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正文

《聊斋》与自然科学

来源:UC论文网2019-05-17 11:34

摘要:

  摘要:本文探讨了《聊斋志异》所涉及的若干自然科学问题,包括《聊斋》中的自然科学史料、自然科学知识和蒲松龄通过作品所反映出来的自然科学观。  关键词:自然科学;史料;知识;人与自然;时空观  中图分类号:I207.419文献标识码:A  《聊斋》作为一部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大量出现在它里面的,诚然是变化莫测的鬼狐、上天入地的神仙、五彩缤纷的生活、真挚感人的情感,以及作者对历史的反思、对人性的...

  摘要:本文探讨了《聊斋志异》所涉及的若干自然科学问题,包括《聊斋》中的自然科学史料、自然科学知识和蒲松龄通过作品所反映出来的自然科学观。


  关键词:自然科学;史料;知识;人与自然;时空观


  中图分类号:I207.419文献标识码:A


  《聊斋》作为一部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大量出现在它里面的,诚然是变化莫测的鬼狐、上天入地的神仙、五彩缤纷的生活、真挚感人的情感,以及作者对历史的反思、对人性的自省和对美好世界的遐想――一句话,是对社会生活的艺术反映。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也同时提出了不少涉及自然科学方面的问题。据笔者粗略统计,在《聊斋》四百九十多篇作品中,涉及自然科学方面的篇目就有八十多篇,占全书的六分之一左右。在这些作品中,作者或描写了一些奇异的自然景观和自然现象,或载录了流传在民间的与自然科学有关的各种传说,或记述了一些科学知识和科学历史资料,或反映了作者自己对自然科学的看法。认真研究这些作品,对于我们掌握清代初期一些有参考作用的自然科学史料、了解当时的自然科学水准以及作者自身的自然科学观点,都有积极的意义。


  一


  在《聊斋志异》涉及自然科学的这类作品中,篇幅最多的是描写自然现象和自然景观的那些作品。东海里的蛇岛、暹罗来的雄狮、汉代的古瓶、洞庭的研石、淄川的山市、章丘的查牙山洞、山东稷下的大地震、江南苏州的六月大雪等等。这些作品,不仅对自然现象和自然景观的描述十分生动,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有不少文章还提供了时间、地点和过程,也是十分宝贵的自然科学史料。


  读者都很熟悉的那篇《山市》,应该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你看那山市出现的情景:


  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愈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渺,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u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文中交代此景是出现在淄川奂山,目击者是“孙公子禹年”及其同人;所缺的是未记时间。不过,《淄川志》也有类似记载,不少人还考证指出:许多人都在淄川多次看到过这一景观,可见蒲松龄所记非虚。若把那些记录奂山山市情景的文章拿来做一个比较,那么,《聊斋》的描写在形象性、生动性和层次性上显然更胜一筹,不仅更具有阅读价值,而且更具有史料保存价值。


  《地震》对山东稷下一带地震的记载,同样具体而生动,而且明确记载地震发生的时间是“康熙七年(1668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其中还有“栖霞山裂”、“沂水陷穴”以及“墙倾屋塌”、“某家楼台南北易向”等灾害性记述。这篇文章尚未提到地震中人员伤亡的情况,但在《水灾》一文中则对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的平阳地震有这样的描述:“平阳地震,人民死者十之七八,城郭尽墟”,人员伤亡之惨重,于此可见一斑。对于地震工作者来说,这些文章无疑都是宝贵的历史资料。


  《聊斋》里有很多记录水、旱、风、虫、雪、冰雹等自然灾害的文章,无形之中也同样为自然科学积累了可供参考的资料。例如刚才提到的《水灾》一文,就有这样的记载:“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山东旱,自春徂夏,赤地无青草”;六月十三日开始下小雨,十八日大雨,接着是“雨暴注,彻夜不止,平地水深数尺,居庐尽没”,直到二十二日,大雨方才停止。在《夏雪》一文中,作者对反常的夏季大雪有这样的记载:“丁亥年(1707年)六月初三日,河南归德府大雪尺余,禾皆冻死”。在《龙取水》一文中,作者记录到一次龙卷风发生的情景:“徐东痴南游,泊舟江岸,见一苍龙自云中垂下,以尾搅江水,波浪涌起,随龙身而上。遥望水光�闪,阔于三尺练。移时,龙尾收去,水亦顿息;俄而大雨倾注,渠道皆平。”作者在文章中尽管没有说这就是龙卷风,但从所描述的情景来看,当是龙卷风无疑。对于“龙取水”一说,作者自己也是持怀疑态度,所以在文章的一开始就做了这样的说明:“俗传龙取江河之水以为雨,此疑似之说耳”。


