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正文

团队精神解读和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

来源:UC论文网2019-04-15 10:18

摘要:

  摘要团队精神在人才素质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认真分析了团队精神的基本内涵,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团队精神大学生培养  对未来人才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与他人协调能力的培养,正日益被人们所重视。1996年,世界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21世纪人才素质的7个标准,其中就包括具有和他人协调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  一、团队精神的基本内涵  团队精神通过个性表现融汇于统一的思...

  摘要团队精神在人才素质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认真分析了团队精神的基本内涵,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团队精神大学生培养


  对未来人才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与他人协调能力的培养,正日益被人们所重视。1996年,世界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21世纪人才素质的7个标准,其中就包括具有和他人协调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


  一、团队精神的基本内涵


  团队精神通过个性表现融汇于统一的思想和目标当中,它既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要求,但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一种方法。


  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张扬个性。团队精神是以人的充分解放和全面发展为基础的。树立个性意识,鼓励个性发展是形成团队理念,塑造团队精神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团队管理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求拥有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机制,给予个人以合理的授权,从而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要塑造团队精神,就必须尊重个人的兴趣与成就,选拔不同的人才,给予不同的培养,让每一个个体都拥有特长,表现出特长。


  团队精神的核心是协同合作。“通常人们在与其他人一起工作时,或周围有其他人的时候,人们会比自己单独工作时更卖力”。1这是特里普利特在上个世纪发现的协作原则。协同合作一是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增强团队成员的正义感、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可以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形成和谐的团队气氛,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更好地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积极工作,实现团队的整体效应,提高工作的效率。二是要实现团队成员在才能上的互补,共同完成目标任务的保证就在于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并注重流程,使之产生协同效应。


  团队精神的动力是共同目标。团队精神是一个组织共同的价值观问题。彼得・圣吉在其著作《第五修炼》中也提出企业“共同的远景”。有效的团队必须具有一个大家共同追求的、有意义的目标。历史地看,任何一个组织的诞生与维系都是基于人类彼此之间存在着共同的需要,或者说是共同的利益目标。共同的目标是组织存在的先决条件,也是团队精神得以实现的动力。团队有目标,大家才会一起投入,为共同目标的实现而奉献自己的才华,有了共同的目标,每个成员也都知道共同目标实现后对团队和组织的贡献。因此,当目标真正产生后,人们将会不断地学习与超越。这并非由于别人叫他们这么做才会有如此的表现,而是因为他们自己真的想要这么做。一句话,共同目标孕育着无限的创造力和行动力。


  团队精神的实现方式是良好的沟通和优秀的激励机制。沟通是团队协同合作,树立共同目标的必然途径。在现实的管理活动中,激励员工的积极性依赖的是良好的沟通而不是权力。正如沃尔玛总裁所说的如果你必须将沃尔玛体制浓缩成一个思想,那可能就是沟通,因为它是我们成功的真正关键之一。“在思想上、精神上充分地把团体的价值目标在系统中得到合理有效的传播和建设,以坦白、开放、沟通作为团队的基本原则来实现团队管理,并使这些原则在思想观念上扎根、生长。在心理上实现一系列鼓励倾听,积极回应他人观点,对他人提供支持并尊重他人兴趣与成就的价值观念。”3要实现对团队的认知,就要在组织中进行不断交流与沟通,使个体感到彼此间都以真挚、诚恳、友善的态度对待对方,实现心理上的零距离,达成心理默契。在团队中,要让员工充分地发挥自己,努力去工作,就要把员工的“要我去做”变成“我要去做”,实现这种转变的最佳方法就是对员工进行激励。在优秀的激励机制下,使一个团队始终以高昂的士气、忘我的精神来实现团队的目标。这个优秀的激励机制包括利益激励和精神激励。


  团队精神的功能是实现创新和增强凝聚力。团队管理是实现创新的革命性手段。团队管理特别强调人是组织中最宝贵的财富和资源,它把人的基础职能定位为进行创新和超越。团队管理通过在团队中树立团队精神,从而激励个体从更加勤奋地工作发展到创造性地工作,个体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最佳的方式完成组织的目标,以利于创新的实现。团队精神的树立,使组织中的个体在精神上融合为一体,让个体以共同的价值观为准则来自觉地监督和调解组织中的日常活动,这一点从本质上营造了民主、自由、开放的氛围,使主体性与个体性得以充分的发挥与展现,从而增强了组织的内聚力、向心力和能动性,为齐心协力实现组织目标创造了有利的前提条件。


  二、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思考


  在我国团队建设和团队精神的培养目前仍处于实践探索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人们道德水准的提高,以弘扬人的个性,提倡团结合作精神的团队精神将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栋梁、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需要加强团队精神的培养和塑造。


  加强大学生团队精神的理论研究。大学生团队精神的研究既涉及到心理学的内容,又涉及到高等教育管理的问题,同时还是当今实践性很强的课题。近几年来,国内外在实践方面有许多肯定性的操作措施,理论界也注意到团队精神的作用,称之为新世纪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但就一个专题比较系统地研究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基本概念、具体领域、影响因素、培养对策、评价考核等问题上还远远不够,相对于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等研究,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创新。高校学生管理需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价值目标观,要实现由“物化”向“人化”的转变,要从学生的内在要求出发,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需要层次和需要结构。在学生管理中把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放在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强调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积极性和自觉性、挖掘其潜能。在工作方法上,树立突出主体、开发潜能的工作方法观,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的张扬与优化;在管理过程中,学生要通过自身去认识和把握作为主体的现状,自觉推动自己向更高的标准迈进。同时,高校还应该提供更多学生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课程和资源,并建立起一种更有利于学生不断进行选择的管理机制和办学模式。


  要不断增强团队精神培养的针对性。总体来讲,低年级学生更赞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在一些具体问题上男生与女生的团队精神教育内容应当有不同的侧重点。同时,各年级的教育管理工作、以及学生品德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等,都应加强整体衔接,既避免超前或滞后,又防止简单重复或相互脱节,德育工作者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抓住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要注意形势变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时发现新情况,研究和解决新问题,使团队精神的培养和教育工作常抓常新。


  充分调动家庭在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教育的合力。团队精神的培养单靠学校的力量就会显得过于单薄,家庭的力量不可忽视,调查说明,家庭的熏陶,创建一个和谐、互助互爱的家庭氛围,对于培养孩子们的团队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中父母应帮助子女形成良好的、我们所提倡的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帮助指导子女确立正确的交往目的,端正交往态度。一旦发现子女具有“自私”、“实惠”、“心理封锁”等不健康的交往心态、交往思想和错误的友谊观时,父母要对其进行循循善诱、积极引导,帮助其克服不良思想,父母要用榜样的力量来影响子女。


  努力培养协作型教师。培养富有团队精神的大学生,就必须培养协作型的教师。作为协作型的教师,首先要把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的教育观念;把纪律严格、恪守常规的课堂气氛转变为主动活泼、主动探索的课堂气氛,这是培养团队精神的基础。其次,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培养学生在学习、科研中的参与、合作能力,这是培养团队精神的保证。另外,教师间良好的协作关系是学生无声的“教材”,要摒弃“文人相轻”的传统陋习。


  团队精神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现,也是知识经济的内在要求。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合作的时代、一个共同发展的时代。为此,要把大力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