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医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正文

浅谈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问题

来源:UC论文网2019-03-28 08:26

摘要:

  [摘要]当前,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今天,结合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就业心理环境,认真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13亿人口,是我们的基本国情,这么多人口,如果素质低,就是沉重的人口负担,如果素质高,就是巨大的人力资源。因此,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的改革以及在人才的培养质量方面,必须寻求以市场为导向的培养模式。针对高校大学生中所存在...

  [摘要]当前,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今天,结合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就业心理环境,认真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13亿人口,是我们的基本国情,这么多人口,如果素质低,就是沉重的人口负担,如果素质高,就是巨大的人力资源。因此,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的改革以及在人才的培养质量方面,必须寻求以市场为导向的培养模式。针对高校大学生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本文对如何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心理素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环境,优化教育


  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这是新时期高等院校的教育所面临的又一个新的课题,也是高等学校抓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要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社会心理学和伦理学等学科上进行综合性研究和探讨。从中找出比较科学的理论化教育和实践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建立教育科学化体系,以适应我国当前人才培养目标的社会要求。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问题


  大学就业问题是我国政府十分关注的大问题,涉及到民生的大事。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今天,结合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做好就业心理方面的教育,优化就业心理环境,认真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作为大学生自身这个主体又如何来认识自己的呢?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以及对就业与择业的态度和思考却远远不够的。那么人作为世界的客观存在物、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必须要依靠了谁才能够发展吗?对于每个社会人的心理发展离不开现实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的社会习惯的影响。学校的教育应该如何去引导和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使每个大学生真正从一个“学校人”顺利成长为“社会人”,树立起科学的就业观。以满足社会发展的人才需要。大学生的就业观是人生观的教育的重要内容,就业观的教育一定要重视心理素质的优化,从大学生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两个主体出发,探寻科学的优化途径,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促使大学生顺利地实现社会角色的转变。


  胡锦涛总书记曾强调说:“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所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人生观教育上如果出了问题,也就决不仅仅只是影响当前的利益,而是关系到千秋万代,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影响的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因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寄托于教育。就业,意味着学生时代的学业结束,对社会职业理想追求的开始。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的社会意义


  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的优化,有利于大学生人格社会化更加成熟。据美国全球竞争力研究院华人商业精英辅助计划调查中心调查显示,54.9%的大学生表示“了解”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而“不了解”的比例为45.1%;65.5%的人自认为“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专长,而另外34.5%的人则表示“不了解”。美国全球竞争力研究院华人商业精英辅助计划调查中心组长兼人力资源测评中心助理研究员吴慧美女士认为,这意味着近六成在校学生缺乏明确的择业目标,“这种状况对他们的职业选择与职业适应必然会产生明显的消极影响。”不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又怎能从事自己的职业选择?要帮助现代大学生学会了解自己,加强就业心理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关系着民族素质和国家未来。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核心、最关键、最基础的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前提和保证,教育强才能百业强,教育兴才有百业兴,教育现代化才能实现全面现代化。以人为本,核心是人的发展,是人的素质的提高,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高等教育的各级领导干部能否站在这个高度上统一认识,如果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能确立,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还没有形成,仍然满脑门子的GDP,“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要求就有可能会再次成为空话。为此,我们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要认认真真地研究和探讨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优化教育问题,好好领会温总理“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深刻内涵,这也是本文对问题提出和研究的意义所在。


  三、加强大学毕业生心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目前,虽然有很多的关于就业方面的课题和文章出现,也有实际的调查和研究,成果也是突出于一般的。就业,意味着学生时代的学业结束,对社会职业理想追求的开始。对于大学生而言,告别校园、步入社会,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这是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变,是一个人真正迈向成熟的开始,是人生过程中最重要的转折。每一位大学毕业生都经历了十几年的校园生活,因而对于校园的环境、规则与要求都是耳熟能详,也十分适应。而社会与校园是不同的,有些地方甚至是天壤之别。“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完成这一转折,并非易事,甚至可能充满艰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感知与总结。适应社会、走向成功,不仅需要智慧,而且需要具有一种永不言败的勇气与执著的心理素质。


  1.加强心理指导。大学必须要认真指导大学毕业生在技能和心理上都能全面、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顺利踏上人生的就业之路。有人会误感到:给了大学生更多就业政策、提供更多的就业、创业的条件,大学生就可以自主地去就业。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有一些学生对社会现实了解不够,对职业的期望过高。比如在对最低收入水平的预期值方面,有29.2%的学生将标准定在2000~3000元之间,有15.3%的学生定在3000元以上。这部分学生由于在待遇水平上的理想化倾向,在就业市场上可能会为此而失去不少不错的就业机会。另外,职业理想化倾向还表现在对工作性质的高期望上。为数不少的学生一开始就希望能找到带有自主性、创新性和挑战性的工作,其比例达72.6%。美国全球竞争力研究院华人商业精英辅助计划调查中心组长兼人力资源测评中心助理研究员吴慧美女士认为,这虽然显示了当代大学生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时代特征,但过于理想化的择业标准则会带来就业机会的丧失,也更易导致挫折与失败等等。再次,大学生考证存在盲目性。企业问卷调查显示,企业在选择“看重哪种证书”选项时全部都选为“零”,可见企业对证书的信赖度并没有大学生想象的那么高。企业更看重个人素质和实际操作的能力。这种不健康的社会现象,给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压力,对专业课学不进去非常之困惑!


  2.发挥大学毕业生的主体作用,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就业和择业心理素质。大学生主体的适应性和社会高标准的人才需求之间,存在很大的反差和矛盾性。大学教育应该认真的解决大学生当中这些不适应性的心理特征;学校的教育也更是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就业市场对人才标准的需求,来进行探讨更加开放型、系统性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应该创造条件,拿出更多一点的时间,让大学毕业生走出校园亲自到社会的实践中去体会,在学校的指导下,让他们真正从实践中找出如何选择职业的最佳答案。


  因此,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的改革以及在人才的培养方面,必须寻求以市场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加强大学毕业生的心理教育和引导。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