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外科护理论文范文精选采编(共5篇)

来源:UC论文网2018-01-03 12:38

摘要:

  近年来我国医学技术在不断发展,我国医疗改革政策也有了新的改善,同时对医院外科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质的护理服务已经成为各级医院改革的重点,逐渐形成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  第1篇:神经外科护...

  近年来我国医学技术在不断发展,我国医疗改革政策也有了新的改善,同时对医院外科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质的护理服务已经成为各级医院改革的重点,逐渐形成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


  第1篇:神经外科护理中危险因素的分析与预防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62例,年龄28-81岁,平均(55.9±4.1)岁。疾病类型:脑出血33例,颅脑损伤30例,脑肿瘤24例,脑动脉瘤20例,脑血管畸形13例。文化程度:小学及文盲13例,初中31例,高中35例,大专及以上41例。


  1.2方法


  对这12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同时详细分析造成这些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以及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针对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2结果


  120例患者中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8例,包括压疮2例,跌倒1例,坠床1例,护理记录不当1例,仪器使用不当1例,意外拔管2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通过分析发现造成以上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包括护理人员因素、护理管理因素以及患者自身因素。


  3讨论


  神经外科是医院重要的临床科室,其护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就医安全。本研究对神经外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现总结如下:


  3.1神经外科护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


  3.1.1护理人员因素


  护理人员是进行护理工作的主体,其工作质量的好坏是衡量医院整体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护理人员造成的护理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护理专业技术不过关:这种情况主要存在于新进护士或是实习护士中,由于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导致他们在进行护理操作时手法生疏,容易增加患者的痛苦。如在进行静脉穿刺的时候,由于技术不过关,加之心理紧张,时常出现一次穿刺不成功的情况,由此容易招致患者以及家属的不满。(2)工作责任心差:由于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繁重,导致一些护理人员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而不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范以及工作流程,导致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如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很容易导致患者发生感染的情况;未能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导致换错药等情况发生,从而造成护理不良事件,导致护患纠纷等等。(3)护患沟通不畅:在较强的工作压力之下,护理人员容易产生一定的厌烦情绪,反映在工作中就是对患者以及家属没有耐心,态度恶劣,护理操作简单粗暴,因此极易招致患者以及家属的不满。(4)法律意识淡薄:对各项护理差错可能导致的法律后果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风险防范意识,对护理文书记录不规范、不完整等。


  3.1.2护理管理因素


  各項护理制度、护理工作流程、考评制度等不健全,导致对护理工作缺乏有效的指导及监督,从而降低了护理效果。对护理物品、设备等管理不到位,无法保证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容易影响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后勤保障工作缺失,导致不能及时为患者提供各种必要服务,如床单、被罩等不能保证及时更换,增加患者发生褥疮和感染的几率;地面湿滑不及时清理,容易增加患者跌倒的风险。


  3.1.3患者自身因素


  神经外科患者很多还同时伴有一定的精神障碍症状,如狂躁、抑郁等,导致他们的遵医行为较差,容易发生坠床、意外拔管等事件,从而影响患者的住院安全,使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有所增加。


  3.2预防措施


  3.2.1健全制度、规范行为是确保质量的前提


  医院机构制定规范过程中,需要建立服务规范和根据各个科室的特点和实际医疗工作标准,同时科室需要医疗安全小组和监督管理机制,同时要参与到医院日常管理工作中,对于发现工作中故意失误或实际管理标准不相符的情况,需要进行适当的奖罚。


  3.2.2定期安排护士查验科室常用设备、器械、护理物品


  对实际护理中医疗器械的损坏或缺失,相关护理人员要及时进行登记和补充。同时,要建立备案制度,对于使用具体情况进行记录,对医疗器械的管理要做到科学合理,并定期消毒和维修。


  3.2.3注重护理专业知识更新


  作为医护人员要对自身的专业知识进行不断加强和更新,要与时俱进才能使护理工作更加具有质量,同时让护士有危机意识和责任感,并加入绩效制度中。同时,医院要组织在每周特定的时间展开护理人员内部学习和工作经验的交流,不断端正工作态度。通过问卷调查和每个月1次对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而且医院要制定考核制度在每个季度进行1次基础知识和专业工作技能及专业知识的考核。同时需要组织部分医护人员到其他医院进行技术和工作经验的交流,从各个方面对护理工作加强风险控制和管理,严格按照医院规定的规章制度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工作,不断加强工作责任心,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把握好每个环节的质量,将一切不安全的影响因素,杜绝在萌芽阶段。


