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素质教育论文 > 正文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价值

来源:UC论文网2015-12-04 20:47

摘要:

关键词:《论语》,孔子,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价值 一、孔子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考察 孔子认为,教育的本质(或者意义),是培育人,教人如何做人,从生物意义上的人转变为社会意义

关键词:《论语》,孔子,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价值
  一、孔子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考察
  孔子认为,教育的本质(或者意义),是培育人,教人如何做人,从生物意义上的人转变为社会意义上的人,为社会培养治国安邦之才。《论语》里面有一段经典的论述。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如果把孝悌的道理施于政事,也就是从事政治。这就是说孔子认为从事教育,不仅是教授学生的问题,而且是通过对学生的教育,间接参与国家政治,这是他教育思想的实质,也是他为政的一种形式。孝悌是为政基础,或者是从事治国安邦的前提。孔子不认为治国就是管制,而是认为“政者,正也”(《论语·颜渊》)。这样,教育的意义就不仅仅是传播文化,传授知识,散播文化事业,而是培养人的所有素质,教育和治国安邦就达到高度的统一。有一次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论语·子路》)孔子毫不客气地指责想学种庄稼和种菜的樊迟是小人,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教育思想。他认为,他培养学生,不是为了以后去种庄稼种菜,而是为了从政为官。在孔子时代,接受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劳动者只要有充沛的体力就可以从事农业生产,而教育的意义,就是为了培养实行统治的知识分子。所以,孔子的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劳动者,而是培养治国的贤才。孟子更好地表达了孔子的思想“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单纯解决了衣、食、住、行仅仅是动物,不能成其为人,使人从禽兽或者说生物人,超越生物的本能就是靠教育的作用,通过有德之人教以人伦,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子夏说:“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子张》)这个道就是礼、义、智、信等。
  二、孔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考察
  孔子认为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两重性,从理想化角度看,孔子想把人们培养成君子,可以说是完美的人,是理想的人格。但从社会现实需要的发展看,孔子又提出了“成人”的人格标准。何谓“成人”?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成才先成人,成人促成才”。这样的人是符合社会需求并为社会服务的。《论语·宪问》记载:子路问成人。子日:“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日:“今之成人者何必然?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了,这里实际上就是孔子经常提到的“君子”理想人格了。这是尽善尽美的人格,一般人是难以实现。
  孔子在叙述一般的“成人”的品质即君子的模式之后,又根据实际的情况,提出了关于成人的明确论断“今之成人者何必然?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这就是说,现在的成人要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人,这就是“成人”了。
  因此 ,“成人”的本质体现在于其大仁大义,大智大勇;为国、为民、为理想、为志向勇于自我牺牲。“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同时,这一总结概括,最终点明了做“成人”必须具备的六项要求:成人应有理想,有道德,有智慧,勇敢,多才艺,懂礼乐。正如孔子说:“君子不器。”(《论语·雍也》)不要像器具一样。成人应“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论语·卫灵公》)。是说以道义作为做人的根本,按礼仪来实行,用谦逊来表达,用忠诚来完成。这样的成人是志存高远,安贫乐道:“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因此,“君子之道在于其行己也恭,事上也敬,养民也惠,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修己以安百姓”以治国安民为己任,具有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的有远大理想,成为修身完善、老少敬仰、世人追随的典范。孔子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人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
  三、孔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考察
  在教育对象上,孔子提倡“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意思是,不分年龄长幼,不分出身贫富贵贱,不分地位高低,不分种族、地域,只要愿意或者有兴趣。人人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春秋战国以前,“学在官府”,因此只有贵族子弟有权接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到了春秋战国,当时文化下移,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除了出身贵族的子弟可以受教育外,其他各阶级、阶层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某种机会。这自等级关系非常突出的时代不可谓不是开创了中国教育的先河。孔子“有教无类”思想是基于“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性相近”说明了人生而相近,有某种可塑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孔子作出了“有教无类”的论断。
  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现代社会,特别是20世纪后,教育成为全体公民的需要和共享的权利,全民教育、普及教育、终身教育显得更为鲜明充分。
  四、 孔子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考察
  围绕教育对象、教育目标,孔子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 教育者的教学方法
  1、启发诱导的教育方式
  从教学方面而言,孔子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做法。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意思就是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这种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孔子在强调实行启发诱导的基础上,注意循序渐进,“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己!”(《论语·子罕》)这种使学生竭力钻研,不正是对循循善诱启发教育的写照!
  2、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
  人的智力从出生就有聪明和愚笨的差别,即上智、下愚与中人。
既然人有这么多的差距,那么,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就提出“因才施教”的原则,即孔子认为只能从主体一一出发 ,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特点来进行,甚至根据某个人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的不同表现进行恰如其分的教育,孔子有言“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孔子主张为师者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针对其个性特点和提问的具体情境来回答,因人施教。正如,“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彦”(《论语·先进》)孔子认为他的学生各个有偏差,必须针对各人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
  (二) 受教育者的学习态度
  1、知行结合的实践方式
  在知与行上,孔子十分强调知行一致,强调我们不仅仅是获得“知”,更重视“行”,即是具体的道德实践。孔子对这一问题非常重视,《论语》中有多处谈及这个问题,主要表现为言行一致。孔子说:“ 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论语·宪问》)意思是说,一个人说话大言不惭,那么要实行这些话就很难。在孔子的眼里,“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言而不行的人,不是道德高尚的人。“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孔子还认为衡量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如何,不能只凭他说的,而要看他做。孔子特别欣赏在道德实践方面身体力行的人,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的要求,子贡问如何做才是君子,孔子回答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意思是说,先按照你要说的话做然后再把话说出来。孔子主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把学习的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情感和信念,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上,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2、学思结合的学习方式
  孔子除了十分强调学习和实践外,还非常重视思考,强调学思结合。孔子是这样阐明了学与思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孔子在道德教育时强调要学思结合,他认为在学习过程中要有积极的思维活动,提出要“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孔子的这句话是针对那些思而不学的人,并不是不重视思考。在教育过程中,孔子非常重视“学”与“思”的结合,主张两者并用,相互补充。
  总之,孔子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是零碎的,不完整的,不系统的,但是确实有很多优秀的有用的值得我们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所借鉴的地方。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关于孔子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不可能是有意识,当然就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局限性和糟粕性,但是对其合理的地方,我们应当采取批判地继承,让他服务于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古为今用”。

参考文献
[ 1 ] 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 2 ] 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 3 ] 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 4 ] 杨伯峻.论语注释[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核心期刊推荐