  作为科学史料,不仅包括发生在自然界的各类事件,还应包括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创造以及与科学有关的各种活动。《聊斋》中对此也有一些记述。如《金和尚》中“以纸壳制巨人……设机转动,须眉飞舞,目光铄闪,如将叱诧”;《木雕美人》写一位艺人制造了一具木雕美人,让她以犬为马,“学解马作诸剧,镫而腹藏,腰而尾赘,跪拜起立,灵变不讹”――这几乎就是当时的一种人造“机器人”。《外国人》记录了一次海难事故以及遇难人员克服千难万险、奋力求生的故事。文章中有船员这样的自述:“吕宋国(即今菲律宾)人。遇风覆舟,数十人皆死;惟十一人附巨木,飘至大岛得免。凡五年,日撄鸟虫而食;夜伏石洞中,织羽为帆。忽又飘一舟至,橹帆皆无,盖亦海中碎于风者,于是附之将返。又被大风引至澳门。”后来,当时的中国地方当局把这些人都送了回去。


  《聊斋》里面还记录了一些涉及自然科学的民间传说,诸如《猪婆龙》、《海大鱼》、《夜叉国》、《龙无目》、《蛤》、《于子游》等等。在这些作品中,包含了一些值得注意的自然现象,但由于当时自然科学尚不发达,人们受认识水平的限制,对一些自然现象无法做出正确的解释,于是,这些现象有的被夸大,有的被扭曲,有些则被赋予了迷信思想的解说或荒诞不经的附会。对于这类传说,我们需做必要的筛汰和剥离,经过去伪存真,才能从中获得一些有用的自然科学信息。例如,《海大鱼》一文这样写道:“海滨故无山。一日,忽见峻岭重叠,绵亘数里,众悉骇怪。又一日,山忽他徙,化而乌有。相传海中大鱼,值清明节,则携眷口往拜其墓,故寒食时多见之。”《于子游》中也有类似的记述:“见山峰浮动,顷刻已没。始知山为大鱼。”如果将其中夸大和附会的成分筛汰出去,那么,我们便可以得到这样的自然史料:早在三百多年以前,我国沿海就曾经有不少巨鲸活动过。《疲龙》所写到的深海群龙,也很可能就是鲸、鲨一类的海洋生物。


  同样,我们从《猪婆龙》、《白秋练》、《西湖主》等作品中,透过种种美丽动人的故事情节,可以看到当时长江里面白�D豚、扬子鳄、中华鲟频频活动的情况。它们或兴风作浪,使舟楫沉没;或拥沙堆碛,令商船难行;或扑食鹅鸭,让农民受损……当然,它们也难免有时被捕、被钓、被杀、被人所吃。从这些记载和描述中,我们可以想象,当时这些珍稀动物的数量,肯定比现在要多――起码也不是像现在这样濒临灭绝。


  二


  《聊斋》还有一些作品,为我们提供了某些可供参考的自然科学知识甚至是科学规律。


  这些知识,多数是生活方面的。《牛犊》写了这样一个故事:某农人“牧犊于野,有驿马过,犊望见,误以为虎,直前触之,马毙。役报农人于官,官薄惩之,使偿其马。”接着,作者有一段归纳性的总结:


