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正文

培育科普队伍 创新科普品牌

来源:UC论文网2019-05-17 09:23

摘要:

  近几年来,哈尔滨市老科协为贯彻实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科普条例》,开展了以科学报告为重点的“万名科技专家讲科普”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推进科普工作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基础,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组建和完善科学报告团,开展科学报告和科普活动  按照国家和省老科协的部署,哈尔滨市老科协于2007年将市老科协科普讲师团更名为“哈尔滨市老科协科学报告团”,先后...

  近几年来,哈尔滨市老科协为贯彻实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科普条例》,开展了以科学报告为重点的“万名科技专家讲科普”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推进科普工作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基础,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组建和完善科学报告团,开展科学报告和科普活动


  按照国家和省老科协的部署,哈尔滨市老科协于2007年将市老科协科普讲师团更名为“哈尔滨市老科协科学报告团”,先后成立了人文、医药卫生、教育和农业4个分团;接着,该市8区、10县(市)老科协科学报告团也相继成立。到目前为止,市科学报告团共有市直和区、县(市)分团22个,成员总计670人。区、县(市)多数还成立了行业、街道、乡镇分团,形成了一支为提高全民素质而乐于奉献的科普队伍。


  全市老科协及所属科学报告团分市、区县(市)和市直、区县(市)直和街乡三个层次,实行三级管理,统一部署,活动相互衔接,上下互动,又各有计划,突出特色。目前,市和区、县(市)正在陆续建立“两库”。到今年6月份,市老科协已经建立了科学报告团老专家库和报告选题库,区县(市)正在建立。如巴彦县分团组建了“一团三库”:老专家咨询团(智囊团)、老专家人才信息库、科学报告团专家库、科学报告选题库。


  该会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原则,以区街、乡镇、学校、企业为基点,各级各地科学报告团把科技报告与“老专家入村进社区”结合起来,广泛开展了以科学报告为重点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一是举办两次国家级科学报告会。2008年4月,举行了“中国探月工程院士报告会”,中科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作了题为《月球探测的形势与中国嫦娥工程》的报告,市直机关处以上干部和科技工作者400多人参加了报告会,哈尔滨电视台、《哈尔滨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做了报道。2010年8月,市老科协与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联合,请国家粮科院专家金晶教授作了题为《学会吃粮油》的权威性科普报告,受众达百余人。


  二是结合卫生、教育支农,开展讲座、培训、义诊等活动,服务基层。2009年6月,哈尔滨学院老科协、市老科协教育分会,根据阿城区的要求,在阿城区玉泉二中联合哈尔滨学院邀请孟庆祥老教授举办了“如何学好文言文”的讲座,受到了全校师生热烈欢迎。近三年来,医药卫生分团下乡400余人(次),对农村医疗卫生人员培训上千人(次)。并结合每年的“爱牙日”、“TB防治日”、“世界卫生日”、“老年节”等开展“银发之光”活动,进行宣传、咨询、义诊等服务33次,受益群众1.3万多人(次)。


  三是结合工业企业实际,开展科普活动。平房区科学报告团根据驻区三个大厂的实际,请老科协报告团成员为区直属机关干部举办当代汽车工业、飞机制造业发展情况的科普报告。大厂的老科技工作者还主动为区中小企业产品配件把好质量关,和广大职工一道为建设新城区贡献一份力量。


  四是结合农村基层和农民要求,通过科普活动为他们送去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如五常市老科协根据本市农村基层和农民要求,请东北农业大学教授与市农技推广站的科技人员为20多个乡、村农民宣讲农业生产新知识,传授新技术,受教育农民万余人。香坊区老科协副会长、东北农大老科协会长李瑛,组织17位老专家,开通17部咨询电话,随时为全省“三农”解答难题。松北区老科协通过“两库”查询,聘请王光熹老专家就水稻种植专题,为松北稻农80余户100余人开展科普讲座、培训,并发资料170多份。


  五是积极开展“科教文卫四进社区”活动。道里区老科协制定了《道里区开展“科教文卫四进社区”活动方案》,区党政领导对此项工作极为重视,要求相关单位有专人负责,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大力开展好这项工作。三年来共举办报告、讲座、咨询等活动3500余(次),发放科普资料10.4万多份,受益群众15万余人(次),促进了社区居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二、涌现一批典型,形成了科学报告等科普活动的骨干力量


