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素质教育论文 > 正文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例精选(共5篇)

来源:UC论文网2017-12-29 09:20

摘要: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是素质教育中十分关键的一个部分,同时也是培养高质量、高素质人才的必要环节。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是素质教育中十分关键的一个部分,同时也是培养高质量、高素质人才的必要环节。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第1篇: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在学科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关键在于把语文课程中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教给学生,并使之有所感悟、有所认知、有所升华,既要在语文教学中提倡师生之间平等对话,更要尊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独特情感、体验和理解。基于这一理念,笔者多年来坚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努力把小学语文的直接教育转变为对学生心灵和情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在学习中较好地实现了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


  一、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目的是通过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帮助小学生不断认识自己、悦纳自己,逐步提高他们对学习、生活的适应能力,努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以及开朗、向上、乐学、善思、自信、独立的健康人格。


  目前,笔者所在学校使用的是沪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课程总目标明确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持久的学习热情,树立学习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有一定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有个人的体验与发现”,“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能清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感情”。在语文教材中也处处渗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要素,只要任课教师认真研究,就可以实现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无缝对接。例如,在《瑞恩的井》一课的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小组发言、学生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发现瑞恩的善良和真挚的爱心,从而变得更有同情心;《寻找幸运花瓣》一文让学生感受到,心中充满美好的希望并为之努力,是人生中一件幸福的事;《无言的爱》让学生在感受动物之间友爱相处的温暖的同时,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更应该和谐相处。教师要细心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并应用于教学实践,让学生朝着阳光、向上、进取、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


  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教学的主要条件,而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创设,又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或前提的。”


  首先,教师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教师要有较好的自我情绪调节能力,善于用科学知识、心理常识来调整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微笑是无声的语言,走进课堂前,教师应提醒自己面带微笑;课堂上学生情绪失控时,更是切记要包容他们;当学生不交作业时、考试考得不好时、当面撒谎时,要想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遇到调皮淘气的学生时,要先控制住批评训斥的情绪,在印象中搜寻该生的闪光点,使自己心平气和,再对他们因势利导。这样就能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控制情绪,让学生心悦诚服,使课堂始终处于积极、健康、高效的心理氛围中。


  其次,尊重“个性化学习”的理念。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发展个性、注重差异、因材施教,会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是有尊严、有思想、有潜力的人,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语文学科的内容特点,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注重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进而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能够愉快地学习。善于使用鼓励性语言,发现他们在课堂学习中的闪光点:对积极发言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经过思考但解答仍有不足的学生,用鼓励性的语言,如“你可以从某方面继续考虑”“如果能再……就更好了”等,而不是轻易地否定他们,浇灭他们思维的火花;对回答内容新颖、简洁的学生,则用“你的回答很精彩”等话语来激励他们,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心理潜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践行“心智课堂”的教学模式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改变原有的教育教学模式,尽可能多地采用合作、讨论、探究、交流的新型教学模式,使整个教学过程在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心理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教学中,可以采用“心智课堂”的教学模式:课堂上信任与尊重同在,悦纳与欣赏并存,支持与帮助共融。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思维活跃,可以利用教材内容的新异性、差异性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教授《蛇与庄稼》一课时,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明晰蛇与庄稼、猫和苜蓿之间的复杂联系,发现事物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只有掌握它们的规律,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在学生合作的过程中,课堂气氛特别活跃,相比教师的灌输,他们更乐意靠自己的能力去学习,这种好胜心和合群性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特质,也是他们突破智力局限的有力武器。在教授《伟大的友谊》一课时,将教材内容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另一部分是学生的情感需求,根据这两部分内容来制定教学目标,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受该课内容的影响,学生不仅体会到了友谊的重要性,而且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更注意自己的言行,协调了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对健全学生的心理品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搭建学生自信展示的平台


  增强学生的自信,是帮助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或合作解决学习问题的习惯,形成自主学习的心理,要以问题为导向,将学生个体课前预习、学习小组课前预习汇总、课堂上学习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点赞作为有效途径,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在进行古诗、文言文教学时,把教学内容安排成“教师指导学—学生模仿学—学生自由学”的模式,学生能自觉运用,减少了对教师的依赖,满足了“自己学”的心理需求,提高了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自信心的不断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引导,帮助其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技能与自信心,逐步培育其对学习的积极态度。例如,在进行《坐在最后一排》一课教学时,为了解除后进生的自卑心理,通过朗读让他们理解“永远坐在最后一排”不仅指位置坐在最后一个,更是指不思进取、永远落后于他人,在此基础上理解人只有努力追求进步,才不会永远落后于他人的道理。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思想性、艺术性,相较于其他的学科来讲,有更多接近学生内心世界的机会。将语文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对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性格的形成、道德观价值观的建立、审美水平的提高等,具有重要影响。


