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正文

人文纪实摄影

来源:UC论文网2019-04-09 08:58

摘要:

  一会因为不靠谱的印度人我们不得不痛苦地更改行程,一会又因为司机耍无赖却意外到了我们中意的小镇,临时决定多住几日……这是一次充满意外的旅程,一次充满绝望的旅程,一次充满惊喜的旅程。  这是我旅行到现在惟一一次无法用确切的语言来衡量的一次旅程,因为我们总是一只脚踩在地狱,一只脚踩在天堂,每天如此往复……”这是步恩撒在博客上对自己印度之行的感受,如此飘忽却又如此真实。透过文字,没有去过印度的我们可以...

  一会因为不靠谱的印度人我们不得不痛苦地更改行程,一会又因为司机耍无赖却意外到了我们中意的小镇,临时决定多住几日……这是一次充满意外的旅程,一次充满绝望的旅程,一次充满惊喜的旅程。


  这是我旅行到现在惟一一次无法用确切的语言来衡量的一次旅程,因为我们总是一只脚踩在地狱,一只脚踩在天堂,每天如此往复……”这是步恩撒在博客上对自己印度之行的感受,如此飘忽却又如此真实。透过文字,没有去过印度的我们可以想象步恩撒的内心感受,却无法确切把握到印度的内在,惟有透过他的镜头,去查看他所记录的每一个实实在在的印度表情――或许只有如此经历人文摄影圣地的人才能真正了解它的灵魂。


  新潮电子(后称EF):看到奥林巴斯在P&E上展出的那些作品,尽管朱恩光老师的风光作品非常出色,但我却为你拍摄的片中人像的表情而感动,总结一下你的印度之行吧,你最满意的抓拍或者最令你感动的瞬间有哪些,你是如何去抓拍这些动人影像的?


  步恩撒(后称步):印度之行没有见到让人有种心灵震撼的美景,并不断被人忽悠,行程凌乱,留给我太多的抱怨和遗憾。但是,我却如此贴近印度走了一圈,贴近他们的人性,贴近他们的生活,他们眼神中流露出的笃定和无奈,对宗教的虔诚和膜拜,对生活的平和淡定和热爱,以及艳丽的阳光和色彩、独具魅力的建筑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能再次探寻心底埋藏的记忆,为了留在那个国度的遗憾,我想我会再次踏上那片土地。


  可能与我的新闻摄影工作性质有关,我更喜欢拍摄人物,他们是每个地方最生动自然的人文风景。在我此次拍摄的照片中,大家可以看到我几乎所有的照片中都以人为主体,我注意抓取他们的手势姿态、穿着打扮、面部表情以及眼睛中所流露出的真实情感等。有了表情,画面才能更加鲜活。


  但是我不喜欢拍特写,除非他(她)的表情特别令人印象深刻,毕竟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是非常丰富的,他(她)所生活的环境也是纪实摄影相当重要的表现因素,时代、地域的特征才能更好地传达出来,这也是我为什么几乎不会采用最大光圈彻底虚化背景的真正原因。这样人们通过照片直接就能了解其中所蕴含的各种信息:原来印度人是这样生活的。


  EF:对于这种真实感如此强烈的照片记录,你一般会采用偷拍或者抓拍的方式还是有时候对拍摄对象加以引导?


  步:我一般会在较远处在不惊动被拍者的情况下拍摄,因为只有那样他才是最生动的。当然很多时候也会非常贴近拍摄,在被拍者没有拒绝或是反感的情况下,贴近拍摄会增加很多和被拍者的互动或是交流,也会拍摄处很多生动自然的照片。不过,你永远不知道最令你感动的瞬间会在什么时候出现。我基本不会对被拍对象提什么要求去摆拍一些照片,我觉得那样就会变成一种创意作品了。


  EF:看你以前的那些作品,几乎都带有强烈的现场感。请问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纪实摄影的?


  步:应该从2002年进入报社那年开始算起吧,从那年开始正式从事新闻工作的。我觉得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没有什么大明显的界限或是区分,毕竟新闻也是纪实的。


  EF:跟以前的新闻摄影相比,此次到印度这种类似采风的拍摄方式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一种?对纪实摄影,你认为什么是最重要的?


