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医学论文 > 中国医学论文 > 正文

扁鹊与中国医学

来源:UC论文网2015-11-04 14:27

摘要:

一、扁鹊的生平事迹 扁鹊(约前377一约前307),姓秦名越人。扁鹊是齐国人,大约活动于战国中后期,年龄70岁左右。他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著名医学家,其生平事迹司马迁在《史记扁

一、扁鹊的生平事迹

  扁鹊(约前377一约前307),姓秦名越人。扁鹊是齐国人,大约活动于战国中后期,年龄70岁左右。他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著名医学家,其生平事迹司马迁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此外在《战国策》、《韩非子》、《韩诗外传》、《列子》、《说苑》等古籍中也有一些片断记载。但这些记载往往不一致,令古今学者莫衷-是。比如,关于扁鹊的生平时代,有春秋前期或中期或末期、战国前期或中期或末期以及春秋战国之际诸多说法;关于扁鹊的故里有勃海郡郑人(今河北仃丘或曰今山东临淄)、齐国卢人(今山东长洁)等不同观点;《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扁鹊自称是“齐勃海秦越人也,家在于郑”。
  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擅长医药,扁鹊便跟从他学习医术。“出入十余年”,“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便对扁鹊说:“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于公,公毋泄。”扁鹊“敬诺”,长桑君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并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从此,扁鹊以行医为业。
 扁鹊行医范围很广,齐、赵、虢、周、郑、秦等国都曾留下其足迹;其医术全而,除普通内、外科外,还兼长“带下医”(妇科)、“耳口痹医”(五官科)、“小儿医”(小儿科),“随俗为变”;其治疗方法,辨症施治,善于综合运用汤剂、眨石、针灸、按摩、熨贴、酒醒、手术等力一法,杂合参用,“因病制宜”。
 扁鹊在行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其医术出神入化,“名闻天下”。从《史记》本传记载看,扁鹊流传于后世的最有名的医案有三:
  其一,治`虢太子“尸撅”症,起死回生。扁鹊率徒过``虢,闻``虢太子死,便来到`虢宫门下,中庶子告诉扁鹊``虢太子的死因:“太子病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暴发于外,则为中害。精神不能止邪气,邪气畜积而不得泄,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撅而死。”扁鹊听罢,又得知“其死未能半日”,且尚未入硷,遂让中庶子通报`虢君,言其能救活太子。中庶子讥其荒诞,扁鹊为其分析病症及成因,并告诉他:“子以吾言为不诚,试入诊太子,当闻其耳鸣而鼻张,循其两股以至于阴,当尚温也。”膛口结舌的中庶子,回过神来,立即“以扁鹊言入报彼君”。彼君闻之大惊,赶忙出迎。扁鹊告之太子未死,其形静如死状这种病,是所谓的“尸撅”(即今休克、假死)。于是,扁鹊让弟子子阳“厉针呱石,以取外三阳五会”,少时太子苏醒;又使弟子子豹“为五分之熨,以八减之齐和煮之,以史熨两胁下”,不久太子便能起坐。此后,太子仅仅服了20天的汤剂便复原了。“故天下尽以扁鹊能生死人”,扁鹊则说:“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
  其二,断齐侯隐疾,不治将深。扁鹊过齐,齐桓侯(桓公午)客之。一见而,扁鹊告诉桓侯说:“君有疾在膝理,不治将深。”桓侯自信无病,并对左右说:“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过了五天,扁鹊复见,告诉桓侯:“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桓侯还是说自已无病。又过五日,扁鹊见到桓侯说:“君有疾在肠胃问,不治将深。”桓侯不应,目‘不悦。又五日,扁鹊复见桓侯,什么也没说就退了出来。桓侯使人问其原因,扁鹊说:“疾之居膝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醒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令无奈之何。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结果,不出扁鹊所“望诊”,五天后,桓侯体病,使人召扁鹊,扁鹊己逃去。桓侯因不听扁鹊劝告,病山膝理而血脉而骨髓,无可医治,抱病而死。
  其三,对赵简子“疾五日不知人”病例的分析。据研究考证,《史记》木传所记扁鹊为赵简子的诊断,是“名闻天下”的扁鹊在赵时,有人以流传下来赵简子“疾五日不知人”这个古怪的病例而向扁鹊讨教其故。扁鹊将赵简子之病与“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而归为同一类疾病,认为“血脉治也,而何怪”!是山于“心病”所致。并说赵简子醒后也像秦穆公那样必说他在“帝所”甚乐,帝有所委重等等,而不出三日即醒。此为扁鹊悬断赵简子疾病,属问诊之实例。
  扁鹊曾入秦,随俗为变,以“秦人爱小儿”而为“小儿医”,及为秦武土(前310一前307年在位)医病,治好而门恶疮,名声日隆。不幸的是,扁鹊以其医术高超而见殃。秦太医令李酸自知技不如扁鹊,使人刺杀之一代“医神”,魂丧秦邦。

二、扁鹊杰出的医学贡献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扁鹊言医,为力一者宗。”晋葛洪在《抱朴子·辨问》篇中将扁鹊誉为“治疾之圣”。山此可知,扁鹊的医学成就与贡献之大,地位之尊。
 1.发明“四诊”,奠基脉学
   望、闻、问、切是中医的四大诊法这四大诊法是扁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曰:“越人(扁鹊之名)之为力一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这四种诊法结合运用,就能对病情作出正确的判断,对症下药。在“四诊”中,扁鹊特别擅长“望诊”和“切诊”。扁鹊对齐桓侯(桓公午.)由疾病在膝理,继而移入血脉、移入肠胃、深入骨髓的四次诊断,都是“望诊”的体现。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扁鹊的脉学著作虽己失传,但在《素问》、《灵枢》、《难经》、《脉经》等医学著作中,尚部分地保存了扁鹊的著述及脉学论国。如《难经》,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医学名著,它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并称中医“四大经典”。《难经》有八十一难,其内容包括生理、病例、诊断、治疗等各个力一而,系统而简明扼要地论述了诊法、经络、脏象、疾病、月俞穴和以刺法为主的治疗等基本理论。旧题战国秦越人撰,把它视为扁鹊的著作,也有的学者看作是扁鹊学派之书。
即便它不是扁鹊的亲著,至少反映的是扁鹊的医学思想或者是扁鹊医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难经·一难》:“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又说:“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扁鹊之前的脉诊为遍身诊,扁鹊在脉诊实践中,认识到人体气血运行的蔡体性和统一性,体验到手腕的“寸口”系“脉之大会”,“五脏六腑之所始”,故发明了切脉于手腕寸口的脉诊法,这是中医学上的一大进步。它不仅是扁鹊时代最先进的脉诊法,而且至今仍被中医临床实践所沿用。
  西晋太医令土叔和编纂的《脉经》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脉学专著,也是保存扁鹊脉学最多的著作。《脉经》共五卷,第一卷张仲景论脉,第二卷扁鹊阴阳脉法,第三卷扁鹊脉法,第四卷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第五卷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由此卷口可知扁鹊脉学内容之丰富和影响之深远。............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