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医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正文

班杜拉期待理论在职教中的应用

来源:UC论文网2015-11-09 16:25

摘要:

[论文摘要]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当今职高生所存在的典型的心理现象,并列举了其形成的原因及造成的后果,认为职高生的心理问题是造成学习困难的主导因素,最后提出了一些

  [论文摘要]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当今职高生所存在的典型的心理现象,并列举了其形成的原因及造成的后果,认为职高生的心理问题是造成学习困难的主导因素,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解决办法。  
  [论文关键词]自我效能感;习得性无力感;转化;职高生   
    
  当前职高规模仍在持续发展,怎样对职高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将其培养成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是我们迫切需要探索和实践的问题。由于职高生的生源主要是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所以在职业教育过程当中,我们深切地感到学生的总体质量不高,而由此引发的诸如管理困难、学生厌学混日子、教育目标难以完成等一系列问题无法回避地摆在眼前,尽管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费尽心机、任劳任怨,但尴尬局面仍无法彻底改变。根据这一状况,我们认为可以尝试从心理学的角度引导职高生的健康发展与成长。  
    
  一、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  
    
  心理学家把人们对自己能否完成某项特定任务或应付某种情景的特定判断,称为自我效能感。源于班杜拉的效能期待理论,是指个人对自己能否顺利进行某种行为并产生一定结果的自信,被知觉到的效能期待越强,越倾向于作更大程度的努力。大量的研究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自我效能感能够发生变化,而自我效能感的变化会引起行为的改变。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有:  
    
  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学习者过去的亲身经历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一般来说成功的经验使人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反之,则易使人丧失信心。由此可见个人直接经验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强有力的信息源。间接经验也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个人能够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有关自我的知识,这种认识是通过将他人与自己进行比较形成的,借助于从他人那儿得到的信息来推断自己的能力;也包括学习者通过从示范者那儿学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以增强自己行为的有效性。  
    
  2.语言信息  
  他人的言语暗示,能使自己相信可以做到从前不曾做到的事。所以课堂上教师要杜绝负面语言,要切实做到伤害学生自尊的话不说,杜绝讽刺挖苦、简单粗暴的作风。善用充满哲理的故事启迪学生,剖析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使学生自我解决心中的困惑和烦恼,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但是这种言语劝说与自身的经验没有联系,并且言语劝说所形成的效能感在面临困境时也容易消失,其效果还要依劝说者的可信度、声望和专长而定。所以学校也可适当引进专职心理教师,利用书信、当面咨询等方式解答学生的问题,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  
    
  3.情感的因素  
  在充满紧张、危险的场合或负荷较大的情况下,情感唤起的水平越高对成就行为的妨害越大。即强烈的激动情绪,通常会妨碍行为表现而降低自我效能期待。研究表明,焦虑水平过高的人往往低估自己的能力,疲劳和烦燥会使人感到难以胜任所承担的任务。环境的改变也会妨碍自我效能的建立,当人进入陌生环境中时,紧张、焦虑等情绪容易降低人们在特定情景中对自己效能的判断。  
    
  4.他人的评价态度  
  个体也可以从他人的评价态度中获取有关自己能力高低的信息。人们关于自己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周围人对他的评价。个体是以他人作为一面镜子,从他人的评价中认识自己,自己评价的过程就是接纳、内化他人评价的过程,他人正面肯定的评价有利于自我评价的提高,反面否定的评价会降低自我评价。由于自我效能感产生的基础就是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因此他人的评价、态度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职高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由于成绩不佳,看惯了太多的白眼、听够了讽刺的语言、经历了太多的挫折,心理既敏感又麻木,所以职高教师要做学生心理健康的守护神,不能再增加学生新的心理负担。教师应在职业道德的引领下,对学生饱含期待和爱,鼓励和肯定学生,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  
    
  二、习得性无力感的形成因素  
    
  习得性无力感是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无法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习得性无力感的产生主观上与性格脆弱、自我评价低、依赖性强等相关。改变学生个体的习得性无力感,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职高生习得性无力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衡量评价标准单一  
  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主要体现在发散思维能力、推理能力、想象能力、言语能力、反应能力、理解力、观察力、记忆力、学习成绩等方面。而目前的学校考试多以检测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抽象逻辑能力为主,以一种单一的评价标准去衡量多样的学生。而职高学生绝大多数在学习上一直是弱势群体,学习让他们吃尽了苦头,少有的是赞扬、掌声,多的是失败、挫折;也有的学生来自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父母无能为力,只好进了职业学校,成为了职高生。学校的单一评价使这些长期受挫折的学生渐渐地失去了对自我的信任。  
    
  2.学习环境单调  
  为了孩子前程,家长不惜重金进行教育投资,为孩子提供优越的条件,选择家教、参加辅导班等,重视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的培养和单纯的技能训练。在这种教育目的所指导下的教育活动和环境设施只能是单调的。在单一的评价标准、单调的学习环境下,大量的职高学生被打人智力平平甚至低下的行列。一旦成人对学生的智力水平形成比较低的看法,便会作出相应的行为调整,对学生不恰当的行为更经常地给予惩罚等。学生从中获得的信息也只能是一种较低的自我评价,而且成人的片面评价标准会逐渐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评价标准,造成学生总以自己的劣势去与别人的优势相比,形成一种较低的自我效能感。那些学习不佳却具有其他才能的学生只能被动、无力地应付现有环境的挑战,其结果是屡战屡败。在遭受连续的困难和挫折后,学生在面临新的问题情景时就会产生无能为力的感觉,渐渐地对学习产生反感、厌倦,并有退缩的倾向,同时学生所具有的独特才能由于得不到发展的条件而渐渐萎缩,从而造成教育上的人才浪费。
  三、怎样促使职高生实现由习得性无力感向自我效能感的转换  
    
