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教育管理论文 > 正文

道德教育理念及其对中国高校思政教育

来源:UC论文网2015-11-03 18:22

摘要: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研究背景 教育家杜威的教育思想标志着一个时代,他是西方教育学史上的三座里程碑之一。杜威作为上个世纪 美国 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不但对美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研究背景
    教育家杜威的教育思想标志着一个时代,他是西方教育学史上的三座里程碑之一。杜威作为上个世纪美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不但对美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在世界各地都有着广泛的国际影响力。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面临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复杂,文化多元、价值取向多元的趋势也口益凸显,这无疑是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的挑战。
    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根据地,在新形势下如何能真正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符合时代特色,己经成为了学术界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我国大学生承担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重任,在这个综合型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道德素养作为人才素质中最为关键和最为根本的内容之一,道德素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部分,它的高低程度不但影响到新青年的价值观取向,同时也关系到我国在高素质人才战略的重大问题上能否得以实现。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的实践生活中己卓有成效,但一直以来,我国高校主要是将“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运用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正因如此,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和其他学科领域一样进行必要的重组在整合,进行新的发展和创新,打破现有的瓶颈,因此就要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到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来,真真正正的让大学生由外在的理解和接受转换到内在的理解和接受。
    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可以说是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之上。重新审视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不仅可以为我国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上提供新的借鉴,还可以开阔一些有价值的思路来提高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问题。

    2.研究目的
    重新审视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是新时期时代下的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发展趋势,也是高校为了促进高校学生在智育、德育以及全面发展索要采取的必要手段。教育者更要深刻的意识到,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深入而具体地融合到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才能够切实的被学生内在主体所理解和接受;也只有做到和学生的口常学习生活相联系,用于指导学生的实际生活需求,才能更好的发
    挥出思想政治教育所拥有的价值,进一步增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3.研究意义
    将杜威道德教育理论研究运用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为此,在高校对大学生口常生活和学习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动作用有着及其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理论意义:
    关于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研究,不仅在美国较为盛行,而且对其他的许多国家都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杜威教育思想在我国运用广泛,但究竟如何通过将对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贯穿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中;如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口常生活中发挥其塑造和引导的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创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一项重大革命。因此,这一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新时期环境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面临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复杂,文化多元、价值取向多元的趋势也口益凸显,人们对道德观念,思想行为、生活方式、都发生着巨大的历史性的变化。在这种多元化相结合的社会大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涌现出了许多的新情况、新特点和新问题,并且也遇到了从未经历过的严峻的挑战。若要寻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新突破口,就要不断地增强大学生们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研究,就必须借鉴国外的理论依据,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实际生活科学的有机地相结合,使受教育者从被动地适应社会生活转换到主动地自我创新,最终达到全面的发展。同时对于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重新研究,不单单有利于提高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用性,同时也可以起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及其重要和关键的决定性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杜威先生在美国作为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他不仅是美国精神的代表,而且也是上个世纪整个西方世界公认的伟大思想教育家。杜威的教育思想,在全世界的范围内都有着轰动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国外的教育体系中,人们一向注重道德的行为养成教育,正因为如此,所以,擅长研究道德教育理论的杜威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各门学派的学者们所研究的对象,杜威的道德教育亦成为了学者们重点的研究内容。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学术界对杜威思想的研究与口俱增,关于杜威的教育思想以及他的道德思想方面研究的论文与著作也成大批量的涌现出来。在1978年,由
    博伊兹顿博士、波洛斯先生所杜撰的《有关论述杜威的文章一览》中写到:“自从第一篇评论有关杜威和他的工作的文章以来的86年中,共有2200多篇文章问世,平均每年25篇。但是,从1973年1月至1977年1月这四年中就发表了有关杜威的文章平均每年六十多篇。仅仅数字还不足以反映出对杜威的注意力正在增长的全部情况,有关杜威的研究文章的质量和范围也在不断地提高和扩大。”美国的学术界中对杜威思想的研究在诸多的学科领域中相继展开,主要方向则在哲学和教育学之中。但近年来,对杜威的研究在社会学、宗教学、伦理学等方面也口益兴起,学者们纷纷介入其中,尤其在伦理学等方面从整体上推进了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研究。这些著作不但从宏观上对杜威的伦理思想进行论述,也从微观的角度对杜威道德理论进行具体研究。例如,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论文有:弗瑞博格(Freiberg)的《杜威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耐尔·诺丁思(Nel Noddings)的《关于杜威教育上的道德原理思想的研究》等;同时也有一定代表性的著作,如:德沃金((M. S. Dworkin)所著的《杜威论教育》、美国教育家克勃屈((W. H. Kilpatrick)所著的《杜威对教育的影响》、詹尼弗(JenniferWelshman)所著的《杜威的伦理思想》、史蒂文(Steven Fishier)所著的《杜威和道德想象:实用主义伦理学》、詹姆斯叮amesGunlocks)主编的很威道德思想作品集》、多纳尔多(Donald Morris)所撰写的《杜威与伦理学背景下的行为主义》等等。这些代表性的论著大多数都是在论述杜威主要的教育思想,在这些思想中也包含了对杜威的一些关于道德教育方面的教育思想的研究,并且这些著作之中也有大量的文字在表明伦理学的一些基本观点。


