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正文

技术创新管理研究综述

来源:UC论文网2019-05-13 09:56

摘要:

  近年来,技术创新作为新兴的管理理论前沿,得到了大批国内学者的青睐,并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然而在技术创新管理方面进行的研究和得到的成果还很少,有关研究文献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本文试图从技术创新管理这个角度出发,从他们的定义、主体和外部环境条件、内容、职能与特征、流派五个方面对近些年国内外技术创新管理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的梳理与评价,以期总结研究成果,明确未来研究的方向...

  近年来,技术创新作为新兴的管理理论前沿,得到了大批国内学者的青睐,并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然而在技术创新管理方面进行的研究和得到的成果还很少,有关研究文献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本文试图从技术创新管理这个角度出发,从他们的定义、主体和外部环境条件、内容、职能与特征、流派五个方面对近些年国内外技术创新管理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的梳理与评价,以期总结研究成果,明确未来研究的方向。


  一、技术创新管理的定义


  自“创新理论之父”熊彼特在20世纪30年代开创技术创新理论以来,经过众多学者的补充和丰富,技术创新理论日渐完善。美国伯格曼等定义技术创新是指由技术的新构思、经过研究开发或技术组合到获得实际应用,并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商业化全过程的活动。技术创新管理专家、清华大学傅家骥教授定义“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


  吴贵生等人认为技术创新管理理论是从技术管理理论演变而来的。技术创新管理是对从技术起源(技术发明,主要指R&D)到技术实现(包括设计、制造、销售、服务的商业化、产业化过程)的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资源配置及其组织、管理,是对技术创新的管理。


  葛新权等人根据现有文献,按时间顺序归纳出了四个技术管理学派,即R&D管理学派、创新管理学派、技术规划学派和战略性技术管理学派。


  杨加陆、方青云等人认为企业的创新管理不同于管理创新。管理创新的对象是管理活动,目的是使管理适应内外部条件的变化,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创新管理的对象是一切创新活动,目的是促进创新活动的开展,提高创新活动的成功可能性。由此,洪生等人认为可以引出创新管理的三种互相联系的不同含义:一是管理的创新;二是对创新活动的管理;三是创新型管理。


  二、技术创新管理的主体和外部环境条件


  侯先荣、吴奕湖等人认为企业家应该成为技术创新管理的主体,主要是由三个方面决定的:企业家不同于技术人员。企业家不同于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在创新的过程中,通常要求企业的生产、市场、研究、人力资源和财务等部门的通力合作,而这只有在企业家的领导下才能避免各部门的局限性,将整个企业的资源组织起来,达到技术创新的目标。


  阎军印在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体系研究中提到技术创新管理体系运行的外部环境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技术创新的经济环境;技术创新的技术环境;技术创新的管理体制环境;技术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


  三、技术创新管理的内容


  吴贵生教授认为,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基本内容由五个方面构成:


  技术创新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技术创新概念、分类、过程和管理要素等。


  技术创新决策。技术创新决策贯穿于技术创新管理的各个部分,但集中的、影响大的决策主要是技术创新战略制定和技术选择。


  技术创新活动环节的管理。主要包括开发管理、新产品生产和营销管理、技术转移管理。


  技术创新的要素管理。主要包括技术信息管理、知识产权管理、技术创新能力管理。


  技术创新的组织管理。主要包括技术创新的组织和激励。


  夏保华、陈昌曙等人认为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每一项技术创新的持续性要素的管理;第二层次是从整体上对技术创新流的管理。企业应自觉地对每项技术创新的持续性要素进行管理,主要包括:对技术创新机会的管理;对技术创新学习的管理;对新企业家精神的管理;对技术创新资源共享的管理;对技术创新收益的管理。


  阎军印认为技术创新管理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技术创新的资源管理;技术创新的决策管理;技术创新的过程管理;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技术创新的制度管理;技术创新的营销管理;技术创新的文化管理。