  【作者简介】姜建兰,江苏省徐州大屯矿区第一小学(江苏沛县,221611)副校长,高级教师。


  第2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品质提升的障碍与应对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品质提升的价值意蕴:从品质说起


  在教育部的大力推动下,心理健康教育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中蓬勃地开展起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之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其质量高低与品質优劣就成为影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效能能否充分发挥的重要因素。南京市作为有着近30年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的区域,对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品质的发展轨迹与实践脉络进行梳理和总结,可以为本地未来及其他地区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品质提供参考与借鉴。


  品质不同于质量。如果从较为简单的角度来认识品质的话,可以认为,品质是在符合某种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被某类文化赋予价值的相关要素,如就课程品质而言,它就不是简单地将学校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产品”来强调其质量,而是更加强调了课程所包含的相关要素,如知识内容、教学行为、评价系统等所表达的人文关怀和育人价值。因此,学校课程品质不仅体现在静态的课程文本或教育结果上,还体现在优秀文化渗透下的知识、教学、评价等一系列教育过程中,在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等过程中的不断显现。评价课程品质的优劣,除传统地考量课程的设置情况及育人效果之外,还应考虑课程与文化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内在关联。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言,因其并未纳入国家课程的范畴,基本是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出现,而且其对象是儿童青少年的心理过程,有着较一般文化性课程更为特殊的要求,因此,衡量其课程品质的标准,与学科课程既有共通之处,也有独特的一面。整体而言,大体有如下衡量其品质的维度:一是从课程本体的角度看,科学性和系统性是否并存;二是从课程功能的角度看,预防性和发展性是否共在;三是从课程价值的角度看,人文性和校本性是否兼得。按课程建构的过程来细化,评价课程品质的标准又可分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顶层设计是否完整和系统,并蕴含着深刻的育人理念和长远的发展价值;课程内容选择是否科学和适宜;课程实施过程是否合理并充满人文关怀;课程的评价是否多元并以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以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作为终极目标;课程是否为学校良好心理氛围的形成和校本文化特色的凝聚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与问题:基于实地的调查


  笔者先后在2011年、2014年及2017年对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展情况进行了阶段性的跟踪调查,调查形式包括问卷调查、学校走访、教材文本分析、网络调研等,对南京市的现状有如下分析和判断。


  一是随着大众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认识程度的加深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开设数量逐年增多,但其品质高下与学校整体的教育理念息息相关,特别是与校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理解的深度有关。2011年,笔者在南京市13个区县随机抽取小学20所、初中15所、高中10所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状况的调查,调查对象为被抽取学校中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工作的教师1名,专兼职不限。调查发现,虽然受调研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学生和教师的满意度上得分较高,但现实的矛盾同样尖锐,例如:(1)时间有限。受升学影响,学生学习时间紧张,很难有统一、固定的心理课程,也没有时间接受心理咨询。(2)缺乏制度保障。没有制度的保障,在课时安排、经费投入、心理健康教师工作量认定等方面全凭学校领导者的个人认识水平和心理健康教师个人能力。(3)观念上的阻抗。学校、教师、家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仍显不足:在学校方面,过分追求升学率的压力会转移校领导的视线与精力,导致其对学校心育工作的重视度和投入不够;在家长方面,部分家长不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偏重学术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在心育工作中配合度低;在教师方面,不少学科教师总是把学生的学科学习放在首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时会与学习时间相冲突,很多时候便放弃心理健康教育而保证学科教学的进行;在学生方面,“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的名称具有一定的标签效应,学生会望而却步,导致心理困惑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疏导。到2014年,上述问题已经有了较大改善,但能够正式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学校比例仍然较低,仅占全市学校的10%左右。2017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率显著提高,全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中小学有353所,占调查学校总数(518所)的68%。开课年级多为小学1至6年级、初一年级、高一年级。开课学校中,69%为两周一课时、22%为一周一课时,其余为一周两课时、一月一课时等。教材方面,开课学校中60%使用省编《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其他学校使用自编校本教材或其他自选指导用书。实地访问结果显示,相当一部分学校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工作,但多数是安插在班会课或是晨会课以及一些团体活动之中。从整体而言,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有了较大提高,实地访问的多家学校校长都表示出对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极大兴趣,但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相对较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亟须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的充分参与。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品质的提升,与学校教育理念的转变及校长心理教育领导力的提升密切相关。