  3.2.4加强安全护理


  对于意识不清以及有躁动症状的患者,应进行必要的保护性约束,加床护栏,同时床周围避免放置有伤害性的物品,从而减少患者发生坠床等意外事件;保持患者住院环境的地面清洁、干燥,防止患者发生跌倒的风险;及时为患者更换干净的床单、被罩,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干燥,防止患者发生感染、褥疮等;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4结论


  对于在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小儿患儿护理工作开展而言,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等提出科学、系统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避免患儿出现护理风险事件,保证患儿的安全,有效提高患儿护理质量。


  作者:王华健


  第2篇: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


  快速康復外科护理目的就是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其核心就是通过对围术期各项护理措施的优化,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削弱应激反应[1]。自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提出以来,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多采用结直肠癌根治术予以治疗,但因为手术创伤较大,导致术后并发症较多,术后恢复慢,所以,必须重视围术期护理[2]。本文通过对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10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分组研究,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108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中,女24例,男30例;年龄37~74岁,平均(56.4±7.2)岁;直肠癌28例,结肠癌26例。干预组患者中,女25例,男29例;年龄36~73岁,平均(55.9±7.4)岁;直肠癌30例,结肠癌2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即术前叮嘱患者禁食8~12h;手术当日清晨予以胃管留置,指导患者用开塞露、乳果糖促进排便,做好肠道准备工作[3];术后48h进行肠外营养,在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后予以合理饮食指导,并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给予患者流质食物。倘若患者术后疼痛难忍,可适当给予镇痛剂治疗。


  1.2.2干预组干预组患者围术期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包括(1)术前护理:术前当日晚上6~10h,予以800ml葡萄糖溶液(12.5%)口服,手术当日清晨,常规放置导尿管。(2)术中护理:麻醉诱导前2h,予以400ml葡萄糖溶液(5%)口服,叮嘱患者10min内喝完[4];无需放置鼻胃减压管;给予静息复合麻醉,选择半衰期较短的麻醉药物;术中有效控制切口大小,预防性使用广谱抗生素[5];用溫水冲洗患者腹腔,以免患者体温过低;无需放置腹腔引流管。(3)术后护理:在患者麻醉作用消失以后,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或侧卧位,并定时更换患者体位;积极鼓励与支持患者,让患者尽快进行自主活动,如坐起、屈膝等,并且于术后第2天指导患者进行翻身、下床等训练;术后12h给予少量0.9%氯化钠注射液滴注,术后24h开始适当增加肠内营养液量,一直到足量;定时给予患者镇痛剂;术后3~5d内拔除导尿管[6]。


  1.3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切口感染、尿潴留、术后出血)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干预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4%,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中应用常规护理时,需进行肠道准备,如清理患者肠道内容物、使用抗生素等[7-8];从快速康复外科角度出发,肠道准备作为一种应激反应,易导致肠道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进而提高了低血压发生率。为此,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中,无需肠道准备,且禁食禁水时间短,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加快了患者康复[9-10]。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同对照组患者比较,干预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文献[11-12]报道十分相似,进一步说明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更好,能够有效加快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值得临床全面借鉴与推广的护理方式。


  作者:涂燕玲


  第3篇:老年患者胃肠手术快速康复的外科护理


  引言:快速康复外科由于显著加快了患者术后康复的进程,并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在近年来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推崇,因而也逐渐从直肠外科扩展到了消化系手术的各个领域,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受到了国内外文献的一致肯定.快速康复外科最早是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是患者卧床护理理念的一个进一步的延伸[1].这是一种全新的,以患者为目标的,能够较好的做好患者精神、体质等多方面考量,减少患者在治疗中会出现各种不适的一种疗法.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将在本院接受胃肠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98例(2014.4-2016.3)选入本次研究,在简单随机分组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49例患者为一组。


  对照组:男性、女性患者各占26、23例;平均年龄为(64.93±2.16)岁;其中包括27例胃部手术患者,14例直肠手术患者,8例小肠手术患者。


  观察组:男性、女性患者各占25、24例;平均年龄为(64.71±2.03)岁;其中包括26例胃部手术患者,16例直肠手术患者,7例小肠手术患者。


  将上述两组老年胃肠手术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比较,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措施的同时开展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主要包括围术期心理护理、早期活动护理、胃管与引流管护理以及按摩护理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两组老年胃肠手术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排便时间、下床时间、拔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对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进行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均经过SPSS17.0版进行处理,两组老年胃肠手术患者的各项时间指标均为计量资料(±s表示,t检验);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为计数资料(%表示,c2检验)。若患者的各项指标在比较过程中有明显差异存在,即表示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患者各项时间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时间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2.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较对照组低,P<0.05,详细结果见下:


  观察组中未有患者出现并发症;对照组患者中,便秘患者2例,腹泻患者1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1例,其并发症发生概率为8.16%。


