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经济管理论文 > 正文

努力掌握涉华经济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来源:UC论文网2018-02-22 10:13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增长和综合实力的增强,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压舱石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外媒对中国经济的关注与日俱增,对中国市场动向的追踪愈发紧密。从宏观经济到公司新闻,国际主流媒体几乎每天都有关于中国的...

  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增长和综合实力的增强,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压舱石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外媒对中国经济的关注与日俱增,对中国市场动向的追踪愈发紧密。从宏观经济到公司新闻,国际主流媒体几乎每天都有关于中国的经济报道。《经济学人》杂志开辟了中国专栏,这是70年来首个新开国家专栏;金融时报网站也开辟了专门的中国新闻板块。中国经济新闻已是国际舆论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这种高曝光和强曝光也使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变得日趋复杂,误读、不实报道与偏颇的言论此起彼伏,对国际社会和市场决策者形成干扰,使其难以对中国经济的运行作出客观准确的判断。早在2015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启动新一轮汇改,完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新政实施后人民币汇率在市场的作用下开始下调,当时就有媒体借机宣称中国操纵汇率以获取不平等的出口优势。又比如,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多项经济指标略有放缓,海外一些智库和不少外媒就预测中国GDP增速会大幅度放缓,使劲唱衰中国经济。从“崩溃论”“硬着陆”到“明斯基时刻”,这些抹黑中国的论调总是在一定时段里交替上演,虽然甚嚣尘上却从未成真。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也被贴过很多负面标签,比如“货币操纵国”“全球金融波动的根源”等。由于中国的崛起被老牌西方发达国家视为威胁,而经济是中国对外交往的重中之重,如何第一时间有效回应、撕碎海外舆论的负面标签,引导海外舆论客观中肯地理解中国的经济成就,在舆论引导中争取更大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一直是对外传播的重点和难点。


  笔者在工作中经常遇到此类报道,一开始觉得头痛不已,后来在与海外言论的数次交锋中,慢慢探索出些许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需要端正态度,不能陷入宣泄情绪的骂战中。许多报道往往不完全是空穴来风,大多基于或者部分基于某些现实基础,因此稿件的当务之急是抓住事件的“牛鼻子”,抢占于我有利的论战高地。并且,为了增强说服力,最好能够多引用国际媒体所熟知并信任的机构和企业的观点。此外,许多负面论调往往“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放大了个别案件在全局中的地位和影响,这时就需要将视角拉回到整体上来,以详实的数据和事实反击孤立事件。在写作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换位思考,努力熟悉外媒话语体系,以便能突破思维的局限,用贴近海外读者认知习惯的方式来阐述中国的经济现实。


  本文就尝试通过几个与外媒唇枪舌剑的案例,来对比分析涉华经济舆论引导的难点,结合采编心得,浅析如何更有针对性地回应外媒不实言论,增强对外传播的实际效果,更加有效地发出中国声音。


  站稳立场保持舆论引导的战略定力


  外媒的涉华言论其实有明显的倾向,他们总是选取于己有利的角度,来渲染自己的论调。在进行回应时,如果就事论事,往往陷入不利的舆论环境中,无法进行有效的反驳。这时,就需要从其看似冠冕堂皇的论述中,识别出破绽和漏洞,进行有效回击。2017年3月,全国两会召开,海内外舆情正处于敏感期。欧盟中国商会发布报告抨击中国营商环境,称“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使外企境遇恶化,而本土企业却能够获得不平等的竞争优势。多家外媒都对这一报告进行报道,称外资在中国受到了不公平待遇,舆情迅速恶化。欧盟中国商会是在华经营的欧洲企业的联合会,其报告系通过对成员企业的调研后所得出,似乎代表了企业对环境的真实感受,很难反驳。为了解真实的外企营商环境,使报道做到有的放矢,笔者查阅了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政府招商引资的情况,发现真实情况并非外企反映的那样恶劣。为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往往降低门槛,在优惠政策上极度慷慨,比如在土地费用减免、税收返还等方面,外企往往能享受到国内企业无法想象的优待。近年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中国正在打造公平开放的营商环境,对内外企业一视同仁,外企的“超国民待遇”也因此逐渐退出。因此,宏观上看,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不公平待遇之说并不成立。为此笔者撰写了英文评论《中国制造业崛起并非威胁》阐明了这些事实,并引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表态:中国欢迎外企参与“中国制造2025”,并将一视同仁。文章进一步强化和传递了中国政府的声音。这篇稿件的核心观点和当日工信部部长苗圩对此事的表态被包括法新社在内的多家媒体转载。