  二是经过对已经开发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和教材的调研和分析,发现课程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是课程的顶层设计相对缺乏。就调查的50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说,仅有6家在课程开发之初进行了详细的课程规划,并撰写了校本课程纲要,清楚地描述了本课程的目标、性质、内容、结构及实施计划和评价方法。其余的课程文本材料多数是心理健康教师授课教案的汇编。


  其次是课程的系统性不足。鉴于多数课程是心理健康教师的自发行为,基本上是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摸索出的一些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心理成长的主题,虽然有较强的针对性,可以帮助学生应对一些心理困惑和问题,但从整体而言,多数课程只是兼顾了学生的某一部分发展需要,系统而全面的发展性议题相对缺失。例如,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架构为心理发展的多个维度,从自我、情绪、人际、学习、生涯、生命等维度出发探讨心理品质的发展,是对学生作为人类个体对生存、生活和生涯的全面应对,其课程议题应该有广泛而深入的生活基础,而非仅限于某个时刻某个事件的处理。这样宏观而系统的课程视野,不仅需要教师的实践性经验,也需要理论上的系统建构,在这一点上,目前的学校心理教育校本课程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再次是课程的校本特色不突出,与学校主体文化的融合度较低。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对于这些文化,适应与改造、扬长而避短本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就现有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看,其与学校主体文化有三种关系:一是融合其中,作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二是与学校文化略有关联,但对学校文化特色的形成贡献度不大;三是游离于学校主体文化之外,自成一体,虽有自己的特点,却与学校的整体教育背景没有太多关联。虽然这三种关系各有优劣,但从课程的实践效果来看,第一种关系显然更适合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中扎根并蓬勃生长,汲取学校的文化营养,获得学校的支持,同时也为学校的文化凝聚有所贡献,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提升学生心理品质的同时,也形塑了学校的整体文化风貌。在目前已开发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中,仅2~3家重视与学校文化的共生关系,能够融合学校教育理念于心理课程建设之中,兼顾了学生普遍心理发展和学校的校本特色文化,具有较高的课程品质。例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小学的“心韵”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就与学校的“澄心”课堂教学文化相呼应,不仅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资源,还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行为提供了支持,具有优秀的课程品质。


  三是课程的评价仍是瓶颈问题,制约着课程品质的发展。课程评价是课程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但一直是困扰学校课程品质提升的瓶颈。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问题,因其课程性质非学科課程,更多地重视学生的心理体验和心理品质的发展,但这些相对主观和流变的心理状态,很难以自然科学的量化方式加以评估。另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除了在对学生的发展功能进行评价外,还要引入多元的评价方式,多主体多方位地对课程进行全程和动态地评价。目前的课程评价,多是以教师采集的学生数据和案例的方式展现,虽然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从课程建设来说,还需要更多的评价主体纳入其中,而不仅是教师的观察和评估。例如,家长的满意度和反馈意见、学生自我的成长报告等,都是可以作为课程评价的重要依据。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品质提升路径:理论上的基本建构


  鉴于上文分析,为了寻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品质的提升,提出如下可资考虑的发展路径。


  1.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品质观。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只有在观念上确立了“课程的品质需要提升”的基本主张,才能产生进一步的课程改进行为。就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说,其品质的提升需要人们观念的解放和更新。对心理健康教育从误解到认可,从空谈应付到勉力为之再到品质追求,是社会进步与现实需要催生了教育者的观念的转变,虽然艰难而缓慢,但毕竟正在走向更加理性的认识之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品质观应包括如下观念:一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是必然趋势,是超越“病理模式”下心理咨询的内在要求,将心理问题的处理提到“预防”的水平,将心理事件的应对提到“发展”的高度。二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并非将心理健康教育一味学科化,而是将心理品质发展的议题以更为系统和完整的方式呈现。三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方式始终应具有心理辅导的特点,符合专业伦理要求,并紧密地贴合学生成长的要求,具有教育性和干预性。