  步:和新闻摄影一样,印度之行这种方式同样具备突发性和偶然性,很多极具冲击力的画面需要你在现场去发现、挖掘。但是新闻现场的记录则像打仗一样,很多时候都是在混乱和危险中拍摄,很严肃,工作压力也更大,很多时候追求的是记录,什么镜头焦段、什么拍摄方式都可以采用。个人比较喜欢采风式的拍摄,很轻松,很随意,没有明显的目的性,我可以把我的内心融入到画面中。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必如完成任务一般去抢拍,而可以更多地考虑画面的艺术表现力、画面构图、光线应用以及情绪捕捉等,一切都以最接近自然的形式展开。特别是面对印度这样浓郁人文色彩的圣地,在大城市我可能走马观花就过去了,但是在一些小街小巷,我却可能花上几天时间不停地拍照,因为在这里,你所看到的一切才是最真实的。


  EF:我知道你以前都是使用佳能数码单反相机进行新闻摄影,现在进人奥林巴斯4/3系统,有什么新的感受?这次拍摄部带了哪些器材?


  步:对器材的选择永远是矛盾的纠结:携带方便和成像质量总要放弃一个,实用的变焦和完美的定焦也不能两全。每次出发前都会万分痛苦,器材都想带去,可又背不动,最后只能根据自己每个阶段的需求带尽量精简的器材。


  这次我把佳能(EOS1DMarkⅢ)和奥林巴斯(E-3)的两套系统都带了,只是佳能的相机和镜头都比较重,相比之下E-3则要轻便很多,而且我用奥林巴斯的镜头变焦范围比较大,在一些比较突发的情况下是很实用的――至少把奥林巴斯长时间挂脖子上不会太累,呵呵。


  同时,4/3系统的很多镜头都具备F2.0的最大光圈,同样能够得到较好的浅景深效果,不过相机的成像器件相对较小,在这方面的表现要略微逊于APS画幅。但对于纪实摄影时喜欢采用中、全景画面构图的我来说,这种容纳更多信息的效果正是所需要的:很好地保留了纪实摄影的真实性,大光圈也同样能够得到应用。


  至于镜头,我喜欢选择接近50mm的焦段(尤其是大光圈标准镜头)进行拍摄,这也是世界上很多大师级记录者所采用的,因为它更接近人眼视角,得到的照片虽然没有夸张的冲击力,却将摄影者的关怀融入其中,往往散发出慑人的魅力。因此14-35mmF2.0SWD镜头也成为了我此行的最爱:轻巧便携,对焦迅速,不用后期处理就能得到很棒的照片。


  EF:在看到你照片的一瞬间,很多人恐怕都会如我一般被绚丽的色彩打动。记得印度资深摄影师辛格先生曾说过,如果用黑白的单色视角观察印度,势必会错过它的全部。你认为如何?


  步:印度确实因色彩而美丽,不管是风光、建筑、衣着还是脸孔。我一直比较偏爱单一色调的照片,原先的一些作品在后期处理的时候经常会去掉很多的颜色,用比较单纯的色调来展示,但这次印度回来在处理照片的时候我却舍不得放弃任何一点的颜色,应该就像辛格先生说的,如果用单色视角观察印度,势必会错过它的全部,放弃了印度的颜色就像放弃了它的灵魂。


  奥林巴斯E-3在色彩方面的表现相当不错,尤其是对于印度这种时常处于明媚阳光之下的国度来说,鲜亮的蓝色、明艳的黄色、耀眼的红色……在画面上都显得十分饱和,印度人黧黑的肤色也能得到完美再现,这也是我此行意想不到的收获。


  EF:对纪实摄影爱好者,你还有什么愿意跟大家分享的?


  步:想拍到出色的纪实影像,就要走近生活,更要走进生活,因为生活才是最生动的。这就要从最基本的做起,也就是多跑、多看、多拍、多发现,勤快点,多拍点,在我看来是必须的,有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突破。当然拍回来后也要看了照片多想想,再对比一下别人的作品,多学习些。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