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高等教育论文 > 正文

未来大学德育之走向:德育回归生活

来源:UC论文网2019-03-28 14:03

摘要:

  摘要:本文从德育生活化出发,探讨德育与生活的关系,最终指出回归生活是大学德育走出困境的现实路径。关键词:大学德育;生活化;路径  生活是道德教育的基本资源和最直接的教育方式。“生活是指人们的现实生活世界,是人们实际所感受的、所经历的,可以描述和交流的现实的人际关系、人的行为方式、情趣习惯、人生境遇等等。”当前大学德育与生活实际相脱离,使发展人的道德教育成为纯正的知识性教育。教育者把道德教育从生...

  摘要:本文从德育生活化出发,探讨德育与生活的关系,最终指出回归生活是大学德育走出困境的现实路径。关键词:大学德育;生活化;路径


  生活是道德教育的基本资源和最直接的教育方式。“生活是指人们的现实生活世界,是人们实际所感受的、所经历的,可以描述和交流的现实的人际关系、人的行为方式、情趣习惯、人生境遇等等。”当前大学德育与生活实际相脱离,使发展人的道德教育成为纯正的知识性教育。教育者把道德教育从生活中抽出来,对受教育者进行强制的灌输,从而忽视道德个体的发展,最终导致道德教育失去了生命力。所以让德育回归生活、才能重新显示出的寓所具有的生命力。


  一、德育生活化的基本内涵


  陶行知曾说:“生活与生活的摩擦能起教育作用。我们把自己放在社会的生活里,即社会的磁力线里转动,便能通过教育的电路射出光,放出热,发出力。”道德本身就源于“生活与生活的摩擦”,是人们对这种摩擦的反思,才孕育和发展了道德。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教育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之上的,为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应该为人类生活服务。因此,我认为德育生活化就是要以生活为中心,以生活为基础,教育者应该从受教育者实际生活出发,关注受教育者个体发展的需要,最终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道德体验,其本质就是告诉大学生怎样做人的问题。


  学生的品德离不开具体的生活。道德教育是生活中的道德教育,生活是需要道德教育的生活,脱离生活的道德教育与脱离道德教育的生活,同样也是不可思议的。道德教育是在生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可以说,生活本身就是道德教育,是最直接的道德教育。在生活中人们能够认识到道德的作用和价值,认识到他们的好与怀。正是“共同生活过程本身也具有教育作用。这种共同生活,扩大且启发学习经验,刺激并丰富想象,对言论和思想的正确性和生动性承担责任。”德育离不开生活世界的舞台,如果离开了,德育就变成了无本之水,无本之木。德育应回归生活,将人引向生活世界,引向人们去构建完整的生活经验,追求生活的完整,最终实现德育的目的。


  二、去生活化:目前大学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有效的德育是建立在生活实践基础上的,而有意义的德育学习只有密切联系主体的生活实际,才能称得上是“有意义德育”。传统的大学德育是以填鸭式灌输为主,远离了学生生活的实际,德育“个体享用”价值被边缘化。总之,现在的大学德育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大学德育的教育方式,是与现实生活相脱节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德育的自足性缺乏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理论在价值取向上坚持“工具性”,即教育行政部门把高校的德育作为传授和灌输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工具,重视德育的政治功效。工具性的高校德育主张要为经济、政治、文化服务。过分强调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将个体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工具,会忽视个体发展的内在需要,与个体的现实生活相疏离。因此,高校作为人的教育始终没有获得其自足性。


  (二)主体性缺失的德育对象。


  “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习者在教师的引导下处理与环境的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功能属性,如创造性、能动性和选择性等。”中国传统德育的教育方式实质是“教会顺从的道德教育”,而不是鼓励学生主动选择与创造。当前高校德育依然是以教师为主进行传授,而学生还是被动的接收、简单“依从”角色。这种教育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传授知识的速度;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很大的弊端,如填鸭式教学只注重传授,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使教育又回到了中国传统教育的模式,使得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很低。


  (二)高校德育脱离了现实的生活世界。


  高校的教育不是成批量产品的简单输出,而是在完善学生的人格塑造和内在品性的发展。中国大学德育主要是一种知识性德育,是以知识为中心的道德教育。严格意义上讲知性德育不能成为德育,因为它使学生脱离了现实的生活世界,割断了自己的源头活水,远离了道德教育的最初本源。


  三、回归生活:大学德育的现实路径


  当前大学德育已经脱离了现实的生活世界。这种脱离影响了教育目的的实现。所以,大学德育要想让学生在生活与现实中自由成长,同时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必须是德育回归生活。


  (一)重树高校德育的“泛个体生活性”。


  胡塞尔指出:“这个通过知觉被实际地预先给予我们的世界,并不是一个自身封闭的世界,而是一个无限开放的有着多种可能性的世界”。这就是说我们大学德育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有一个开放的环境且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去发展自己的才能,而不是把学生限定在一定的依据范围内,它是依据个体的生命经历、经验感受和体验不断生成的。费尔巴哈指出:“生活和幸福原来就是一个东西。一切大学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幸福的追求。”因此,大学德育就是引导人们追求幸福,享受幸福,过一种真正有道德的、有意义的幸福生活。也就是说德育将一定的思想和道德传递给受教育者,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生活得更加美好,同时价值也体现在服务于学生的基本生活中。


  (二)回归“交互主体性”。


  生活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也是一种交往的过程。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必须得学会交往,它存在于人类的一切活动中,交往就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过程。当前的大学德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已成为不可争议的事实,使道德教育成为观念的说教、规范的灌输和行为的约束,使本来应该生动活泼的高校德育变得很枯燥。因此,只有在生活世界的个体间的相互交流意义上才是真正现实的和有意义的主体间互识,同时生活世界唯有主体间的相互交往才是真正的生活世界。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再具有绝对权威的地位,要随时关注社会生活的变化,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开展教育活动,让学生在一种身心预约、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下去体验、感悟完美的生活,得到精神状态的提升。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成为平等的教育主体,主体间相互影响、相互学习。教师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彼此之间会加强了解和沟通,这不但能够影响学生,使学生的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而且教师也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促使自己道德素质进一步的提升。这就会形一个良好的循环。


  (三)回归高校德育的“实践理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说明一切理论必须经过实践检验才知道这个理论正确与否。与此同时,生活的实践决定了大学德育必须以实践为基本价值取向,实现大学生与环境的互动。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应该消极被动地适应世界,而应该积极主动地去改造世界。当前我们大学德育比较注重知识性德育,以灌输理论为主,是纯思维的理性思考,从而忽视了“实践理性”,与日常生活的实践相脱节。20世纪初,伟大的教育家杜威就曾基于“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的基本主张,热情倡导学校道德教育要反映社会生活,并提出将道德教育融于学校生活实践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当代大学德育应该回归生活,回归实践,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行”而非“知”,道德行为是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