  2.规范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文本。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未纳入国家或地方课程,因此,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校多将其纳入校本课程的范畴,对于课程文本的规范性要求并不高。如前文所述,很多校本教材都是依据教师的教案汇编而成,缺乏基本的课程框架和系统设计。在对50份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及教材的文本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文本能够更好地支撑课程的实施过程,并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分析这些文本,有如下值得借鉴的经验:一是有课程的顶层设计,以课程纲要的形式出现,分析了课程实施的校本背景,详细规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各个要素(时间、对象、目标、内容等)、环节、实施方式与评估方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架构和基础文本,指导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进程。二是课程内容有内在的逻辑框架,围绕着学生发展的重要议题加以系统地组织。特别是要重点协调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矛盾,利用学习心理指导,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增强心理教育的正向影响力;在内容上涵盖人际交往、生涯规划、职业规划、青春期教育、厌学心理等学生迫切需要的内容。三是形成完善的课程评价方案。在课程文本中,须明确课程评价的要点、方法、主体以及实施方式。在应用专业心理测评量表时应慎之又慎,对课程评价信息的使用需要遵守心理教育与咨询的伦理规范,避免因评价结果的滥用或误读而导致心理伤害事件的发生。


  3.实践以课程为中心的心理健康教育整体行动。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蓝图中的一个核心但不唯一的部分,要想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功能,需要建立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中心的整体行动框架。这个架构中,集中教育与个别化辅导相结合,课程教学与团体活动相补充,专业教师与班主任相配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支撑,这样才能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充分发挥出来,保护学生的心理安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学生的心理潜能,塑造学生的心理品质。依托课程建设开发各种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因地制宜探索各种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方能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实践的检验。


  四、结语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品质的提升,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要求,其内在结构与外在功能也应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机制的保障,重要原因之一是没能在学校教育的核心阵地——课程上占有一席之地。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能弥补心理辅导与咨询过度个别化和效率低的不足。有了固定的教学平台,有了高品质的课程设置,学校对学生开展系统、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营造关注心理健康的学校氛围,就是水到渠成之事。在这个意义上,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品质的价值,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先有数量,再重品质,南京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发展呈螺旋式上升的态势,引领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入一个更加注重品质与效能的时代。


  作者:林静


  第3篇: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1空巢老人的界定


  空巢是指无子女或者家庭中子女因学习或者工作外出,只剩下老年人独自在家生活的一种社会现象。北京大学人口所教授穆光宗教授将空巢家庭分为两类,一种是纯空巢家庭,包括单身空巢家庭和配偶空巢家庭;另一种是类空巢家庭,即子女不在身边但身边有其他亲属的空巢家庭。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照顾的单居或者夫妻双居的老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我国空巢老人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预计到2030年,我国的空巢老年人家庭的比例可能达到90%,届时我国老年人家庭将“空巢化”。


  2临沂市城市退休职工空巢老人的类型及特点


  临沂作为比较发达的中小城市,即三线城市,受经济规模和定位的限制,城市发展满足不了许多年轻人的个人发展需求,因此许多空巢家庭的子女选择流向更为发达的一、二线城市。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逐渐进入老年,并逐渐从原有工作岗位上退休,临沂市城市老年人空巢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主要表现为,子女为了工作在其他城市定居,平时联系方式主要为电话及网络视频。过年时会有短暂团聚,但老人主要的居住方式是夫妻独居,缺乏沟通与家庭关爱。


  城市退休职工空巢老人是指城市中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由于其子女不在身边独自生活的老年人。城市中的退休职工都有退休金,一般可以满足生活与医疗方面的支出。因此,在物质方面的需求基本可以得到满足。身体健康及心理需求满足成为这一部分空巢老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3城市退休职工中空巢老人的主要心理问题


  (1)社会价值缺失感。城市退休职工都是有过几十年的工作经历,有的老人在工作中曾做出过出色的成绩。退休后,老年人在家无所事事,不愿与社会接触,子女又不在身边,感觉自己己经没有了社会价值,因此就会产生深深的挫败感与失落感。


  (2)孤独、空虚感。城市退休职工中的空巢老人,物质生活一般有较好的保障,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子女的生活压力通常较大,因此会不经意的忽视与老人的沟通与交流。老年人对子女的个人发展又抱有比较大期望,因此存在不出大问题绝不麻烦子女的心理,因此在与儿女的交流中一直处于被动等待状态。寄希望于儿女主动联系父母。而忙于事业的子女无法主动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这就造成了空巢老人的孤独空虚感。


  (3)缺乏安全感,存在恐惧感。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身体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空巢老人子女不在身边,无法贴身照顾加之高昂的医疗费用,使城市空巢老人在心理上缺乏安全感。加之年龄增大引起的生理问题,比如对待疾病与死亡的认识,使空巢老人在心理上存在比较大的压力,易形成恐惧感。


