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医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正文

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

来源:UC论文网2019-04-11 11:07

摘要:

  摘要:中学是性格塑造的关键时期,也是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时期。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大家的观念以及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学生心理成熟度低,但模仿能力较强,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心理教育与身体教育,素质教育一样,应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广大教师应该在学习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摘要:中学是性格塑造的关键时期,也是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时期。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大家的观念以及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学生心理成熟度低,但模仿能力较强,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心理教育与身体教育,素质教育一样,应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广大教师应该在学习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心理健康;导教育;净化心灵;健全人格


  当今社会,繁重的课业负担,来自社会各界的学习压力等使中学生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如果不及时排解压力,进行正确的疏导,很容易使学生产生不恰当的情绪,进而发展为严重的心理问题。目前中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承受能力差


  中学的学习竞争十分激烈,大大小小的考试也有很多。很多学生在考试时十分紧张焦虑,这种情绪往往影响到自己水平的发挥。一旦自己考试失败,就立即灰心丧气,情绪十分低落,失去学习兴趣。在现行的中等教育体制中,我国的教育结构中还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现象,普通中学表现尤为突出,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基本上是为考大学而准备的,然而,实际上升入大学的只是一部分,学生面临的是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现象,特别是后进生更是感到升学无望。一种毕业后无出路的忧愁和恐慌感控制着他们,这一种情况反映在考试上,就出现考试焦虑。


  2、自信心不足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遇到的现象便是老师在提问问题时举手发言的同学很少,这就是一种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在竞选班委,参加文艺活动时,也有很多同学不够积极主动。很多同学并不是能力不够,而是缺乏自信心,不敢在公共场合表现自己。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家长、老师(主要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期望质过高,表现出对学生(特别是优生)的缺点看多优点看少,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常因一次考试失败“老觉得自己智力不高”,“自己老是失败,考大学肯定没有希望了”于是灰心丧气,“前途渺茫”,失去自信心。


  3、人际关系不协调


  中学生的身心正处于一个重要“飞跃”时期,这时的好胜心、好强心正在逐渐加强,喜爱听老师和长辈的表扬,希望受到同学的关注。中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还不够,于是“告状”现象普遍存在。


  有些学生有较强的报复心理,受到一点委屈或碰到一点很小的得失便耿耿于怀。这种学生极易受外界的暗示,特别是那些与自己有关的暗示,更易引起内部心理冲突,为求心理平衡而产生“告状”行为。产生这种行为的动机,后天环境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家庭成员与他人交往方式,对其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在家庭中,如果父母心胸狭窄,不肯吃一点亏,则其行为肯定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其子女的性格,在同学交往中,如果有人不拘小节,随便糟蹋别人的东西,也会从另一角度强化某些人的狭隘性格。而另一原因是由于敌对倾向而引起的。这些学生会因为同学向教师反映自己的一些错误,误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周围的人都在轻视自己,伤害自己,因此极为不满。


  4、早恋问题


  早恋问题是中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大家关注度较高的问题。高中生自身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对异性的渴望不断加强,导致“早恋问题”,高中这种现象也较突出,很多同学受早恋问题的影响,成绩开始下降。由于走进了恋爱的误区,心理冲突加剧,产生种种心理病态反映。


  面对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


  1、转变角色


  当学生来找老师倾诉心中的困惑于压力时,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角色,此时自己更应该成为学生信任的朋友。用目光、表情、身姿等非语言行为表达的对报告人的关切,是内心的自然流露。在学生倾诉时,不管他的动机是什么,都先让他把话说完,让他把自己的感情完整地表露出来,这时候所要做的只是积极地倾听,并不急于评判,在倾听的同时,把关注自然地表露给学生,进入他们的感情世界,与他们同喜、同怒、同激动。通过有目的的关注与倾听,敏锐地分析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正确理解报告人的情感或动机。


  2、鼓励大于教育


  当了解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时,教师可以不要急于给学生讲大道理,而是与共同用探究的态度来查明事情的真相,分析事情的对错,然后帮助学生有条理地去分析整件事情,与学生共同讨论这件事的处理方法。而且注意在教育他们待人以宽的基础上,指导他们进行和谐的人际交往。让学生带着教师指导性意见去处理或者干脆独立地去处理事情,尽量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3、联合家长及社会营造和谐氛围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不能离开学校,同时也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和辅导。环境育人,不良的社会环境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社会各界和社区应关心青少年的成长,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进其发展,形成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据调查某校30%的初中生认为社会不良现象对其健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湖北某县有一个中学生因看到过多的社会阴暗面心理承受不了而自杀身亡。所以,我们的社会必须加强措施,减少不良思想和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和渗透,减少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事件发生,如向未成年人出售不健康书刊物,出售香烟及不合法药品,开放“三室一厅”等等。只有为青少年的成长建立一个全社会的“保护网”,过滤社会有害物质,还青少年一个洁净的蓝天,同时加大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