  3讨论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主要是在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为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将手术的并发症及应激反应减少,以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的一种护理管理措施。本院为部分老年胃肠手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获得了理想的护理效果,其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术前将手术的重要性告知患者与家属,针对围术期的相关注意事项、术后可能存在的胃肠道反应、身体具体恢复的情况等向患者宣教,以缓解患者对手术存在的恐惧感;护理人员应主动给予患者心理疏导,掌握心理护理的措施与技巧,针对影响患者心理情绪的问题为其实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措施,对其住院治疗期间存在的心理压力进行及时缓解,将不良情绪及时纠正。


  术后每间隔2小时为患者翻一次身,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后帮助患者将体位调节为半坐卧位,便于腹腔渗出液向盆腔流入,将患者发生感染的风险降低,此外可减小手术切口的张力,对疼痛症状进行缓解,对切口的愈合具有促进作用;给予患者早期翻身及活动护理,可减轻腹胀症状,促进患者尽早将肠道内残留的气体排出。


  确保引流管的畅通,及时将腹腔内的渗出液与渗血引出,对并发症进行预防;手术后6小时为患者的腹部进行按摩,对腹部肌肉组织的血流灌注具有促进作用,可将胃肠平滑肌的舒张力进一步增强,对淋巴的防御功能进行改善,对胃肠道分泌及消化、吸收、排泄等功能具有改善作用。


  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时间指标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其并发症发生概率亦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为老年胃肠手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以促进其术后康复,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进而将住院时间缩短,其应用效果确切,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周丽萍


  第4篇:人性化管理对急诊外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


  众所周知,急诊科在整个医院中是最忙碌的,这里的病人不仅在人数方面更是在病种方面碾压其他科室,尤其是在一些自然灾害(地震等)或意外事件(车祸等)发生之后,急诊科的医护人员都是最先冲向第一线的白衣天使[1]。也正因如此,急诊科的人力或资源等方面管理工作的难度就上升了一个等级[2]。本文则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管理方式(普通管理和人性化管理)进行了对比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急诊科的20名护士,条件:年龄处于22~3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1.5)岁,这20名护士承担着整个急诊科的所有急救、抢救以及患者护理工作,由于急诊科的工作量高于院内其他任何一个科室,所以护士的工作负担也比较重,没有足够的休整时间,很多护士每日上班时都处于疲倦的状态,因此会造成很多临床上的工作失误,也加剧了原本恶劣的医患关系。对此我院决定从2016年1月开始至2017年1月对我院急诊科护士的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理念,将对该时期的设为试验期;而在此之前的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这一时期,对我院急诊科护士使用普通的管理方案,并将其设为对照期。


  1.2护理方法


  对照期使用普通的护理管理方案,而试验期则在此基础上应用人性化管理理念,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护士长的培训,努力提高其护理管理能力,为其灌输新型的管理理念,明确人性化管理的内涵及意义,指导护士长创新管理制度,尤其体现在排班制度的创新,适当的使用弹性排班,做到具体事情具体分析,科学合理安排急诊科护士的工作,保证每一位护士都有适量的休息时间。并且要不断提升统筹能力,懂得护理资源的合理分配。在工作中尽可能的站在普通护士的角度思考,对其多一些体谅与宽容,同时要以急诊科的整体利益为主[3]。


  (2)整个护理管理中要体现公平性原则,要让每一位辛勤工作的护理人员感受到人人平等的待遇,树立管理者的威信,使护士对管理者和管理制度充滿信心。


  (3)为护理人员创造良好的培训机会,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与培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及专业技能水平,协助护士实现自我价值,增强其自信心。


  (4)管理者学会如何与护士沟通,从护士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出发,对其所造成的失误抱有包容心病协助其找寻最佳的挽救措施而不是一味的责骂,我们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批判护士。


  (5)延续绩效激励方法,对优秀的护士进行经济奖励,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6)尊重护理人员的个人意见,实行民主决策[4],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增强合作意识,凝聚众人力量,共同促进急诊科的发展。


  1.3统计学方法:采取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利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汇总数据,通过卡方检验和t检验对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进行分析和处理,表示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时期满意度对比


  2.2两时期护士的工作质量及效能评价情况


  3讨论


  急诊科的工作量大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紧张的医患关系也是管理者应该极力解决的问题。事实证明,普通的护理管理已经不能满足医患双方的需求。而人性化管理理念的应用则能够很好的改善目前的局面。


  因为人性化管理理念注重个体的尊重,通过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激励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凝聚力[5]。护理也是如此,只有提高对护理人员的重视度,才能激励其发挥自身的潜能,护士提升技能就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从而,医患关系也可以得到缓解。