  4影响退休职工中空巢老人心理健康因素分析


  (1)家庭结构发生改变导致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冲击。城市退休职工中的空巢老人,其子女大都是“70”与“80”后。这时期由于国家实行独生子女的计划生育政策,家庭结构主要呈现“4、2、1”模式。“70后”逐渐成为工作岗位的中流砥柱,且面临着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压力大的生活状况。巨大的生活压力下,能够抽空去陪伴父母成了奢望,而在外地工作的子女就更难与父母见上一面。“80后”面临着就业难与高房价的困顿,其赡养与陪伴父母的能力也极其有限。空巢老人自身也由单位人变为社会人,其年轻时经历的大家庭变为现在的小家庭,居住环境也由过去的大杂院、家属院变为现在连邻居是谁都不清楚的高楼林立。这些因素导致城市退休职工中空巢老人逐渐与社会脱节、缺乏与外界的沟通,从而极易形成自闭、悲观的心理特点,影响心理健康。


  (2)社会支持的缺失。社会支持是特定社会网络运用特定的物质与精神手段对社会弱者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行为。退休职工中的空巢老人从原来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后,其精力与时间变得充裕,但实际生活中社会化的支持和服务并不多,社区开展的文化娱乐活动也相对匮乏。社區养老机构缺乏,养老服务积极性不高。这些问题导致空巢老人宁愿独自呆在家里,主动切断与社会的联系,从而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3)政府资源投入不够到位。目前,临沂市区专业的养老机构相对比较缺乏,关于养老服务方面的专业人才更是匮乏。由此导致全市养老服务从建设规划到管理服务质量都不高。尽管目前养老市场探索出日托式、“医养结合”等养老服务模式,但资金的限制使得这些模式很难在全市大规模推广。对于适合老年人活动的场所建设,物质投入也不足。比如适合老年人阅读的老年图书馆或者体育健身场地,目前在临沂市还比较少。城市退休职工中的空巢老人,因为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精神文化需求比较高,因此精神文化生活质量是影响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及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政府加大对老年人活动场所的投入,提升老年人文化生活质量。


  (4)老人自身“空巢心理”。城市退休职工中的空巢老人,从工作岗位退下来以后,只有少部分能够提早、科学地为自己的退休生活进行比较系统的规划。大部分的老人面对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孤寂生活,会有不适应甚至措手不及的感觉。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随之而来的疾病使老年人的自信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忧虑、敏感与行动的迟钝。这时候的老年人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子女的更多关爱与社会的更多支持,当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时,老年人自身就会产生“空巢心理”,主要表现为孤独、抑郁、自我怀疑等不良情绪。不健康的心理因素,会导致空巢老人的身体健康出现问题,而身体的不适与疾病又会引起老年人心理产生问题,这种恶性循环值得引起家庭与社会的重视。


  5解决对策


  (1)引导老人重新回归家庭的温暖,重新塑造自己的社会角色。造成空巢老人心理问题的最直接也是最核心的因素是自身与家庭原因。


  城市退休职工中的空巢老人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因此具备一定的学习新鲜事物的能力。作为儿女,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回家看看,即使回不了家,可以利用回家的空余时间教教父母如何使用电子设备,如电脑视频或者微信等交流软件。使空巢老人能够通过各种手段体会到家庭的温暖与儿女对自己的关心。


  城市空巢老人心理问题的解决还需依靠老人自身的力量,通过自觉主动地与社会接触,重塑自身的社会角色。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条件下,空巢老人可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比如环保宣传、呼吁社会关爱对空巢老人等活动。其次,空巢老人也要不断学习,给自己充电,既要了解当下社会的时事热点,也要通过自身实践,继续发挥自己的余热,力求活到老学到老。同时,空巢老人应多与年轻人交流,感受青春的活力,体会生活的美好,走出自我封闭的心理空巢。


  (2)社會与公益组织应积极开展老年公益活动,用公益填满心灵的“空巢”。社会和公益组织,应该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条件,如多组织老年公益活动、文娱活动,创办老年“心灵茶室”、“健康之家”等。针对退休职工空巢老人有一定经济基础与学习能力的特点,社区可以多组织一些普及电脑与智能手机知识的活动,使老年人拉近与高科技的距离,消除“数字鸿沟”。同时又要提高老年人预防电信诈骗的防范意识。社区还可以通过组建老年人健身队,使空巢老人走出家门,在欢声笑语中参加健身运动,提高身体素质。


