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数学教育类 > 小学数学论文 > 正文

初探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

来源:UC论文网2019-04-08 10:03

摘要:

  摘要:小学一年级数学内容相对简单,重在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采用生动活泼的情景进行教学,设计形象有趣的故事,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参与,把教材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感受数学来自生活,数学学习又将服务于我们的生活,真切地感受生活的美,快乐地学习。  关键词:数学教学积极性课堂氛围  打开一年级的数学教材,给人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

  摘要:小学一年级数学内容相对简单,重在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采用生动活泼的情景进行教学,设计形象有趣的故事,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参与,把教材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感受数学来自生活,数学学习又将服务于我们的生活,真切地感受生活的美,快乐地学习。


  关键词:数学教学积极性课堂氛围


  打开一年级的数学教材,给人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把它表达出来,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在实际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还有学生独立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培养,怎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学并学好数学呢?


  一、联系实际,紧贴生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知识生活化,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给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景,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大部分学生都受过学前教育,所以说,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但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却是不尽相同的。然而,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事物认识的反映,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培养的。在课堂教学设计方面,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进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积极作用。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因此,在上第一节数学课《数一数》时,我先让学生观察自己新的学习环境――教室,让他们寻找教室中的数,又领学生到校园内,寻找校园中的数,同学们有的数教室、有的数小树、有的数捡来的树叶等等,在学习了知识的同时,也感受了生活,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数学,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故事引入,创设情景,营造快乐的课堂气氛


  童话故事是低年级儿童最感兴趣的学习素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演绎“主题图”情境,会引发学生惊奇、新鲜、亲近的儿童情趣,有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顺利掌握新的学习内容。教材中许多以拟人化创设的“主题图”情境,都可以编成童话故事。如教学“0的认识”,我编了个“兔妈妈过生日”的童话故事:今天是兔妈妈的生日,兔宝宝要送给兔妈妈一件礼物,你们猜这件礼物是什么?(展示“地里有4个萝卜)出题:地里有几个萝卜?可以用什么数字表示?(演示兔宝宝拔萝卜)现在地里还有几个萝卜?又可以用什么数字表示?(继续演示兔宝宝拔萝卜)。现在地里有几个萝卜?还可以用什么数字表示?(继续演示兔宝宝拔萝卜直到拔完为止)。现在地里有几个萝卜?那可以用什么数字表示?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导入新课:“0的认识”。对于活泼、天真的六七岁的孩子,最喜欢的莫过于童话故事。他们很爱听大人给他们讲一些小动物的故事来导入,学生兴趣盎然。每次上新课,根据教材内容,编一段故事,创设一种情景,在把数学问题融入到里面,来学习新课。


  三、媒体展示,激发兴趣,唤起学生的情感需求


  媒体计算机为小学生勾画出一个多姿多彩的视听学习环境,是实现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最优化的通道,所以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不但信息量大,而且图文声并茂,非常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它不但能强化学生的记忆,而且还给学生展现出无限的知识空间,激发学生获取信息和新知识的的情感需求。


  四、动手操作,引导感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动手操作是解决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认识水平的矛盾的重要手段。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任何一个数学概念、法则、公式的产生,都离不开抽象概括、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而一年级小学生的认识处于直观形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动作进行思维,靠直观感知获取知识。因此,要解决学科性质与学生认识水平的矛盾,教学时,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眼、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加,相互配合,提高感知效果,为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低年级好奇好动的特点,上课时,就应十分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安排学具操作,尽可能地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的活动中,亲身体验,理解新知识,从而提高数学能力。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差,所以在学生讲述时,一般先让学生照自己所摆的学具,或是与同桌讲讲“悄悄话”,做到人人都有机会讲,从而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游戏活动,巩固新知,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


  教学于游戏中,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特别是低年级儿童更喜爱游戏活动。十九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弗里克.福培尔曾说过,小孩的工作就是游戏。在课堂教学的后半段,适当运用游戏和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符合小学生好奇、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心理特点,能有效地防止课堂教学后期容易产生的精神分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锻炼他们的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让孩子们在游戏和活动创设的环境中,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课堂教学设计游戏则要因势利导,能尽量发挥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适当的游戏形式,学生十分欢迎,兴趣更浓,教学效果也更好。如在低年级教学中用开火车、开房门、找朋友、夺红旗、放鞭炮等游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数学知识。例如,我在教学《认识位置》后,我设计了开火车的游戏,请一个学生当“火车头”拉响火车,让其余学生一起问他往哪儿开,再回答老师的问题,你排第几或你的左边有几个小朋友,这样就复习了方位,又巩固了几和第几的知识。从课堂上那兴奋、愉快、大方、自然的表情与活跃积极的表现中不难看出:尊重了学生的“玩”后,孩子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孩子觉得学习也是美丽的。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