  值得称道的是,在科普教育活动中涌现出一批老专家、老教授讲科普的先进典型,成为科普活动的中坚力量,有力地推动了科普活动的开展。


  年逾古稀的客座教授卢连基连续为机关公务员、中小学生举办法制等报告,听众达4000人。


  哈尔滨学院中文系老教授崔积宝为哈尔滨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院校700多名学子讲述了他在知青时代和爱人十年间的437封情书的动人故事,对青年深入进行人生观、道德观、恋爱观方面的教育。


  宾县朱勤和呼兰区高级农艺师王光熹、农艺师朱文海等农业方面的老专家,走乡、进村、到农户,利用中小学教室和电视媒体,为广大农民传授科技知识,赠送资料,培训种养殖科技人员,帮助农户解决农业生产和养殖生产中碰到的实际问题。


  哈医大一院大桥分院在创办社区医院的过程中,聘请了孙甲东等老教授、老专家42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和作用,有效缓解了社区看病难,也推动了社区科普教育活动。


  文化教育方面的老专家、老艺术家郑佩服,年届古稀,至今濡墨不辍,以其书法方面的卓著业绩,获国内外百余奖项,被选为中国当代艺术协会终身名誉主席,并荣获首届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杰出成就奖。


  三、创新活动方式和科普品牌,努力增强实效性


  各级老科协在科普活动中不断创新活动方式,道里区老科协开创了“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四进社区”活动,人称“大科普”。木兰、通河、方正三县老科协,组织200多名老年演出人员,以爱党爱国爱家乡为主题,以唱红歌为重点,连续4年轮流举办联谊汇演,观众多、规模大、水平高、效果好。


  道里区老科协通江分会上红社区书画协会,组织近70位老艺术家创作了“冰雪书画廊”,连续五年在冰雪大世界景区展示1500幅作品,吸引了国内外游客观赏,为哈尔滨冰雪文化增添了光彩,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专题做了报道。


  此外,阿城区坚持开展的“五个面向”活动、巴彦县的“新童谣进校园”、“四进一竞赛”活动、道外区老科协开展的“老专家科普社区行”、医药卫生分会的“银发之光”活动等,都是突出了小型多样和地方特色,在科普活动中不断创造品牌、创新品牌、创优品牌。


  在科学技术普及中办实事,注重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在一些科普典型中,体现得更明显、更突出。呼兰区王光熹做为一位退休后创办水稻研究所的老专家,10年来,引进水稻新品种25个,推广良种10个,推广新农药21种,推广新技术15项,使新型水稻栽培技术在全区20万亩稻田应用,占全区水稻的80%。他推广的新技术在其他市、区也得以应用,解决了水稻技术难题35项。


  朱勤是从宾县科委副主任岗位退下来的一位老专家,为推广农业科技呕心沥血,他主讲良种推广课从县里到县外,从省里到省外,近4年来经他培育的“哈丰2号”玉米良种在全省各地推广1000万亩,讲农业技术推广课累计1000多场(次),发放培训资料10000多份,培训农民10000多人(次)。经他培训的人员不少成了技术人员、农村经纪人、种田大户、致富能手;经他推广的“哈丰2号”3年间增产了3亿斤。


  南岗区老科协七政分会副会长梁登1992年退休后,把退休作为人生新起点。从1992年6月起,一个人、一辆自行车,万里走单骑,4年零7个月,走遍了32个省(市)自治区、特区,参观访问了40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的350处,走访44个少数民族,骑坏了30多条自行车外胎、10多条内胎、7根链条,穿破了十几双鞋,行程30万里。5年来,他共作爱党爱国教育报告、讲演及沿途举办图片展400多场(次),受众人数20多万人(次),留下5000多条观后感言,人称“红色科普”。用他的话说:“学的是精神,讲的是公德,做的是奉献”,其事迹感人至深。


  红光锅炉集团67岁的董事长徐在山兼任老科协会长,在他的带领下,该集团建设工业、农业两个科普基地、两个科普示范带,以科普促产品升级换代,促企业发展。近年来,引进风力发电装备生产技术,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民营锅炉厂,风力发电塔架制造进入全国前三强。去年实现产值6亿元,利税7500万元。企业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170多个奖项。


  近几年来,哈尔滨市老科协以科学报告为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取得初步成效。据统计,全市22个报告分团、几百位报告团成员,举办报告、讲座等年均1500场次左右,受众人数年均40万多人(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老科协供稿)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