中实习的方式组织学生到当地知名企业参观学习,或者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项目小组,带着事先设计好的实习需解决的问题,组织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地岗位训练,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而毕业实习则可采用分散实习的方式,学生可结合自己的就业方向选择合适的企业和岗位进行实习,在实习过程中收集资料,为毕业论文的撰写打下基础,学校和指导老师要做好实习监管工作。除此之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余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从事一些校外兼职工作或自主创业,这些都是很好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应加以鼓励和引导。


  (五)建立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在实践教学体系中,评估体系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实践教学目标能否实现,需要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进行监控和反馈。科学的评价体系一方面可以测评所实施的实践教学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反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并加以纠正。目前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对于校内和课内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价相对比较完善,而校外实习的评价方式由于学生过于分散,导致评价方式流于形式,过于主观,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实习效果。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常见的实践教学评估方式有四种,即过程式、成果式、取证式和综合式。[5]过程式评估强调过程管理,对整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全过程进行监控,要求教师和学生完成日常情况的详细记录以备检查,如在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撰写实习日记等。成果式评估是指教师根据学生上交的最终成果,如案例分析报告、课程设计作业、调查报告、实习报告等来检验其实践教学效果。为确保学生提交成果的真实性,还可以采用答辩的形式来加以辅助。取证式评估是以学生通过实践取得相关职业资格的认证作为评价指标。综合评估则是指学生实践教学成绩应根据阶段性成绩和综合性考核成绩,结合实践表现综合评定,并有相应记录。在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设计中可综合采用以上几种方式来改进实践教学的评估体系。同时,对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可借鉴企业员工绩效评价中的360度绩效评价方法,综合考虑学生自身、实习企业、指导老师、客户等多方面的评价,以确保对学生的实习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五、结论


  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环节。笔者通过对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找出目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目标、空间、手段、时间和评估五个维度重新构建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同时提出了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进措施,以确保实践教学体系的顺利运行。对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知识体系的设计和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是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作者:宋丹霞等


  第4篇:浅析工商管理类考研与就业的投资回报率


  一、引言


  工商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是管理学中的重要分支,是以管理学和经济学为基础,着重研究如何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作为一名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四毕业生,常常纠结于考研和就业之间,心中充满困惑与不安。这个问题之所以成为大四学生的“心病”,是因为他们从进入大学时就没有成熟的个人规划。如何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和正确的选择,就必须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来深层地剖析这一问题。


  二、如何定位考研和就业的最终目标


  我们每个人从接受教育开始,无论是从幼儿园还是在小学,都有了自己天真或纯真的梦想和理想,无论是当科学家还是当白衣天使等等,其最终的结果是拥有一份自己所喜欢的工作。因此说,无论是选择考研还是选择就业,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找一份理想的工作,这是每个人的最终目标,这也是十几年寒窗苦读的最终目标。那么是本科毕业后直接找工作呢?还是读研究生后再找工作呢?本科毕业后找工作是为了更好的就业工作岗位,考研也是为了有一个体面的工作岗位,如果现在考研是为了逃避找工作,那么说明你没有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心中没有理想的择业标准。


  三、职业标准的选择


  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提出了职业兴趣理论,即人格-职业匹配理论,这种理论的提出已成为了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新理念。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在我国开放力度不断加强的今天,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使国外一些理念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先进的知名企业会不断入驻中国市场,这对于我国传统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冲击力,如何面临现代管理企业的竞争,他们的选择就是引进一大批懂专业、会管理的人才,这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来讲,无疑是一个好信息。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认为,每个人的职业选择是个体人格的展现和延伸,每一个择业者总是努力寻求与自己人格类型相适合的职业。霍兰德的这种理论有利于引导个体根据个人兴趣选择职业发展方向,从而会减少职业选择的风险失误率。同样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也应以自己的专业为基础,努力寻求与专业相对应的企业作为自己的职业标准。


