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素质教育论文 > 正文

《演讲与口才》课程改革探析

来源:UC论文网2019-03-28 15:29

摘要: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表达能力已经成为了一个优秀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目前高职《演讲与口才》教学没有很好地实现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目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演讲与口才》教学必须注重在优化教学内容、灵活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综合实力。  【关键词】演讲口才,课程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表达能力已经成为了一个优秀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目前高职《演讲与口才》教学没有很好地实现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目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演讲与口才》教学必须注重在优化教学内容、灵活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综合实力。


  【关键词】演讲口才,课程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作者:刘淑娟


  当前,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正向纵深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必然要把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放在重中之重的突出地位,这是不容置疑的。2001年8月,教育部在向全国公布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教材规划选题”中,在“高职高专教材”的公共课中,正式列入了“口才与演讲”课程,并将其规定为适用于各专业的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国家最高教育主管部门的重大举措,正反映了这门新型的素质技能学科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但目前的高职《演讲与口才》教学没有很好地实现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目标。因此,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必须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统一起来,注重在优化教学内容、灵活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综合实力。


  一、《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职《演讲与口才》的教学缺乏高职特色,在教学内容设置、课堂互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存在不足,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够,课程教学未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内容理论化


  目前的教学内容重视课程的系统性,在语言基础知识等方面安排了过多的理论知识,导致理论与实训课时比重失衡,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课堂互动不理想


  传统的《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以理论讲授为主,忽视学生的参与互动。一些学生心理素质差、自信心不强、不愿意参与互动,积极参加练习的总是那些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这就导致学生参与互动的程度不均衡。


  (三)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大多还是运用传统的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而一些能明显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情境教学、现场教学等方法未能得到较好地运用。


  (四)教学手段较单一


  《演讲与口才》课程的班级人数较多,这决定了教师不可能完全因材施教。虽然目前学校一般都能采用多媒体教学,但使用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教师一般用电脑播放一些与课程教学相关的资源。而一些学生课堂及课后训练的情境,未能用数码相机、摄像机等录下来,以便学生修正,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课程改革建设思路


  2001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参照国际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组织专家进行核心技能的开发工作,并将核心技能分为8个技能模块:交流表达、数字运算、革新创新、自我提高、与人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外语应用,这些核心技能与本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


  《演讲与口才》课程的设置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演讲与沟通基本技能,并在实践中主动灵活运用,最终内化为稳定的思维意识和行为,成为拥有同他人共同生存能力的语言主体,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优化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职业化


  教学内容应根据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将核心技能目标转化为课程设置纲要。根据典型的工作过程传授技能及其相关知识,选择最基本的和最必需的教学内容。选材时坚持技能的主导性和职业的共同性,以经验和策略的知识为主,以事实、概念和理解、论证的知识为辅,充分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


  (二)教学内容模块化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上,立足于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行动体系,遵循学生认知特点和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依据训练难易程度形成三大训练模块,每个模块均以“交流表达能力”训练为核心,全方位辐射到其他能力训练。通过阶段模块设置,螺旋式地排列内容,将理论知识、核心技能、工作态度按一定逻辑顺序排列组合,使学生逐渐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实际应用,既分散了学习难点,又增进了学习的兴趣。


  (三)情境设置生活化


  在模块内部设置若干贴近现实、符合学生实际生活需要的教学情境,每一学习情境下都以训练目标为核心,展开知识点和训练要素,随着训练目标、任务难度逐步增加,训练内容越来越接近实际工作,使得相应能力得到显性的培养,使学生逐步具备未来相应岗位所需的基本职业素养和良好的职业能力,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一)情境式教学法


  学习者是学习过程的原动力,学习者将根据个体原有经验进行知识建构,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就是为学习者创设进行情境学习的环境。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可以是实物演示情境、音乐渲染情境、图画再现情境、语言描绘情境、扮演体会情境等。情境式教学法将言、行、情融为一体,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案例分析法


  针对实训中所涉及的典型的、具有分析价值的案例,如辩论赛实况、演讲比赛视频、求职案例等,进行分析。进行分析时,既可采用由学生现场独立分析,再以书面形式完善的方式;也可采用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到课堂上展示的形式。教师的指导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思路和对关键点的多视角观察上,而不是用自己的观点影响学生。教师对案例的总结,也不要对结果或争论下结论,而是对学生的分析进行归纳、拓展和升华。


