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中等教育论文 > 正文

高中音乐研究性学习初探

来源:UC论文网2019-04-18 08:43

摘要:

  [摘要]“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如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逐步探索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音乐研究性学习。  [关键词]音乐,研究性学习,新型教学模式  作者:秦军  音乐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某一音乐素材为研究对象,在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究、亲身体验、学会思考与交流、创新与拓展,从而激发思维,增长才干,最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

  [摘要]“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如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逐步探索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音乐研究性学习。


  [关键词]音乐,研究性学习,新型教学模式


  作者:秦军


  音乐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某一音乐素材为研究对象,在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究、亲身体验、学会思考与交流、创新与拓展,从而激发思维,增长才干,最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生学习方法和教师教学方式。


  一、根据高中学生自身特点,寻找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


  高中学生与初中、小学学生最大不同在于他们已逐步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因此,他们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音乐审美态度,包括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对音乐作品的评价、音乐表现与音乐创作能力等方面,并且他们主动愿意通过诸如作曲家、演奏家、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去加强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现在的高中生已经不再满足于那些单纯性(如描写动、植物的)、拟人性的音乐作品,而逐步转向以个人喜好为标准,随着音乐理解与鉴赏能力的提高,一些旋律优美、热情豪迈、蕴含深刻哲理的音乐也被学生所喜爱。而为学生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境,则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探究愿望。


  在精彩纷呈的音乐世界中,各种音乐流派光彩夺目,它们有清香淡雅的古典音乐,有具有强烈民族元素的民族音乐,还有富有现代气息的通俗音乐等。种类繁多的音乐形式让青年学生目不暇接。因此,教育家杜威认为:“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由一个适宜的经验环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根据此要求,笔者在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之中努力创设多种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感观,从而对他们各方面产生影响,进而形成主观能动参与行为,以最佳状态有目的、有意识地感受美,为学生进行研究学习创设良好氛围。因此,根据教学需求,创设音乐学习的教学情境,刺激学生感官,使他们产生研究性学习的需要,进而形成积极主动的参与行为,激发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兴趣。


  二、让学生在开放性教学氛围中,发现、提出问题,从而启动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的载体是问题,要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必须要创造性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这是创新的起点。从对学生培养角度来看,发现和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可能通常依靠知识、技能和实验,但从崭新的角度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则需要思维方式的变化及创造性的想象。因此,应当重现发现和提出问题在培养学生中的作用。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三单元第一章节,写到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和汉族民歌部分,为加深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及汉族民歌的了解,我设计了一个课题“美丽的东方神韵”,引导学生分不同组别确立自己研究的子课题,由于各组学生了解的内容不同,确立的子课题也是不尽相同,五花八门,因而,研究的成果也是各具特色。据此,笔者认为,课堂上的多元性及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要途径。


  三、研究性学习中建立新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老师是组织者,但同时又应当是学生的好帮手,二者是平等的互信的师生关系。在实际操作中,教师与学生应当“志同道合”,笔者在实践中亦是如此,本身自己对课题有浓厚兴趣,有时也存在着些许的疑惑,而与学生一起探索,从选择课题,到自觉研究作品,再到一起欣赏音乐、交流资料,畅谈心得,大胆创造,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使得整个研究性的学习过程充满了自由与和谐。


  四、加强信息技术运用,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水平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收集和处理信息既是一种基本的科学探究技能,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而研究性学习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学生选定课题后,则需要学生进行相关信息的整理和收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无疑得到了培养与提高。


  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高中学生音乐研究性学习,笔者发现学生出现了如下一些变化:


  其一,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所改度,学会了合作与交流。当今社会竞争与合作并存,具备积极合作的精神和有效的人际交往技能,是现代人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研究性学习顺应了这一社会发展潮流,因为其有效方式之一就是小组合作,这种形式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有诸多益处,他们与同伴在分工合作、制定方案、收集信息、分析资料等过程中,学会了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如何与别人达成一致、如何分享共同成果等。


  其二,通过音乐研究性学习,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取了大量的音乐及其它相关知识。


  《课标》中表述的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关系,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它可以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同时有助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它虽然在某些方面有自己独立的教学内容,而更多情况下,则蕴藏在音乐鉴赏、表现和创造活动中。所以,学生在共同研究课题过程中,不仅使其在欣赏音乐、掌握音乐和了解音乐的态度、习惯、审美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有效提高,还能使他们在此过程中获得大量音乐及其它相关知识。如在探究音乐与诗歌部分时,学生通过自主查阅相关资料,除了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外,还了解掌握了中外一些著名的诗词。同样,在研究通俗音乐发展史的同时,同学们通过互相探讨,学到了早期的通俗音乐大致起源于公元前的古罗马、古埃及的“行吟歌手”们,如此等等。


  其三,学生通过音乐研究性学习,激发了学生创新火花,培养了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激发创新火花,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并不是空中楼阁,它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知识底蕴与长期实践形成的经验和智慧基础,这就要求在研究性学习中,一方面,放手让学生自发自觉地完成课题的每一个细节,另一方面,还需要教师不断充实其他的知识结构,巩固已学知识,鼓励他们不但要读一些与音乐课程相关的书刊、报纸,还要博览群书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如参加社会音乐欣赏趋向调查,听名家音乐会,举办音乐知识讲座,设计各种艺术活动等,从而不断丰富完善自己创新思维能力。


  当然,在研究性学习中,老师应注意如下二点:第一,研究性学习是开放式的、非标准答案的,教师应着重关注学生研究过程及其独自见解;第二,应注重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着重强调集体合作的重要性而非以个别艺术骨干为主。


  总之,高中音乐研究性学习的引入,使我们看到了学生学习的潜力,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获得学习艺术的方法和途径,比获取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实践说明,体现自主学习音乐的音乐研究性学习,不失为贯彻新课程理念的、深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全新的艺术教学方式。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