  社会上的公益组织可以组织一些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通过与社区医院合作,给需要的老年人带去健康知识讲座与免费体检。社会义工与大学生志愿者,可以走进空巢老人的家中,帮助其做一些家务,与空巢老人进行交流,可以帮助老年人排解孤独感。义工们还可以利现在大火的众筹平台,通过众筹旨在倡导关爱老人,陪伴老人,让老年人和年轻人一起参与活动,为帮助老人实现自己的梦想提供经济支持。


  (3)政府加大养老事业投入,合理调整养老资源配置。随着老龄化加剧,家庭养老弱化,半失能、失能老人持续增长。特别是对于空巢老人的照料与护理问题日益突出,养老服务严重不足。这些问题急需建设以政府为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全民支持的社会化养老体系。政府可制定优惠政策,如用地保障、信贷支持、补助贴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发展福利性养老事业和营利性养老产业。从而在根本上打消了空巢老人的后顾之忧,给空巢老人以切实的养老保障。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发展老龄产业,开拓老年消费市场。不仅可以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而且可以带动特色产业发展,从而形成完整的商品生产、销售和服务一系列经济活动。同时也使空巢老人与社会保持积极的联系,有利于空巢老人发现自身价值,生活更加精彩。


  作者:倩倩


  第4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


  根据相关权威调查资料,中职女教师的教学压力普遍高于男教师,这是从压力因素方面展开分析,男女间的性别差异会导致两者心理压力表现方式的差异性。随着中职教育模式的不断完善,社会各界对中职教师的知识结构要求更加严格。有些女性教师为中职骨干教师,扮演着多重角色,不仅要做班主任,还要兼顾家庭角色,面临着工作及家庭的双重压力,其课余可供分配时间减少,这意味着其自我提升的时间减少。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能否得到健康的发展。21世纪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对于教师中存在的诸多不良的心理障碍,学校与社会可以从思想上重视、开展多种活动、提供发展机遇等几个途径来促进中职教师的身心健康。


  从调查问卷来看,中职女教师更适合做教师,女性心理方面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中职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主要包括教师的人格缺陷问题、人际关系不协调问题、职业压力问题、职业倦怠问题。有些教師整天怨天尤人,将日常教学中不如意的问题归结到学生身上,而不思考自身的问题,不能充分重视自身的缺点,不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心,自负清高,容易激动,容易发怒,心胸狭窄。


  在人际交往中,有些教师存在一系列的人际交往障碍,比如缺乏与其他教师沟通交往的意愿,缺乏良好的沟通交往技巧。教师属于一个比较封闭、孤立的群体,与社会的联系感较弱,有时候教师会产生与社会格格不入的感觉。这不利于教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导致其容易出现情绪低落、沉默寡言、精神不振等问题。有些教师存在严重的职业自卑症,对中职教育事业存在严重的自卑感,悲观心态比较强。


  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历史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社会各界对中职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体现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职称评比方面等。这些改革内容对中职教师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造成教师的心理压力加大。有些教师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现阶段教育改革的步伐,其心理无力感加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也逐渐扩大,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生源质量的下降。在日常教学中,中职教师需要扮演教师与家长的双重角色,不仅要教育学生怎样学习,而且要教育学生怎样做人,容易出现尴尬、无奈、厌倦等心理。有些教师不能有效调节这些情绪,会把负面情绪发泄到学生身上。


  (二)人际关系的影响


  随着教学压力的增加,教师的人际关系压力日益严重,其需要处理好与同事、领导、学生的关系。在人际交往中,中职教师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尊重、认同,但是在教师群体中,彼此给予肯定的认可并不简单。有的教师缺乏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在与同事的交往过程中,经常出现关系不协调的问题,因为一件小事而心生隔阂,甚至教师间出现相互拆台、攻击的现象。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教师长期得不到学校及领导的认同,经常会产生委屈、恼火、灰心等负面情绪。


  (三)家庭因素的影响


  家庭因素是影响教师心理的重要因素。教师工作的特点就是与学生展开互动性教学活动,教师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在学生身上。这意味着教师需要平心静气地钻研教学业务,将学生真正放在心上。有些责任感强的教师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在教育科研上,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与家人相处的时间,不利于和睦家庭关系的维持。


  (四)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


  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是影响其心理状况的关键性因素。在实践教学中,有些教师并不能真正客观地评价自己,对自己的期望过高,从而存在与实际教学状况的冲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如果不能合理调控这方面的压力,就会导致自己心理的不平衡。有些教师过低评估自己,缺乏足够的自信心,在现实面前感觉自己无能为力,自卑心理比较严重。


