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中等教育论文 > 正文

职业教育融通实践方法

来源:UC论文网2015-11-03 19:00

摘要:

第一节问题提出 双证书制 是指职校学生在毕业时可同时获取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是一种结果导向的教育模式。双证书制模式的重心在于学生双证书的获得,其实现途径往往依靠

第一节问题提出
“双证书制” 是指职校学生在毕业时可同时获取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是一种结果导向的教育模式。双证书制模式的重心在于学生双证书的获得,其实现途径往往依靠学校教育与证书教育的“分工协作”:学校教育负责学生的学历教育;证书教育则针对学生的考证需求,安排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集训。这种分工式的教育形式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使学校教育与证书教育维持分离之势,而且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形成。因此,基于学校教育与证书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一致性要求,需要促成两类教育内容的融合。我国职教体系存在纵向上各层次教育衔接不畅,横向上学校教育与证书教育分离之态等问题,这不仅影响职业能力培养,也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因此,建立统一的现代职教体系十分迫切。现代职教体系的建立,需要解决纵向上的中高职贯通、横向上的职业学校教育与证书教育融合等问题,实现双证书从多元化向一体化的实施体系转变。从职业分类与专业建设现状出发,整合学校教育与证书教育内容,改革现有课程体系,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等都需要向双证融通借力。
………….


第二节文献综述
有效的研宄需要建立在已有研宄基础之上,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双证融通实践策略研宄围绕已有研究展开。现有文献对高职双证融通研宄较多,对中职研究相对较少。笔者基于职教双证融通的实施进展与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总结。同时收集与整理国外关于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融通方面的研宄资料与实践进展。希望在综合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我国中职校实施双证融通提供经验、借鉴。所谓双证融通,即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通过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的有机融合、专业教学过程与岗位真实情境的有机融合、学校学业评价与职业技能鉴定的有机融合,实现学校教育与证书教育的沟通与互认,使毕业生获得"双证”(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此外,在研宄中需要注意“双证并重”、“双证沟通”、“双证衔接”、“双证互认”等研宄也不同程度的包含双证融通方面的探索。关于如何在职业教育领域实施双证融通的研究,已有资料主要围绕双证融通实施中“问题一一对策”研宄、人才培养模式重构研宄、课程体系改革研宄、融通载体研宄等方面展开探讨。
…………


第二章双证融通制度设计


第一节双实施的利益关系协调
目前,我国开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机构主要有职高,中专和技校。通常情况下,职高、中专统一由教育部门主管,完成学业后颁发教育部门印制的中等专业学校毕业证书;技校毕业生则颁发劳动部门印制的技校毕业证书和初级或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实施将打破原有证书管理部门一一教育部门与劳动部门1的利益分配格局,带来部门利益的重新调整与划归。因此,双证融通实施的制度设计首先需要妥善处理两部门的利害关系。中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是指,在中等职业学校完成规定年限的学习(一般为三年),并通过教育部门一系列认证程序,最终获取的证明个人学习经历与学习能力的证书。它反映了证书获得者经过若干年在校学习,实现知识、技能、素养等方面的增长。它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授与学习,旨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适应现代生活的、具备自我学习能力的公民。它由教育部颁发,具体认证程序由各学校按规定执行。职业资格证书是指,通过一定的理论知识考核与职业技能操作鉴定,为合格者颁发证明其具有从事某一职业、胜任某一岗位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的凭证。它是个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资格通行证,也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它侧重于操作技能的训练与自动化,旨在为社会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操作型技能人才,与职业活动密切联系。它由劳动部颁发,具体认证程序由技能鉴定中心按规定执行。
………..


第二节双证随运行的机制设计
所谓机制,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本意可从两方面来理解:机器由哪些部分组成和为什么由这些部分组成;机器是怎样工作和为什么要这样工作,'即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根据上述定义,笔者将双证融通运行机制的内涵分解如下:①构成要素及其特性;②要素间的相互关系;③系统化的运作方式。双证融通是在多方参与的条件下运行的,其功能的正常发挥受到各参与方关系的制约。因此,有必要厘清改革运行机制的构成要素及其特性,各要素间的关系,抽离出系统化的运作方式。双证融通运行所涉及的参与方有劳动部门、教育部门、课程专家、中职校、技能鉴定中心、技能鉴定专家2、教师与学生。劳动部门与教育部门是整项改革的领导者,主要从全局高度,掌控双证融通运行的方向、进度、阶段性成果总结。课程专家是改革的智囊团,作为两部门思想交流与沟通的桥梁,将达成的理念转化为可执行的文本与行动。中职校是教育部门内部中等职业教育的实施主体,也是本次改革实施的主战场,任何改革主张或行动实施都需借助中职校才得以实现。技能鉴定中心是劳动部门负责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的机构,在改革中主要承担技能鉴定专家的指派、就改革与中职校进行协调等工作。技能鉴定专家来自行业企业,由技能鉴定中心指派,参与并指导中职校各项改革工作的实施,是技能考核的执行主体,是职业资格证书含金量的保障。教师与学生是改革的直接体验者与受益者,各类中职教师是改革走向实践的主推者,是课程改革的主力军;广大中职生是催生改革的动因,也是检验改革成效的重要指标。双证融通运行的构成要素纷繁复杂,只有在把握各要素特性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有效的机制设计。
…………….


第三章双证融通课程改革.........29
第一节双证课程内涵分析与开发实践........29
第二节双证课程实施变革与应对策略........30
第三节双证课程实施的阶段性效果........33
第四章双证课程考评设计与实施........35
第一节双证课程考评设计........35
一、双证课程考评的必要性分析........35
二、双证课程考评的要素分析........36
三、双证课程考评方案设计........38
第二节双证课程考评实施........40
第五章双证课程实施的条件支撑........42
第一节基于双证课程实施的教材设计........ 42
第二节基于双证课程实施的师资培养........ 45
第三节基于双证课程实施的实训设备建设........ 47
第四节基于双证课程实施的校企合作探讨........ 49


第五章双证课程实施的条件支撑


第一节基于双证课程实施的教材设计
21世纪以来,职教领域课改较为突出。教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条件,职教课改的深入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配套教材建设进程。如进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教材开发体制尝试,开展理实一体化教材、项目教材、任务引领型课程教材等新兴教材的初探。职教教材在数量和质量上得到了一定改善。然而职教教材建设进程远远落后于课改进度。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仍不容小觑,正如《教育部关于“十二五”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2]19号)提到“十一五”期间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不紧密,职教特色不鲜明,教材呈现形式单一,配套资源开发不足;中高职教材脱节、断层和重复等,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等。'职教教材建设之路任重而道远。


…………


结论


实施双证融通有助于中职生通过学校职业教育同时获得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简化考证程序,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中职领域实施双证融通必要且紧迫。以上海市为例的中等职业教育双证融通实践策略研究可以为其他中职校提供经验借鉴。行文至此,笔者想对本文的研究观点进行概要性总结。双证融通涉及由教育部门与劳动部门分管的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决定了其实施路径必须是自上而下的,离不开制度关照。两部门各自的证书利益诉求是制约双证融通的重大障碍,也是双证融通目前只能先采取单向流动(即职业资格证书融入学历证书)的制约因素。合理协调两部门的既得利益,是推动双方积极参与双证融通的基础。因此,本研宄首先探讨了双证融通实施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协调。在此基础上,尝试推动双证融通有效运行的内部与外部机制设计。
…………
参考文献(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