  盖水牛见虎必斗,故贩牛者露宿,辄以牛自卫;遥见马过,急驱避之,恐其误触也。


  这里,作者无疑给养牛人和贩牛人提供了一条可供参考的生活经验。


  《水莽草》一开始就介绍了这样一种知识:“水莽,毒草也。蔓生似葛,花紫类扁豆。误食之,立死”。《金陵女子》则介绍了一种医药知识:“以蒜臼接茅檐雨水,洗瘊赘,其方之一也,良效”。《医术》里说到各种藜藿(野菜)汁水可以治疗咳嗽;《药僧》写某人服用春药过量而成为废人等,也都属于医药知识。


  当然,以上这类生活经验和生活知识是否完全可靠,有待于在实践中检验,今天的人们不能轻易照搬。但不管怎么说,它毕竟给今人以启发,给了人们一个可以参考和验证的方案。


  在这方面,《王成》一文特别值得我们重视。文章中写王成购买了一担鹌鹑鸟准备贩卖,但因大雨阻隔,住在旅舍里一连数天无法上街出售。接着,文章中有这样一段叙述:


  起视笼中,鹑渐死。王大惧,不知计之所出。越日,死愈多;仅余数头,并一笼饲之;经宿往窥,则一鹑仅存。因告主人,不觉涕堕。主人亦为扼腕。王自度金尽罔归,但欲觅死,主人劝慰之。共往视鹑,审谛之曰:“此似英物,诸鹑之死,未必非此之斗杀之也。君暇亦无所事,请把之;如其良也,赌亦可以谋生。”


  王成于是就提着这只鹌鹑鸟在街上与别人赌斗,而这只鹌鹑也果然神勇,屡斗屡胜;后来,竟然连那位大亲王的几只王牌鹌鹑也都被它斗得落花流水,被大亲王视为神物,最后以六百金将它买走。


  这则故事清清楚楚地告诉人们:在自然界,各种生物都是在激烈的斗争中求得自身的生存,“优胜劣汰”是一条铁的法则。人们如果能掌握这一客观规律,就能变坏事为好事。蒲松龄写这则故事时,达尔文的进化论远未问世,但蒲松龄却以自己对中国古已有之的辩证法的深刻理解,把这条极其重要的客观规律做了形象而生动的诠释。


  《鹿衔草》是又一篇值得我们关注的文章,它告诉人们:若想获得大自然的赐予,就必须按科学规律办事。这篇文章不长,不妨全文引述如下:


  关外山中多鹿。土人戴鹿首,伏草中,卷叶作声,鹿即群至。然牡少而牝多。牡交群牝,千百必遍,既遍遂死。众牝嗅之,知其死,分走谷中,衔异草置吻旁以熏之,顷刻复苏。急鸣金施铳,群鹿惊走。因取其草,可以回生。


  文章以鹿群牡牝交配活动为中心,不仅描述了它们鲜为人知的交配情景,而且介绍了它们的活动规律,当地的土人正是由于掌握了这些规律,故而非常巧妙地取到了他们所需要的异草。至于这种“异草”是否果真那么神奇,是否真的可以起死回生,这又另当别论。


  这篇文章同时还表达了作者自己的自然观,这一点将在下面再做分析。


  这里要顺便指出:从《聊斋》的一些作品中,我们也分明看到了当时人们自然科学知识的匮乏。那些与自然现象有关的传说,很多都被神化或妖魔化,当事人也常常用一些愚昧的方式对待自然。如对活动在深海里的鲸、鲨之类的大型动物,人们因对它们不了解而骇怪,因骇怪而敬畏,于是就“焚香共祝”,奉若神明(《疲龙》)。《古瓶》写甲乙两个村民下到一口枯井里挖掘宝藏,出井后皆死,“移时乙苏,曰:‘我乃汉人。遭新莽之乱,全家投井中。适有少金,因内口中……奈何遍碎头颅?情殊可恨!’众香楮共祝之,许为殡葬,乙乃愈。”其实,推断下来,这分明是一次自发的考古发掘,因井下中毒或缺氧而出事,但人们却以为是遭到鬼责。从这里不难看出,当时下井的人固然不懂得事先采取防毒措施,事发后,其他人也不知道如何急救,更不用说对此做出科学的分析和解释了。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不少。毋庸讳言,作者在记录这类故事时,也未必会对这些问题有明确的认识,他对这类自然现象也无法做出科学的解释。蒲松龄作为当时一位有学问的知识分子尚且如此,其他普通民众的科学知识水平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不过,话又得说回来,《聊斋》如实地记录了当时的这些实际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中国自然科学的一般水准,又正是对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史所做出的一种贡献。


