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信息技术、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融合探究

来源:UC论文网2019-03-26 09:06

摘要:

  引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为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基础教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水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了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的三个“强调”...

  引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为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基础教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水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了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的三个“强调”和三个“改变”引领着我们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中不断深入地改革和探究。


  教育信息化要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如何与信息技术相互融合,提高本位学科教育教学质量,是非常值得探究的课题。


  1融合发展的比较性探究


  要融合发展,必然要在传统教学、新课程标准和信息技术三维比较中提升自我理论和实践水平。


  传统体育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运动技术练习为主,以教材为内容,突出教师的作用,学生主体地位未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大多采用教师讲授为主,辅之以练习、复习的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新课程标准强调“健康、主动、兴趣”,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如何融合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主体发展,通过三维比较我们反思如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信息技术起到多维链接作用。这里的“健康”内涵远远宽于以往我们关注的学生体质的概念。“健康第一”要求小学体育教师要做到三点:①根本目的和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且指向所有学生健康;②传授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增进身、心健康,促使方法和习惯延伸到课外;③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提高效能。信息技术为“健康第一”提供了强支撑力:一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提供有效的资源,丰富健康知识;二通过软硬件的交互使用,课前、课中、课后呈现体育课堂原生态资源,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学习的快乐。


  2融合发展的具体案例


  2.1信息技术是“主动”学习的润滑剂


  主动学习是体育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保证之一。主体积极参与需要动力,不同学生不同需求,有的能得到满足,有的可能得不到满足,合理的漠视,不合理的不能迎合,应该纠正和引导再满足。这样,能形成不同的主体参与风格,还能增强体育学习的动力。信息技术可以增强主体参与积极性,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通过QQ、微信等与没有明确需要的学生多交流,确定目标,激起欲求。例如:教学前,我们通过QQ平台师生讨论学习内容,采用“低起点、小步子”方法制定“学习练习指导卡”,指导学生尝试性练习,自我分、体验、激励、监督。课堂精彩瞬间通过即录记录通过QQ等评价、激励、反馈、小结,群享收获。对消极性学生,通过个别私聊帮助他们确立合理的需要,创造条件满足他们不同需要。激发学习动机提升学习效果也非常重要的。我常常用frontpage将学习情况制作成网页课件增力评价,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所谓增力评价是由口头形成性评价和信息技术动态呈现激励性评价融合的新方式。比如,全班五十名学生,每人赋予一颗星呈现于网页课件首页;每星下是学习文件夹,放着每人精彩的学习图片、视频,或微课,还有体育与健康课堂感受等。这样使学生获得心理满足、情感交流,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断增强。


  (2)以“兴趣”为基础的教学观需要信息技术积极融合,激发兴趣最主要方式是给学生带来快乐,找出快乐根本。“乐”应该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目的性、持久性和概括性、模仿力、抽象思维能力都欠缺,自我调控能力不足,自我评价能力较低。要针对学生特点营造教学情境,体现竞争性、娱乐性;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多采用分组、分层和有利于比较、观察、评价的形式;在教法上突出新颖性、灵活性,因时因地因项而变,用幽默化、启迪性评价,要特别注意把握“乐”在教学中各个切入点。切入点有几个方面。


  一是科学运动方法切入点,运动会产生新陈代谢加快,废物呼吸和汗液加速排出,左右腦半球的兴奋和抑制、平衡等生理变化。教师要把握住学生的运动负荷,适时从状态一切入到状态二中,让学生体会到运动后周身爽快、舒畅的感觉,使学生体会到体育课的独特魅力。这一点可以在室内课通过互联网搜索,了解运动常识,让学生在体育课和日常锻炼中自觉遵守科学的运动方法,效果更佳。


  二是平板微课共赏,增强学习中的快乐。运动中,求知欲得到满足是快乐的事情。我们合理安排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体验不同运动项目带来不同体验,满足好奇、探究、体验的心理。在同一内容的教学中要体现出动作的难度、熟练度和质量的提高,使学生体会到运动技能提高的快乐。为了提高技能,通过平板电脑制成微课,小组共学中较快掌握动作要领,事半功倍,乐在其中。


  三是精彩瞬间再回放,体验交流的快乐。体育教学中的交流机遇多多。接力、拔河、篮球、足球等运动项目少不了合作。教师应通过生生互评、小组互学、师生共评等方式使思想与思想、行为与行为等触碰出火花。最精彩的场面运用即时录入和再回放,大家共赏互评中矫正和学习中获得无限的快乐。


  四是在线安慰和心理干预让每个学生都快乐。在运动竞技与比赛中,少不了胜负;通过团体鼓励,互相进步中得到成功的快乐,特别是弱势群也能能得到成功的快乐。这一点更应该运用信息技术疏导:通过QQ鼓励优秀,安慰弱势学生,对胜方和败方所有成员进行体育心理干预,让他们在成功与失败中端正态度,快乐成长。


  3信息技术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方式的改变


  3.1对教与学的方式进行创新


  教学方法与学法相辅相成,有什么样的教法就会有相应的学法。为了建立某种学法,就必须选择与其相应的教法。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一是要坚持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地位,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二是要坚持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结合;三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教学手段为核心,以教学组织为主线,以教学策略为龙头;四是要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科学的筛选,合理的组合和正确的运用。信息技术应该积极为教法与学法的创新提供软硬件的支持:比如,传统的是以教师示范动作,而有了信息技术,可以通过视频、微课、PPT甚至动画等形式呈现规范的动作,这样既有趣也容易让学生产视觉效应。


  3.2实施以学习为主体的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为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独立练习的时间和独立思维的空间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操场上,学生可以自我表现、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空间中可以获得体育交流的机遇和展示体育学习的自我形象;体育专题网站中可以学习更广泛的体育常识……信息技术+体育课堂为学生创造展示个性、能力、成果的机遇,也促进他们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


  3.3构建信息技术与现代体育健康教育的教学新体系


  信息技术不再是一种辅助设备,但是体育与健康教育应该站稳本位学科立脚点,努力建立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核心统一体,这是在传统体育与健康教育传承的基础上形成的有创新性的新系统。“健康第一”,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信息技术同体育与健康教育融合的最终目标。


  作者:胡学斌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