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文学文化类 > 古代文学论文 > 正文

古代汉语语法

来源:UC论文网2019-03-30 14:40

摘要:

  通假字古今字是指古时只有某一个字,后来为了把这个古字所表示的几个概念用不同的字形来区别,造出了另一个或几个今字(多数以原来的字为声旁),让原来的字专门表示另一个或几个概念。如“要”,本义是腰部的意思,后来因为“要”还有其他意义,就在它左边加一个“月”,用原来的“要”作声旁,形成了“腰”字,“要”和“腰”就是古今字。其他如“莫”和“暮”、“暴”和“曝”等,在课文注释中表示为“甲”同“乙”。通假字...

  通假字古今字是指古时只有某一个字,后来为了把这个古字所表示的几个概念用不同的字形来区别,造出了另一个或几个今字(多数以原来的字为声旁),让原来的字专门表示另一个或几个概念。如“要”,本义是腰部的意思,后来因为“要”还有其他意义,就在它左边加一个“月”,用原来的“要”作声旁,形成了“腰”字,“要”和“腰”就是古今字。其他如“莫”和“暮”、“暴”和“曝”等,在课文注释中表示为“甲”同“乙”。通假字在形体之间没有任何联系,仅是声音上相同或相似,是信手找来的一个同音字,它其实就是古人写的错字,如“右手攀右趾”(《核舟记》)中把“扳”写成“攀”,并不是因为当时没有“扳”字,这可以从“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中看出。在课文注释中表示为“甲”通“乙”。中学阶段“同”“通”没有统一的规范,统一看成“通假字”。


  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他词类。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词类活用。它一般是文言实词,其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较普遍,数词的活用较少。


  文言句式


  判断句


  判断句是用来判定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是什么的句子。在现代汉语中,判断句通常在主语的后面用判断动词“是”表示,“是”与它后面的名词(名词性词组)、代词组合成谓语,说明主语是什么。而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名词性词组)作谓语来表判断,一般不用“是”,而用“者、也”为标志,或用某些副词来帮助判断。大约一直到汉代才开始用“是”表判断,而先秦的“是”基本上都翻译成“这”。


  判断句可分为四大类:


  一、与“者”“也”有关的


  1.用“……者,……也”的形式,“者”表语气停顿,“也”表判断语气,可不译: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世家》)


  注意:有的句子也是“……者,……也”的形式,但不是判断句,而是用来解释原因的,主语是结果,谓语是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因此,译成“之所以……,是因为……”,因为“者”除了表语气停顿以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也”的形式,主语后不用“者”,只在谓语后用“也”表判断语气: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用“……者,……”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谓语后不用“也”:


  博鸡者袁人,素无赖。(《书博鸡者事》)


  4.用“……者也”的形式: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二、“者”“也”都不用,无任何标志,就是两个名词


  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三、用动词表判断的


  1.用动词“为”表判断: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用动词“是”表判断,比较少见:


  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四、用副词表判断的


  1.用副词“皆”“乃”“则”表判断:


  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用其他副词表判断的: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臣本布衣。(《出师表》)


  梁父即楚将项燕。(《陈涉世家》)


  斯固百世之遇也。(《五人墓碑记》)


  且相如素贱人。(《廉颇蔺相如列传》)


  3.用否定副词表否定判断的,又叫“否定句”: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六国论》)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蜀道难》)


  被动句


  所谓被动,就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动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在现代汉语中,表被动的意义主要是用介词“被”来表示,而在古汉语中,被动句则不完全是这样,它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


  一、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它大体有以下八种形式:


  1.用“见……于……”的形式,表被动,“见”和“于”都译成“被”。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动词前用“见”表被动,“见”译成“被”。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3.在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


  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4.用“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受”和“于”都翻译成“被”。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5.用“为……所……”的固定结构表被动,介词“为”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所”放在动词前表被动,两者合起来翻译成“被”。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6.用“为所”的固定结构表被动,它其实是“为……所……”的省略形式,是“为”的宾语省略了,这种例句比较少见。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7.在动词前用“为”表被动,“为”放在动词前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8.在动词前用“被”表被动,这与现代汉语的被动句一样。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


  二、无标志的被动句,没有被动词等任何标志,只能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补出,它又叫意念被动句,它主要指动词的动作不是发自主语的这类句子。


  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指南录〉后序》)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六国论》)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