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教育管理论文 > 正文

现代学校育人功能的有限性

来源:UC论文网2015-11-03 18:36

摘要:

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的缘起 近些年来,我国 代写硕士论文 不断进行教育改革,大力推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但是在教育部倡导了1}多年的减负和素质教

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的缘起
      近些年来,我国写作硕士论文不断进行教育改革,大力推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但是在教育部倡导了1}多年的“减负”和“素质教育”之下,应试教育仍然强劲盛行。越来越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不惜重金、不惜时间、不惜精力忙于给孩子择名校,送孩子去补习班,目的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见,公众对学校寄予了无限美好的教育理想和期望。
      与此同时,伴随着大学生就业难、工资低的现实问题凸出,“读书无用论”又悄然抬头。一些公众否认读书的作用,对学校丧失信心,怀疑、批判当下的学校教育无用。在择校、高考移民等求学读书热潮迭起的形势下,新读书无用论无疑是一种截然相反的现象。一边是“知识能改变命运”,一边则是教育致贫,读书无用。对此不得不反思,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除了学校自身的问题以外,又是谁制定了学校万能和无用的判定标准?标准的依据是什么?标准又是否客观、合理?据此,在厘清学校自身的本体功能下,试图从公众的学校教育功能观上探寻问题的缘由。

    (二)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分析和澄清学校的教育功能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的社会发展战略地位日益突出,公众也怀着极大的热情对学校教育产生了越来越高的期望,甚至是奢望。公众尤其是家长希望通过学校教育能改变社会中的紧张状态乃至个人的命运,在他们的眼中,学校教育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文凭是衡量一个人成长水平的主要标准。此外,学校还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比如解决社会腐败、净化社会风气、保护环境污染、打击违法犯罪、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这些责任的叠加,都使学校不堪重负。学校教育内容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阔,承担的任务越来越纷杂,导致学校教育的功能日益膨胀,学校的责任越来越重,超越了学校的承受能力。在广大的家长以及公众心目中,学校就像一个无所不能的超人,似乎所有的问题都能在这里得到解决。虽然出于美好的愿望,但公众的这些愿望却超越了学校自身乃至教育系统自身的能力范围,不仅不能给学校教育带来多少实质性的改变,相反却常常容易掩盖一些重要的教育事实,忽略个人发展的其他重要因素,如遗传因素、家庭因素与社会因素。夸大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的功能,还容易让公众对学校产生认识上的误导,赋予学校过多或过高的理想期待,扰乱学校教育的本职工作。正如“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过高期待,不仅未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反而导致了我们一代人都输在了做人的“起跑线”上。
    在高期待下,人们很容易忽视或忘记学校育人的实现都是有条件的。公众企图通过学校教育去解决几乎所有领域问题的误识,不仅不利于学校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还会增加学校教育的负担,阻碍学校发挥其本质育人功能。强调学校教育功能的有限性,并非有意推脱教育者的责任,相反,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好地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也只有在正确认识、辨清学校的本质功能与社会功能上,才能更加坚定学校的主要职责与发展方向,不至于在繁多的社会功利名目下,丧失学校教育应有的内在价值追求。
    2.实践意义:引导公众合理定位学校职能,为学校减压
      教育的地位不断上升,教育的功能也日益增多,在对教育进行改革以期实现教育的这些功能时,学校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承担者,对教育的期待可以说就是对学校的期待。在公众以及社会的满怀期待下,学校教育的地位越来越高,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学校不仅要教给学生基本生活方面的知识,要保障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与安全问题,还要帮助公众实现其子女成龙成凤的愿望,包揽了众多原本属于家庭与社会的教育责任。学校正由专门的育人机构走向全门的万能机构。而一旦学校教育没有实现这些原本就不能实现的功利期待时,公众就会对学校教育产生失望、怀疑,指责学校教育的无用。
    当学校教育不能实现公众寄予的美好教育期待,无限期待沦为一种无奈失望时,公众转身开始指责学校教育的无用。他们忽略了自身主观价值期待是否合理的问题,忽视了学校育人功能的限度问题。盲目夸大、提高学校教育的地位,赋予学校各种各样的功利标签,容易给学校教育造成了一片混乱。同时也使其承受越来越多的舆论压力,阻碍了学校的发展。因此,从认识与功能观的层面正本清源,撤去学校身上的功利标签,还学校教育功能的本来面目,为学校减压。
    由鉴于上述现状,故结合当下的教育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问题背后公众教育价值观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理论上进行论证,以期达到分析、澄清学校教育功能,为学校减压的目的。
    
二、概念与基本观点界定

    (一)学校育人功能
    1.教育功能
    功能是某一事物在环境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和能力,是事物的客观属性。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由事物的结构所决定的。那么什么是教育功能呢?教育功能,简言之,“就是我们所研究的教育究竟自身有何种作用的问题。”川亦即教育在于人及周围环境相互影响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以教育作用的对象为标准,教育功能又可划分为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功能不等同于作用,从严格意义上说,功能是一种潜在的作用,而作用则是一种表现出来得功效;潜在的作用能否实现,既要受到作用对象状态影响,也要考虑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即功能的实现是有条件的。
    2.学校育人功能
    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本质功能是育人,所以促进个体的发展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学校育人功能指我国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本文的教育主体主要指我国的普通中小学。
    本文选定育人功能为研究对象,一是可以缩小研究范围,使研究更为具体,更具有针对性,便于研究的开展;二是缘于育人功能是学校教育的本质功能,社会功能作为学校的衍生功能,它的实现最终还要通过培养社会人来完成。追根溯源,对学校育人功能限度的研究也正是对学校社会功能限度的研究。
    3.“功能”与“价值”
    从理论上来说,功能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属性,具有客观性。所谓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反映的是主客观的关系。教育价值由此延伸而来,更多的是一种主观层次的范畴,反映的是教育主体对教育活动及其结果是否满足自己需要的评价和自己的教育需要、理想的对象化,反应的是一种需求和期待。本文的教育价值主要指公众期望教育如何满足自己的需要。
    从功能与价值的意义内涵来看,教育功能是指教育对社会和个人的功效和作用,强调事物的客观属性,教育价值则是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教育功能的利用,具有主观性。同时需要强调的是价值不能脱离事物固有的功能,否则就容易导致失望。为了表达方便,在使用中功能和价值可能会有交替使用,但意思把握上还是有明确区分的。木文中的功能主要强调的是学校的本质属性,价值主要是为了侧重突出公众的主观观念。

