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初等教育论文 > 正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探究

来源:UC论文网2019-04-04 08:49

摘要: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的“探究――体验”教学能够使学生在主体活动中,构建一种开放的全方位的教育教学格局,真正实现“晓理准,激情真,导行良”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探究―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092-01  品德与社会课应紧密结合社会实践活动,体现学生学习生活特点,让学...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的“探究――体验”教学能够使学生在主体活动中,构建一种开放的全方位的教育教学格局,真正实现“晓理准,激情真,导行良”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探究―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092-01


  品德与社会课应紧密结合社会实践活动,体现学生学习生活特点,让学生在社会化的场景中自我探究、亲身体验,由此悟出道德规范,提高思想境界,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新课改精神指引下,采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教育形势需要的教学模式。本人在教学中,积极推行“探究――体验”教学,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究道德认识,感知具体事例,体验道德情感,把客观存在的道德准则内化为主观的道德认识,形成正确的道德动机,提高行为能力,促使学生成长为品行皆优的人才。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下,我是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开展“探究――体验”教学的。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探究――体验”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特定的情境里,就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并在潜移默化中,把外在的信息转化为个人的意识。在思品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教学中来,并对问题进行多向探究,体验各种场合下的道德行为准则,以提高道德认识。


  1、创设情绪感染情境。教学中,教师要用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使学生充满自信地探究问题。我每节课都面带微笑地面对全体学生,并尽量用柔和亲切的话语进行教学,从而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使学生每一堂课都充满自信和热情,积极地思考问题,积极地参加每次讨论,踊跃地进行各种表演,充分体验不同事例中的人物感受。这样,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学效果也很好。


  2、利用音像渲染情境。音乐、影像能够提供不同的视听场境,产生不同的现场效果。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音像设备,创设愉快、轻松而又贴近现实的教学情境,以使学生在逼真、和谐的气氛中主动参与探究,陶冶情操。


  二、提供自主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探究――体验”


  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把握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宽松的思维空间,让他们主动参与各种探究过程,并从体验中学到知识。


  1、提供“联想体验”的思维空间。联想体验是学生由教材中的道德事物中某一特征联想起与之类似的一类道德事物而产生的情感反应。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寻找学生思想内化的情感基础和教材的情感融合点,让学生在某一形象出现后,通过对类似事物的重新加工整理,形成新的道德认识结构。


  2、提供给模拟中探求的思维空间。模拟生活场景作为一种新奇的刺激容易唤起人的兴趣。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供模拟生活场景的机会,使学生从中获得新感受,借以激发学习兴趣。


  三、优化多变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探究――体验”


  教学方法单一,就很难调动学生“探究――体验”的积极性。只有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问题探究法。这种教学方法以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为立足点,着眼于发掘学生个体潜能,够为学生创造大量的思辩机会,培养学生的悟理能力。教学中可分三个阶段:(1)提出问题。由教师设计或学生自行质疑,在他们内心产生矛盾从而激起求索欲望。(2)组织探究。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手段,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或自学教材,或小组合作辨析,或实地考察体验等,从而达到内化知识、升华情感的目的。(3)解决问题。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道德知识和分析方法解决问题,规范行为,以增强学习的目的性、规律性。


  2、活动游戏法。指通过组织开展游戏、表演小品、扮演角色等方式,使学生在参与中探究知识,体验该做什么,该怎样做等。《走进商场》一课,为加深学生情感体验,我设计了一个《文明售货员》游戏,进行榜样示范;又设计了《不讲文明的顾客》进行反面教育。学生通过对正反教材的观察与思考,充分认识到只有人人做文明的社会公民,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四、拓展和谐的教学途径,诱导学生“探究――体验”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要立足于时代发展的大背景,树立开放式的大教育观。


  1、立足课堂教学主渠道,提高教学效益。思品课应确保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地位,通过明理、激情、导行等环节,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渗透德育目标;艺术的激发学生真情实感,让学生在体验情感中产生心理共振;生动、具体地指导行为,让学生乐于实践。


  2、放眼其他方式的教育的渠道,优化教育功能。思品教学不应仅局限于课堂四十分钟,应建立开放的教育格局,使学生“探究―体验”在课外得以深化,教学效果得以拓展、延伸。第一,在其他学科中渗透;第二,在活动中扩展;第三,在家庭教育中巩固。


  五、感受广泛的尝试成功,推进学生“探究――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使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是推进学生“探究-体验”的一条捷径。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成功的机会,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去思索,用自己的话语去表达,用自己的视觉去观察和探讨,用自己的心理去感受。具体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1、让学生在辩论中去深化道德。学生在辩论中无拘无束地进行思维碰撞和问题探究,既提高到判断能力,又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辨别能力。2、让学生在玩耍中体会情感。在游戏中,学生的身心皆无束缚,可以在轻松的气氛中体验和领悟道德规范,探究道德准则。3、让学生在实践中指导行为。教师可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或其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道德标准,体验道德要求,变“教中学”为“做中学”,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品德与社会课的“探究――体验”教学能够使学生在主体活动中,构建一种开放的全方位的教育教学格局,真正实现“晓理准,激情真,导行良”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很适合当前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需要。作者:卞令红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