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法学法律类 > 民法论文 > 正文

民法对高校德育的启发

来源:UC论文网2015-10-31 14:41

摘要:

中国学术杂志网提供:民法对高校德育的启发有关杂志投稿须知、栏目设置、收录情况和民法理论论文论文发表范例

一、高校德育的现状

目前,高校的德育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自我国从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后,道德建设问题就变得尤为突出,道德建设成为举国关注的重要问题。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园地,理所当然应当在道德建设中发挥力量。

1、传统高校忽视了学生的德育主体地位

在高校中,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常常被忽略掉,因为在高校中,学生与教师之间是一种教学相长,晚辈与长辈之间的关系,而非激烈的市场竞争关系,所以很容易被忽略。尤其是学校具有一定的行政性,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缺乏民主意识和平等的地位。很多道德教师以导师自居而忽略了与学生之间的平等的交流。很多学生对教师有一种抵触心理或者敬而远之的心理,这样便很难融入到德育过程中,德育工作开展起来,也会与其它科目一样,没有彻底的融入社会中去,可能会导致高校的德育工作事倍功半。

2、高校的德育工作与现实脱节

在目前高校的德育工作中,其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存在与现实的巨大脱节,现实是市场经济下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这与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存在一定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校的德育工作,重视学生对义务的履行而忽略了对权利的享有。只片面的强调义务而忽视维护自身的权益,片面地把权利与自私自利混为一谈,学生不敢大胆追求自己内心里真正想要的,而只是一味的受到义务的牵扯。这种价值很容易造成学生人格的分裂,矛盾和犹豫不决的内心世界。可能表面上在迁就义务而在内心却对权利发展为自私自利的占有欲。伪君子、卫道士、假大空都是典型的案例。其次,过分重视集体的作用,而忽视个体的作用。这样反而是一种对独立人格的蔑视,个体的角色在生活中严重缺位,集体的力量被夸大了,可能会产生过分追求集体利益,而忽略了个人实际合理诉求的怪现象。个人对集体长期形成依赖的习惯,无法自拔,严重阻碍了个人的发展,难以形成独立自由的人格。造成盲目的集体崇拜,个人办事反而极度缺乏安全感和责任感。

3、高校德育教育的内容较为落后

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市场经济下,我国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高校的德育工作仍然较为落后。笔者根据调查发现。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内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较为落后。其一,高校德育工作强调对理想的要求而却在无形中忽略了现实规范的大量内容,以至于使得高校的德育课程更像宣讲理想的课堂,缺乏实践指导性。其二,高校的德育工作内容西化严重,过分强调西方化的思想道德意识,而忽略了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中国上下历史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很多丰富的传统美德,这样下去很容易造成高校德育工作与传统文化的脱节。大量优秀的文化遗产、道德财富尽皆流逝,无以复加。其实,过去的优秀道德传统仍然值得学生学习,而不是一味的强调西方化的道德模范。这样久而久之,就会难于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甚至演化成西方道德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这些都需要特别警惕。

二、如何用民法精神完善高校德育

高校的德育工作的目的是旨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能在不停发展的社会中适应道德需要。目前来说,利用民法精神来丰富和完善高校的德育工作,改良高校的德育现状,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1、以学生为德育主体

正如笔者在上文论及的那样,德育工作异常重要,需要将学生作为主体进行教育。按照德育工作的要求,这种教育可以大大增加道德的适应性,让德育工作提高教育的效率。在传统的德育教学工作中,学生扮演的角色是被动的接受,而非主动的参与,学生在德育工作中是主体,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必须深刻的明确这一点,否则无法从主观上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和精确性。学生和教师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学生在德育教育中依赖教师传授德育理论,同时也以老师为榜样,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自身能在接受德育教育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自觉性,积极履行自己的义务。对于教师而言,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同时又是教育中真正的实践者。一个德育课程的好坏,并不只在于教师课堂教授的效果如何,更多的是在于学生自己是否建立了一种自我认识和评价的体系,通过这一体系学生可以有效的纠正自己不符合道德标准的地方,做到及时的改错。唯有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才能让学生更明确的意识到自身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才能更有责任感地去履行自己的德育实践,切实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中,要走出教与学的误区,让学生在德育中与教师保持平等的地位,旨在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互相尊重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不断进步,强化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提高自我的认识水平和思想觉悟能力,逐步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本文来自于《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杂志。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2、将民法精神中的价值观应用到德育工作中

当今社会处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之下,因此要进行德育工作必须要明确这种时代环境,在此种环境下,计划经济的德育体系似乎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有必要引入新的价值取向到德育工作中去。民法的价值取向,正是时代所迫切需要的,即一种强调权力本位和切实履行义务的价值观。何谓权力本位呢?要理解权力本位首先要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在法律层面,社会成员都平等的享有权力和义务,不论年龄、性别、种族、民族、信仰、职业等都平等的享有宪法所赋予的权力,同时拥有一定的义务。权利与义务在关系上,权利是目的,而义务则是一种手段,法律在设定义务和权利上,把义务看做更好的享受权力的保障,因为唯有每个人都履行自身的义务才能保障自己的权利不受伤害。不然,无限制的权力将会互相倾轧,反而限制到每个人更好的享受权利。权力的主体在行使自己的义务的同时要受到来自法律的限制,这种限制是出于对别人权力的一种维护。权力本位实际上指社会成员是权力的主体,而不是一种被动的享受。十五大召开以来,依法治国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共识,这也让权力意识、义务意识更上一层楼,在权利本位的价值取向中,道德建设要重视权力而不能一味的强调所谓的义务,否则,将很不利于市场经济下的竞争体制。现代道德建设不要一味的强调“重义轻利”,而是要强调权利本位,当然正当的无可推卸的义务必须给予履行,不能违背法律的原则,要尊重法律的权威。要在合乎法律,遵守法规,认真履行自己义务的前提下,积极的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样才能不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遭到惨痛的淘汰。

3、以民法的平等精神处理好集体和个体的关系

就以往而言,集体与个体之间在力量对比上具有明显的区分,换言之,集体往往处于强势群体,而个体则要相对弱势,如此情况下,个体的利益往往不得不服从于主体的利益,这就造成了个体的弱者地位。这种价值取向将是大大不利于现代的德育环境的。因此,目前高校的德育工作必须引入民法中的平等观念,强调个体作为法律主体的地位,让个体享有应有的权力,而不是一味的迁就集体,而损失自身的利益,这样既有利用提高个体的荣誉感,同时又能提高集体的竞争意识,而避免大而空,吃大锅饭的困境。要将民法的价值取向应用到集体与个体之间关系的处理上,让其贯穿到德育工作中,以民法精神为指导思想,稳步推进,完善德育工作中思想体系建设。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