  教师的心理调节能力与其心理压力状况密切相关,教师的自我调节能力越高,其应对挫折的积极性就越高。一位合格的教师应该以教育为己任,尊重自己的教学岗位,认真履行社会赋予的教师责任。如果教师仅仅把教学当作一种工作,将不会真正投入中职教育事业中,就会产生一系列的不利影响,比如在日常教学中特别注重自己的利益得失,不利于提升日常教学效果,也会导致心理压力加大。


  在实践教学中,有些教师缺乏良好的教学素质,本身有其他的职业爱好,不情愿去教学,但出于其他原因勉强应付教师岗位,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能真正地敬业爱岗,也不会真正赢得学生的尊重,长此以往,不利于教师心理的调节。


  (五)学校考核的压力


  中职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没有升学的压力,但是很多学校制定了考核指标,与职称、晋升、年度考核等有关。考核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一种外在的压力,促使教师在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中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效果。但是,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事情,只有教师努力是不够的。教师面对一群学习基础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很难获得成就感,会造成某种程度上的心理受挫或者不健康,心理失衡,负荷加重。


  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方案


  (一)提升教师资格准入门槛


  目前,我国中职教师群体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有部分教师是非师范毕业,其缺乏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在实践教学中,有些教师的心理素质较差,不能适应高强度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不能适应现阶段中职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为了有效解决这类问题,需要提高教师资格的准入门槛。国家相关部门要完善相关的教师法律法规与教师任职资格制度,将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作为教师任职的重要资格。


  (二)创造有利于教师心理健康的环境


  教师是社会群体的一部分,教师的心理问题与社会大众问题密切相关,教师的心理状况亦是对社会问题的反映。各级政府机关应当根据《教师法》的有关规定,切实维护广大教师的合法权益。为了解决中职教师的心理问题,必须对症下药,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从管理、政策等方面为教师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师的社会地位,将教师的心理健康修养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的项目范畴,为教师心理压力的舒缓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方法


  为了调节教师的心理状态,中职学校需要优化现阶段的教育管理方法,进行领导方式的优化,遵循人性化的管理原则,针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展一系列的心理培训活动,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社會环境,推进教师心理的不断调适,从人际关系、工作职责、管理方案、规章制度等方面展开分析,为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排忧解难。中职学校需要为教师多多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其意识到自身的价值。


  对教学时间、休息时间进行调整,促进教师劳逸结合,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及内在焦虑感,稳定其情绪,定期对教师展开心理测验及调查,积极普及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有目的性地开展教师群体的集体心理辅导,切实提升教师的心理素质。


  (四)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


  随着中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需要充分意识到自身的不足,明确优胜劣汰是自然界的规律。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心理素质是教师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要与时俱进,树立持续性学习的观念,在工作及继续教育过程中,缓解并克服不良情绪。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崇高的事业思想,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要敢于正视现实,正视自己,深入了解自己的喜怒哀乐,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以美的眼光看待问题,尊重、理解及原谅他人,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及观念,培养创新精神。


  时代是不断变化的,教师只有不断适应外部的变化环境,才能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心理压力舒缓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正视自我,理性地认识心理压力,认识到心理压力是非常常见的心理现象。教师要对自己的处境进行客观的评价,在情绪低谷时,要冷静分析自己的心理状态,要鼓励自己,一切都会好起来。教师要积极地应对生活中的心理压力,采取积极的压力应对方式,主动、勇敢地解决心理问题,改变怨天尤人的态度,不断优化自身的教育观念,帮助自己,帮助他人,增强信心,减轻自己所承受的压力。


  四、结语


  中职教育体系具备实用性、复杂性的特点。为了适应时代的教育要求,中职教师应该培养积极阳光的心态,锻炼自己的抗压能力,提高自我的心理调适能力,同时也必须时刻反省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促进中职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范恒


  第5篇:浅谈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因素及策略


  心理素质是人的必备素质之一,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使中小学生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幸福地生活。当代农村初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与心理的发育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有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的话,将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严重者会使学生出现心理障碍或人格缺陷。如何培养农村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是每个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教师有义务、有责任做好对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掌握他们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特点,不断改进教育的方法,既要注重激励教育,也要实行批评教育。同时也要以此引导家长,这样农村学生的心理素质才能得到有效提升,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一、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


