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分析自制中药贴敷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

来源:UC论文网2015-12-03 18:06

摘要:

【摘要】 目的探讨自制中药贴敷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92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96例。两组患儿均接受综合治疗,试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

  【摘要】目的探讨自制中药贴敷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92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96例。两组患儿均接受综合治疗,试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自制中药贴敷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儿治疗效果和体征改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中药贴敷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自制中药贴敷;轮状病毒肠炎;

  轮状病毒是导致儿童发生急性肠炎的常见原因。轮状病毒主要侵犯小肠的绒毛上皮细胞,致使小肠黏膜吸收水和电解质的能力受损,肠液在肠腔内大量积聚,引起呕吐、腹泻、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导致脱水及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对婴幼儿的健康危害极大。该疾病现阶段仍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其主要临床治疗措施包括液体疗法和调整饮食等,但治疗效果有限。轮状病毒肠炎相当于中医学泄泻病,中医学认为小儿泄泻的原因,以感受外邪、内伤饮食、脾胃虚弱、脾肾阳虚为多见,泄泻的病位主要在脾胃,因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水湿和水谷精微,若脾胃受损,则饮食入胃之后,水谷不化,精微不布,清浊不分,合污而下,致成泄泻[1]。本次研究对自制中药贴敷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相关分析,现将结果整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儿科2012年1月~2014年1月诊治的192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病历,患儿年龄6个月~3岁,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96例。对照组中男54例,女42例,其中6个月~1岁45例,1~2岁30例,>2岁21例;试验组中男57例,女39例,其中6个月~1岁48例,1~2岁31例,>2岁17例。病例入选标准:参照1998年北京全国腹泻病防治研讨会制定的轮状病毒肠炎诊断标准[2],有发热[体温>38.0℃(腋)的患儿除外]、呕吐、腹泻等症状,大便排出量60~80ml/(kg・d),根据尿少、口渴、眼眶凹陷、皮肤弹性差等诊断轻、中度脱水,所有患儿大便轮状病毒抗原均呈阳性。排除佝偻病、贫血、营养不良等基础疾病患儿。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禁食,继续母乳喂养,但停止牛奶喂养,进低糖或无糖饮食,均不给予抗生素治疗,常规给予抗病毒、口服蒙脱石散、肠道益生菌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只予以常规治疗,轻、中度脱水分别给予累计损失量50~80ml/kg,80~100ml/kg,如果因病情需要,可给予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对患儿辨证论治选穴,采用自制中药贴敷治疗成分为肉桂2g,细辛4g,吴茱萸4g,公丁香4g,白术5g,乌梅5g。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大便外观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和呕吐消失时间。

  1.4疗效判定标准治愈:体温正常,食欲恢复,大便成形或呈糊状便,1~2次/d;有效:体温正常,食欲欠佳,大便成形或糊状便,3~4次/d或大便为稀糊便,1~2次/d;无效:大便仍为黄色稀水样或蛋花汤样,每日次数不等,甚至症状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经治疗,试验组显效67例,有效2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显效32例,有效39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为74%,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儿体征改善情况比较经治疗,试验组大便外观恢复时间(2.79±0.38)d、腹痛消失时间(1.52±0.30)d、呕吐消失时间(1.29±0.21)d,对照组大便外观恢复时间(4.27±0.41)d、腹痛消失时间(2.46±0.33)d、呕吐消失时间(2.28±0.32)d,试验组患儿各项参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轮状病毒肠炎是引起全世界儿童严重腹泻的常见病,腹泻患儿中有30%~55%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腹泻,伴有发热、呕吐,多见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

  中医泄泻按病程长短、起病缓急可分为暴泻、久泻。暴泻多实,久泻多虚或虚中夹实[3]。暴泻辨证,分为湿热泻、风寒泻、伤食泻;久泻辨证,分为脾虚泻、脾肾阳虚泻;变证常见气阴两伤证和阴竭阳脱证。

  中药贴敷是将中药按一定比例加入姜汁调成膏,并以麝香芳香走窜之携药透肤入里,贴在选定的穴位上使药物持续刺激穴位、疏通经络气血、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效果。本科采用止泻贴的组成成分为肉桂2g,细辛4g,吴茱萸4g,公丁香4g,白术5g,乌梅5g。其中肉桂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细辛散寒止痛;吴茱萸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公丁香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白术健脾燥湿;乌梅涩肠止泻,对缓解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有明显疗效。常用穴位有中脘、神阙、天枢、关元、肾俞、足三里。作者通过辨证论治对患儿进行选穴,理论研究及临床实验表明,自制中药贴敷治疗轮状病毒肠炎能减轻患儿症状、缩短疗程、使患儿更快康复;且无不良反应、使用方便、经济实惠。

  综上所述,自制中药贴敷治疗轮状病毒肠炎临床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大规模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雪峰,王建玲.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17.

  [2]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2-296.

  [3]田德禄.中医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11-212.

  [4]季红梅,许正香,王艳玲.自拟中药贴敷神阙穴佐治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5):106-107.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