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正文

民间艺术之绝唱

来源:UC论文网2019-04-05 14:27

摘要:

  摘要:中国皮影艺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土壤中诞生的一门综合民间艺术。蚌埠市的余家皮影戏正是传承和吸收了其精华,已精湛的技艺,委婉动听的唱腔,使人惊叹不已,赞不绝口。  关键词:民间艺术;余家皮影戏;艺术特色  中国皮影艺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土壤中诞生的一门综合民间艺术。它融绘画、雕刻、音乐、影像表演及唱、白为一体,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古老而又奇特的艺术形式...

  摘要:中国皮影艺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土壤中诞生的一门综合民间艺术。蚌埠市的余家皮影戏正是传承和吸收了其精华,已精湛的技艺,委婉动听的唱腔,使人惊叹不已,赞不绝口。


  关键词:民间艺术;余家皮影戏;艺术特色


  中国皮影艺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土壤中诞生的一门综合民间艺术。它融绘画、雕刻、音乐、影像表演及唱、白为一体,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古老而又奇特的艺术形式。


  皮影戏世家,余运身、余运兰、余运太跟随父亲学艺、从事皮影戏艺术生涯。1947年来到蚌埠市老西游场演出—传统剧目东、西、南、北四大游记,有着独特流派艺术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堪称地方一绝。余家皮影戏已精湛的技艺,委婉动听的唱腔,使人惊叹不已,赞不绝口。对蚌埠市周边地区文化生活曾产生过较大影响。


  一、余家皮影戏的渊源及形成


  据《汉书。外戚传》载,汉武帝,思念已故李夫人,一方士“乃夜张灯”,设帷帐。“使武帝”,遥望见妇女,如李夫人貌。这是皮影戏的最早记载。


  公元25年东汉光武中兴年间的司马德康是余家皮影的始祖。直到万历年间,山东赖武夫(又名赖把子)传承了皮影戏的技艺。再到清康熙帝、乾隆年间的余井和,民国时期的余云身、余运兰、余运太,都是当时各时期的传承师尊。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余家坤、余其华继承父辈的技艺,继续发扬光大。


  余家皮影戏的前生经历了几代人的传承,同时也经历了几次名称更替。由最初的宫苑皮影依次改为吉安皮影,府苑皮影,群众皮影,曲艺团皮影组,皮影艺术团。清末至民国初期是余家皮影戏的鼎盛时期,当时的皮影业兴旺发达,艺人数代相传,人才辈出。


  安徽省蚌埠市,又称珠城。位于淮河之滨,风景秀丽,人杰地灵。东邻明皇陵中都城,西邻有淮河“小山峡”之称的涂山。相传大禹治水会渚此地。这些独特的人文环境,为余家皮影戏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余家皮影戏的艺术特色


  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是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的结合,完美的呈现。余家皮影戏与其它传统文化一样,内容丰富多彩。


  (一)皮影的制作与塑造


  余家皮影戏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和革新完善,在皮影的制作上,无论是前期的纸质制品,还是中期的驴皮制作,到后来的牛皮制作,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余家班前辈们,认真总结出皮影的制作,“制皮(熟皮)”、“描样”、“雕镂”、“着色”、“熨平”、“上油”等工序。还创造出了特殊的,推皮走刀技法。皮影人物全是古装人物或是一些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不过据他们介绍,他们在制作皮影时进行了一些局部的创新,古装人物加进了现代人物的外貌。比如,人物的睫毛,他们制作的皮影就更加突显出现代的特性。


  (二)表演形式


  据有关史书记载,我国在西汉汉武帝时期就出现了人物、有故事情节的皮影戏,经元、明、清发展至今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余家皮影戏由艺人操纵皮影(影人)通过灯光的投射把皮影映现在布幕上,并配以音乐和唱念来表演剧情。皮影演出一般都出自一人之口和一人之手,生末净旦丑全由一人演出,真可谓:隔影帘说书,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舞动百万兵。余家皮影的操纵,技巧高超,操作皮影(影人)穿山跳涧、如复平地给人一种腾云驾雾、钻天入地之感。


  演唱时,常用和声接腔、帮腔和鼻哼余韵的唱法。拖腔委婉悠扬,非常动听。再加上皮影戏的配音、道白配合十分默契,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余家皮影戏在灯光、布景、舞台设置上,有必备的灯箱,烟、火、水等。白色的舞台布幕,衔接紧凑,演出虽然各类道具较多,但仍具备轻便、流动演出优势强的特点,不论在剧场、大厅、广场,架起舞台影窗就可开戏。