  四、投资回报率对考研的影响


  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萨哈罗普勒斯指出,投资回报率就是指在不同的时间点上对成本和收益的一种总结,其回报率用年收益的百分比来表示。即投资回报率(ROI),是指达产期正常年度利润或年均利润占投资总额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投资回报率(ROI)=年利润或年均利润/投资总额×100%。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讲,考研也有其投资回报率,即考研所付出的时间、金钱、精力等,通过对成本和收益的总结,从而计算出在不同时间点上考研的成本和收益比,用年收益来表示。参照上述投资回报率的公式得出考研的投资回报率公式是:ROI=收益/成本×100%。按照上述投资回报率的公式,大学生考研的成本是三年的宝贵时光、付出的精力、学费和生活费用等,收益来讲是有高有低。假设考研后能得到更优越的社会地位和更高的工资、福利待遇,甚至更好的发展空间,那么考研的投资回报率就是一个正向的投资回报率;如果考研后其回报率较低,即考研后的工作岗位成了一种谋生的工具,那么其考研的投资回报率就是低下的,甚至是倒挂的。所以大四学生毕业后是就业还是考研,是一个慎重的选择。


  五、工商管理专业的就业范围与方向


  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个人兴趣来选择适合的工作岗位。近几年来,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其就业范围主要集中在传统管理类、市场营销类、人力资源管理类、物流管理类等几类岗位。除此之外,这些毕业生还应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以下几种类型的工作岗位。


  (一)常规性工作岗位


  这是职场中最常见的工作类型。这类工作对学历要求相对较低,但企业看重的是往往是综合素质,如是否具有竞争精神,是否善于沟通,是否具备团队合作精神,是否具备组织管理能力,品质是否忠诚可靠等。这类工作通常有人力资源、销售、行政办事人员等工作岗位。大学毕业生中约有70%以上的人从事这类常规性工作。


  (二)学者研究型工作岗位


  这类工作对学历有较高要求,且本人知识渊博、抽象思维能力强,对金融、证券、研发、IT行业等有所涉猎,这些岗位随学历的增高,对经验的要求也较高。要想成为这类工作中的一员,就必须考研,只有本科知识是不够的。这是一种研究型、学者型的工作岗位,有硕士学历也很难适应此类岗位,往往是博士甚至是博士后学历。


  (三)实际型工作岗位


  这类工作对学历要求不是太高,是毕业生较为困惑的一类工作岗位,学历较高的毕业生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会不安心,认为没有自己发展的平台和成长的空间。此类工作适合有学历要求,但为人做事踏实,手脚灵活,操作动手能力强,技术含量相对较低。这类工作如物流公司、快递、酒店管理等工作。而大学生往往是低不成,高不就,处于种进退两难的境地。


  六、关于大学生考研与就业的几点建议


  (一)正确认识自己,踏实走好每一步


  当跨入大学校门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就业问题,不能等到毕业时再手忙脚乱。结合自己所学专业,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到社会锻炼的能力,不要纠结在是读研还是找工作的问题上,不断积累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正确分析自身的优缺点,认准一个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找一份理想的工作者才是核心问题的道理。


  (二)重新审视职业标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对于职业的认知,不能只停留在薪酬与福利上,更重要的是看是否有一个适合自己成长和发展的平台,如果你想走上更高级别的工作岗位的话,那你就必须进一步深造进行考研,这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个提升,因为知识会改变命运,人们只有在满足低层次需求后才能追求高层次的需求。


  (三)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当前,管理类专业在发达国家已很热门,所以留给外国留学生的空间较小,如果考研出国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况且一些知名企业需要相关的管理经验。因此,学生在校期间,就要把所学的经济、管理知识运用到实践工作中去,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在大学四年,从全方位提高自身的能力,用一定的时间来分析就业和考研问题,在做了相对细致的比对之后,才能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选择。


  作者简介:李道凯(1990-),男,汉族,山东济南人,毕业于德州学院,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