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医学论文 > 中国医学论文 > 正文

唐容川对《伤寒论》少阳病脉证与小柴胡汤方运用研究

来源:UC论文网2015-11-04 14:29

摘要:

唐容川对《伤寒论》少阳病脉证与小柴胡汤方运用研究中医临床基础硕士 开题报告 选题的目的意义与立题依据(包括国内外进展情况): 仲景《伤寒论》是一部理法方药兼备的中医学

唐容川对《伤寒论》少阳病脉证与小柴胡汤方运用研究——中医临床基础硕士开题报告

选题的目的意义与立题依据(包括国内外进展情况):

仲景《伤寒论》是一部理法方药兼备的中医学典籍,其从不同角度阐述各种病理机制,且施行不同的治疗方法,是汉代医学集大成者。书中将病症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1]。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的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症候归纳出症候特点、病变部位、损及何脏何腑,以及寒热趋向、邪正盛衰等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2]。而书中特以和解作为治疗理念之根本,辅以小柴胡汤作为扶胃和气的典型和解汤方[3],已被众多杏林学子所接受,亦为后世所沿用至今。

参考文献:

1. 吕黎明,浅议少阳病“半表半里” [J] 《江西中医药》 2010年03期 
2. 王益民,略谈《伤寒论》方治杂病 [J];江西医药;1980年06期
3. 李秀珍,《伤寒论》用于少阳病的治疗体会 [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年23期
4. 万四妹,戴慎,张节 《伤燥论》研究 [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年02期
5. 程科,唐勇,姜杰等.《血证论》对脾阴的论述初探.辽宁中医杂志,2006,33(9)
6. 史亦谦, 《伤寒论》与《脉经》条文之异 [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1980年04期
7. 王文花.《血证论》学术特点探讨.辽宁中医杂志,2003,30 (6):436.
8. 黄帝内经素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9. 陶志广, 论小柴胡汤在肝癌防治中的应用 [J] Journ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ovember http://www.51lunwen.com/Chinesemedicine/ 2008, Vol25, No 6479-450
10. 金日红 《古本康平伤寒论》初探 [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1980年04期
11. 陈廷玉, 王景涛, 张波. 小柴胡汤抗肝纤维化的形态学和血清学实验研究[ J] . 黑龙      江医药科学, 2003, 26 ( 4) : 48.
12. 孙宗杰, 小柴胡汤治疗血证经验探讨[ J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3, 20 (2): 45.
13. 叶安娜, 吴哲生, 小柴胡汤治疗肝癌介入后副反应的临床研究 [ J] . 中医杂志, 1999,40 ( 42) : 734.
14.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综  述


唐容川(1846—1897),原名宗海,四川彭县人,晚清著名医学家。倡导中西医汇通,意在以西医的观点论证中医理论,是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学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对血证的研究方面,代表作《血证论》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其见解独到,有证有方,对後世影响深远。 
为了更好的研究和学习唐氏血证论中提及的治疗少阳病症方法,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本课题以唐容川特有的小柴胡汤剂法,以“和解”理论为依托,从另外的角度来阐释伤寒论,治愈少阳病。

1 理论产生渊源以及临床研究应用
  
2.对后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吕黎明,浅议少阳病“半表半里” [J] 《江西中医药》 2010年03期 
2. 王益民,略谈《伤寒论》方治杂病 [J];江西医药;1980年06期
3. 李秀珍,《伤寒论》用于少阳病的治疗体会 [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年23期
4. 万四妹,戴慎,张节 《伤燥论》研究 [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年02期
5. 清•唐宗海.血证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6. 严世芸.中医医家学说及学术思想史.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
7. 孙宗杰.小柴胡汤治疗血证经验探讨.湖北民间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3,20(2):45-46.
8. 王文花.《血证论》学术特点探讨.辽宁中医杂志,2003,30(6):436.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