  (三)演出剧目


  多年来,余家皮影戏演出剧目,题材广泛。如:历史演义戏、爱情故事戏、现代戏,儿童戏等。


  其代表作主要有:《东游记》、《西游记》、《南游记》、《北游记》、《白蛇传》、《平原枪声》、《烈火金刚》、《两面红旗》、《封神榜》、《海岛小姑娘》等等。


  三、余家皮影戏的文化艺术价值


  皮影戏是中华民间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世界上最早的幕影文化。其戏“赖灯影观像,借人口传声”。尤其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的发展起过先导作用。


  余家皮影戏的文化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首先,它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底蕴,和它对社会的贡献。多年来,它为皖北大地生生不息的儿女,增添了无数年节及丰收的喜悦。其次,余家皮影戏的音乐融汇了皖北地区民间曲调,在音乐领域里自成一体。它的造型融民间美术、戏曲、脸谱、民俗装等为一体,制作生动精美。最后,余家皮影戏蕴涵着许多极具历史价值的信息。人们从中可以研究中国历史的民俗、民情和文学、美术、音乐以及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问题。


  在当今社会,作为深受人们喜欢的艺术,进一步发展它、运用它。提倡多样化,对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四、余家皮影戏的传承和发展


  余井和,13岁学习皮影戏艺术,以精湛的技艺韵味醇厚,尤其对皮子的处理,持有的绝技名扬传四乡,创立了府苑皮影。


  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末期,余运身、余运兰、余运太三兄弟因为贫穷,不得不离开家乡,来到蚌埠,期望能在这个码头上混口饭吃,可是他们从小受父亲影响,跟随父亲学习皮影戏,除了这个其他什么也不会,找来找去也没有找到活干。为了生计,三兄弟决定,把那些就皮影拿出来,到一些搬运工人、拉洋车工人、贫民集中的地方,挂起一块布帘,用烛光照射,唱着小曲,表演一些小段子逗大家开心,让大家高兴了,祈几个微薄的小钱糊口。为了报答大家,他们对皮影戏的表演不断的摸索、探讨、改进,把小段子扩展成连本戏,使故事情节丰富起来,一场接一场,更加吸引人观看。两年下来,余家三兄弟的皮影表演在蚌埠一带渐渐有了名气,很受当地群众喜欢,被称作“余家皮影班子”。


  1949年,蚌埠解放了,人民政府把不少艺人收编到文化部门,组织他们到各地演出。余家班子的演出也越来越专业化,他们通过不停地锤炼、演变,综合沿淮地方小调中的精华,继承和创作出了12道大韵,24道小韵,不同的人物上场,有不同的唱腔,韵味变化无穷,透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1993年,皮影戏在蚌埠周边一带红极一时,“余家班子”经常接到各地文化部门的邀请,都受到了群众们的好评和肯定。他们创立了“群众皮影”。这是余家皮影戏的全盛时期。


  余家坤、余其华是堂兄弟,是余家皮影戏的世家传人。余家坤1961年正式考入曲艺团,从事皮影戏艺术几十年,一生热爱皮影戏艺术。余其华,原在某宾馆当大厨,但深受父辈的影响,一直对皮影艺术割舍不下,于是辞去工作,一心挖掘皮影艺术。余家坤、余其华兄弟俩,一人负责表演,一人负责制作,配合默契,他们创立了“皮影艺术团”,对皮影戏的创新、改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独创的皮影变脸,以及唐僧骑马四蹄迈步,马头颤动的艺术,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


  余家皮影戏的发展,有着许多风雨劫难和起落兴衰的历史。在文化大革命年代,余家皮影戏和传统文化一样,发展停滞,深遭破坏。十年浩劫,所有的历史资料剧本、剧照、奖状、皮影人字被抄去,焚烧、毁坏殆尽。


  余家坤、余其华正在抓紧对余家皮影戏进行挖掘、整理、制作。他们说过,作为皮影世家的传人,他们有责任、有义务将余家皮影戏发扬光大,他们要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这门古老而神秘的民间艺术的魅力。(作者单位:安徽大学文学院戏剧戏曲专业)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