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素质教育论文 > 正文

“三生教育”与学校德育

来源:UC论文网2019-05-05 12:05

摘要: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支持,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因此,德育是教育的核心,也是教育的难题。德育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长期坚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正是德育长期性...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支持,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因此,德育是教育的核心,也是教育的难题。德育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长期坚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正是德育长期性、持久性的生动写照。


  一、“三生教育”对学校德育的意义


  “三生教育”的提出为学校德育打开了一扇创新之门,开拓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三生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即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目标过程。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获得生活体验,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追求个人、家庭、民族和人类幸福生活的教育。三者密不可分,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生命教育是前提、是根本,生存教育是基础、是关键,生活教育是方向是目标。“三生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三生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人、成才,着力开启学生心智,培养学生的爱心、感恩之心和责任感、正义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一脉相承。“三生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三生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三生教育”的提出将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有机结合,使学校德育形成完整的体系。明确各学段的目标,整合教育力量,重视实践与评价,使学校德育更具时效性。“三生教育”将小学阶段的德育重点,定位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就是十分准确到位的。因为小学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二、“三生教育”对学校德育的作用


  (一)指明了学校德育的方向。“三生教育”强调强化课堂教学,突出实践活动,整合教育力量,注重文化育人为学校德育指明了方向。


  (二)丰富了学校德育的内容。“三生教育”的教材以活动的形式出现,更具针对性、可操作性,重实践体验,重反馈,弥补知行脱节的不足,更具实效性。


  (三)拓展了学校德育的空间


  “三生教育”提倡注重实践活动,强调家校合作,整合教育资源,拓展了学校德育的空间。


  三、对“三生教育”的初步探索


  (一)成立“三生教育”领导小组。加强领导,抓好指导,构建整体合力。建立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主要抓,职能部门直接抓,各个部门配合抓,全体老师共同抓的良好格局。


  (二)做好培训工作,统一认识。进行分层次培训。通过讲座、班主任培训等形式对老师进行分层次培训,人手一册“三生教育”宣传手册,人手一本《生命・生存・生活》教材,要求老师认真阅读,充分认识“三生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丰富内涵。


  (三)搞好学校教育,强化课堂教学。要求所有学科老师认真研读《生命・生存・生活》教材,做好再度开发。三、五年级保证必要的学时,使“三生教育”通过课堂教学进入学生的头脑。全体教师充分挖掘学科课程中“三生教育”的内容,在教学中有机渗透“三生教育”。


  (四)突出实践活动。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小学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自我,认识世界,开阔视野,磨炼意志,学真知,做真人。


  (五)注重文化育人,培养良好习惯。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建设是德育的主阵地。班级文化是班集体的生命。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建设一直是师大附小富有特色的德育创新活动。会说话的墙壁、流动的园地能促进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学生乐学乐做,融入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之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规范行为。本学期继续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物质文化为基础,以制度文化为保障,以行为文化为重点,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以传承中华美德,传承西南联大精神,树中华名校形象为重点,开展以“三生教育”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继续开展少儿民族操舞、少儿小博士评审、现代书香之家、明星工程等主题鲜明、特色显著的校园文化活动。


  (六)创造性评价。借助多元主体进行参与评价,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即在教师和学生评价的同时,发动学生互评,班主任、其他教师、家长等,对学生的发展状况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共同来关心、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进步。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目的是培养学生自我反省、自我监控的能力;学生参与对他人的评价过程,则是一种学习与交流的过程;家长参与评价则能够让家长更清楚地了解孩子,更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形成学校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合力。这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把自评与他评有机结合,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使学生获得教育利益。


  (七)强化研究,探索规律,宣传引导。鼓励一线教师申报课题,开展行动研究,研究成果上校园网交流。通过校报、校园网进行正面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以教研室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老师们将“三生教育”的论文、教学案例、随感发表在校园网上,与全体老师分享,并将研究成果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


  (八)加强家校合作,整合教育力量。通过家长学校、明星工程、校报、网站让家长了解“三生教育”,了解学校的德育目标,并达成共识。通过家长学校,举办专题讲座、研讨会、交流会,通过书香之家,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提升家长素质,整合教育力量,形成1+1>2的教育合力。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