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教育管理论文 > 正文

中国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怎样不同于柏拉图思想

来源:UC论文网2015-11-03 18:38

摘要:

一、教育思想比较 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是仁。其教育思想首先是学习的思想,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他看来学习的目标和成果就是觉悟仁、实践仁。 仁又是孔子抽象出来的人

一、教育思想比较

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是“仁”。其教育思想首先是“学习”的思想,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他看来学习的目标和成果就是觉悟“仁”、实践“仁”。 “仁”又是孔子抽象出来的人的先验本质,只有觉悟并实践了“仁”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而柏拉图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理念,他认为理念是世界第一性的永恒实在的。柏拉图认为我们可以通过知识教育来实现“善”、“正义”、“美”这一最高的理念目标。我们可以从教育目标、教育作用、教育内容上深入分析两者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从教育的目标看。孔子教育思想的目标,包括人格目标和政治目标。孔子将教育的人格目标依次分为:士、君子、圣人,士是古代德育培养的一般目标,君子是现实的最高人格目标,圣贤是终极的理想人格标准。对如何实现德育目标,孔子依次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循序渐进的培养方式。其教育的政治目标就是培养“尚德”“谋道”的君主和官员,孔子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他认为教育要培养君主做到 “仁”与“礼”的统一,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统治者。而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培养和造就哲学家和军人,他认为这两种人是社会中的精英人物、国家的栋梁。柏拉图主张对极少数有潜力、有资质的奴隶主贵族子弟施加高深的教育,即精英教育。且教育者要潜心传授和研究辩证法,培养学生用理智去思考和衡量周围的事物,从而最终实现其哲学家的培养目标。

二、政治思想比较

孔子与柏拉图作为东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都试图解决现实的政治问题希望能够力挽狂澜,因此他们各自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完备的政治思想体系。
1、理想国的比较。孔子曰: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发自诸侯出。”在孔子看来就必须建立一个“复礼为仁”、“天下有道”的中央集权国家。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八个字把孔子对于国家的政治大纲都包括在内了。而柏拉图的政治理想就是建设一个“正义”的理想国,他根据人的本性把人划分了三个阶级。即具备理性者,层次最高,为国家的统治阶级,其职能就是以智慧管理国家;具有意志者,则居于三者之中,为国家的武士阶级,其职能就是以勇敢善战来保护国家;具备情欲者,层次最低,为国家的劳动阶级,其职能就是安分守己,服从统治,兢兢业业地为国家进行生产劳动。柏拉图指出:“当城邦的这三种自然的人各做各事时,城邦被认为是正义的,”二者的主要区别表现在孔子笔下的理想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是一个以家庭为本位、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社会。而柏拉图构建的理想王国则是以国家为本位,以国家为中心的。 
2、政治制度的比较。孔子主张礼制,他认为周礼是最美好、最完备的政治制度。孔子、孟子这些先人 “对周代的礼乐制度都怀抱有一种温情与敬意,同时对社会变革亦持宽容、开明和合理的见解”。在孔子看来周礼的精神核心就是人的道德感情和等级思想,即尊尊、亲亲,以感情作为基础,以等级作为结果。而柏拉图以城邦政治制度为基本框架。他对政治制度是立足于现实,没有浮想联翩,认为政治制度不是智者创造的结果,而是人们长期生活经验的结晶。这是与孔子观点的一大区别。可以说在政治制度的设计上两者存有道德理想主义与法律现实主义的差别。

参考文献:
[ 1 ]柏拉图.《理想国》[M].商务印书馆,1986 年.
[2 ]张法琨.《古希腊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3 ]曾天山.《外国教育管理发展史略》[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年.
[4 ]高雅、曾山金.《孔子与柏拉图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J].科学纵横,2008(1).
[5 ]葛浩、张华.《孔子与柏拉图伦理思想之比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0(4).
[6]郑易平、龚海林.《试析孔子和柏拉图政治教育思想的异同》[J].煤炭高等教育,2007(3).
[7]孙丽萍.《孔子与柏拉图美育思想比较》[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4(1).
[8]韩德信、王晓华,《孔子与柏拉图美育思想比较研究》[J].管子学刊,2000( 4).
[9]王灿.《孟子思想渊源综考》[J].聊城大学学报,2009(4).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