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高等教育论文 > 正文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破解大学生就业困境

来源:UC论文网2019-03-23 17:25

摘要:

  摘要: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是当前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就业能力不足成为当前很多大学求职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政府、高校要发挥主导作用,以就业能力为导向,加快推进课程改革,扩大应用型从才培养,完善实习见习等制度,强化就业指导工作。同时,毕业生也要转变观念,重视用人单位的选人用人价值导向,既志存高远,更脚踏实地,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尽快走上工作岗位,实现自身价值。  关键词:大学生,就...

  摘要: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是当前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就业能力不足成为当前很多大学求职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政府、高校要发挥主导作用,以就业能力为导向,加快推进课程改革,扩大应用型从才培养,完善实习见习等制度,强化就业指导工作。同时,毕业生也要转变观念,重视用人单位的选人用人价值导向,既志存高远,更脚踏实地,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尽快走上工作岗位,实现自身价值。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作者:瞿雅峰


  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大事。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为727万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被称为“更难就业季”。然而,近年来大学生就业能力并未得到有效提升,离企业要求仍有较大的距离,使得就业难和招才难矛盾比较突出,亟需加以改进和解决。


  一、就业能力不足已成为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的拦路虎


  综观当今世界,很少会出现我国目前所遇到就业困境:一边是成千上万的加工制造型企业,苦于技术附加值低下而无法实现产业升级;一边有着世界上最为废大的大学生群体,而其中有相当比例的大学比较生未能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三个不匹配”:


  1.产业需求岗位与大学生需求岗位不匹配


  就业需求是派生需求。按每个劳动力拥有固定资产计,世界平均为2249美元,中国为662美元,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经济。我国制造业中高端产业的缺失,使得大学生难以成规模、可持续地就业。据统计,发达国家从事制造业的技术人才高达40%以上,大部分是大学生,而我国从事制造业的大学生比例只有4%左右,相差仅10倍。我国现正处于在转型过程之初,产业转型升级创造高端岗位的速度远低于毕业生数量的增速。


  2.大学生具备的职业能力与企业的需求不匹配


  企业最关注的因素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力,但高校更注重学历,重视学术能力与研究能力,轻视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据调查,60%以上企业反映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而且多数学生的专业知识不能形成在岗实际能力。我国大学生适应周期在1-1.5年才能独立完成工作,比发达国家大学生2-3个月的到岗适应期要长得多。因此,用人单位很看重实际经验,比如,浙江人才网每天发布有效岗位6万个以上,但其中90%的岗位均注明要求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成为大学生最大拦路虎。


  3.大学生就业观念与实际需要不匹配


  大学生还普遍存在精英意识和功利主义,不少大学生一心想着能找到“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既使找不到也不愿放低要求。多数学生对找工作缺乏相应技巧和准备,赶集似地参加各类招聘会,全凭运气碰。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毕业生平均求职时间需要150天左右,平均投递简历35份。求职过程不仅考验其沟通能力,也考验其毅力。


  解决上述“三个不匹配”问题,大学生就业才能真正走出困境。说到底,大学生就业主要靠产业转型升级,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经济转型有一个漫长的过程,高校毕业生就业不能等。这些年,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就业率保持总体稳定,实属不易,今后的政策空间已经不大。而企业则普遍感到大学生动手能力差,不能有效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不能很快融入企业。无奈之下,很多企业把招才的目光转向职业技校。因此,尽快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更好地适应用人单位需求,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充分就业,成为当下最迫切的现实选择。


  二、加快推进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就业能力教育改革。


  能力在于培养。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因素很多,涉及政府、高校、企业、家庭、个人等各个层面,但从影响机理、作用大小和能力培养机制的角度看,政府、高校发挥着主导作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仍需要从教育改革入手,建立起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就业能力建设体系。


  1.围绕就业能力实施课程改革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大量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但由于专业设置与人才需求结构上的错位,大学生求职中普遍感到学非所用,专业能力优势不足。实现大学生与职业需求的有效结合,是高校教育的内在要求,要确立能力教育在高校教育制度中的重要地位。一是适度调整专业设置。高校的专业设置要坚持学术取向的同时,更要突出专业的适应性,尤其是要增强职业的针对性。要根据人才市场变化,结合地方发展需要,构建一批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有地方特色、能促进地方创新发展的专业。二是加强中小学教育与高校教育课程的衔接。提升职业能力的基础是培养职业兴趣。要改革现有高考模式,减少必考项目,增加选考课目,将指挥棒”导向素质教育,将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职业实践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三是建立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预警机制。聘请第三方组织,收集高校毕业生就业就业情况、专业对口情况、毕业年度流动情况等信息,评估反馈在就业能力培养方面存在问题,联动改进招生、教学、就业工作,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毕业生。