  在实践中,笔者感到,写作中最忌讳的是被对方带乱了节奏。在进行有针对性的反击时,要找准我方立场,并将其始终贯穿于稿件之中。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正稳步推进,当下采取的政策措施是适合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外界的指摘并非全无道理,如果从他们的立场出发考虑,甚至还相当有说服力,这就更需要我们在稿件采写中保持相当的定力,对中国国情、发展现实、发展历程越熟悉,对中外差异把握得越精准,就越有能力展示好中国的政策立场,获得好的传播效果。


  主动采访海外智库拓展报道的国际化视野


  稿件引用信源不够国际化,是对外英文稿件国际传播力偏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对外财经报道中,中国官员、中国经济学家和中国学者仍然占据主要版面。大量引用本土观点,方便了采写,但却存在削弱传播效果的风险。客观来说,中国的崛起触碰到了先发国家的既得利益,对西方国家形成挑战。在此背景下,外媒难以保持客观公正。在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获得全球消费者青睐时,外媒抨击中国劳动者人权和知识产权保护的不足;而当中国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迈向行业中高端时,国际舆论又惊呼中国企业抢占了国际市场,威胁了他国企业的饭碗。因此,涉及“利益之争”的稿件,本土观点、论据越多,就越容易被外界所忽视。而增加稿件的国际元素,尽可能多地引用国际同行所熟悉的信源,往往能增强外国读者的信赖感,强化稿件的信服力。


  2017年5月,美国信用评级公司穆迪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并在報告中称中国经济将持续放缓、政府债务继续走高、实体经济债务规模将快速上升。穆迪是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这份报告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事件发生后,财政部迅速回应,我们做了对外播发,但总觉得意犹未尽。正在这时,摩根士丹利在北京召开峰会。作为全球第二大投行,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很受市场重视,笔者意识到这是一个主动引导舆论的好机会,争取到了对其首席执行官的专访,就债务风险、去杠杆进程和资本市场开放等热点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与采访对象进行开诚布公的交流,获得了中肯的第一手评价。英文稿件《中国独家:摩根士丹利高闻认为中国的不确定性被高估》不仅引语生动,而且事实充分,数据翔实,有力说明了外资对中国市场前景应该充满信心的理由。这篇报道除被主流外宣媒体转载外,还获得多家外媒的引用和转载。


  笔者觉得,在我们的国家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今天,媒体也要更具开拓精神,更加主动地采访海外智库和研究机构,努力在新闻采集的环节就贴近西方受众,使我们自己尽快具备国际化的报道素养,更好地记录这个时代的发展进程。


  以大视野打破小切口的局限


  西方媒体擅长以微观视角切入,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反映宏观问题。这种小切口的新闻叙事方法本身并无不妥,但是如果局部问题被过度放大,就会造成错误的结论推导,对受众形成不符合事实的误导。2017年11月,英国《金融时报》刊登稿件《中国新一轮下岗潮带来挑战》,认为中国正面临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最大规模的下岗潮。根据笔者与相关分社记者的联合调研,截至发稿,受去产能措施影响的工人中,近半数已经过再培训,重新上岗,马钢在前三季度已实现近30亿元盈利,社保负担并不存在。此外,相较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下岗潮,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早就不可同日而语,完全有能力解决好经济转型面临的就业挑战。当前,政府预估的180万受到影响的工人总数也仅占城市劳动力的0.4%,中国失业率实际上正处于2008年以来的最低位,中国的这一轮转型不仅是主动转型而且是自信的转型。稿件《为什么钢铁工人“下岗”不会损害中国经济》播发后,获得世界钢铁专家网、希腊航运新闻、铁合金在线等国际行业媒体采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已经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当前,新发展理念正在深入人心,围绕新“两步走”战略推进的一系列新举措也在逐步落地,如何在舆论交锋中客观全面地讲述中国经济故事,是对一线采编人员新闻素养的挑战,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我们的专业化水平才能稳步提高。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