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外语文学类 > 英语相关论文 > 正文

英语本科基础口译教学探讨

来源:UC论文网2019-04-08 11:04

摘要:

  摘要:文章探讨本科阶段口译教学的性质,并以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口译教学的改革为例,说明基础阶段口译教学在兼顾每个学生口译技能训练的同时,通过选拔口译尖子班,进行强化训练,可以满足地方口译市场高质量口译人才的需求。文章还就基础口译的教学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基础口译;英语;教学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深入,尤其每年在南宁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使广西成为中国与...

  摘要:文章探讨本科阶段口译教学的性质,并以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口译教学的改革为例,说明基础阶段口译教学在兼顾每个学生口译技能训练的同时,通过选拔口译尖子班,进行强化训练,可以满足地方口译市场高质量口译人才的需求。文章还就基础口译的教学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基础口译;英语;教学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深入,尤其每年在南宁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使广西成为中国与东盟连接的纽带,日益增多的大型的会议和交流合作使得广西地方性口译人才面临紧缺的局面。在博览会期间,正式的会议翻译大都从北京临时调来,不少高校英语专业教师也充当了的翻译工作。在一个翻译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的社会中,为社会培养翻译人才是高等学校责无旁贷的任务。目前,许多高校英语专业在高年级都开设有口译课程,广西大学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在高年级开设了口译课程,在近十多年的口译教学实践中,针对英语语言能力相对较弱的广西学生,我们仍在摸索和研究。本文主要探讨大学本科口译课程的作用以及口译课的教学原则的方法。


  一、基础口译教学的性质:翻译教学还是教学翻译


  “口译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形式,将所听到(间或读到)的信息准确而又快速地由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进而达到传递与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际行为。”[1]但是口译的过程不是简单地从原语到译语的解码,“它涉及到思维机制的运行。”[2]这种思维机制是一种技能。“技能的训练由认知(感悟)到掌握有一个内化的过程,有一个从知识到能力的形成过程,技能意识从潜在的自在状态到能动的自为状态,翻译实践是变化关键。”[2]因此口译是一种技能,不是一种知识。口译课的教学不能只是知识的传授,应以技能训练为主。在教学中应明确口译教学的目的和原则。鲍川运[3]认为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口译教学在性质上还是教学翻译,因为在口译练习的时间和量上都不能达到职业口译的要求,很难保证实现程序性和自动化的转换,因此全面的口译技能获取难度很大。而郑鸿颍[4]认为本科口译课应该定位为翻译教学,要对选择学习口译的学生进行语言能力的测试,筛选出在听力理解、逻辑分析、语言知识掌握和表达等方面中上水平且具有一定口译潜质的学生参加口译课程学习。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5]在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明确地把口译作为专业技能必修课,而且对专业六级和八级的口笔译要求也有明确规定,因此,我认为每个英语专业本科生都应该也有必要参加口译课程的学习,因为口译是本科英语专业需要掌握的一个技能之一,而不是选修课程范围。因此如何制订基础口译教学大纲和教学原则甚为关键,既能兼顾给每个学生进行口译技能训练,又能满足一定的高质量口译人才的社会需求。能否有两全其美的做法?我们可以就广西大学英语专业口译课程的设置进行探讨。


  二、广西大学的口译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


  广西大学的英语专业毕业生有不少在广西各地市从事外事工作,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也是中国东盟人才小高地之一,市场的需求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因素,我们培养的学生需要有能力去很快适应职业口译的市场,但我们也要兼顾作为本科生需要掌握的口译技能,让英语专业的学生通过基本训练能担任一般的口译活动。口译教学向学生介绍口译的基本概念,口译的策略和技巧,进行一些口译基本功的训练,如培养双语思维能力,建立一定的双语反应能力和基本的口译能力,为将来更高层次的口译训练打好基础。近几年,在课时安排和学生的分班上我们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尝试。


  首先,学生在二年级下学期考完专业四级后,就开始口译课程学习,口译课一直开到大四上学期结束。每周2个学时,共126学时。由于学生在考完四级后,基本没有别的课程,这时学生有时间也很有兴趣开始口译学习。通常有8周的时间,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口译的一些基本概念,并进行语言和意义分离练习,让学生对信息进行快速的分析处理,并通过逻辑推理进行记忆训练。同时加强学生的语言基本功训练,毕竟学生在这个阶段语言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语言基本功也是结合口译的内容一起练,比如要求学生每周准备一篇演讲,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口语、演讲技巧点评,其他同学可以同时练习同语的复述。还有,给学生听一篇英文文章,让学生进行同语概述,不仅练习了学生的听力理解,也可以提高他们的综述分析能力。这个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口译的兴趣,教给他们一个正确的入门方式。


