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节能环保类 > 生态环境论文 > 正文

“建设生态文明”引发延川县“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来源:UC论文网2019-03-22 15:19

摘要:

  摘要: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繁荣、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与野蛮粗暴地对待大自然相对立的一种伦理形态。而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单独作为一个部分来阐述,可见政府对此问题的高度重视。这个决策使我深受启发、备感振奋。然笔者通过自己的耳闻目睹,经过认真实际调查和对比之后,对延川县的“生态建...

  摘要: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繁荣、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与野蛮粗暴地对待大自然相对立的一种伦理形态。而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单独作为一个部分来阐述,可见政府对此问题的高度重视。这个决策使我深受启发、备感振奋。然笔者通过自己的耳闻目睹,经过认真实际调查和对比之后,对延川县的“生态建设”颇感担忧。因此,从延川县的生态实际出发,结合党中央的政策指导,来谈论延川县生态治理的成绩和面临的巨大挑战。


  关键词:延川县;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思考;挑战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3-0014-02


  一、延川县地理概况及生态状况综述


  延川县位于陕西省北部,延安市东北部,距延安市区80千米,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09°36′20″~110°26′44″,北纬36°37′15″~37°5′55″。地形地貌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以梁峁、沟壑为主,土壤以黄绵土为主,土层深厚,土质绵软,质地适中,透水透气性强。气候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季风气候类型。四季分明,冷暖干湿明显。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少雨多风,夏季湿热多雨,间有伏旱,秋季凉爽而湿润。但从20世纪30年代到21世纪末,由于无休止的战争和自然灾害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加之改革开放以来粗放型经济的发展,使当地自然环境遭到极大破坏:秃山荒岭多见,森林植被及面积急剧下降,3―4月份的沙尘暴更加虐,加之石油煤炭资源的开发,对当地的生态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这一切严重地影响到该县的群众生活质量,阻滞了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起,延川县虽然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但因受传统的生产方式影响,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重。人们“年年栽树不见树,岁岁种草不见草”,当地群众形容这里“山是和尚头,沟里干丘丘,三年两头旱,十种九难收”,农民生活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从而,严重地影响了本地经济的发展,据统计,1997年延川县生产总值267.85万元,人均42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4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31元。这很快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


  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工作情况摸底调研


  1.1997年,江泽民同志指出:“再造一个山川秀美西北地区”。县政府在省市两级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开始了具有时代意义的“退耕还林”和“退耕还草”两大工程。县政府大胆推行“四荒地”产权制度改革试验,在延长农民耕地承包期、稳定承包关系的同时,出台了“划定责任山(沙)”、“荒山(沙)承包”、“四荒地使用权拍卖”等政策措施,有效调动了农户承包“四荒”、投入生态建设的积极性。1999年以来,延川县被纳入国家在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县,退耕还林还草面积达到122.8万亩,分全县共拍卖“四荒地”98.36万亩,初步治理73.78万亩。产权关系的明晰,使农民心里更踏实,也敢于投资了,全县有5000农户购买“四荒地”,先后投入800多万元,比每年国家财政给政府补贴的还要多。


  2.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成就和深远意义。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站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面向新世纪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方向,着眼于中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大局,为科学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林草植被、再造秀美山川、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改善国家生态环境、改进农村生产方式、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现实和深远意义。真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延川县作为延安地区率先实施退耕还林的县区之一,抓住了机遇,坚定不移地推进以退耕还林草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坚持循环利用生态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经过15年的退耕还林、封山禁牧和封山育林,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在这一过程中,农民也开始了传统观念、耕作制度和生活方式的自觉转变,同时也使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性,切身体会到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带来的丰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致富,多栽树”的生态意识明显增强。这无疑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生产方式革命。但是,“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不能代表整个生态建设的实质要求,和比邻的兄弟县及地区相比,延川的生态建设仍然存在着漏洞,和党的十八大的“建设生态文明”更有着很大的差距。


  三、延川县生态建设的弊端所在


  群众有目共睹的是: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开展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精心组织下,经过15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之后,我县与志丹县、吴起等经济强县及国家与省市关于退耕还林还草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很多的漏洞,具体表现在:


