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正文

浅谈基础医学课程蕴含的人文素养

来源:UC论文网2019-05-30 08:50

摘要:

  摘要: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已成为高等医学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基础医学课程中蕴含的人文素养进行了提炼与归纳,旨在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既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的优秀医学人才。  关键词:人文素质;基础医学课程;医学生  作者:邹飞燕,唐志晗,王汉群,张新华,文格波  医学研究和服务的对象是人,其起源和发展的宗旨是治病救人,维护人类的健康。医...

  摘要: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已成为高等医学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基础医学课程中蕴含的人文素养进行了提炼与归纳,旨在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既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的优秀医学人才。


  关键词:人文素质;基础医学课程;医学生


  作者:邹飞燕,唐志晗,王汉群,张新华,文格波


  医学研究和服务的对象是人,其起源和发展的宗旨是治病救人,维护人类的健康。医学从本质上讲是人学,因为它关注的是病痛中的人,这就决定了医学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而是包含人文科学在内的综合科学[1]。因此,在医学专业课程中不但具有丰富的自然科学理论,而且还蕴藏着大量的人文科学宝藏。本文对基础医学课程中蕴含的人文素养归纳如下。


  一、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语言知识等。在学习医学基础专业课时,有很多专业知识需要借助其他人文知识加以印证,才能学透、学活。如《解剖学》中人体的动态发展、局部与整体统一、形态与功能相联系等认识观的提出,明显受到哲学中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基本原理的影响。同样,其他医学基础课程也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性、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2]:例如《医学免疫学》在讲述“动物免疫血清”时,动物免疫血清既是“抗体”又是“抗原”,既能“治病”又能“致病”;《药理学》在讲授药物的治疗作用与副作用时,药物对机体的“利”与“弊”等等;这些实例阐明:医学上的很多问题都具有其事物的“两重性”。《医学生物学》在讲解物质的“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医学遗传学》在讲解“遗传”与“变异”;《生理学》讲解结构与功能;《生物化学》讲解“合成”与“分解”;《病理学》讲解“局部”与“整体”、“现象”与“本质”等内容都能充分地体现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药理学》的药物效用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强,但若超过了一定的量则会出现毒性反应,这种“量”“效”关系,以及《病理学》中介绍疾病的转归,都应强调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药理学》中“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治疗原则强调了解决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二、人文关怀


  人体解剖学史的内容决定了它与医学生人文关怀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如在观察和解剖尸体时,应给予尸体标本充分的尊重。在机能学动物实验中,善待动物,尊重生命,对于今后临床工作中尊重和爱护患者将起到极大而有益的促进作用,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在《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中通过对各种生命现象的探究,会情不自禁地感受到生命的伟大、神奇和美妙,通过对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解读,潜移默化地揭示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内涵,多一份对生命的敬畏情感,多一份对生命的人文关怀,从而最大程度地化解社会上存在的漠视生命现象对自身的不良影响。《医学寄生虫学》中的“寄生虫学研究发现史”、“寄生虫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寄生虫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及“被忽视的寄生虫病”等内容引导我们从人性关怀角度认识寄生虫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并站在病人角度体会寄生虫病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从而产生对寄生虫病患者更多的关怀和理解。《药理学》中“药物不良反应”这一内容也隐含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建立关怀意识。


  三、科学素质与科学精神


  1.基础医学课程在发展过程中凝聚着科学家们的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在《人体解剖学》的发展史中,一解剖学家通过解剖观察,提出了肺循环学说,但因违反了教义而被反动教会活活烧死。这一实例有利于培养医学生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精神。《生理学》中,学习循环系统时得知英国医生哈维(Harvey,1579-1657)如何发现心血管系统是封闭的管道系统,心脏是血液循环系统的中心的人体血液循环学说;学习神经系统时得知18世纪瑞士生理学家哈勒(A.V.Haller)是如何通过实验得出了“脑通过神经接受信息,并通过神经传送引起反应”的结论。这些重要事件和对著名生理学家为人处事的了解,不仅可以启发自身的科学创新思维,而且可培养医学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人体寄生虫》中在疟原虫章节中关于疟疾病原体的发现、休眠子学说以及抗疟良药青蒿素的研发等,蕴藏着科学家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所积淀提升的科学意识、科学思想、科学信念、科学精神。《分子生物学》中许多新技术,如RNA干扰技术和基因敲除技术是当今研究基因功能和后基因组的有力工具,通过对其技术原理、技术流程、技术应用的了解,使大家懂得,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方法以及自强不息的坚韧品格对自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基础医学课程中的实验操作中蕴含着的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在《人体解剖学》的学习过程中,主要通过标本观察和尸体解剖来掌握基本知识。标本观察操作过程中就必须做到不怕脏、不怕累,认真解剖,细致观察,尽力查找血管、神经、组织结构的行为,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医学生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在机能学实验(包括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中,通过实验可以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及基本操作技能,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1.医学基础课程发展史蕴含着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基础医学各学科和其他自然科学一样,是通过前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探索、实践和积累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一历程中有着许多医学工作者救死扶伤,甚至是舍己救人的故事。如在免疫学发展史中,天花疫苗发明者EdwardJenner在女儿身上试种牛痘疫苗;药理学中药物的起源“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等,医药界的先驱们,为了治病救人把生命置之度外,具有崇高的献身精神。


  2.医学基础课中专业知识蕴含着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在学习医学基础课程中,尽量将课本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既可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也熏陶了自身的人文素养。例如在学习《医学免疫学》中“抗体”和《医学微生物学》中“冠状病毒”、“立克次体”时,结合社会现实医护人员在抗击“非典”时冒着被传染的生命危险而不辞劳苦地工作和医学科学家为探究病原体而献身的典型事例来认识到:医疗工作以及许多医学科研工作有时是相当危险的。因此,无论是医学临床工作还是科研工作都有着一定的职业风险。但作为医务人员,在工作需要的关键时刻,绝不能因为工作有风险而放弃,因为这是职业赋予你的神圣职责。你可以选择或者放弃这一职业,但一旦你确定了你的选择,就应该具备应有的职业意识并恪守相应的职业道德。又如在学习《药理学》中青霉素的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如果违反此规程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将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也表明:医学来不得半点侥幸和马虎,稍有疏忽或缺乏知识都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医务人员必须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具有高尚的责任心。


  3.部分医学基础课实验蕴含着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实验以活体动物为研究对象,采取急性离体和在体实验的实验方法,从整体和器官水平上来构思生理学实验,验证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在使用动物的过程中,应努力减少动物的痛苦,减少动物使用的数量,在实验课中只做有意义的实验,不要随意解剖伤害所用的动物,更不能虐待动物。正确对待动物,尊重生命有利于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救死扶伤,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并珍惜生命。人体解剖学实验主要是观察和尸体解剖,准确地辨认人体的器官组织和重要结构。对尸体的态度和解剖过程的严肃,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五、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基础医学课程都非常注重实验研究,通过实验来验证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在具体实验操作中,由于实验材料的来源受到多种原因的限制,尸体解剖、机能学、外科基本技能训练等实验都必须由几人共同完成,在操作中做到分工明确,同时充当各个角色的学生都应精诚合作。通过在操作过程中的磨炼,他们之间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都得到了培养。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