  2.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企业对大学生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要求越来越高。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社会产业结构就会出现较大的调整,专业人才、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之间,越来越趋于融合,企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将更加旺盛。一是要加大工科类大学生的培养。这些年,高校扩招的主要专业大多属于文理科,与产业需求相脱节,求职能矛盾突出。而企业对工科类大学毕业生需求较多,尤其是民营企业需求量大,工科类学生基本实现了就业。二是总结推广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要通过项目支持、税收减免、政策优惠等渠道,调动企业参与合作办学的积极性。三是加快全社会公共职业实训平台建设,对即将毕业或毕业后因专业不对口一时找不到工作大学生,进行专项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尽快找到人岗相适的就业岗位,顺利实现初次就业。3.着力完善实习见习制度


  缺乏实践经验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首要原因。调查显示,有57.1%的用人单位认为缺乏实践经验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大大高于选择其他因素的单位比重。目前,大学生实习见习活动虽然有制度安排,但实际效果不佳。一些高校的实习见习活动流于形式,学生找熟人托关系盖章证明了事。今后要加强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高校要成立专门的组织领导小组,与实习见习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二是改革实习经费使用办法。将实习经费(不低于生均4000元)划拨实习单位,由校企双方协商使用。三是加强产学研合作,将毕业论文与实习见习挂钩,要求大学生将毕业论文写在车间里,写在流水线上。四是改善相关政策。如加大实习见习基地补助和大学生在岗培训补贴、建立实习见习工伤保险制度等,减少用人单位负担和后顾之忧,确保每个毕业生学习时间不低于三个月。


  4.强化全程就业能力指导


  在学生入学、学习、毕业等整个教育过程中,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就业能力指导与训练。一是要针对不同阶段、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学生开设不同内容、不同层次就业能力开发课程。要从大学新生入学开始,就要对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就业目标、求职技能等方面进行专业培养。二是尽快掌握求职技巧。帮助学生了解常规性招聘流程,组织必要的面试技巧培训,能在应聘过程中基本展示个人特质和良好的素养,提高求职成功率。三是积极利用企业、政府部门等组织的专业资源,通过聘请导师、开设讲座、座谈研讨等多种形式,使就业指导工作更加贴近实际需要。


  三、切实转变大学生就业择业观念


  就业能力说到底是个体能力,个人的努力至关重要。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定位大多瞄准中产阶层,调查显示,“稳定与高薪”仍是大学生择业的主要标准。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高校毕业生要转变就业择业观念,既要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合理确定就业目标,从基层做起,积累经验,尽快融入社会。


  1.毕业生应重视用人单位的价值取向


  从企业的价值取向看,企业青睐吃苦耐劳、能安心工作的大学生,看重毕业生对企业的忠诚度、与企业同呼吸共患难的个人品质。因此,毕业生在积极求职的同时,首先要更注重诚信的培养,其次应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质,利用政府、高校、企业搭建的各类平台积累一定的实践技能,发展创新能力,培养团队观点,使自身综合素质能更好地符合企业需求。


  2.毕业生要主动参加社会实践


  各地对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均建立了见习制度,并规定见习期间毕业生应获得必要的工资报酬。这一制度目标是,通过见习活动,确保每个毕业生能走向工作岗位。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兜底性制度安排。但据浙江省人力市场调查,近两年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里,超过31%的人在找不到合适工作后,就干脆中在家里等,不愿去企业见习,有些索性当“啃老族”。显然,高校毕业生还需要转变就业思路,打破一步到位、从一而终的阵旧就业观,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积累必要工作经验,尽快走上工作岗位。


  3.毕业生要勇于从基层做起


  各类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尤其是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毕业生就业空间很大。这些年各级政府大力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同样需要大批优秀的高校毕业生。从总体上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渠道比较多。毕业生要适当调整就业预期,要勇于到中小企业、非公企业、艰苦地区去就业创业,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在产业升级和管理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