  1.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目标没有得到充分体现。退耕还林还草的最终目的是治理水土流失、增加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但通过近几年来的发展,群众由于受利益驱动,时至今日仍然对退耕还林还草的认识不明确,在退耕还林工作中只注重退耕地栽植而忽视三荒地造林,造成退耕还林还草与三荒造林比例失调。但对于组内的一些沟壑等都选择无视,任其荒芜。


  2.退耕还林还草项目后续资金不足及资金的滥用。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延川县的退耕还林还草资金全部来源于国家的补贴,当地政府由于经济的原因,对此项目没有专款。部分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只重视“样板”工程而不注重后期的维护。使退耕还林还草项目只重数量而无法保证其质量。同时,在利益的驱使下,部分基层干部与关系户村民相互勾结,虚报数字,套用退耕还林还草资金,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基层腐败,严重地挫伤了广大群众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的积极性,使得退耕还林还草工作治标不治本。


  3.只注重经济建设效益,无视生态破坏。延川县有煤矿和石油资源,企业的发展无疑给经济添了活力,但由于企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和监管部门的容忍,生态遭到严重的破坏。如:煤矿的开发造成更多的荒山和沟壑,石油的开采和加工,严重地影响到人们的饮用水和土地的寿命。


  4.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成为文明生态建设的首要瓶颈。延川县是一个偏远的小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无人问津,全县没有一个像样的公园,仅有的小广场各种设施本身就不全,又遭到破坏无人管理。县城建设无合理的规划,城中市场与居民生活区混在一起,市容市貌极善。县城绿化率不到0.45%。全县没有统一的垃圾回收站,群众的生活垃圾到处可见,严重地造成了二次污染……这一切的弊病无疑令生态文明黯然失色。


  5.民生工程瘫痪,与文明生态建设遥不可及。延川县冬季的气候很冷,但是其供暖系统陈旧,覆盖面极小,供暖时间不够长,百姓怨声载道,只有使用煤来取暖,在冬季供暖期,整个县城的空气严重恶化。唯一的自来水厂承包给私人,天然气压力不足……众多的问题成为老百姓生活的桎梏,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何谈文明生态建设?


  四、对延川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建议


  1.政府领导需要牢固树立绿色政绩观。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良好的生态建设为基础,而生态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非一朝一夕之功能够见效。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自觉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追求一种健康的、富有潜力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绩。政府应该在工业项目立项和审批工作中,建立有关部门联合审查制度,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和项目,坚决不予落地。


  2.在工作方法层面,需要充分发挥全民的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从政府唱“独角戏”向全民跳“集体舞”转变。一是大力抓好生态文明主题宣传。在新闻媒体开辟专栏,利用“6・5”世界环境日进行生态环保宣传活动,广泛开展宣传。二是着力抓好生态文化的宣传。重视思想文化的引领,组织文艺骨干创作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文艺作品,结合送戏下乡等活动,开展生态文化进基层、农村和企业活动。三是深入抓好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建立健全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加大城镇环境卫生督察力度。


  3.在抓工作落实层面,需要健全和完善保障措施。从目前所存在问题来看,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举全县之力,实施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家园、生态文化等六大工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出台《延川县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意见》等可行性文件,使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始终领导有力、分工明确、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二是强化统筹协调。请国内权威研究机构和有关专家编制《延川县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纲要》、《延川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经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批准实施,使我县生态文明建设进入规范化、法制化发展的轨道。三是狠抓工作落实。将生态文明建设年度任务纳入县机关部门、乡镇主要负责人的目标责任考核,逐级签订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制,严格实行“生态环保一票否决”,并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同时,县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的资金作为专项工作经费,用于生态文明建设调研、考核、奖励和生态文明建设项目的以奖代补。四是强化法治保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动协调机制,强化环保、国土、林业、水利等资源环境保护部门的执法主体地位,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和重点案件移送督办机制,加大对破坏资源环境案件的查处力度,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保障能力。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