  四、技术创新管理的职能和特征


  刁兆峰等人认为企业技术创新管理行使着决策、执行、监督和反馈等职能。如果这些职能或职能部门的作用不到位,甚至有些职能或职能表面之间起负作用,就会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创新职能的正常发挥,造成整个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创新功能的降低。


  白俊红在《创新管理概念、框架及若干问题研究》一文中提到技术创新管理并不是对技术创新本身的管理,而是以技术创新为中心的管理,其特征主要表现在适应性、持续性、全面性、结构性、社会性和创新性等方面。


  1.动态适应性


  技术创新的实现必需以外部条件为前提,组织管理的目标之一是适应外部的变化,而适应外部的变化就是要促进组织内部的变革或创新,是为技术创新管理具有适应性。


  2.持续性


  技术创新是可以持续的,持续性本身是创新的一个特征,同时也是技术创新管理的一个特征。技术创新管理的持续性综合表现为目标的持续性、时间的持续性、过程的持续性和创新动力的持续性。


  3.全面性


  技术创新管理需要搭建一个支持创新的平台,这一平台的建立需要考虑诸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制度的、组织的、资金的、文化的、人员的诸方面,涉及的内容是全面性的。


  4.结构性


  技术创新管理的结构性意味着技术创新管理应该具有柔性的管理结构,能够对技术创新的这种变化进行自适应和自调整,甚至是主动进行“破坏性的改进”。技术创新管理的结构性特征,还表明了技术创新管理就应该是一种新的管理范式,是管理发展的新阶段。


  5.社会性


  无论是经济价值还是人的价值的实现,技术创新管理都是发生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以社会的存在为前提的。技术创新管理目标的成功实现必须以社会需要为前提,以社会组织为依托,在组织内部形成人人创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的良好氛围。


  6.创新性


  技术创新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对管理本身的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就是具有创新性的管理),形成新的管理机制,同时也需要管理理论、方法、组织和结构的创新。


  五、技术创新管理的流派


  陈劲等人认为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流派各不相同,对我国学者有一定借鉴价值的有以下三大流派:


  1.基于战略分析的创新管理


  这个流派主要是从战略的角度研究技术创新管理,包括技术创新与核心能力的关系;技术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的关系等。Harris、Shaw和Somers提出了分析技术组合重要性与竞争战略关系的矩阵,从技术重要性和相对技术地位两个维度分析某项技术对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并强调制定战略时应该分析传统的组合规划矩阵(麦肯锡框架)与技术组合矩阵间的联系,从而获得做出更准确的决策。ArthurD.Little则分析了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技术对竞争优势的重要程度。Burgelman等多次强调了技术与战略整合的重要性,并指出这是一个动态过程。Burgelman等还开发了创新能力审计的框架,用以分析公司现有产品的创新性,以及当前创新能力与公司战略的匹配程度等。在这个方面进行研究是很有意义的,它把战略管理与创新管理这两种都是以变革为思考逻辑的学科密切得联系到了一起,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方向。


  2.基于能力的创新管理


  现在有关技术能力理论的主要观点是,技术能力是决定发展中国家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KimLinsu指出,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能力增长的过程是一个引进、吸收和提高的过程,与发达国家的区别是技术能力的发展呈逆向发展,即由成熟技术向前沿技术进化。发展中国家企业得到技术能力需要学习过程来提高。20世纪80年代后,许多学者也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能力的内涵定义与演变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魏江指出,技术能力应包括显在能力和潜在能力两方面,具体包括四层内涵:(1)技术与信息的引进、实现技术转移的能力;(2)对技术的学习能力;(3)产生新的技术与知识,保持技术的储备与积累;(4)实现技术创新,创造经济效益。赵晓庆等人借鉴国外学者研究发达国家技术演化轨迹的思路,根据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实际,指出企业技术能力一般经历了从仿制能力到创造性模仿能力,再到自主创新能力三个阶段,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技术能力提高的双螺旋模型。


  3.基于资源的创新管理


  企业通过以利益相关者为资源的创新将进一步受到重视。其中对企业横向发展有实质意义的有:用户创新;供应商参与创新;有关企业或厂商。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