  (三)体验式培训方法


  体验式培训的特质,在于参与者主动地投入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包括自我评估。当他们早期的学习影响被有效地重新评估时,他们在智力上、情绪上及行为层面的整合上都会有所发现,这将改善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与实际行为。体验式培训方法包括肢体上的挑战、游戏、仿真练习、分享时间、有指引的冥想、有组织的互动等。课程通过抗干扰训练、仿真练习、心灵对话、游戏等体验式培训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触动学生心灵,提高训练的实效性。(四)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就是把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为许多容易掌握的单一教学技能。其特点是“训练课题微型化,技能动作规范化,记录过程声像化,观摩评价及时化”。课程的设计是将学生的语音面貌、行为姿态、面部表情进行现场录像,然后回放,让学生进行观摩对比,现场改进,自我完善;同时也保留了教学资料,为教师备课提供一手素材。


  (五)头脑风暴法


  对于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在教师讲解后学生仍然存有疑虑或者需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接受时采用的一种由学生轮流发表意见的一种方法。围绕某一观点,大家各抒己见,平等、民主的交流探索,目的在于形成一个共识。


  (六)自主学习指导法


  良好的口才能力的培养,要依靠个人长期坚持的系统化的自我训练,教师提供给学生能自主训练的内容、模式,使课堂课外相结合。


  五、丰富教学手段


  (一)理论、实训一体化


  课堂实训中,把阅读、写作、口语表达有机结合,形成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实践性教学“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过程,努力做到课堂即为实训室,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都在实训室进行。


  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完成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在研究性、自主性学习环节中,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拓展、深化课程内容;在实训环节中,要求学生根据口语表达要求,收集、筛选、整合相关信息,进行书面写作,最终在课堂实训中以口语形式交流汇报和相互学习、评价,做到边看边学、边做边学、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二)教学组织团队化


  在教学中采用分小组开展教学活动,分小组承接工作任务,分小组进行设计研讨,分小组活动,分小组进行口语演练。在各小组中有组织者,有分工,有合作,学生的主动精神得到提高,团队合作精神普遍增强。


  (三)建设课程网站,设置网上自主学习平台


  借助学校校园网,建设演讲训练课程网站,设立网上自主学习平台。课程的教学录像、电子教案、电子课件、试题库、阅读书目等教学资源都呈现在网上,以满足网络教学的需要。在“自主学习平台”中设置不同的版块,让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需求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作为课堂训练的补充和延伸。


  (四)将课程融入校园文化生活


  (1)以“学生社团”为平台,加强课程对校园文化的影响


  大学校园社团众多,我们应抓住那些和演讲训练课程教学内容有着密切关系的社团,以它们为平台,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展开课程建设。教师可以融入社团担任指导教师,同时把社团活动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开展“演讲比赛”“朗诵大赛”“主持人大赛”等各种活动,还可将所带班级的学生带出去,观摩参加社团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个性特长。


  有了学生社团这一平台,更加能够体现课程开放化、竞争化的特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学生社团的活动也因为更多教师和学生的参与,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增强了学生社团的活力,扩大了社团的影响力,更有利于营造积极向上、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2)以宿舍为单位,推动课程建设


  宿舍是大学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能够把宿舍纳入课堂教学延伸的范围,不但会提高学生的口才训练频率,而且对形成良好的宿舍文化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配合这一理念,把学生的日常课堂训练设置成以宿舍为单位的活动,这样既方便学生随时针对某一问题进行集中探讨,演练口才,也能够帮助整个宿舍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教学评价多元化


  考核方式的改革也是教学改革的一部分,传统的闭卷考试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方法的需要。我们可以采用“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过程化,评价标准公开化”的标准进行教学评价。


  评价主体由教师、学生、考核小组和监督小组共同构成,形成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原则。以学习情境为单元,实现过程考核。采用形成过程评价、终结性鉴定、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的学生能力评估系统,从知识、技能、态度三个领域评估学生能力进展。在学生自评、互评,考核小组测评、监督小组监督、教师综合评价的全方位考核形式下,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


  《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既是一种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能力的培养,目前尚有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我们去深思。学生能力的养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教师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将《演讲与口才》课程更深入、有序地开展下去,努力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职高专人才。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