  据表1、表2所知,对照期20名护士中仅有9名护士满意管理制度,而试验期护士的满意度可达到100%;同时,试验期护士的效能与工作质量评价就数据而言明显高于对照期的护士,显然,人性化管理的应用具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在急诊科护理的管理工作中适当的应用人性化管理理念,不仅有利于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值得管理者广泛使用。


  作者:魏玲华


  第5篇:中职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小组式反思讨论法的运用


  0前言


  在护理专业中外科护理学是其重要的组成,是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重要课堂之一。随着护理学科的不断完善以及人们需求的提高,临床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逐渐升高。目前,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全面性护理人才是外科护理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因此,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极为重要[1]。为探究小组反思讨论教学法在中职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选取2个班级共80名学生分班级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纳入的对象为16级护理专业2个班级学生,所有学生均为女性,并将其分为对照班和研究班,对照班:40人,年龄(15-18)岁,平均年龄(16.5±1.3)岁,研究班:40人,年龄(16-19)岁,平均年龄(17.3±1.2)岁,将2个班级学生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不明显(P>0.05),班级数据比较有意义。


  1.2教学方法


  两个班级学生在教学的内容、教材版本、授课的时间、授课的教师以及最终的考核等方面均相同。在此基础上,对照班学生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所有学生在同一教师,由教师集体予以授课,通过口头传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授课内容。研究班采取小组式反思讨论法进行教学,具体方法如下:(1)成立小组,每十个学生为一组,共分为四个小组,并选取一名各方面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小组的组长。(2)课前反思。教师先全面掌握大纲内容,并明确教学目标、计划课时和授课内容,设计典型的病例资料供学生剖析。在授课前7d,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发放自己设计的典型病例资料,让学生以成立的小组为单位,共同对病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并通过查阅、讨论等整理讨论的结果,对存在疑惑的问题予以详细的记录,并由小组的一名成员在课堂上展示本组的讨论结果。(3)课堂反思。在课堂正式授课前,先由小组成员进行汇报,并提出该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然后由其他小组进行点评,或者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尝试性解答,最后由教师进行最终的评估,并在教师的带领下对提出的病例进行详细的剖析,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并告知其薄弱环境,引导学生对临床的症状,疾病发生的机理等进行分析,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制定相关的护理措施。在该教学方法中,教师要更注重引导学生,让学生可以主动的发现问题,并通过小组讨论、反思等找出解决的对策。(4)课堂后反思。在某一系统知识讲解结束后,要求学生要进行反思笔记的撰写,通过反思笔记,可以加深学生对该问题的重视,笔记的内容可以包括存在的问题,获得的新知识,以及想要继续研究的知识等,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反思笔记,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对教学方案及时的进行调整。(5)教学效果的评估。可以通过考核对学生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的基本护理技能、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等。


  1.3观察指标和判断标准


  本次研究以学生的基本护理技能评分、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评分作为观察指标,通过对比两个班级学生的各指标结果,评估中职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式反思讨论法的教学效果。


  基本护理技能评分、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评分的判断:应用我校自制的综合评估表对学生的基本护理技能、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进行判断,总分为100分,基本护理技能50分,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50分,分数越高表示教学效果越好[2]。


  1.4统计学方法


  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的指标数据进行处理,(±s)表示剂量资料,数据采取t检验,统计学检验有差异用P<0.05表示。


  2结果


  研究班的基本护理技能评分、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班,差异显著(P<0.05),详细结果见表1。


  3讨论


  对于外科护理学而言,具有较高要求的实践性和操作性,且理论知识相对较多,因此,探究合适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下转第108页)(上接第96页)意义。传统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教师统一讲解的满堂灌方式进行授课,学生多为被动接受知识,学习效率较低。小组式反思讨论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是指以小组的形式,在教师的引导和协助下,让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反思,从而有效的掌握教学的内容[3]。在小组式反思讨论法教学中,将教学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成立小组、课前反思、课堂反思、课后反思以及教学考核,让学生在整个受课期均可以主动的探索,提高的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与传统教学法比较,应用小组式反思讨论教学的优势在于:第一,拉近了师生关系。小组式反思讨论教学增加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接触时间,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更亲近教师。第二,提高了教学质量。小组式反思讨论教学法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可以更好的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该方法的应用,让学生由被动学习改为主动学习,改善了枯燥学习的氛围,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还提高了整体教学的质量[4-5]。本次研究中研究班学生的基本护理技能评分、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班(P<0.05),由此说明,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反思式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更显著。


  综上,中职外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小组式反思讨论法对其进行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基础护理技能,对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的提高均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连坤娜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