      (二)有限性
      关于“有限性”本身文字上的意义其实很好理解,笔者就不用做过多的解释。关键在于,作为本文的核心概念,为什么选定“有限性”?它又指向什么?
    本文借用的“有限性”这个概念是一个评价性的词,它只是对事物状况的一个程度上的大致界定,是一个概括性的意义表达。因为对于人文学科问题的研究做总结,不可能象对自然科学研究下结论那样用数量化、精确化的数字来表达。
    “有限性”在这里指向学校育人功能,即学校育人功能的外延是有限的,其育人功能的实现也是有条件的,尤其是相对于己经存在的对学校育人的过高期望而言的。具体地说,有限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学校育人的外延是有限的,不能把学校的社会功能及公众赋予学校的各种功利性教育期望混同于学校的育人功能,以至忽视或迷失了学校的本质功能;二是指学校育人功能的实现是有条件的,公众的教育期待未必都能实现。育人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学校自身,它还要受到个体遗传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即使从学校教育自身来看,也要受制于学校教育过程的有限性、学校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及学校教师能力的有限性。
   
     (三)公众教育价值期待
    本文的教育期待亦指教育理想,期待侧重过程,理想侧重内容。“教育理想作为一种指向未来的观念,是指人们对未来教育状态的完美设想,它通常表现为教育目的和教育行为的应然状态,并和教育的实然状态相区分。”
  公众泛指社会各界,本文主要指学生父母以及教育管理者,当然也包括那些对教育关注者以及批评者。公众的教育期待主要是指公众对未来教育状态的一种完美设想,并希望通过学校教育能达成自己的这些设想,并以为这是学校教育的一种应然状态。当公众的教育期待无限扩大,超越了客观事物自身的限度而难以实现时,期待就演变为一种理想价值的奢望。基于个人价值观、出发点、达成目标的差异性,公众的教育期待也不尽相同,所以公众的教育期待又具有主观性和多样性。

三、文献综述 ........................................11-16
(一) 有关“学校教育万能论................................. 11-13
(二) 正确看待学校教育功能........................... 13-15
(三) 对公众教育功能观............................. 15-16
四、研究设计 .........................16-18
(一) 研究方法 .....................16-17
(二) 研究思路...................... 17
(三) 研究目标 ...........................17-18
第二章 理想价值奢望....................... 18-30
一、公众对学校教育......................18-23
(一) 无限期待下....................... 18-19
(二) 奢望的种种.......................... 19-23
二、公众对学校教育功...................... 23-27
(一) 理想破灭下的........................ 24
(二) 失望的种种表现......................... 24-27
三、落差的后果:怀疑—失........................27-30
第三章 学校育人功能的......................... 30-44
一、“让人欢喜让人忧”的学校...........-33
(一) 造成落差的主...................... 30-32
(二) 深层的价值观:忽视学校.................性 32-33
二、学校的本体功.................33-36
(一) 学校的教...................... 33-35
(二) 学校的主要.................. 35-36
三、学校育人功能实现.................... 36-44
(一) 受制于影响个体......................36-39
(二) 受制于学校教.........................39-44
第四章 学校育人功能.........................求 44-50
.................................................  
    
结语
     事物自身的结构决定其功能,所以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都有着不同的教育方式与教育价值观。对于个体的发展与成长来说,更需要家庭、学校及社会教育的相互协作,积极配合,努力形成一致的教育合力,才能有效发挥学校育人的功能。若单单依靠学校自身的影响与力量,很难完成促进个体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育人任务。学校育人的实现是有条件的,学校育人的外延也是有限的,学校教育要想有效发挥育人的功效,首先必须清楚地了解学校的自身限度和根本功能,合理定位自己的职责和责任。其次在实践上,还要联合家庭和社会力量,形成教育合力,为学校的发展提供良好外部条件和氛围。最后要正本清源,还原教育“止于至善”的崇高育人理想,回归教育原有的内在价值与灵魂上。

参考文献
[1] 邓平. 论学校教育的有限性[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0(05)
[2] 马和民,周益斌. 走向对话与支持的教育共同体[J]. 南京社会科学. 2010(03)
[3] 孙倩. 教育功能的研究综述[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0(01)
[4] 刘春花. 学校教育的责任边界与有限性[J]. 教育发展研究. 2009(21)
[5] 陈振华. 学校教育管理的时代遭遇[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25)
[6] 李先军. 教育无用论探析——从科顿姆的教育功能观说起[J]. 现代大学教育. 2009(01)
[7] 冉亚辉,易连云. 教育的万能与无能——对完美主义教育观的批判[J]. 教育学报. 2007(03)
[8] 王长乐. 当代教育功能观嬗变:从有用到有意义[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7(03)
[9] 黄藤. 学校教育基本功能新探[J]. 教育研究. 2006(10)
[10] 王丹丹. 浅析教育功能[J]. 社会科学家. 2006(S2)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