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初等教育论文 > 正文

关于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思考

来源:UC论文网2015-11-09 14:59

摘要:

论文关键词:幼儿教师 专业化 职前教育 入职教育 职后教育 论文摘 要: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长期脱节,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和职后教育三个阶段之间的良性关系是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

  论文关键词:幼儿教师 专业化 职前教育 入职教育 职后教育 
  论文摘 要: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长期脱节,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和职后教育三个阶段之间的良性关系是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保证,加快建立起它们之间相互衔接的教育体系,为在职幼儿教师创造学历提升和在职培训的机会,促使幼儿教师全面协调地可持续发展。   
    
  一、完善幼儿教师的职前教育  
  加大对幼儿师资职前教育课程的改革力度,体现出幼儿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特征,不仅要拓展普通文化知识教育,还应增加教育见习和实习时间,为学生提供大量观察幼儿、观摩教育活动,以及调查研究、改革实验、社会咨询、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等教育实践的机会。使课程既利于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又能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为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改革幼儿教师的在职培训方式  
  1.以教师主动学习为基点的参与式培训  
  参与式培训方式不同于以往的听讲和观摩式培训,它要求培训者和学习者共同承担学习任务,共同承担责任,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更加强调培训者的学而不是教;它以小组研讨为主要形式,为每位培训者提供较多机会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它以每个参与者原有的经验价值为基础,并以这些经验为依托,引导他们进行理论的概括和提高;更重要的是以实践为核心,培训者不仅要听教师说,更要看教师做;不仅要给教师讲道理,更要给教师支出可供选择的、解决实际问题的“高招”。  
  2.立足园本培训  
  幼儿教师的培训必须立足园本培训,变无效的在职培训为以幼儿教师为主体的有效培训。除正规在职教育外,幼儿教师外出观摩学习、听专家讲座、参加培训班等都是专业成长必要的途径,但这些都是一种短期行为。有时候,一期培训要花费几天时间,容易造成将一个完整的教育理念理解得支离破碎,甚至偏离其原有的轨道。而有的地区在职培训缺乏成效,普遍的问题是目标模糊,采用单向灌输,理论与实践脱节,无视教师的主体作用,内容重复,缺乏新意和针对性,不能满足各层次幼儿教师对继续教育的个性化需求。  
  园本培训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是一种已被实践证明的有效的幼儿教师在职培训方式。
  3.合理利用现代化培训技术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对于幼儿教师专业培养,无论我们是立足园本培训或是采用什么样的培训方式,都必须引入现代化的培训技术。例如,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教师工作中广泛运用的微格法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在我国上海等地施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技术采用摄录系统全面记录受训者在某时间内教育行为的全部细节,然后由教育专家与受训者一起边看录像边分析成败得失,找出症结所在并讨论改进方案,而后再进行实录与再分析,直到符合行为标准为止。这一现代化的教育培训技术有效地调动了受训者视觉、听觉与大脑的综合活动,具有直观、贴切、针对性强、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反馈及时等优点,对于教师教育行为、能力的提高相当有效,应当在师资培训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加快建立职前教育、入职教育、职后教育相互衔接的体系  
  需加快建立职前教育、入职教育、职后教育相互衔接的发展性教育专业成长体系的步伐,着重对幼儿教师职前(下转第53页)(上接第52页)教育与继续教育课程的衔接进行认真研究。我国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脱节,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师范教育具有终结式学历教育特征,是一种职前预备育。与在职教育双轨并行、互不相通。此做法已经被证明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建议有关方面加快改进幼儿师资培训体系,组织有关人员对各级各类的幼儿教师职前培训课程与职后继续教育课程的衔接进行认真研究,使之一体化。即强调师范院校、普通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师培训课程要与教师日后发展相联系。这样建立起职前教育、入职教育、职后教育相互衔接的发展性教师专业成长体系,为在职幼儿教师创造学历提升和在职培训等接受终生教育服务的机会,促进幼儿教师全面协调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提高我国幼儿师资素质的研究课题组.提高幼儿教师素质的研究与探索[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  
  [2]早期儿童教育指导[M].郭力平,王希,曾智,等,译.华东大学出版社,2005.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