  1.重视外部强化  
  当学生掌握了某些知识和技能,显现了自己能力的时候,外部强化的恰当运用有助于自我效能感的建立。适当的外部强化能促进任务的完成,激励学生去努力学习,向新的目标前进,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职高教师可以在本校的范围内灵活调整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因地制宜地拟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积极改进教学方案,加强教法的研究,上课力求生动、易懂,正确处理好教材内容和学生认识水平的矛盾,实施有效的教学。促进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使其与职业教育的总方针相吻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相违背,营造一种轻松舒适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学习过程,体验到学会知识与技能的成功感。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指导学生进行多重 
比较,如强调学生进行自我比较,在点滴进步中建立信心;为减轻自卑心理可以和较低水平的学生进行比较;遇到失败时尽量避免和自己能力相似的人作比较等。  
    
  2.重视自我强化  
  自我强化对调节学生个体的行为非常重要,它是以自我肯定的形式激励自己达到某个标准的行为过程。培养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强化,关键是使学生建立合适的标准。标准过高则易遭受失败和挫折,标准过低又不利于激发进一步努力的热情。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自己的学习进展情况或问题解决的程度来判断自己的能力,还可以通过与其他同学进行比较来确定自己的能力,从而拟订一个客观的标准,并通过设立较近的目标一步步达到最终的标准。短期的目标易于达到,因而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总之,使学生学会设立目标,促使其进行自我比较,是提高自我效能感的一种有效的办法。  
    
  3.归因训练法  
  研究表明,在任务完成情况下,通过对成功和失败进行归因,对自我效能感和主体的控制感都能发生影响。教师在进行归因训练时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任务、不同的场合和条件,给予学生不同的归因反馈,其最终目的就是保护学生的自尊,使学生对成功有一个良好的期待,激励学生作进一步的努力。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有一个平衡的归因结构,使学生对自己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总之,应使学生在成功时认识到自己是有能力的,在失败时使学生不丧失信心,促使其对自己的能力建立信心,让学生在每一个微小的进步中意识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成效的。 
  归因训练最初阶段,教师可通过学生对成功和失败的总结,或学生的作文、日常言行等来确定学生的归因倾向,然后进行训练。训练方法主要有:让学生对相同事件作出归因,学生作出正确的归因时给与表扬;由训练者向学生提供正确的归因;将能带来心理问题的归因引导为外部的归因等。  
    
  4.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加强学习策略的培养  
  一些教育心理学研究者认为,有效的学习应该是由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管理如制定计划、设定目标、安排学习时间、自我监控等。为此,学生应具有恰当的自我激励的方法和策略,还应具有充满自信的主观认识。职高生由于学习基础不稳固,在学习中经常感觉到以自己的已有知识和技能应付起来很困难,所以就产生了较低的自我效能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学生具有使这些消极的知觉转化为积极的动机的策略,那么持续学习的兴趣和努力程度就不会降低。所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有助于提高自我效能感。同时学校也要重视对学生职业理想的教育,让学生不再为所学专业和就业问题而困惑,将学习与社会进步、自身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中用以提高效率的任何活动,比如确定目标和计划、搜集信息、记录、记忆、寻求帮助、检查笔记、复习和评估测验等。通过对这些学习策略的培养,就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行为更有效,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实际的教学活动是一个综合过程,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在加强学生的意志品质训练的同时,针对不同的条件采取不同的途径来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5.树立多元智力观,为学生创设新的教育环境,营造更多的成功机会  
  职业高中的特点体现在对职高生的职业技能的培养上,因此技能训练应该是职业教育的重点。根据职业教育的目的和职高生的特点,我们应调动全校各部门的力量,创设新颖的教育环境,组织开展多种文娱活动和职业技能比赛,使职高生有更多的展示才华、发展能力的机会,进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打破学习成绩差就一无是处的定论,生活实践证明,技能好的学生,并不都是文化课成绩好的学生。因此在开展活动中要注意形式多、参与面广,特别是组织者和班主任要有意识地选择参与人员,促使全校每一个职高生都有机会体验到参与、表现、竞争而带来的成功感。  
  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人不可能没有任何天赋和才能,以致于没有可能在生活中表现自己。”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方面困难的学生面前,打开他的精神发展的领域,并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一个高度,显示自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源泉中吸取力量,感到自己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我们应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与众不同之处,给予每个学生积极的肯定和鼓励,让每个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发现自己独特的兴趣和能力并使其有所发展,帮助他们形成对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客观评价,从而建立良好的自我效能感,而自我效能作为一种个体心理品质,一旦形成就可以稳固地发挥作用。  
  职业教育除了文化知识的传授以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尊、自重、自强的人格特性,针对职校学生所特有的心理问题,一方面要做长期的、细致的工作,遇到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疏导、及时帮助。另一方面要指导他们学会情绪的自我调控,让他们能努力认识自我、接纳自我,逐渐养成健全乐观的自我意识,培养他们善于学习、善于合作、热爱生活的态度和品质,从根本上防止和化解职高生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总之,教育就是要唤醒人的尊严和价值,使学生最终能够把握自己的内在力量,认识到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潜在能力,并为实现自我价值而不懈努力。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