    2.国内研究现状
    杜威的教育思想和哲学思想在中国的近代才开始的传播。国内针对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的具体研究大体上初步可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第一个阶段: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自从1901年《教育世界》针对美国的教育制度和杜威的实用教育思想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关键性的重要作用。之后,杜威在1919年来华讲学时他主要是在讲述民主主义和科学方法这两个层面进行的演说,但在其中涉及到了一些有关伦理学知识的内容。余家菊将《道德学》一书翻译过来导致了许多的国内学者关注的目光吸引到了伦理学的探讨之中,这本著作在杜威的道德教育理论中,对杜威关于道德教育理论的特征上做出了相对较为详细分析。
    第二个阶段:20世纪中叶的后期。由于当时我国正处于特殊的时期,对杜威的思想进行了批判运动,在这次较大规模的批判运动中,导致了学术界对于他的教育学理论、哲学思想等观念上基本上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因为当时中国处于特殊的历史时期,所以说当时的社会大环境背景下对杜威的思想的关注度主要出自于政治性的批判。
    第三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后至20世纪80年代末。社会各行各业都在各自的领域
    和事业中进行着整修和恢复,在学术界关于学术观念的立场、对杜威的教育思想研究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低调的复苏。1981年,在由赵祥麟和王承绪编译的《杜威教育论著选》出版以后,选集中所摘录的文字和内容等基本的观点上都富含了杜威的教育学代表性著作中的代表性观点以及观念。这些代表性的文字对杜威的教育思想的理论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文献和参考价值。迄今为止,在国内,关于杜威教育学的研究内容中所选用的资料仍然以书本为主。1981年,在由黄万盛所写的《杜威道德学说批判》(中国社会科学院)一文中从伦理学的视角下,对杜威的伦理思想进行了评说,虽然文中的基本观点仍没有摆脱“全盘否定”的痕迹,但从这篇论文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中不能发现其中己经取得不小的突破。1982年,在《教育研究》上发表了陈景磐的  《<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批判>的补充》这篇文章,“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针对作者本人在50年代发表的《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批判》中提出的一些补充意见。”[1]通过斟酌这些补充意见,不难发现这些补充意见既是对他本人的学术观点中的一些观点的阐述做出了一种纠正意见,更重要的是在对杜威的整个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在方向上给予的一种纠正。在这个历史时期的背景之下,腾大春先生在1988年发表的《杜威和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一文中,有针对性的对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这一问题进行了全方面和针对性的论证,为今后的我国对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思想和思路。
    第四个阶段:上世纪的90年代至今。这个时期对杜威的研究可以说是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个时期中关于杜威的道德教育有两个重要性的学术成果:其中的一个是戚万学教授所著的《冲突与整合一一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一书。这本书中,尽管有单章节对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进行了理论论述,同时,也打破了原有的许多论断;另一个的重要成果则是2002年由王承绪所翻译的《道德教育原理》一书。这本通过翻译之后出版的书中大量地收集了杜威的关于道德教育问题,为对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基础性的原著材料。而且,由于杜威在整个思想体系中,道德教育思想并不是杜威所研究的重点,所以不能够对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的体系加以深亥日的了解。
    上述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对杜威道德教育思想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为本文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此,本文试图从对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上进行研究,探讨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与借鉴。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1.主要阐明了杜威的道德教育的整个形成的过程,以及在当时的历史阶段中,威对传统的道德教育情况提出了相关的道德教育思想;
    2.主要对杜威道德教育思想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对其的影响进行了评价;
    3.内容从总体上阐明了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贡献以及局限性;
    4.主要是结合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指出在我国目前的社会转型时期环境下,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对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意义。

 