  第二个改革是选拔学生编入尖子班(honorclass)。每个学期末的口译考试采取教师盲评方式,即对所有学生考试录音进行编号,几个教师对全年级的学生抽号评改,然后选出前20名进入尖子班,尖子班的学生也会有可能在下次考试结果出来后有部分的调整。尖子班的学生相对口译能力较好,教师对该班学生的要求和训练内容上也不同于其他班学生,并每周多增加两个课时加强练习。也就是说,对于一些比较有潜力的学生我们会加大力度去培养和训练,使这部分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基础口译教学原则


  1.以课堂练习为主,少讲理论。本科口译与职业口译(研究生层次)的课堂教学有一个重要的区别。职业口译教学有一个完整的课程设置,配有各种不同的翻译课型,课堂科学的目的是发现学生问题,提供指导,讲解理论。而本科生的口译课只是多门外语课的一门课,课外练习时间不可能太多,因此学生在课堂上的练习要确保一定量,以实践为主。[3]口译课我们都设在多媒体教室上,教师尽量避免点名轮流翻译,如果这样,一节课下来也就只能有少数几个学生能练习。我们采取全班同时翻译练习,并把自己的翻译录在机器上,译完后自己可以回听自己的翻译,而且老师可以同时监听任何学生的录音,可以单独和个别学生进行交流点评,也可以把其中某些同学的录音放出给全班同学听,一起点评。老师也要尽量避免用大块的时间讲理论,要在给学生的点评中自然的揉合相关的技巧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和感悟。总而言之,课堂的练习时间要保证在三分之二以上。


  在课外我们要求学生必须有每周至少2个小时的口译练习时间,让学生3人组成一个练习小组,布置学生进行相关的口译练习,事实词汇查找,准备演讲文章等,并登记每周工作内容,作为平时成绩,以确保课外一定的练习量。实践证明,班上绝大部分同学是能做到的。


  2.以技能练习为主,循序渐进。口译技能是口译课的核心,也是口译课的最终目标。“口译属于专门的心智技能,有其特殊的规律”,“练习是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但练习不是机械重复,它是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活动。”[6]掌握了口译的训练方法,并能持之以恒的练习,便能培养成技能。鲍川运概括口译训练的几个方面包括:①口译理解方法,让学生体会到在听辩的开始就要启动自己的逻辑思维整合加工信息,把语言信息形象化。这部分练习我们在二年级下学期开始,先让学生进行同语的复述,注意宏观的意义结构,再逐步过渡到译入语的复述。②交传的记忆和笔记方法,仍然强调对原文的正确理解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信息的视觉化和形象化以及逻辑推理记忆等练习,加强学生的短期记忆力。这部分练习持续到三年级上学期的期中阶段,之后才引入笔记的方法,笔记的重点放在意义的结构上,训练学生多依赖记忆,少依赖笔记,把笔记看成是辅助手段,是内容的提示。到三年级下学期进入。③信息转换方法,完成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训练学生实现部分信息转换的程序化和自动化,做好精力分配。在四年级让学生全面的进行口译技能实战练习,通过专题口译和模拟口译的方式,让学生感受现场口译的气氛,锻炼临场的应变能力。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训练方式,学生开口翻译就水到渠成,不把口译看作是高不可攀的难事,达到大纲要求的口译技能水平,同时对那些有潜力的学生分班训练,加强其综合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3.教材的多样性和时事性。目前市面上的口译教材大多以主题为特点的交际综合训练教材,近年来,也有以技能为线索的口译课本。但内容上都不尽如人意,要么以传统的语言训练为主,偏重知识与词汇的堆砌,要么内容难度过大,从第一篇开始就是正式演讲词,用词深奥复杂,书面化用语过多,学生难以开口。在课堂上我们不固定使用某一本教材,(但我们会给学生订一本教材作为课外练习使用),只是把技能练习模式和训练长度定下来,教师可根据各自的需要和学生的水平选择教材,要注重所选内容的实效性,可操作性和难度。可以选择近期的中英文报纸、下载广播、电视等音频视频资料,选择不同口音的录音材料等。这样学生在上课时的兴趣和积极性都很高,而且也更关注时事报道和新闻词汇的采集。但是老师的备课量会比较大,我们同一年级组的老师可以互相分工协作,特别是要注重互相交流,共享资源,团队的力量总是比个人强大的。同时学院也要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信息资料库,把各种口译资料进行收集分类,不仅可以方便老师备课,也有助于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


  基础口译教学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局限性,笔者只是根据自己的一些教学实践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希望能对目前的本科阶段口译教学有一定的启发。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