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外语文学类 > 语言文化 > 正文

对现代汉语缩略语的几点

来源:UC论文网2015-11-13 16:39

摘要:

一、浅析现代汉语缩略语 缩略语是用较短音节的组合来替代相同指称的较长音节的组合。这种现象可以追溯到语言发展的早期,《殷周金文集录》中记载的四年,相邦吕工寺工龙丞里的

  一、浅析现代汉语缩略语

  缩略语是用较短音节的组合来替代相同指称的较长音节的组合。这种现象可以追溯到语言发展的早期,《殷周金文集录》中记载的“四年,相邦吕工寺工龙丞”里的“吕”,根据语境实质上是在指称“吕不韦”,“吕”为“吕不韦”之省略。此后,词语缩略得到快速发展。常见的为姓外加官名的省略形式,例如: 杜甫曾担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一职,而世称“杜员外”或“杜工部”。改革开放之后,缩略现象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尽管缩略现象在语言中出现很早,但从理论上加以研究却很晚。

  1946 年,杜子颈先生在《国文月刊》第49 期上发表的专文《简缩语论略》是现今对缩略现象进行专门介绍研究的最早的一篇专论。目前,关于缩略语的定义学术界还没有一致的说法。本文结合各家之长,将其定义为: 语言中通过某种方法而形成的词语,主要的方法包括统括、压缩和截略。

  二、以“二监、生快、登陆”为例看缩略语中显在的问题

  根据上文所述,缩略语是语言中通过某种方法而形成的词语,主要的方法包括统括、压缩和截略。统括,顾名思义就是将词语概括在一起,具体而言,是把在内容上或形式上具有相似特点的几个对象用数词或数量短语概括在一起。压缩就是把长的词语压缩为短的词语,具体而言,就是从词语中抽取最具有代表意义的语素( 或词) 进行组合,例如:沧海桑田———沧桑。截略是直接截取原词语的某一部分,例如: 标点符号———标点。

  但在缩略时并不是千篇一律的,下面以“二监、生快、登陆”为例进行说明。“二监”是“二级监狱”的缩略,还是“第二监考员”的缩略,类似的还有“一监”,因此,值得斟酌。“生日快乐”变为“生快”,“生快”对很多跟进网络的年轻人来讲很熟悉,但有人认为“生快”可来自“少生快富”,全称是“西部地区计划生育‘少生快富’工程”。因此,“生快”到底是哪个词语的缩略以及缩略方式是否可行,值得商榷。再如“登陆”,很难说就是“登上陆地”的缩略,“台风登陆”、“登陆艇”的“登陆”都不能换成“登上陆地”,它有时还特指登上敌方地面。因此,“二监、生快、登陆”不能复原为原词,不算真正的缩略语;有的好像能复原,但“原型”难固定,也不好算作缩略语。因此,本文根据“二监、生快、登陆”三个非正规的缩略现象,归纳出缩略语中存在的问题。

  ( 一) 缩略后的词语表义模糊,引起歧义

  除了上文提到的“二监、生快、登陆”三个缩略词语让人产生歧义外,类似的还有: “书展”,是“书法作品展销”还是“图书展销”? “增资”,是“增加工资”还是“增加资金”? 另外,“普通教育”、“普及义务教育”都有可能缩略为“普教”。所有这些缩略语在使用时都不规范,因此,要根据语境,加以区分。

  ( 二) 很多缩略语有很强的生造倾向,难以理解

  很多缩略语有很强的生造倾向,让人难以理解。例如: 将“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缩略为“人影办”; 将“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第十六届年会”缩略为“晚协年会”。这些缩略语令人费解。特别是很多网友对日常用语进行压缩,然后取其谐音词,这些词与日常话语虽字型相同,意思却大相径庭。例如: 我们熟悉的“早恋”,是由“早上起来锻炼”简缩为“早炼”而谐音转制成的。“奸情”也是由“坚定不移的友情”简缩为“坚情”而谐音转制成的。常见的还有“半脱产学习”简缩为“半脱”,“全脱产学习”简称为“全脱”,“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简缩为“四妇会”,所有这些词语在读音上虽然与原词语相同,但是意义却容易让人混淆,因此,应该杜绝。

  三、从“二监、生快、登陆”谈对现代汉语缩略语规范性的认识

  缩略语是人们出于方便的心理而形成的一种缩略形式,是由较长的音节形式而缩略成的较短的音节形式。虽然词语在形式上是缩短了,但是在意义上是没有变化的,意义不能增加或减少,不能有任何的变化。我们不能为了简缩的方便,随便换个说法就行,它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所以,在判断缩略语时,要讲究规则。

  ( 一) 缩略前后词语的意思不能有变化

  词语缩略前后的意思不能改变,它是由一个固定的原形式缩略而成的,在形式上必须要有一个完全同义的全称表达,在必要的时候是可以复原的,要符合意义相等性原则。比如: “三餐”———“早餐、中餐、晚餐”。但在实际缩略中,却发现很多异常。例如: “航道”———“安全航行通道”、“荣立”———“光荣建立”、“帮带”———“帮助带教”、“失时”———“失去时间”等。这些词语的缩略严格来说是不成立的。“航道”不见得就“安全”,不一定就是“安全航行通道”的简缩。“荣立”也可还原为“荣立一等功”。“帮带”这个词语人们几乎没见过,找不出对应的原词语,并且是否有原型词语,也不确定。人们常见的就只有“传帮带”,这个词语一般不简缩。“失时”就一定是“失去时间”吗? 这个说法太绝对,也根本没有相关文献资料的支撑。因此,在对待缩略语时必须保证缩略前后的意思不变。

  ( 二) 缩略后的词语要具有可行性

  一个词语是否具有可行性,与习俗、心理、词语自身特征等有很大关系。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占优势,因此,在面对较长音节形式的词语时,要尽量采用双音节的简缩形式。常见的将“中国民主建国会”缩略为“民建”,这样既简洁,又方便记忆。但是,缩略后的词语是否具有可行性也应该有个“度”的问题,我们主张从宽而言,比如,在使用面的宽窄、听懂人数的多寡等方面。例如: 军事上的“战位”———“战斗位置”,电学上的“板阻”———“板极内阻”,不见得全社会都通行,针对全社会而言可行性不高,但是,两个词语各自在自己的领域有其流行的价值,因此,我们还是承认这种缩略。

  另外,我们在对待现代汉语缩略语时,要考虑到所留字的字义及地位,要保证留下的字义是该词语的核心。为什么“文化大革命”缩略为“文革”而不称“文大”( 以前也有人叫“文大”,但是最终没有流行起来) ? 这是因为“革命”这个词是“文化大革命”的中心词,“大”只是修饰语,所以,缩略为“文革”在全社会中的可行性比较强。又比如说“北京”这个词语,从字面意义上可以看出,“京”可以显示出“京城”的地位,是该词的中心,“北”处于从属地位。所以,缩略后的词语是否具有可行性是很重要的。

  本文以“二监、生快、登陆”为例来浅析对现代汉语缩略语的几点认识。首先,分析了缩略语中主要存在的缩略语表义模糊、生造倾向明显两大问题; 随后,说明了缩略语要遵循两大原则,才能保证缩略后词语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然而,规则都是人主观制定的,一个词语能不能缩略,缩略后的词语社会是否认同,是与很多因素有关的,并不是一两个原则就能决定的。所以,在对待缩略语时,要本着为语言服务的原则,不能任意模仿词语的缩略,也不能简单地用类推等方式进行,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考察、取证,选择社会承认度最高的缩略形式。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