    2.研究方法
    1.文献法
    是指通过网络等多种科技手段进行搜集、分析和研究各种现有的文献资料,摘取信息,实现调研目的的方法。一是用历史文献研究当前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历程,深入了解道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和实践的发展现状,发现杜威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实现将杜威道德教育的理论精髓融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中。二是整合能够确切地反映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现状的文献资料来研究整体的或单一方面的现象、规律以及在实际社会生活中与道德教育的联系。三是参考国外相关文献,学习、借鉴好的方法与经验,做到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2.分析和综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分析是指将事物分成几个层次,再分别加以调查和研究。综合是对分析的深化,是指将相关事物的每个层次整理融合思考。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并贯穿于整个思考过程。在对德育的理论与实践的考察过程中,不但要对德育的每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同时要结合各要素,当作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考察。
    3.学科综合法
    学科综合,即两个或更多学科之间的相互合作,在同一目标的前提下,进行学术研究的方法。道德育理论与当代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都有交叉点,各个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决定了研究方法的综合性以及研究内容的跨学科化。本文广泛汲取各个学科的优秀理论成果用于全面研究杜威道德教育理论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4.社会调查法
  研究过程中融入了广泛的社会调查,以大庆各高校为基础,通过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线的老师、辅导员的沟通,实地调查大学生的实际现状,并将调查结果运用到课题的研究中去。一方面,对理论的研究可以作为实践的指导,并建立完善的实践调研框架。另一方面,实践可以作为理论的验证,为理论研究反馈信息。

第 2 章: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11
2.1 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11
2.2 以品格教育为主要核心内容的道德教育.........................................................12
2.2.1 有关“道德”的两个概念......................................................................12
2.2.2 培养公民高尚的道德品格......................................................................12
2.3 一元论道德教育价值观.....................................................................................13
2.3.1“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13
2.3.2 善恶的评价标准......................................................................................14
2.4 以实践教育为主的道德教育内容观.................................................................15
2.4.1 教育即生活..............................................................................................15
2.4.2 道德教育的全面改造..............................................................................16
2.5 人性化道德教育方法.........................................................................................17
2.5.1 探究、商量和讨论..................................................................................17
2.5.2 理智方法的培养......................................................................................19
第 3 章: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及其评价.......................................................21
3.1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21
3.1.1“知”与“行”的统一...........................................................................21
3.1.2 尊重人性..................................................................................................22
3.1.3 彰显理性.................................................................................................22
3.1.4 关注生活.................................................................................................23
3.2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贡献.................................................................................23
3.2.1 确立了受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的地位..................................................23
3.2.2 肯定了活动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24
3.2.3 强化了道德教育过程中双向互动的关系..............................................24
3.3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局限.................................................................................25
3.3.1 以唯心主义哲学作为基础的道德教育思想..........................................25
3.3.2 夸大了道德的社会作用..........................................................................26
第 4 章: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27
....................................................................
结论
    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的重要地位,更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大学生的重要作用,本文以《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为题进行研究,并形成了如下基本认识:
    第一,本文对杜威当时所在的美国社会进行了概括性的研究,同时又从达尔文的进化论、詹姆斯的机能心理学以及实用主义哲学三个方面作为依据进行研究。本文认为,杜威所倡导的道德教育思想恰时在这个时期适应了时代的需求,成为了这个历史时期的产物,也顺理成章的代表了当时美国社会的道德教育发展的前进方向。
    第二,首先明确了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对杜威的道德教育的内容进行了研究,主要表现在:以品格教育为核心内容的道德教育目的观、一元论道德教育价值观、以实践教育为主的道德教育内容观、人性化道德教育方法这四个方面。
    第三,进一步对杜威的道德教育的特征进行研究,主要表现在知行统一、尊重人性、彰显理性、关注生活这四个方面;并且对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进行了评价,具体从杜威道德教育的贡献和局限性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四,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的当代价值。其一,杜威提出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改善教学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思想渗透到各学科进行交叉结合,并且重视隐性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硬性,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适用性;其二,要注重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动性,道德教育就是要求持续不断地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所有方面发展,在实践过程中发展批评性的思维。提倡学生在符合自身发展规律基础上的个性发挥作用;其三,要做到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体验式教育模式。要培养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深化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
  总之,我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只有扎根于大学生的口常生活、将道德教育思想融入到各个学科之中,才能够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使学生在口常的学习生活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道德素养。本文有针对性的将杜威的道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提出了一些想法。但由于本人对理论知识掌握的水平有限,文章仍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将以本文为基础,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充实和完善。针对文中的不足之处,敬请学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李志强.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6.
[3]李志强.民主社会的理智训练——谈杜威的公民道德教育思想[J].理论与改革,2007(3)
[4][英]达尔文编,叶笃庄、叶晓译.达尔文生平[M].科学出版社,1983.
[5][美]威廉·詹姆士.实用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6]涂纪亮.杜威文选[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7]杜威.经验与及教育[M].引自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M].
[8]杜威.从绝对主义到实用主义[M].引自涂纪亮编译.杜威文选[M].
[9]王元明.行动与效果:美国实用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0][美]简·杜威著,单中惠编译.杜威传[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