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安全教育论文 > 正文

校园高校重要开放式安全教育的影响

来源:UC论文网2015-11-29 17:15

摘要:

一、高校安全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分析 1.校园复杂因素增多,引发安全问题频发 (1)学生主体结构复杂化。随着高校扩招,学生生源总数量不断增多,其素质参差不齐;学校为了

一、高校安全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分析

1.校园复杂因素增多,引发安全问题频发

(1)学生主体结构复杂化。随着高校扩招,学生生源总数量不断增多,其素质参差不齐;学校为了多出人才、多增加收入,从而加大了办学规模,实行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开门办学模式,广招自考生、双证班、函授生、在职生等,同时也吸引了各种各样的教育培训机构到高校来办班,从客观上使高校学生主体队伍构成由原来单一成分转向复杂成分。(2)校园的治安环境日益复杂化。随着高校扩大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大量的务工人员和经商人员流入校园,很多高校周边变成了小吃街或商业街,从而打破了原来仅是学生和老师为主的封闭式状态,校园一改往日的宁静,多了几分喧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校园内师生的汽车数量激增,而驾驶员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不强,导致校园交通事故频发。(3)学生人数倍增与校园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增加校内各种安全隐患。由于学生人数大量增加,办学条件、教学设施、生活设施严重滞后,图书馆座位、饭堂座位不足,教室、自修室、宿舍拥挤,抢位子的摩擦或打斗时有发生等等。这些因素都加剧了校园安全管理的难度。

2.学生活动空间扩大安全难以监管

开放式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已不再满足于校内简单的教学和实践活动,从而转向校外的活动。他们渴望了解社会、适应社会,通过实践活动来提升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具体表现为:在节假日,他们到校外参加兼职、家教、参加社会田野调查,实习或者见习等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一些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到边远山区、基层社区支农支教。另外,随着大学生物质生活的改善以及个性化的追求,他们也不满足于在校的各样文体娱乐活动,他们也开始迈向社会,具体表现为:节假日组团进行长短途旅游,或是骑自行车,或是露营野外、攀爬山岭等,这些活动有一定的危险性;利用空余时间到社会上各式各样的娱乐场所进行娱乐活动。这种活动内容多样化和空间扩大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难以监管。如因学生思想单纯、对校外环境不熟悉等造成学生上当受骗、出现人身财产损失甚至伤亡事件,这对于学生家庭来说是极难承受的事情。

二、高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1.大学生对安全教育的认识模糊、安全责任意识缺乏、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安全知识贫乏

校园安全隐患无处不在:一些学生在宿舍里贪图方便,乱拉电线,使用高功率电器;手机、手提电脑、银行卡等财物随意摆放;一些学生成群结队走在校园路中央,完全不管不顾身边的电动车、机动车;晚归、晚不归的现象严重……这些安全隐患都和学生安全意识不足密切相关。当前,高校思想教育的主体———大学生群体都是“90后”,他们有思维活跃、善于言谈、独立性强、容易接受新事物等优点,但也存在盲目自信、责任感不强、心理承受力差等不足。有些学生认为安全教育可有可无,将一些事情理想化,认为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有些学生认为年轻就是本钱,即使犯错也有时间弥补,对生命、财产安全不在意,责任意识欠缺。有些学生平时不关注安全防范、自救及救治知识,遇事慌张失措,易错失黄金救治时间。[4]

2.教育管理者办法不多、创新不够,存在安全教育形式化的问题

对学生思想把脉不准,对安全教育前沿的研究不够,继续沿用一些传统的、过时的教育方式方法,工作创新不够,导致效果不佳。对安全教育问题重视不够,甚至认为安全教育无用,对安全问题应该“天天讲、时时抓”的弦绷得不紧,抓得不到位,导致安全教育形式化,“蜻蜓点水”走过场。一些高校对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一些有经验的、优秀的辅导员很快就被提拔了,或转到其他岗位,新到任的辅导员一般都是刚刚大学研究生毕业,工作经验不足,还需要不断摸索。学生工作队伍充当安全“消防队员”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的情况还存在。

3.教育观念的“功利化”给安全教育带来的挑战

这种功利化教育观念往往把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异化为竞技教育,学生的成才教育演变成同场竞技教育,这种教育不关注和强化学生除知识之外的生命教育、心理教育、人格教育等,在这种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容易造成学生人格、身心存在缺陷,甚至使某些学生心理畸形发展,强化了中小学应试教育“功利化”的弊端,结果使一些学生友情不在只剩冷漠,或者说是友情淡漠,杀气十足。[5]甚至个别学生存在偏激心理或心理不健康,遇到应急事件极容易出现伤害自己或者攻击他人的行为。中国卫生心理协会一项调查显示:40%的大学新生、50%的毕业生有不同心理问题。复旦、清华等大学相继发生的学生投毒事件,是加害者心理畸形所致。

三、积极高效开展高校安全思想教育工作

高校思想意识形态的安全关系到我们培养什么人、走什么路、跟谁走的问题,更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每个家庭的精神支柱,他们的人身财产、生命安全关乎每个家庭的幸福所依。因此,要时刻高度重视高校安全思想教育工作,使之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强。为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思考开放式背景下高校安全教育。

1.完善机制建设,加强形势研判和分析

一是高校主管领导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和“依法治校”观念,在指导思想上要有长远的总体规划,着眼于全局,防患于未然。二是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必须置于党委的统一领导之下,将安全教育列入维护高校稳定与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建立由党委办公室、学生工作、保卫、国际交流、团委等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校内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进行安全教育工作的交流和分析,开展任务部署与监督。三是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体制,完善安全责任制度、定期收集排查隐患信息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经常开展专题调查研究,探索高校安全教育的规律、特点。

2.加强队伍建设,促进安全教育持久性和有效性

一要培养一批素质高、经验丰富、掌握网络新技术、专兼职结合的安全思想教育教师,形成稳定良好的安全教育队伍结构。二要加强对这些教师的思想教育,让他们时刻保持着与时俱进的思想,也要增强他们的思想素质与政治敏锐性,提高他们对安全教育的重视度与责任心。三要对他们加强业务培训,及时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鼓励他们针对新问题、新形势和新特点,开展针对适应大学生心理发育特点的安全教育研究。

3.强化系统教育,推进安全教育生活化、常态化、科学化

一要将安全责任与安全意识教育、安全防范知识与技能教育、网络安全知识教育等重要的安全内容列入安全教育课教材进课堂。二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等对人身安全起到预防性作用的课程,要以课程开设、讲座设计、系列主题活动等形式,纳入入学教育、课程教育、日常教育当中,形成长效机制常抓不懈。三要邀请专业人士到校,加强防范、自救(逃生)、救治等应急反应实践课程训练,使学生有效掌握应急措施,减少在地震、火灾、水灾(难)等灾害中的伤亡。四要引导学生加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意识,可与学生签订“自律协议”,实现大学生在安全教育上自觉、自理、自立、自律。

4.做好舆论宣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和判断

一要及时收集整理全国及本地区高校发生的一些安全事故案例,通过案例分析,查找本校本部门的安全隐患,及时公布并召开学生安全班会课等进行针对性教育。二要经常性地开展全校性的安全法规宣传教育,通过典型案例、鲜活事例普及国家安全法律知识,对大学生、学生社团开展防渗透、反渗透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国家安全意识。三要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内容,以手机短信、微博、飞信等新兴网络传媒加强对师生员工进行警示教育、防范教育、心理教育、生命教育等知识的普及、宣传。四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安全宣传教育内容,选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符合学生个性特点的时代素材,使师生的安全思想观念实现从传统安全观到非传统的新安全观的转变。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