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政治哲学类 > 政治哲学论文 > 正文

解读辛亥革命

来源:UC论文网2019-03-23 13:04

摘要:

  教材编写者对辛亥革命的描写非常简单,保持初中阶段简化历史过程突出事件本身的风格。“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各地纷纷响应,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朝统治迅速瓦解。这一年是旧历辛亥年,这次革命称为辛亥革命。1912年元旦,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但由于革...

  教材编写者对辛亥革命的描写非常简单,保持初中阶段简化历史过程突出事件本身的风格。“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各地纷纷响应,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朝统治迅速瓦解。这一年是旧历辛亥年,这次革命称为辛亥革命。1912年元旦,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但由于革命力量不够强大,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被迫向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妥协。”


  这样简化的历史教材学生很难真正理解辛亥革命的本身面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补充。围绕这一课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解读。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及过程


  狭义的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1911年9月24日,文学社与共进会在武昌召开由双方负责人和新军代表60余人参加的联席会议,会上组建了起义的领导机构――起义总指挥部。起义机关定为1911年10月6日,后因准备不足,起义日期推迟到10月16日。1911年的武昌起义,实际上是革命党人策动清庭驻汉新军举行的一次武装暴动。武装起义的胜利震惊全国,南方各省军政要员在革命党人影响下纷纷宣告独立,促进了革命形势迅猛发展,满清统治岌岌可危。1912年元旦,孙中山从日本回国,在各省代表的拥戴下于南京就职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宣告成立,建立起全新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敲响了统治旧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的丧钟,辛亥革命成功了。


  二、辛亥革命与孙中山


  孙中山作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大大地推进了中国民主化进程,而且这种对革命的认识和实践是渐进持续的,特别可贵。


  1912年元旦,南京临时政府宣告成立,但当此时,腐朽没落的满清皇朝仍在北京苟延残喘,大军阀袁世凯任清朝庭总理大臣要职,手握军政大权,威胁革命政权的生存。时隔不久,在袁世凯公开答应“逼清帝退位”和“绝对赞成共和”的条件下,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之职,让位于袁世凯,致使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夺。单从这个历史事件来看,孙中山之让位于袁世凯,是导致袁世凯窃国、革命政权旁落、共和制度倒退的起始成因,但我们再来考虑当时历史背景就不难发现,当时袁世凯手握军权,还有强大的帝国主义的支持,若此时当即与袁世凯翻脸,即使有各个省份的“革命党”的支持,也好比以卵击石,难以取胜。由此看来,让位于袁世凯不仅仅是缓兵之计,更是保存革命力量的重大决策。


  虽让位于袁世凯,但此后一年多,孙中山仍积极宣传民生主义,号召实行平均地权,提倡兴办实业;还亲自担任了全国铁路督办,力图筹借外资修筑铁路干线。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孙中山于1915年5月初回到国内,继续为捍卫共和制度而斗争。


  孙中山早期曾努力争取日、英、法、美等国援助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但均无所获。他在斗争中认识到,要争取中国独立富强就必须努力推翻帝国主义。晚年,他同帝国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病在北京逝世。逝世前夕签署了三份遗嘱。在国事遗嘱中,他总结了40年的革命经验,得出结论说:“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发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号召。


  三、辛亥革命的成果和意义


  一言以蔽之,辛亥革命的意义首先体现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政治角度看,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近代长达270多年的腐败屈辱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自汉代董仲舒以来的中国思想中,君臣关系是“三纲五常”中三纲之首,皇帝不仅是政治上的权威,也是文化中诸多价值观念的重要依据与合法性的来源。


  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再次,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


  最后,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在亚洲的历史上也是一次伟大的转折。


  总的来说,孙中山先生及其领导下的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近代长达70多年的腐败屈辱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值得历史铭记。作者:黄琴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