  三


  《聊斋》有不少作品反映了作者的自然科学观。这里想着重阐述两点。


  蒲松龄一个最基本的自然科学观,是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


  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就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爱护自然、保护自然。读了《鹿衔草》之后,我们实在佩服当地土人的聪明!聪明之一:他们早已摸清了鹿群活动的规律,知道只有在牡鹿遍交众牝而死之后,众牝才会为救牡鹿去找来这种异草,所以土人们有这个耐心伏在草丛中等候,屏声静气,不急不躁;聪明之二:他们知道,这种可以起死回生的异草只有众牝才能找到,人是找不到的,因此,土人非常明智,既没有乘机猎杀群鹿,也没有在牡鹿复苏之前急于去夺取异草――否则,他们也就失去了下一次获得异草的机会。他们完全懂得这个基本的道理:要想利用大自然,就要保护大自然。同古代的这些土人相比,今天那些不惜破坏自然生态而搞掠夺式开发的人们,如此漠视自然规律,难道不该感到惭愧吗?


  蒲松龄在不少作品中,用他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告诉人们,人类如果能够很好地爱护自然,就一定会受到自然的回报和馈赠。你看,陈明允出于同情和善心放生了一条身受箭伤的猪婆龙,他后来受到了猪婆龙何等丰厚的回报(《西湖主》)!安幼舆放生了一头被人猎获的野獐,后来自己遭难时,得到了獐精父女何等巨大的帮助(《花姑子》)!周村的那个商人救了一条将要被屠杀的狗,后来自己被盗寇捆缚扔进江中时,便得到了这条狗的救助(《义犬》);殷元礼为虎治病,毛大福替狼疗疾,虎狼便给以报答,并在他们处境危难时及时给以搭救(《二班》、《毛大福》)……


  《聊斋》同时也告诉人们:人类如不爱护自然,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由于有人经常在长江中捕杀猪婆龙,出售其肉,于是,猪婆龙有时就会掀波涌浪,让“估舟倾沉”(《猪婆龙》);《蝎客》里那个专事贩卖蝎子的商人,因伤生太多,终于受到惩罚,身化为血水而亡;《放蝶》里的县令喜欢令败诉者捕蝶自赎,致使很多蝴蝶受到伤害,他因此也遭到了蝴蝶的报复;《禽侠》里的某营卒用箭射落正在哺喂幼子的鹳鸟,最后自己也被这支箭矢“贯脑而死”……


  在这方面,《鸽异》一文寓意尤深。张公子酷爱养鸽,鸽神被他对鸽子的爱心所感动,便将一对神异的白鸽送给了张公子;谁知张公子拗不过某贵官的请求,把这对白鸽繁衍的两只后代送给了他,结果却被这位贵官烹而食之;鸽神悼恨之余,将所有的白鸽领飞而去,以此表明:大自然不乏自己的珍藏,如果人类能和它一同加以珍视,那么,它可以同人类分享;可是,如果人类不加爱护,那就休想再得到它的赐予。蒲松龄通过艺术形象所表达的这一思想,很值得我们深思和重视。


  诚然,人与自然并不是什么时候都是统一的、和谐的,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立和斗争。蒲松龄看到了这一点,在《聊斋》中也反映了这一点。《车夫》里那只狡黠而又有灵性的狼,趁机咬去车夫屁股上的一片肉;长江中的鼋怪常常跃出江面,掀浪覆舟,吞食船客(《张老相公》);海岛上的巨蛇,以身缠住登岛者,舌刺人鼻,吮吸人血(《海公子》);洞庭湖上的狂风恶浪,常常使“湖舟尽覆”,经常有船民和商人淹死在湖中(《西湖主》)……也正因为如此,人类有时候不得不同自然展开必要的斗争,诸如张老相公智杀鼋怪、胡氏弟弟怒杀恶蟒(《斫蟒》)、屠夫和牧童杀狼(《狼三则》、《牧竖》)等等。然而,同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恩惠相比,它对人类的侵害就算不得什么了。通读《聊斋》,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人与自然的矛盾和斗争,处于十分次要的地位;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思想,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他所着重主张的,是人类对自然的爱护。