  (一)教师的因素


  农村学校规模通常较小,大多缺乏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且不说大部分乡村学校并未达到“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要求,就算已经配备的学校,也基本是由語文或思想政治等文化课老师代任,不仅非心理学专业出身、没有任何资质证书,也基本未受过任何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一些教师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视为思想品德教育,把心理健康与思想健康、品德高尚划等号。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认为它与自己的教育教学没有关系,不需要深入进行研究。有的教师也意识到心理健康对促进学生发展意义重大,但是自己缺乏丰富的专业知识,不懂得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此一来,农村学生产生心理困惑或者心理问题时,便很难获得有效的教育帮助,不利于其今后的成长与发展。


  (二)家长及家庭因素


  农村地区信息较为闭塞,整体上家长文化水平不高,对心理健康、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及心理治疗等了解很少。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外地城市务工谋生,但由于他们收入普遍不高和其他不便,难以将子女带在身边。很多家长由于在外打工,很少回家,孩子主要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或者是择校寄宿。家长通常只关注孩子的物质需求,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亲情上也存在着缺失。家长们普遍认为孩子进入学校后,需要由教师承担所有教育问题,不关自己的事情。且大多数家长思想较为落后,未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也未掌握丰富的知识,不知道怎样将孩子的特长发掘出来,也不懂得怎样鼓励孩子,指导孩子,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帮助。


  无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多大的发展进步,如果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与之相配合,都不能真正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家庭教育是孩子良好人格形成的重要保证,家长忽视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逃避自身责任,其实是很多孩子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如果家长一味地依赖学校,而学校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只传授知识而忽视孩子心理健康教育,这对培养一个健全人格的人来说非常不利。就算学校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但家庭教育缺失造成的学生问题是学校教育所不能填补的。


  二、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教师问题是制约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开展的瓶颈问题。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大量的心理学理论和技术作基础,现在许多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知识还十分有限。因此,在师范院校的支持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工作势在必行,它直接关系到这项工作的成效。从目前的情况看,短时间内对众多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不太现实,教师的培训可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可采用专家下校指导、短期培训、教师自我进修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使农村中小学的教师尽早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独特的工作方法。总之,要在农村建设一支以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为核心、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全方位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开办家长学校,助力家庭教育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我们常说,一个问题孩子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学校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家长却只关心分数;学校教育孩子们要树立远大理想,而家长关心的却是未来如何挣大钱。学校向左,家长向右,学生左右为难。学校要通过开办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普及心理学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虽然提高一些家长的素质需要一个过程,但可以推动改变其教育观念,让孩子在家的时候感受家庭的和风细雨;让那些整天忙于工作的父母,懂得陪伴和对话等。只有这样,孩子才不会产生心理冲突,积极阳光的心态才会在孩子心中生根开花。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各中小学校要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家校沟通渠道,举办家长培训讲座和咨询服务,组织社会实践和亲子活动,通过家长现身说法、案例教学等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家庭教育,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营造家校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三)家长要加强与孩子的情感联系


  从家庭方面来说,要落实教育监护措施,父母外出务工时,要保证孩子有可靠的监护人。父母在外还要利用多种通讯方式与子女沟通交流,让孩子感受到亲情温暖。另外,还要与孩子的班主任、其他代管人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共同商讨教育的方式与办法,做到挣钱与关心子女教育两不误,使孩子从小就能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打工家长每周要给孩子打一个电话,每月写一封信,每月给班主任打一次电话,每学期给课任教师打一个电话,每年至少回家一次。


  (四)对个别学生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


  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多是个体现象,学校要通过合适的方式及时对个别学生进行咨询与辅导,做到对学生的个别问题能区别对待,可尝试采用单独谈话、专项辅导、针对训练等适合个体需要的方式,帮助学生消除困惑和障碍。如,出现考试焦虑症状的学生,老师首先要通过沟通交流了解清楚学生产生焦虑的原因,是来自自身压力过大还是父母期望过高等,然后再确定合理的期望值,帮助学生提高应试技能,减轻或消除考试焦虑症状。对存在厌学问题的学生,老师先要了解厌学是由于家长教育方式不当、学校师生关系紧张造成的,还是因学生个体智力因素而导致,然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与矫治。


  (五)借助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的许多课程中都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学科教师应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中。比如,历史课教学中可借助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和意志品质对学生进行抗挫折能力教育;语文课教学中可利用文中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人物心理的描写及综合实践活动等内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我意识。在班主任和各学科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用积极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形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


  三、结语


  总之,造成农村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教师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爱与鼓励,消除学生的不健康心理,从而更加快乐地成长。


  作者:郝会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