  千百年来,人类已在很大程度上和很大范围内战胜了自然,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是,人类就是胜利者吗?不,人类同样也是失败者。就在人类不断战胜自然的同时,自然也在不断地报复人类;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是与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同步进行的。而今的地球气候变暖、水和空气的严重污染、荒漠化程度的加剧、一些江河湖海的萎缩和断流……哪一样不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和惩罚?人类常常忘记自己也是大自然的一员。自然科学史必将证明:人类毁灭大自然之时,也就是人类自身毁灭之日。三百多年前的蒲松龄也许对人与自然的哲学思考未必有如此之深、如此之广,但他源于现实生活的这种艺术感受是明显存在的。我们在前面提到的那些作品已经足以证明这一点。《聊斋》在这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和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启发,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重视。


  蒲松龄的另一个重要的自然科学观,是他在《聊斋》的一系列作品中认为:人类所处的时间和空间都是相对的。


  大自然的发生、发展都是在一定的时空中展开的,时空是大自然的外壳,也是大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讨论《聊斋》的自然科学观,就必须探讨他在《聊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时空的理解和认识。


  《聊斋》有许多所谓“变异”形态的时空描写表明,无论是时间的长短,还是空间的大小,都是相对的。例如,在《青娥》里,山中只一夕,人间已过七日;在《贾奉雉》里,山中只一日,人间已过几十年;《丐仙》里的高玉成,依照仙人指点避祸于山中,只不过才看着三个老人下了一局棋,回家时已经过去了三年。也有相反的情况:顾生只不过离席片刻,刚才的王子就由少年变为添髭尺余的老人;刚才坐卧膝爬的一群幼儿,也已经变为蓬首驼背的老妪(《顾生》)。以上是变异形态的时间描写。还有变异形态的空间描写,如阳曰旦面对烟波浩淼的大海,驾起飞舟,扬起风帆,一日而渡,直至家门(《粉蝶》);铜墙铁壁的高亭金屋,一转眼,变成了一只由四根衣针支撑的指环(《狐女》);绿云编织的一组手提房舍,后来竟变成了广厦万间(《仙人岛》);一只小小的蜂窝,竟然变成了“叠阁重楼”、“万户千门”的世界(《莲花公主》)……


  以上这些变异形态的时空描写,从表面上看,似乎裹上了一层神秘主义甚至虚无主义的外壳,但剥开这层外壳,我们分明看到了时空相对论的合理内核。蒲松龄的这些时空描写所依据的,诚然不是当代科学所提供的最新成果,有许多甚至只是为了满足作品故事情节铺陈或人物性格刻画的需要。可是,又有谁能否认,古人对宇宙的理解和幻想正包含着某些将被未来科学所证实的合理因素呢?中国古代嫦娥奔月的美丽故事,诚然是神话传说而非科学论述,但它那美好的愿望而今不是已经成为现实了吗?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早就有所谓“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空认知(刘义庆《幽明录》所记的刘、阮故事,也许是这种认知的较早代表),能说这种认知是无稽之谈吗?科学家们最近发现的一颗“类地星球”,它公转一周只有七天;如果它上面果真生活着类似于人类的生物,那么,他们“一天”或“一年”之类的概念,就与地球人的概念完全不同了!现代科学告诉我们:一定空间的存在,是一个时间流程;而一定的时间变化,又总是通过一定的空间显示出来的,因此,随着空间的变换,时间的概念就会发生变化;同样,时间的变化也会带来空间概念的变化。所以,中国古代“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空认知,是时空相对论的原始雏形,是中国古代人民认识世界的一项重要思想成果;蒲松龄把它运用到自己的文学创作中来,保存了这一哲学思想成果,是文学作品体现自然科学思想的光辉范例。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